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易错题例说与解析

时间:2023-06-21 20:12:0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国古代史在历年的高考试卷中都占有很大的比例,相关试题尤其是选择题考查也非常细密。同学们往往感觉到这部分的知识太过零碎,不易掌握。因此,在平时的复习中,要特别注意教材的叙述和隐性的知识点。下面列举20个例题,愿能给同学们以启发。

1.“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是对我国古代奴隶社会土地所有制——井田制的形象描述。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①奴隶社会实行土地国有制②井田制实质上是一种私有制③井田制是私有制不发达的产物④随着井口制结束,分封制也消失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分析]学生易错选D。因为学生往往认为随着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就结束了。但其实分封制在历史上并没有从此消失,刘邦、项羽、明太祖都曾经推行过分封制。此题不能生搬硬套经济与政治的关系原理,否则就容易出错。故选A。

2.分封制在周朝初期和后期结果不同,导致不同结果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井田制的破坏

B.生产力的发展

C.诸侯的争权夺利

D.生产关系的变化

[分析]学生易错选A。正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以井田制为基础的奴隶制上层建筑——分封制也就走向了结束。审题时要注意程度式的限定语。故选B。

3.(北京市西城区2006年高三抽样测试文综卷第20题)孔子曰:“仁者,爱人”,并主张贵贱有序。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  )

A.所处时代不同

B.代表的阶级不同

C.学术思想不同

D.谈论的问题不同

[分析]学生易错选A,认为孔子是春秋时期的人,而墨子是战国时期的人,所以思想不同。人的思想往往受阶级属性和时代的影响,但阶级属性是决定因素。此题需要注意教材的隐性知识:孔子出身于春秋晚期的破落奴隶主贵族家庭,代表了这个阶级的利益,他在主张“仁者,爱人”的同时又主张贵贱有序,来维护周朝的“礼”;而墨子代表战国时期平民的利益,主张“兼爱”。故选B。

4.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当时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的是  (  )

①奖励军功②奖励耕织③重农抑商④“燔诗书而明法令”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

[分析]学生易错选A。题目强调的是商鞅变法对当时社会的影响。重农抑商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燔诗书而明法令”有利于统治阶级进行思想控制,加强中央集权。它们对当时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作用,而消极影响到以后才逐渐暴露出来。注意此题的关键词“当时”。故选C。

5.汉代实行编户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

A.控制人口增长

B.组织人民进行训练

C.控制管理百姓

D.维持地方治安

[分析]学生易错选A。汉代收税标准主要以人丁为主,所以作为统治者应该鼓励人口增长。实行编户制度主要为了防止人口流动、税收流失。故选C。

6.(2005年高考文综天津卷第15题)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君主控制了用人权

D.实现了选贤任能

[分析]学生易错选D。察举制后来根据门第与声望来选官,就起不到选拔的作用。此题中“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是关键词。故选C。

7.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  )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分析]学生易错选B。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反映的是统治阶级思想控制的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百家争鸣”与国家分裂、“独尊儒术”与国家统一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故选D。

8.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废分封、立郡县”的决策,其主要目的在于(  )

A.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 B.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巩固统一的封建国家 D.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分析]学生易错选B。“废分封、立郡县”的决策既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目的,也有巩固统一的封建国家的目的,但B从属于C。故选C。

9.汉朝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输出的主要是  (  )

A.应用性技术

B.农作物良种

C.手工业产品

D.书画艺术品

[分析]学生易错选c。科学技术属于文化范畴,而B项农作物良种、C项手工业产品则属于经济范畴。故选A。

10.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  )

A.商品经济水平较高,起到推动作用

B.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

C.江南越人开始从事农耕生产

D.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

[分析]学生易错选D。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是客观存在的条件,而这一时期带动江南发展的主要是人的作用。故选B。

11.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文学艺术的发展以经济和政治为基础”这一观点的是  (  )

