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世界理念的系统构建

时间:2023-06-16 11:00: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建设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是打造国家软实力、传播中国主流文化、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战略选择。建设和谐世界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包括宇观层面——和谐世界、宏观层面——和谐地区、中观层面——和谐社会、微观层面——和谐组织、渺观层面——和谐个体这五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层面的系统构建。构建和谐世界是一个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重在建设。

关键词:和谐世界;软实力;系统构建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07)02—0005—06

和谐世界战略理念的提出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灵魂和精髓,昭示了21世纪中国新的世界观、国际秩序观、国家安全观,是不断发展完善与系统化的全球大战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政治智慧、胆识和决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之一。本文试图依据唯物辩证法的“整体性”精神和运用系统思维科学方法的分析框架,对和谐世界这一战略理念作系统解析,阐释其内在义理,领悟其精妙韵味,体悟其价值情感和逻辑力量之美。

一、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是打造国家软实力、传播中国主流文化、提升国际影响力的一项战略选择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构建和谐世界的理论,不仅系统阐述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而且是在全球化时代打造与经济大国地位相适应的国家文化实力,用文化交流方式去传播中国主流文化,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一项战略选择。

国家的实力,既包括经济总量、科技水平和国防力量等硬实力,也包括核心价值体系、国民素质、政治经济制度和国际形象等软实力,是“硬”、“软”实力的有机统一。而且,当今世界软实力在国家综合力量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地位不断凸显。最早提出“软实力”这个概念的学者是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夫·S·奈教授。“软实力”是国家通过自己的吸引力来实现发展目标,而不是靠武力威胁、武力报复以及经济制裁。国家实力有许多表现,“软实力”并不表示软弱。当今世界的格局是一“超”多极,美国以其综合国力形成的超级大国地位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其他国家无法企及与动摇。美国的“软实力”主要体现在其吸引的移民数、在美国留学的外国学生数、美国的出版物、音乐制品、电子网址数、诺贝尔奖获奖数、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数、电影和电视节目的出口数上,均位居世界首位。另外,还体现在对于各种文化的包容、社会的责任感和人们之间的诚实与信任。美国的文化产业就是美国经济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际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软实力”是国家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把“软实力”纳入到国家战略中。“软实力”产生于一个国家的文化吸引力、政治行为准则和政策。一个国家的行为要在世界眼光里具有合法性,必须通过自己的文化、价值体制和制度的力量来塑造和规范世界秩序,而不需要诉诸武力和经济制裁,否则就会使其国家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国际形象受损。在全球化时代,在世界秩序正在进行调整和重组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国家发展必须重视“软实力”的打造和提升,否则将会在全球化浪潮中坐失良机。约瑟夫·S·奈教授以美国的伊拉克战争为例,“真正的问题不是我们击毙了多少敌人,而是我们的联盟扩大了多少”[1]。奈教授猛烈抨击美国政府对伊拉克的战争政策,认为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并没有真正消除恐怖主义对美国的威胁,反而使美国的软实力蒙受巨大损失,使美国的吸引力大大降低。一些国家,甚至包括意大利、西班牙都在疏远美国。

改革开放28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的和平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提升,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充分展现在国际舞台上。但是,中国的软实力与硬实力相比还有相当距离,中国文化实力与中国经济大国的地位还不匹配。“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世界政治中离开中国不行;在世界经济中离开中国也不行;可在文化方面,情况就不是如此了,不仅中国文化产业对外贸易还保持着巨大的逆差,而且在国际学术舞台上也很难听到中国学者的声音。”[2]分析中国文化影响力与经济影响力存在差别的原因,“首先在思想上我们还没有把文化影响力放到提升国家形象和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层面,有的人还是把文化当作经济的附属品,还没有意识到文化影响力也能直接关系到中国在国际上的‘声誉资本’。文化软实力跟不上,会在国际交往中增加许多误解,不能让世界有效接受中国的价值观和了解中国‘和谐文化’的精神,这种‘声誉资本’的缺失会增大改革的风险,会影响经济的发展。比如中国的国家形象会直接影响到外国对华投资的质量,中国企业融入国际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其他国家是否愿意向中国提供高技术方面的支持等。”[2]“其次我们对世界的了解有些还不够,一些观点和政策还没有适应全球化的时代要求与‘和谐世界’的战略理念,以致不能有效地在中外文化差异的客观背景下有针对性地实施对外文化传播。”[2]要正确对待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强调中国特色的同时,也要承认人类的普遍价值,认识到文明的多样性与共同性特征,真正体现“和而不同”的思想。强调世界文明的多样性特征,就是要充分认识到这种多样性既有相互对立的一面,但更多的是相互融合、相互共存、相互学习。“要真正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就不能绝对地将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对立起来,把中华文化复兴简单地理解成为战胜或吞并其他文化;而是要努力壮大中华文化,使中华文明成为世界文明有机的组成部分,使各种文明之间达到‘和而不同’。”[2]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和谐世界”战略理念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中国和谐文化、和谐思维、和谐理念、和谐精神的灵魂和精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我们要善于运用新的文化交流方式去传播中国主流文化,打造与经济大国地位相适应的国家文化实力。

