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8年前后战争片,看电影声音创作差异

时间:2023-06-19 19:36:0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电影录音技术在不断发展,从而导致电影声音观念也带来很大变化。本文从声音制作角度分析1964年武兆堤执导的《英雄儿女》和2007年冯小刚执导的《集结号》随电影录音技术的发展而带来的声音创作理念上的巨大差异,展示艺术与技术的关系,以示中国电影录音技术所取得的长足进步。[关键词] 电影声音; 录音工艺; 战争片

《英雄儿女》①(后文简称《英》)和《集结号》②(后文简称《集》)分别拍摄于1964年和2007年,由第三代导演武兆堤和第五代导演冯小刚执导。

本文主要从声音制作角度分析两部电影随电影录音技术的发展不同而导致在声音创作理念的巨大差异,从早期的个人化创作衍变为今天的团队化创作,从单纯的声音创作提升到了声音设计的高屋建瓴。因此,我们通过《英》和《集》的比较来看中国电影录音技术所取得的长足进步。

一、录音工艺上的差别

从工艺上讲,《英》采用的是磁性单声道录音工艺,《集》采用的是数字立体声录音工艺。《集》由于数字技术的宽广动态和高信噪比,使得影片中能记录和还原的声音频率范围更宽泛,从而给录音师留下了更大的创作空间,因而整部影片的声音既震撼也真实。

从工艺流程来看,工艺的环节相差不大,但采用的创作模式却完全不同。《英》采用的是“单兵作战”制,从前期到最后的终混都由一个录音师全程负责。因受当时观众欣赏水平、录音人才数量、录音制作体制、录音制作资金以及电影制作题材等多方面的限制,致使这种模式在中国电影录音制作工艺中持续几十年,但也并不是说这种模式就很不好,毕竟中国在这一时期里有非常多的优秀电影作品。只是在当前电影生产中,电影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导演也越来越重视声音的质量,愿意斥重金在声音制作上,做到精益求精,因而有了《集结号》这样的战争题材电影,形成了新的战争经典,这不得不依赖于“团队分工齐头并进制”中每一个人精湛的技艺和不懈的努力。

从操作设备上来讲,《英》在声音制作时使用的都是磁性录音设备,体积庞大、操作复杂、涉及的设备数量众多。在剪辑过程中,录音助理要做大量的体力劳动,将磁片来回搬动。而《集》的声音后期是以计算机为依托,国内电影制作大多以Pro tools和Avid为系统平台,团队化分工中一部电影从编辑到最后的混录全部都是基于Pro tools工作站,同时各台Pro tools工作站中又形成了高速光纤网络,制作人员只需在自己的工作站上用鼠标轻轻一点便可随时调取所有的声音素材,省时、省力。

从人员管理上来看,《英》涉及的部门少、人员少,因此在人力生产的协调、督进和后勤保障上都是由制片安排,这样的人员可能并不懂声音制作及各个工艺环节,那么就可能造成相互之间难以沟通,从而降低工作效率。而《集》如此大的一个创作团队,团队下面又分成许多个小的部门去负责不同的工作,如何合理地用好每一个工作人员,如何去提高工作效率就异常重要。因此在这样庞大的声音制作团队中项目主管是管理、协调的角色,随时关注和及时调整整个工作进度,同时提供生产制作的机构也尽力提高服务质量,为录音工作人员提供了全面而周到的服务,这样录音团队中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安心舒适地工作,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艺术创作力。

二、语言上的差异

语言在任何一部电影中都将承担起叙事的重要功能。《英》和《集》两部影片从头到尾采用顺时方式进行故事讲述,体现了一种纪实风格。但《集》在前半部分的激烈战争中设计了不同人物的语言,这些语言对于战斗中的士兵来说具有非常震撼的表现力,整个战争气氛的营造主要是这些人物语言同枪声、炮声、爆炸声共同来营造。连长的大声发号施令、受伤战士痛苦的喊声都在向观众传达这样的信息:在敌众我寡的战争中,我们的战士在奋力抗战,战争进行得异常的惨烈。让观众在看到画面激烈的同时还要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以视听的方式让观众体验战争的真实。

《英》的台词主要集中在少量的几个人身上,采取后期配音的工艺,使得每一个人物的台词在任何时刻、任何景别听起来响度一致,没有远近声像差别,声音纯净,几乎听不到环境声,声音空间没有立体感,所有台词听起来“棚味”十足,失去了真实可信的声音世界。

三、音响处理上的差异

《英》和《集》都有激烈的战争场面,而对于战争场面必然少不了枪、炮、爆炸及其他音响,两片因电影录音技术的不同全片声效的处理也出现了差异。

(一)各种枪声的处理

《集》开片就出现了近10分钟的战争场面,让人看到的是令人震撼的战斗局面。影片紧张的气氛借助各种声音元素来完成,利用高频成分较多的枪声、弹道声对观众的感官进行强烈刺激,让观众在难以忍受的激烈刺激中体验和感受战争的“真实”与“残酷”,极力地让观众身临其境。录音师在听觉上是这样来处理的:当双方对峙时枪声非常密集,特写画面中枪声的音色听上去很“实”,在其他景别的画面中子弹飞过的痕迹很明显,伴随这些丝丝发亮的痕迹的声音便是短而脆的“飕飕”声,非常刺耳,因为这些声音的高频成分占有很大比例。这样的声音其实都是录音师在后期经过技术加工而成的,并不是在射击场所录下的原汁原味的枪声,“影片中听到的每一声枪声是由几个或几十个不同质感的声音素材合成而来的。比如一声枪响我们需要分成四个声响阶段,……这四个声响阶段就是通过我们的素材设计人员和声音编辑的辛勤工作,把我们收录来的那些素材反复编辑合成制作出来的。”③因此,将影片中的这些声音和现实生活的物理声音相比较,可以说是非现实的、不真实的。

