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民自我药疗行为调查与研究

时间:2023-05-29 15:18:02 调查报告 来源:网友投稿

设计

1.抽样设计。本次研究以天津市城乡市民家庭为调查对象,样本覆盖整个天津市市区和农村。研究的测量工具以调查问卷为主,同时辅以入户访谈和深度访谈。调查员为天津中医药大学具有一定医药学知识的高年级本科生。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1350户家庭调查,剔除无效问卷159份,最终有效问卷1191份,有效率为88.22%。

2.问卷内容与特色。基于拟研究的问题设计调查问卷,在正式调查之前进行了预调查,在此基础上对问卷不断进行修订,并形成最终的调研问卷。本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市民自我药疗行为现状、市民自我药疗的原因、市民自我药疗的依据、市民自我药疗耽误病情的情况,以及市民自我药疗的主要困难等问题。

本卷所设计的问题较为明确,易于被调查者理解与回答,同时,问卷所包含内容较为丰富,因而有助于获得较为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3.数据处理。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二、天津市民自我药疗行为现状

1.市民患病后不吃药的情况。统计结果显示,90%左右的市民都曾有过“患病不吃药”的经历。

在被问及“患病不吃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时,选择“自感病轻”选项的被调查者最多,比例高达36%。我们身边经常有人因为自感病情不严重而在患病后不用药,抱着“扛一扛就过去”的心态。事实上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一旦延误病情,很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有14.9%的被调查者患病不吃药的原因是认为“药品对身体不好”。生活中,持这种观点的人也很多,不少人认为“是药三分毒”,得了感冒等小病从来不吃药,靠身体免疫力抵抗疾病。有13.9%的被调查者患病不吃药的原因是“药品太贵”,这反映了当前“看病贵”、“看病难”的老问题依然存在。

2.市民患病后的就医选择情况。调查显示,天津市民自我药疗的行为十分普遍,90.4%的市民都曾经有过自我用药的经历,见图1。其中,34.2%的被调查者选择“经常有”,56.2%的人选择“有时有”,只有9.6%的人选择“从未有过”。

进一步的调查表明,市民生病后直接去医院就诊的比例并不高,大多数市民选择去药店买药和使用家庭常备药,市民生病后自我药疗的可能性高于去医院就诊。市民生病后的就医选择情况见图2。

3.市民自我用药的主要依据。调研表明,天津市民自我用药的主要依据是自身经验而非专业人士的指导。有55.9%的被调查者选择自我用药主要依据“自身经验”。有16.9%的被调查者选择“咨询药店工作人员”,目前不少药店工作人员也非专业人士,一些店员甚至为了利益而误导患者,市民对此应该有清醒的认识。有15.3%的被调查者选择“阅读药品说明书”。阅读药品说明书是好习惯,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市民来说,药品成分说明是看不懂的,药品说明书只能提供我们用量、用法、用药禁忌等情况,并不能说明我们是否适合该种药品。所以,市民一旦得病,还是应该咨询医生才是最保险的做法,胡乱吃药,不但影响药效、浪费金钱,还可能损害身体。此外,还有少部分市民选择“书籍”、“互联网”、“医药广告”和杂志报刊”等媒体,这些数据说明,天津市民用药时受媒体的影响并不大,也反映出市民对媒体的信任程度比较低。

4.市民自我用药的城乡差异。非农业户口中,表示“经常”自我用药的比例为35.92%,表示“有时”自我用药的比例为54.9%。农业户口中,表示“经常”自我用药的比例为28.8%,表示“有时”自我用药的比例为60.6%。从数据上看,非农业户口人群相比农业户口人群,自我用药经历更多一些。这可能是因为城市地区买药更方便,导致非农业人口自我用药机会更多的原因。

5.市民自我用药的年龄差异。统计显示,“55岁以上”人群选择“经常自我用药”的比例为47.3%,“45-55岁”人群选择“经常自我用药”的比例为34.6%,“36-45岁”人群选择“经常自我用药”的比例为25.6%,“26-35岁”人群选择“经常自我用药”的比例32.9%“25岁以下”人群选择“经常自我用药”的比例为32.4%.