二、和谐世界理念的系统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世界看作是一个系统,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是辩证法的两个基本观点,强调从事物的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方面去考察事物。恩格斯认为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证明了自然界的一切归根结底是辩证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发生的,因而,“事情不在于把辩证法规律从外部注入自然界,而在于从自然界中找出这些规律并从自然界里加以阐发”[3]。整体性精神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精神,它要求我们把握实践对象的

“总画面”“总联系”,并在“总联系”中把握各部分的细节,把握各部分在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和谐世界”战略理念鲜明而集中地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这一“整体性精神”。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同现代实践方式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相适应的,而系统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之一。系统方法以系统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是运用系统来分析和综合事物,把对象作为多方面、多要素联系的动态整体来研究的思维方法。整体性方法要求人们从对事物属性、要素的认识进入到对“组织性”、“相关性”、“有机性”的认识,从对事物的单向研究进入到多向研究,从线性研究进入到非线性研究,从而开拓对事物整体性研究的新领域。钱学森是我国系统思维科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他认为物质世界是一个由若干层面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组成的有机整体。物质世界划分为宇观世界、宏观世界、中观世界、微观世界和渺观世界五个层次,通过研究揭示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笔者试图借鉴钱学森的分析框架对“构建和谐世界”这一战略理念作多层次、多方位、多视角的系统解析,进而阐释和领悟“和谐世界”理念的内在义理和精妙韵味。笔者认为,构建和谐世界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和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和谐世界的建设应包括宇观层面——和谐世界、宏观层面——和谐地区、中观层面——和谐社会、微观层面——和谐组织、渺观层面——和谐个体这五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层面的系统构建。

1.宇观层面——构建和谐世界

2005年9月15日,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作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演讲,首次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2006年4月23日,胡锦涛在沙特阿拉伯王国协商会议上作了题为《促进中东和平,建设和谐世界》的演讲,进一步具体阐述了和谐世界的思想。他指出,面对当今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谐、强调和谐、促进和谐。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胡锦涛强调,建立和谐世界必须致力于实现各国和平共处,实现全球经济和谐发展,实现不同文明和谐进步。胡锦涛在2007年新年贺词中也指出,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际形势,中国人民真诚希望同世界各国人民互利合作、和谐相处,共同奏响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主旋律,并重申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同世界各国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共同推进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维护世界多样性和发展模式多样性,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实现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贡献力量。据此我们认为,和谐世界本质上是21世纪中国新的国际秩序观、世界观、天下观、国家安全观,是正在不断发展完善与系统化的中国的全球大战略。

“和谐世界”的内涵极其丰富和深刻:和谐世界应该是一个和平、稳定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各国之间相互信任、和睦相处,通过公平、有效的安全机制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和谐世界应该是一个民主、公正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各国主权平等,国际关系以法制和多边主义为基础,世界上的事务由各国协商解决;和谐世界应该是一个互利合作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的进步有利于国际社会的共同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和谐世界应该是开放的、包容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不同文明开展对话、取长补短,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和谐世界不是一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社会状态。要建设和谐世界就必须充分尊重世界各国的多元性、多样性、差异性,包括发展水平、发展模式、社会制度、价值观和国情的多样性。本着“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衷共济”的精神来处理彼此关系,必须追求最大程度上的世界和平、稳定和共同安全,追求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天人合一”的精神致力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坚持经济交往的互利互赢和国家主权平等,反对大国中心与大国主义、霸权主义;要超越东西方传统意识形态,同时,各国和非国家行为体都受到国际法的约束与规范,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建立合理的、新型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这就是和谐世界理念所推崇和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

