榫卯结构在中国古代设计中的应用

时间:2022-11-01 20:00:05 教案设计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榫卯结构是中国古代建筑、家具以及其他木质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改良延传至今,其历史可能比汉字还要早。榫卯结构不仅具有工艺的合理性,而且也暗含着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自然传统设计理念。榫卯结构作为中华文化的符号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家具、建筑、玩具等多个领域,对现代设计提供了应用价值。

关键词:榫卯结构;家具;建筑;现代设计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5-0143-02

一、榫卯结构在家具之中的运用

(一)家具中榫卯结构的分类

榫卯结构是明清时期家具制作的主要工艺特点,其文化内涵表现在科技和人文两方面,具体表现为科学合理性、加工技艺的高超和深厚内敛的人文情怀,明清时期是榫卯结构在中国传统家具发展中的高峰时期。据史料记载,榫卯结构在家具制作中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河姆渡时期,因此比汉字起源更早。先人们在制造房屋时灵机一动产生的拆卸创意延续到后来几千年的时间,繁衍出近百种变化,各有妙处,适用于不同的家具。

明清家具的制作几乎衍用了榫卯结构种类中的精华,100多种结构不同的榫卯,按照结构归类,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面与面的接合,也可以是两条边或是面与边的接合,此类诸如“扎榫”、“穿带榫”、“燕尾榫”、“企口榫”、“槽口榫”等;第二类是作为“点”来使用的结构。此类结构主要用于横竖材丁字结合,交叉结合,成角结合,以及弧材和直材的延伸接合,如“通榫”、“半榫”、楔钉榫“、“勾挂榫”、“双夹榫”、“双榫”、“格肩榫”等。第三类是将三个构件组合在一起相互联接的构造方法,这种方法主要运用在一些榫卯结构之外,都是一些更为特殊和复杂的方法。常见的有“粽角榫”、“抱肩榫”、“长短榫”、“托角榫”等。①

(二)榫卯结构家具的特点

明清家具中榫卯结构的主要优点在于与家具本体的和谐统一。首先,榫卯结构是榫与卯的结合,是木件直接长与短、高与低、多与少之间的巧妙结合,而单纯的铁钉连接做不到这些。如用铁钉将两根木棍做T字形连接,两根木棍之间容易被扭曲而改变角度。另外,金属易生锈或氧化,而使用榫卯结构的明清实木家具,虽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但至今仍木质完好,木质坚硬如初。倘若使用铁钉组合连接家具,很可能木质完好而使家具散架。

其次,榫卯结构的家具便于拆卸运输。许多实木家具都是拆装运输的,到达目的地之后再组合安装。若使用铁钉连接家具,虽说可以做成分体式家具,但类似于椅子等小木件家具,就很难做到。

再次,榫卯结构的家具便于维修。实木家具可使用成百上千年,但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问题。铁钉连结的家具出现问题后维修不像榫卯结构家具来的容易。

由此看来,榫卯结构除了具有连结作用外也是家居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表现为与家具材料一致,榫卯匹配,且经久耐用,受外界湿度的变化会越来越牢靠,所以榫卯结构受到古代木匠的推崇。榫卯结构经过发展和演变,衍生出多姿多彩的面貌,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二、木结构古建筑中的榫卯结构

中国木结构建筑以其独立的结构体系,成为东方建筑中的代表,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中国木结构建筑显著特征之一就是梁柱之间用榫卯结构连结,连结具有半刚性特征,且具有一定的抗拉压、抗弯以及抗扭能力。

(一)中式建筑材料的性能与发展

抗震建筑的根本是选择一种抗震性能很好的建筑材料,这种材料需要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经济性,绿色性。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建筑材料发展运用的基础,针对乡村建筑的特殊性,最不可取的就是新型材料。新型材料基本上都处于一种实验阶段,并且大多价格昂贵,这种不稳定的昂贵的材料是无法在乡村普及的。这里就要延续中式建筑中的材料—木材。

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持续时间最长、技术成熟度最高的结构体系——柔性的框架体系。其柔性的连接,又使得它具有相当的弹性和一定程度的自我恢复能力,构架的全部节点皆使用木桦,不是钢接,这就保证了建筑物的钢度协调,比较符介抗震要求,使整个房屋的地震荷载大为降低,起到了抗震的作用。木材在多数乡村是随处可得的,做为人类最基本的居住建筑,而不是贩卖所以不用考虑乱砍滥伐的因素,不会对树林产生大规模的破坏。在中式建筑的悠久历史上,许许多多的木结构建筑经历了风风雨雨都没有倒塌,这也充分证明了木材料的实用性。木结构的建筑还不用考虑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木头会在自然界中自然的分解。

(二)中式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

结构的形式是决定抗震建筑的根本,很多中式建筑经过几百年的风风雨雨都屹立不倒,这主要也是因为它的结构的缘故。当代乡村建筑最根本的问题也就是结构问题,多数都是农民们自己搭建的简易结构,根本就无法承受地震等灾难。

中式建筑的平面结构都是采用几何形平面和简单的体型,以尽量避免内部的风度与质量的不均匀,以防止刚度与质量中心的偏离,用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功能。中国古代建筑的房屋平面的形式中轴对称的较多,一般以“间”为单位,每间为大体相当于“黄金比”尺度的矩形。均匀分布的柱网决定了建筑的平面,这种形式还可以使房屋的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相吻合,这样的设计非常有利于抵抗地震的扭矩。