A.王羲之作《兰亭序》

B.顾恺之画《洛神赋图》

C.陶渊明作《桃花源诗》

D.贾思勰作《齐民要术》

[分析]学生易错选D。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确实反映了“以经济和政治为基础”的观点,但不属于文学艺术作品。故选C。

12.唐初均田制、租庸调制及其后来的两税法的共同作用是 (  )

A.加强封建经济基础

B.变革生产方式

C.调整生产关系

D.调整上层建筑

[分析]学生易错选A。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经济基础、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这些非历史概念的大致含义。均田制、租庸调制、两税法都属于生产关系调整的范畴,所以c项正确。租庸调制、两税法虽属于上层建筑的调整,但是两者起不到加强经济基础的作用,所以A项不成立。故选C。

13.以下各项与农田灌溉相关的有  (  )

①都江堰②郑国渠③江南河④翻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⑧

C.①②③

D.①③⑧

[分析]学生易错选B。江南河是大运河的一段,主要功能是运输,但不能因此而否认它的灌溉功能。大运河的开通,也有利于运河沿岸地区的灌溉。故选A。

14.两税法的实施使唐朝的政府财政收入增加了,这部分收入主要来源于  (  )

A.地主阶级

B.农民阶级

C.手工业者

D.少数民族

[分析]学生易错选B。但两税法的征税标准是资产与田亩,所以

这部分收入主要来源于地主阶级。故选A。

15.唐、宋两代,民族问题呈现出不同现象和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  )

A.民族的优劣

B.封建制度的强化

C.封建国家的盛衰

D.民族政策的正确与否

[分析]学生易错选D。A项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应排除。唐在处理民族关系时是主动的,往往处于主导地位,而两宋在处理民族问题时处处被动,归根结底是由国家的实力决定的,民族政策的差异也跟当时的国家实力相关。故选C。

16.北宋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突出特点是  (  )

A.提高皇权

B.削弱地方权力

C.分化事权

D.削夺将帅兵权

[分析]学生易错选c。北宋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实采用过“分化事权”的办法,但隋唐、明朝也曾采用过这种方法。其中隋唐主要分割相权,明朝既分割相权也分割地方权力,北宋主要是通过分割、削弱地方权力来达到中央集权的目的。故选B。

17.北宋时期,进L科主要考  (  )

A.诗赋

B.经义和时务策

C.律令、断案

D.四书五经

[分析]学生易错选c。考律令、断案的是明法科。书本的基础知识一定要熟记,宋、明时期的科举考试内容不要混淆。故选B。

18.王安石设想其变法的理财方针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有  (  )

①清查逃避土地税的“隐田”②向享有特权的官僚地主征收免役钱③寓兵于民,减少军费开支④向农民贷款收取较低的利息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⑧

D.①②③④

[分析]学生易错选D。“民不加赋而国用饶”的意思是在不增加百姓负担的情况下,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题肢③的着眼点是减少开支.而不是增加收入。故选C。

19.汉族文人制定各项典章制度,西夏仿宋朝制度建立官制等,其最大的历史作用是  (  )

A.使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发展

B.有利于巩固少数民族政权

C.使少数民族逐渐封建化

D.有利于缓和紧张的民族关系

[分析]学生易错选A。辽、夏时期,多民族国家是分裂的而不是统一的,A项命题不成立。故选c。

20由于地主阶级反对而失败的改革有  (  )

①商鞅变法 ②孝文帝改革 ③庆历新政 ④王安石变法⑤张居正改革

A.①②③⑤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分析]学生易错选D。此题有两个限定语需要注意,即“地主阶级反对”、“失败”。商鞅变法是遭到了奴隶主阶级的反对,因此①可以排除。孝文帝改革是成功的,不符合题干中“失败”的条件,故②应该排除。所以答案选B。

以上只是众多易错题的一小部分,但“窥一斑而知全豹”。平时大家一定要仔细研读教材,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因在基础知识上丢分而苦恼。

推荐访问:中国古代 说与 解析 易错题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