2.宏观层面的构建——和谐地区

当今时代的主旋律是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类全球性和区域性合作生机勃勃,国际关系民主化不断推进。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进步。但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种种原因导致的局部战争和冲突时起时伏,朝核问题、伊朗核问题、巴以冲突等热点问题错综复杂,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许多国家人民的基本生存,甚至基本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国际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极端宗教势力在一些地区还相当活跃。环境污染、毒品走私、跨国犯罪、严重污染性疾病等跨国性问题日益突出。众所周知,和谐世界是由各个和谐地区所构成的。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际形势,我国政府在“和谐世界”理念的指导下积极倡导和推进“和谐地区”建设,先后提出建设“和谐中东”、“和谐东亚”、“和谐亚洲”、“和谐非洲”等战略理念,并积极实践和大力推进。由于我国政府的积极努力,朝核问题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三阶段会议在北京成功闭幕,在会议结束后发布的共同文件中,六方重申要以和平方式早日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重申将认真履行在共同声明中作出的承诺。其中,朝方同意关闭并封存宁边核设施,包括后处理设施;朝方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人员重返朝鲜并进行必要的监督和验证。在第十六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提出构建一个政治上互信互存、经济上互利互赢、安全上互助互济、文化上互鉴互进的和谐东亚形成共识,中国政府为共建和平、繁荣、和谐的东亚作出积极的贡献。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会议圆满召开并取得丰硕成果,确立了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对中非未来三年合作进行全面规划,进一步深化了平等互信、互利互赢的友好合作关系,彰显了国际社会追求和平和谐的主流,无疑有力推进了和谐世界的进程,也是我国政府推行“和谐外交”,携手共建和谐世界的生动实践。只有通过建设“和谐地区”,才能使这些地区和国家处于战火、贫困、疾病等磨难中的民众早日走出困境,使他们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享和平与发展的成果。

3.中观层面的构建——和谐社会

中观层面的构建主体特指当今国际关系最主要的行为体即主权国家。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

重大问题的决定》鲜明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措施,深刻回答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谁建设、靠谁建设、怎样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体现了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实质。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要使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的尊重和保障,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重点,要着力发展社会事业,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党领导下社会共同建设六个重大原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为此,一是要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二是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三是要建设强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四是要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针对当前影响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央决定从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等方面提出多项操作性很强的政策措施,力促社会和谐。

4.微观层面的构建——和谐组织

社会是由若干组织所组成的社会有机体,各种类型的社会组织包括城市、社区、政府机关、企业、文化教育团体和社会的各个单位部门。这些组织是社会有机体的基础。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在基层,要健全社会组织和加强基层基础工作,通过推进和谐组织建设(和谐城市、和谐社区、和谐企业、和谐家庭、和谐校园等)来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这是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

和谐组织建设要求加强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在学习型组织里,学习不仅是学习者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组织工作效率、提升组织文化品质、增强组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谐组织建设在高校就是要建设和谐校园。高校是社会的晴雨表,党和国家非常重视高等教育,高校的发展面临着非常好的内外部形势。当然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存在一些影响校园稳定的不和谐因素,比如办学经费的短缺问题,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协调问题,形成特色及竞争力的问题,校内组织机构的调整及权力配置问题,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协调问题,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处理问题,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问题,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问题,人事制度改革与教师评聘问题等等,这诸多问题影响和制约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处理不好会造成高校“本体性”的失落和“价值危机”的发生,由此对高校发展造成危害和破坏。因此,高校各级党组织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的一切工作,把推进学校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坚持用发展,特别是内涵发展的思想来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对于高校而言,在建设和谐校园的各种要素中,由共同的价值观凝聚起来的精神和谐与思想和谐,是更高层次的和谐,对和谐校园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精神引领作用。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守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根本,依据自身条件和优势,转变办学理念,创新办学制度和管理制度,寻求有利于形成自身办学特点,提升自身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机制和路径,才能有利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强化微观层面的和谐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基础性工作,不能一劳永逸,必须毫不懈怠,不断推进。如果不扎扎实实地下苦功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和谐组织,而奢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异于痴人说梦,所谓构建和谐世界更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