在空间结构上,采取以柱子承重的木构架形式,而不是以墙承重,是中国古代建筑工匠的又一妙法。山于柱是整个构架的承重部分,柱子一倒,全屋皆塌,内外槽各圈立柱的柱头上皆有额仿联系,额仿搭在柱头上并与柱构连,这就使各孤立的柱子能够连成柱网站立在地基上。有时还在柱根与柱根之间使用地袱联接,这对抗震更有好处。因此被称作“抗震箍”。至于内外柱之间,山于梁架的使用,使内外各行纵柱之间已经山柱网上部的梁架联成为一个个横向整体,其联系又大大加强了。房屋的转角处,最易破坏,古代工匠常以角柱与额仿和梁架联系,山于各构件之间有周密巧妙的联系,使整个构架形成一个有机构成的稳固整体,确实增强了房屋的抗震性能。

局部构造上,利用桦卯和斗一拱相结介。中国古代建筑构件和构件之间的桦卯结介结构是抗震的关键,它和现代梁柱框架结构极为类似。遇有强烈地震时,采用桦卯结合的空间结构虽会“松动”却不致“散架”,起到了耗能的作用。斗一拱是山若十斗一形的木块和弓形的短仿木相互交接组介而成的构件,用在柱头顶或额仿之上,起着承托梁架和出挑屋檐的作用。当地震发生时,屋顶与柱之间的若干组内外檐斗一拱像弹簧层一样起着变形消能的作用,从而大大减少了建筑物的破坏程度。被各种水平构件连接起来的斗-拱群能够形成一个整体性很强的“刚盘”,按照“能者多劳”的原则把地震力传递给有抗震能力的柱子,大大提高了整个结构的安全性。②

在抗震建筑的设计中不能单纯的借鉴中式建筑的全部设计,中式建筑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墙倒屋不塌”,屋子是保住了,但是倒塌的墙也会造成人员的伤亡。所以就要结合中式建筑中的优点和当代建筑设计中的优势,建造一种符合当代乡村的抗震建筑,这才是抗震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墙体的设计,可以采用混凝土等材料,混凝土要比普通的砖墙更加的结实坚固。

只有中式建筑的抗震设计与当代的科学技术相结合,才能设计出一种合理的乡村抗震建筑,才能实现乡村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三、榫卯结构对现代设计思维的启发

(一)精确性

首先,榫卯结构在制作中讲求高度的精确性,榫与卯的之间的接合,多一分则无法连接,少一分则结构不稳,榫与卯的高低与深度都会影响成品的质量。设计师对待设计需要有严谨的态度,正如榫卯结构,从设计与艺术的角度相比较而言,它更多了一份理性的层面。因此设计不能随心所欲,需要持有理性的态度。

(二)整体性

其次,榫卯结构保持了木材原有的完整性,基本没有破坏木材的内在结构品质。传统的榫卯结构,就是现代木材连接中所用的螺丝或是铁钉,但较螺丝或是铁钉,木材连结所用的榫卯结构可以达到浑然天成、天衣无缝的效果,如同整块木头加工制作一样,达到统一、整体。除了视觉上的整体性,材料在热胀冷缩的条件下仍能保持稳定性。在现代设计中,研究榫卯结构的特性,提炼其精髓,使其具有更广泛的使用价值。

(三)细节性

细节设计是设计整体的灵魂,无论是建筑还是家居,榫卯结构在其中的运用各有长处。在建筑中,斗拱使建筑物显示出一种厚重而而向外延伸的气势。榫卯结构的美存在于内部结构之中,又由内而卧散发出设计的魅力。榫卯结构的存在显示出本元文化的内涵,展现给观众的不但是整个物件的设计部分,而且是一种美的元素,让人在使用中感受到中观传统设计文化的内涵魅力。

(四)标准化

从榫卯结构中我们可以看到设计的标准化,对于部件连结不需要其他介质,经过对物体本身进行连接设计,不仅实现了连结上的标准化,而且在生产过程中也做到了完美,将物体本身与零件进行了接近无缝隙的连结。在崇尚低碳绿色环保的今天,对于物体的简化、生产流程的缩短,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减少了资源浪费,可谓一举多得。

四、结语

榫卯的结构的功能价值,能够为现代产品设计创作注入新的活力与生命,这对在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社会环境过于功利化影响下的现代产品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榫卯结构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所体现的设计思想丰富、影响深远,其和谐的设计思想可以使现代产品设计既具有文化性,又具有实用性,利用结构创新来提升现代产品设计的精神价值,能够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又可以延续中国传统设计中的精髓,可谓一举多得。

注释:

①刘娜,周磊.浅谈中国明清家具的桦卯结构[J].美术大观,2012(5).

②陈燕.科学技术与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设计[J].大众文艺,2010(24).

参考文献:

[1]孟红雨.中国传统家具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2010.

[2]程能林.工业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3]唐济川.现代艺术设计思潮[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4]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5]赵广超.不只中国木建筑[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推荐访问:中国古代 结构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