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旅游视角下云南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时间:2023-06-16 12:30: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后现代旅游是对现代旅游的合理继承和扬弃。它实现了从商业化向个人生命体验的回归。它以环境为背景或是更加关注环境,本身就具备可持续的特性。后现代主义旅游与乡村旅游有着天然的联系和共性,它们都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责任。用后现代的视角来审视乡村旅游,既能够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丰富了后现代主义的内涵。

一、后现代旅游的内涵

后现代旅游的核心意识是从商业化的旅游向生命体验的回归。后现代主义为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对旅游发展具有理论借鉴和启示意义。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主要区别在于:后现代主义以环境为背景,或者说更关注环境。后现代旅游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论的提出,为后现代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方向,后现代旅游强调远离传统的大众打包式的旅游发展方向,试图通过对个性旅游、小众旅游的探讨来改变人们过去改造自然为人类娱乐服务的粗暴方式,更注重人们在日常的时空里实现和享受旅游的过程,避免对环境任意的改造和破坏。由于后现代旅游活动强调在日常的时空中进行,进一步增强了人们保护身边环境的意识,同时更多新颖的、可选择的旅游形式的出现开始挑战过去的大众旅游,如责任旅游(responsible tourism),绿色旅游,适当旅游(appropriate tourism),品质旅游(good tourism)和生态旅游等。

二、乡村旅游与后现代旅游的耦合

后现代旅游是建立在现代旅游的基础之上,是对现代旅游不合理成分的扬弃,同时也是对现代旅游的继承性发展。后现代旅游是在对现代旅游中表现出来的功利性严厉批判后提出来的一种新旅

游观,是以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人为本的随心所欲的心态来重构旅游本质。(侯满平2009)后现代旅游研究是围绕着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行的,寻找既能增加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又能减少对环境影响和破坏的方法。而乡村旅游作为“绿色生态经济”和“体验经济”相结合的产物,秉承“回归乡村”、“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既满足了现代都市人追求心灵回归的心理需求,又为农村地区脱贫致富、和谐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同时还促进了城乡文化交流,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由此可见,后现代旅游与乡村旅游无论从方式上还是理念上,都有著天然的联系和共性,它们都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责任。

三、云南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缺乏整体性与区域性规划。云南乡村旅游仍以农户个体发展方式为主,少数以村落、村社集体为主统一规划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发展模式受开发理念、资金、竞争等因索的限制与影响,更多地关注个性和自己的利益目标,常出现旅游发展目标与定位不够确定和难以把控,点状、分散开发突出,缺乏整体性和统一性布局,主题不突出,低水平重复建设较为严重。

2.发展不平衡,水平不高。全省各地州乡村旅游发展极不平衡。社会经济条件较好、旅游业开展较早的大理、西双版纳、楚雄等州市,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较多、类型较全,社区、政府、企业等参与较多、驱动带动力较强;反之,乡村旅游发展的层次较低,类型较少。云南乡村旅游发展仍处于中低层次,旅游产品单一突出,发展方式单一落后,旅游商品开发处于初级水平。

3.云南民族文化与地方特色开发不足,同质化现象严重。云南作为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大省,具有十分丰富的民族文化。从目前开展的乡村旅游活动来看,多以餐饮、刺绣、歌舞表演、传统建筑等为主,且不同民族多以类同的诸如长街宴、火把节等方式呈现,没有真正展现和挖掘各民族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既没有文化的体现,更没有区域性特色的展示。面对几近相同的低层次的乡村旅游产品,游客们亦表现出消费的快速与简单,体现为乡村旅游目的地的逗留时间短,大多是一日游,活动也仅仅停留在低层次产品的消费上。

4.乡村旅游景区化与村民主体化的矛盾日益突出。景区化乡村旅游模式的确可以让游客享受到城市宾馆的舒适和多种便利,可以欣赏到各异的田园风光与美景,但品尝不到各类农家风味和独特的地方特色文化与凤俗。对于当地村民来说,原本是乡村旅游的主人,但随着乡村旅游商业化开发规模的扩大,大多数原住乡村居民及其利益被剥离在乡村旅游发展决策圈外,他们只有通过转让土地获得租金或者为投资者打工,使乡村原始居民成为旅游受益中的弱势群体。正确处理和协调乡村社区、政府、企业以及第三方资本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角色关系、利位益分配等尤为重要。

5.乡村旅游扶持政策不配套,管理和监管缺位。乡村旅游发展涉及旅游、农业、林业、文宗、城建、工商等多个政府部门,迄今无相关的行业标准、审批管理政策和管理办法,各部门主要按照自己行业需要和相关规范,自行发展。由于未建立相应的部门协调机制,导致各部门间职能分工不清、相互推诿。发展乡村旅游尚未制定优惠政策,税收、贷款、用地、工商、食品、卫生、安全等政策尚无明确规范,对乡村旅游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严重制约了地方乡村旅游的发展。