三、市民自我药疗行为的原因分析

调查显示,天津市民有半数以上自我医疗的主要原因是“以前患过类似疾病”。的确,如若某人曾患过某种疾病,获得了相关的治疗经验,倾向于进行自我药疗也很正常。但药品毕竟是特殊的商品,稍有用药失误,后果不堪设想。究其深层次的原因,还是与当前普遍存在的医疗资源不足,患者就医不方便有着直接的关系。33%的被调查者由于自身“病情较轻”而进行自我药疗。特别是对于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人群来说,“病来,能扛就扛,能省就省,能不去医院就尽量不去”,从而抱着节约医药费用和侥幸心理。这一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射了现如今我国“看病难”事实。市民患病后自我药疗的原因见图4。

此外,有55.9%的被调查者宁愿选择相信自身可能不正确的经验而不愿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一方面反映“看病难”问题,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市民对相关医疗医护人员的不信任。因此,不仅要解决“看病难”问题,还得从根本上提高医疗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及道德涵养,切切实实做到为人民造福,为人类健康事业而奋斗。

在问及市民选择自我用药的主要问题中“缺乏医药知识”、“无专业人士可咨询”名列前茅。前者占到38.5%,后者占到了25.7%。应引起注意的是,自我药疗行为虽然从短期看节约了医药费用,但从长期看,自我药疗也导致了市民错过疾病治疗最佳时期,反而更大程度的损害了患者的自身健康权利,而且还得支付更高额的医疗费用,实在是得不偿失。因此,市民应在具有较多医疗知识后再有选择性的进行自我药疗。

四、结论与建议

鉴于市民自我用药经常失误,且极易耽误病情。政府应加大宣传,强调市民自我用药的危险性,鼓励市民除常见小病外,尽可能去医院看病。政府应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医药常识和用药知识,提高市民基本健康素质,减少市民乱用药的行为。国家的医疗知识普及需快速实行,在社区内应展开大型的讲座,邀请在职医生进行医疗知识普及,确保市民在进行自我用药的时候,减少误差。在非医学类专业的大学也要设立医学基础专业,增加市民的医学知识储备。最好开设一些怎样急救和普通病情例如感冒等疾病的治疗。此外,“看病贵”“看病难”也是市民不愿意去医院看病的非常重要的原因,如果使市民看病更加方便、更加实惠而不会造成太大的经济压力,相信市民自我用药行为会大大减少。

政府可以考虑对药店导购的资格设立门槛,同时加强对药店的监管。不仅要提高药店服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以便在患者询问时做出正确的选择,方便患者治疗,更要提高药店服务人员的道德素质,不因一己私利而推荐不适合病人的药品,导购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介绍药品。

在问到市民自我用药的主要困难时,部分被调查者表示“虚假广告太多”,现如今电视上的虚假药品广告渐渐少了,但是网络上和广播中的虚假药品广告仍然十分猖獗,尤其是农村地区,许多被调查者都表示曾被骗过。政府应继续加强对虚假药品广告的监管。要制定法律法规,在药品宣传方面进行严格把关,禁止做虚假广告,扰乱消费者选择药品。对播放虚假广告的电视台实行罚款并加以法律的制裁。对播放虚假广告的药品公司进行查封,以保证药品广告的可信性。

[参考文献]

[1]秦勇,于洁.我国患者就医选择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2011(10)(上):93-96

[2]潘常刚.医院声誉与患者就医行为[J].医院经济,2006(8):50

[3]秦勇,于洁,李洁.基于案例分析的药品广告违法现象研究[J].商业经济,2012(7)(下):27-29

[责任编辑:王凤娟]

推荐访问:天津 市民 自我 调查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