5.渺观层面的构建——和谐个体

个体是社会的细胞。有生命的个体存在是任何社会历史存在的首要基础和前提。从哲学上说,以人为本是贯穿于人的世界的一个根本原则。以人为本不是从抽象的人出发,而是从现实的人出发。现实的人是追求自身利益满足的人,追求自身主体性发挥的人,追求自身全面发展的人。“人文关怀就是以人的生存、安全、自尊、发展等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充分地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丰富人、发展人、完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内在价值尺度。”[4]“人文关怀的宗旨在于‘助人自助’,使人达到‘充分的存在’,能够对生存环境和主体自身进行自觉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够合理利用自主选择的权利,达到自我完善和功能的充分发挥。”[4]“人文关怀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本,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需要,培养人的自主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4]渺观层面的和谐个体的构建主要是指生命个体自身的身心平衡与和谐。这是因为人既是一种生理意义上的存在即自然存在物,同时也是一种精神的存在,是一种具有无限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存在即社会存在物。人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个被外力塑造的自然过程,也是一个自主、自决的能动性创造过程。从生命本体性看待人的可能发展,人的能动性才是人的存在的更根本性的力量。在全球化、网络化、市场化、利益多元化、就业方式组织形式多样化的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财富拥有量越来越多,但精神生活反而越来越沉重,人与人之间缺少关爱和信任,人们的心灵因寻找不到家园而疲惫不堪,对此我们要不断地提出心灵的拷问和价值思考,去探寻心灵的归依和生命的意义,-去探寻人如何有尊严地活着,去探寻人的幸福、和睦。构建和谐个体必须强化主体意识,提高主体素质。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注重人的心理和谐,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最终形成人人促和谐的生动局面。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一切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在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知识、素质、能力、德行”的有机统一,用广博的知识充实自身,用优秀文化提升自身,用理想、情操、精神生活涵养自身,通过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质、科学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来缓解来自经济、就业、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压力,提高应对生活的能力,从而理解幸福的含义,体验幸福的境界,具有创造幸福的能力,成为拥有较高生命质量的高素质、高品位的人,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构建和谐世界是一个必须不懈追求、长期奋斗的理想目标,重在建设

构建和谐世界不仅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个必须不懈追求、长期奋斗的理想目标,重在建设。构建和谐世界不仅是一种理想、目标、结果,而且是一种方略、做法、

机制。我们不但要研究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建设诸领域的相互适应、协调发展,而且要研究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渗透、交融和互动。不但要把建设和谐世界作为一个系统,在广阔的领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来加以推进,而且要明确立足点,把握出发点,抓好着力点。

首先,建设和谐社会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立足点。中国要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必须立足国内,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又好又快地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其次,建设和谐地区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出发点。要积极奉行和谐的外交政策,建设和谐周边,为我国的科学、和平、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这其中尤其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围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加强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推进中国和平稳定大业。

再次,建设和谐的大国关系、“南北关系”和“南南关系”,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着力点。要进一步增强大国之间的战略协调与战略对话,增信释疑,避免拉帮结派与零和博弈,要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利益,要利用国际组织的积极参与,尤其要发挥联合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积极作用,以国际法和国际多边制裁来有效威慑威胁世界和平、破坏和谐世界的国际不法行为。

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世界。和谐文化是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文化精神、文化理念。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在全社会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就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我们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引导和教育人民群众团结向上,共同前进,充分发挥和谐文化在不断推进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建设中的巨大作用。

收稿日期:2007—02—08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SjB720009)作者简介:顾瑞漒(1953—),男,江苏泰兴人,扬州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主要从事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

参考文献:

[1]丁元竹.“软实力”产生于文化吸引力[J].新华文摘,2007(1):115—116.

[2]张玉玲.打造与经济大国相适应的文化实力——访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N].光明日报,2007—01—24(7).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

[4]王健.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人文关怀[N].光明日报,2007—01—23(9).

(责任编辑 铉 云)

推荐访问:构建 理念 和谐 系统 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