四、后现代视角下云南乡村旅游发展思路

1.以后现代思维科学规划乡村旅游,体现“四态融合”。

现代主义更多的是追求当今的利益和价值,将收入、财富、物质的繁荣视为发展旅游的核心,而后现代主义则从人的终极意义和价值思考人类的经济活动,强调对未来利益的关注。以后现代理念融入乡村旅游规划,体现“四态融合”。一是形态构建:优化空间,配套完善,建设宜游宜居环境;二是业态构建:整合提升,积极引导,促进农业、手工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三是文态构建:传承创新,延续文脉,突出特色;四是生态构建:对原生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科学的生态修复。

2.保护与重塑乡村旅游核心吸引力,实现乡村旅游的本质回归

一是对快速城镇化进程中那些资源特色型的乡村进行评价、规划与保护,把资源特色型的乡村规划纳入城乡统筹一体规划,明确资源特色区的乡村旅游功能地位及其未来的用地发展方向并加以保护,以避免特色乡村旅游区,特别是近城区的特色乡村旅游区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消失殆尽。二是政府的规制。乡村性的原生态的保护不仅取决于乡村旅游者的环保意识,更取决于政府与开发商的生态意识,因为在经济第一位的开发序列中,规范旅游开发行为比规范旅游者行为更为重要和紧迫。三是乡村意象的再造。加强对当地居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其对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以维护人们心目中传统的精典的乡村意象。

如云南大理州确立“生态为本,文化为魂”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洱海流域高原特色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依托于秀丽的自然风景、丰富的人文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民族的乡土风情和宜人的气候,大理乡村旅游的兴起已成为大理旅游的发展亮点,作为“绿色生态经济”和“体验经济”相结合的产物,越来越受到城市中精压力大的上班族的追寻,回归自然和放空自我成为乡村旅游的一大吸引。

又如曲靖市麒麟区沿江乡“麒麟水乡”悄然走红,成为人们热议的乡村旅游典范,近日刷爆朋友圈。“麒麟水乡”是曲靖市着力打造的一个乡村旅游景区。建设集山、水、田、村、街一体的休闲旅游区,山、水、田、村、街相生成趣,别有风味。“麒麟水乡”所处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依托现有产业,充分利用乡村特色,扩大旅游服务功能,为曲靖市麒麟区乡村旅游提供优质服务平台。

3.打造多样化、特色化乡村旅游产品,以适应后现代旅游需求。

现代旅游产品是麦当劳式的,后现代反对整齐划一、单调雷同,强调个性化、特色化。后现代旅游需求是多样化的,高层次的。单一的、初级的乡村旅游产品是无法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因此,云南乡村旅游产品必须努力实现升级。云南乡村旅游产品升级发展的目标是:培育乡村旅游商品加工业(开发系列化乡村产品、建立特色化乡村商品卖场、保护乡村民间艺人和技艺、扶持和培育乡村旅游商品品牌);做精三大乡村旅游特色精品(旅游小镇休闲产品、人类学村寨体验产品、大地艺术田园产品);做强四大乡村旅游基础产品(城郊农家休闲产品、农业科技展示产品、边地风情体验产品、自然风光游览产品);做响六大乡村旅游节庆(罗平菜花节、元江水果节、斗南花卉节、富民养生节、大理兰花节、昭通洋芋节);做亮六大乡村旅游主题线(滇中城郊休闲乡村游线、滇东南山水田园乡村游线、滇西南热带风情乡村游线、滇西边境风光乡村游线、滇西北高原山地乡村游线、滇东北红土高原乡村游线)。构建适合多样化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全面推动云南省乡村旅游产品升级。

4.坚持后现代的环境伦理观,实现云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后现代主义批判现代主义的主体性和人类中心主义观点,主张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取代对自然的一味征服。旅游资源和环境都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性,一旦破坏就难以恢复。因此,必须树立新的资源观和环境观,建立环保旅游理念。云南乡村旅游要充分认识和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趋利避害,针对不同的关系类型采取有效的乡村旅游开发策略,完全可以在不伤害自然环境的同时实现健康持续地发展。比如,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全过程中,对重大建设项目认真做好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评价;对民族村寨进行精心策划、维护和建设;加强生态建设,解决好能源问题;强化村寨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对游客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除自然环境之外,人文社会环境也是乡村旅游資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也应得到保护,一旦被破坏,其后果也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应遵循依法保护原则、原真性原则、谨慎性原则、渐近式发展原则、文化生态保护原则。

五、结语

乡村旅游是云南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秀美,民族风情浓郁,生态环境良优越,依托于云南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云南乡村旅游发展具有稳定的客源市场,巨大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后现代大旅游时代到来之时,乡村旅游的后现代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同时,云南旅游已进入二次创业阶段。作为云南省旅游二次创业的生力军及“四个一批”旅游重大项目之一,云南乡村旅游必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作者单位为曲靖师范学院城市学院)

基金项目:曲靖师范学院精品课程《世界地理》课程建设项目(项目编号:JPKC2016006);云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后现代旅游背景下云南乡村旅游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0C022)

作者简介:张玲(1974-),女,云南曲靖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旅游规划与开发研究。

推荐访问:旅游 云南 后现代 视角 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