而《英》的枪声和《集》相比,没有经过技术处理,只是射击场录下的原始枪声,加之单声道还音,受到信噪比、动态、底噪、失真和频响等技术指标的困扰,听上去动感缺乏,音色和音质相对较平。在影片20多分钟后,“无名高地”坚守战中,背景的枪炮声中从听觉上总是处于远远的位置,枪声听起来稀稀落落,没有力度,仿佛放鞭炮一般,只能听到响,战争与观众始终存在一种距离感,使战争给人的感觉只是在观看电影而已。当然《英》整部影片是在塑造一种英雄主义色彩,导演并不想让观众感受战争的残酷性,但就仅从录音技术上来讲,《英》的导演即使想以《集》的声音风格呈现,也因录音技术的原因而无法做到。

(二)爆炸声的处理

《英》和《集》两部影片中都有大炮或地雷、炸药包爆炸的声音,爆炸声清晰可闻,但他们在音色细节处理上差别非常大。

《集》的战斗段落中,地雷、炸药包、炮弹爆炸时,画面是沙土或建筑物被炸开花飞上天,被炸碎的沙土或碎片又以升格的方式散落下来,而这些被炸碎的沙土或碎片散落开来的声音细节观众却听得清清楚楚,不仅响度大,而且音色还非常的实,整个过程真实逼真。

《英》中王成向团部报告美军火力位置,我军炮轰敌军火力位置的情节。炮弹飞来,也有沙土被炸上天又回落到地面的情景,但相应的爆炸声和《集》中爆炸声相比,观众听见的只有炸的声音,而完全没有了那种被炸碎的沙土或碎片散落开来的声音细节,声音显得粗糙,听上去有点软软的感觉。在《英》中,战争场面本身就很短暂,而显得很激烈、连续的战争场面更是很短,而后到达战斗的最高潮时,音乐就完全替代了枪炮声,引导观众进入到对英雄人物的赞扬之中,形成诗化的意境。这样的声效处理方法很难使观众进入到激烈的战争状态。

四、音乐上的差异

音乐是影视作品中除语言、音响外比较重要的声音元素,它在渲染影片情绪和加强影片气氛方面有很强的作用,也能起到感染观众情绪的作用。

《集》一片中音乐的使用是有限的。在片头和片尾九连烈士墓这两场戏中无声源音乐的使用,显得庄严肃穆,气氛浓郁。在谷子地领着他的团队奔赴窑场战地的路途中,一曲悲壮的音乐伴随战士们行军的脚步声在空中飘荡,战士们表情都很严肃,寂静的黎明更显平静,谷子地不时地回头,仿佛在和他的过去告别。音乐的出现暗示了谷子地连队最终全连覆灭的命运。影片中用了几段音乐:在战争年代更多的是为了煽情;在和平年代更多的是渲染主人公内心情绪。特别是在每次战斗打得激烈时,在枪声、炮声、弹道的“嗖嗖”声背后总会出现激昂的背景音乐,目的就是加强声音设计的主题:让观众感受战争所带来的残酷性意味。

《英》影片中,音乐的运用则显得举足轻重,全片使用音乐的地方比较多。特别是敌军即将攻占无名高地,王成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用生命和鲜血去捍卫领地时,音乐和画外音出现,而枪声、炮声、爆炸声、战士们的呐喊声完全没有,使整个影片带有很浓郁的革命主义色彩,让观众强行感受王成的英雄主义行为,全然没有了战争带来的生命瞬间消失的残酷性,符合影片想要表现的声音风格。《英》整部影片中多处使用这种表现手法,犹如一首配乐诗,用音乐的铺陈和烘托,塑造了全片诗化的意境,将音乐推到了前景的位置。

五、结 语

《英》和《集》在自身相同年代的影片中都是优秀的电影作品,声音的整体风格与影片的完美结合可以说无可挑剔。然而就《英》和《集》比较,两片在声音的创作理念上呈现较大的悬殊,《集》的声音整体感觉是真实得不能再真实,方位感、运动感都做得很真,子弹就是从耳边飞过的,听起来很真切。所有的声音都是为了让观众进入到真实的战争中。但是很多音效声却是“做”出来、设计出来的声音。

这种“做”声音的设计理念是电影录音技术发展后才出现的。早期电影声音的质量整体显得粗糙,以套用现有的声音素材或录制的素材为主,而电影录音技术发展到如今的大动态、宽频响、高信噪比和具有强大表现力的数字立体声,它所体现的真实感、方位感和临场感更是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境地,为录音师们提供了更大的声画创作和设计能力。

因此,可以说电影录音技术的发展推动电影声音制作理念的变化,同时电影声音制作理念的变化也促进了电影录音技术更高水准的发展。

注释:

① 《英雄儿女》,导演:武兆堤,录音:黄力加,1964年。

② 《集结号》,导演:冯小刚,录音:王丹戎,2007年。

③ 王丹戎:《瞄准战争片的声音焦点——关于〈集结号〉的声音设计》,《电影艺术》,2007年第5期。

[参考文献]

[1] 姚国强,孙欣.银幕再现——与中国当代电影录音师对话[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2] 王红霞.拯救大兵瑞恩与细细的红线[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0(01).

[作者简介] 吴荣彬(1979— ),男,重庆人,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硕士,重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电影录音;文仕江(1978— ),男,重庆人,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硕士,浙江海洋学院普陀科技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电影录音。

推荐访问:战争片 看电影 差异 创作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