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教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时间:2023-06-16 11:00: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高职在我国发展较快,随着人才观、质量观的改变,社会要求高职院校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技术应用专门人才,拥有一批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则对这个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要通过培养教师素质,明确发展方向,培养和提高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做起。

一个高职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做一个好的合格的高职教师是很不容易的。在新的历史时期,教师的素质具体地说应该包含这样几个方面:要热爱教师工作,要深知这一工作的重要性,要把这一工作当成事业而不是职业,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热爱自己的专业,要有较强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要从举止、仪表、谈吐等多方面都能够吸引学生。要有应变能力、自制力、耐力,能控制自己,另外还要具备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具备了上述几个方面,教师才能有感召力,才能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因为一个国家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与质量。而提高人的素质的工作最终落到职业教育上,即现在工作在职教战线上的教师,特别是一大批青年教师。如果他们每一位同志都深知职业教育是培养劳动者基本素质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身上,他们工作起来必然有动力。

一位高职教育的教师还需能顺利完成教学内容中的建设和教学设计,出色完成实践教学,能对所承担的课程进行教学开发,具有较先进的教学理念并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工艺设计能力,能解决生产中的一般问题。教师水平的提高,与教师个体的努力程度联系紧密,教师在教学、教研、专业实践方面的提高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因此,大面积培养和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这不仅是保证我们现阶段教学质量的需要,也关系到职业教学质量的未来。

(一)培养良好的思想素质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决定了教师在思想、品德和作风上必须成为学生的表率。教师素质的核心是“德”的修养,不能简单归结为道德修养,而包含政治的、思想的、道德的、审美的诸多方面。

“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教师作为“灵魂工程师,”首先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说自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改革开放努力工作。做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提高政治素养,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专业思想指教师的职业定向和职业理想,是高职院校学生和在职教师应该着重解决的心理动力问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都要具体落实到教师的专业思想上。要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必须加强两个方面的修养:一是忠诚教育事业、乐为人民教师。教育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永恒而伟大的事业,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求乐为人民教师。二是热爱本职工作,立志当教育家。

高尚的道德品质。道德是处理、调节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行为准则。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必然导致对教育对象的热爱。学生不仅是教师劳动的对象,而且是教师工作成果的体现者,是教师智慧和品德的继承人。学生的成长意味着教师精神生命的延续。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美德的集中体现。这种修养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团结同事,集体协作。这就要求教师具有集体主义精神,能够团结协作。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的劳动手段是自身的道德和智能,劳动者和生产资料融为一体,这个职业特点决定了“身教”的特殊功能。传统的师德强调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首先不要做。教师的表率作用体现在各个方面。在个人品格上,应谦虚谨慎、正直善良、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在治学精神上,应好学不厌、勤于进取、敢于探索、坚持不懈;在文明习惯上,应穿着整洁、幽默风趣、遵守秩序、讲究卫生等。总之,要严以律己,为人师表。要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审美情趣是人们在审美实践活动中对审美对象表现出来的一种情趣和趣味。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当然,教师就要具备健康的审美观。

(二)不断完备自己的文化素质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知识的传授上。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思维科学知识。谙熟思维科学知识,首先是通晓它的基础理论——思维学,包括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创造思维等。其次要懂得它的技术理论——科学方法论,包括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这些新兴学科是从事各科教育和改革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非掌握它们不可。还要学习和了解社会科学常识和自然科学常识,教师要有丰富的社会科学常识和社会实践经验。诸如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民俗学、法学、史学、地理学、环境学、人才学、未来学等等,都要有所涉猎。现代文理学科互相渗透,边缘学科方兴未艾。如果教师对教材涉及的天文、地学、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常识知之甚少或一窍不通,教学中势必出现科学性、常识性错误。

(三)提高坚实的专业素质教师专业素质,通常都重视这样两个方面:一是以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为基础的能力;二是展开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教学就其本质来说是按照学科大纲所规定的目的、内容、方法而组织起来的一种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绝不是一件能够填满东西的容器,故其教学的效果不仅体现在传授的本领上,更体现在学生被唤醒和被激励的程度上。教师应该通晓其理,善施启迪激励之法。

就拿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来说,语言艺术显得尤为重要。 2000年国家教委颁发了《师范院校“教师口语”课程标准(试行)》,明确规定“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是教师的“职业基本技能”,并对师范的学生的口语训练内容及其考核检测等作了具体规定。诚然,教师的语言是作用于学生的最重要的工具和手段,教师只有凭其创造性的劳动,用其有情感的语言(包括不出声的协调动作神情表意的态势语)去沟通学生心灵的语言,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试想,作为一名以语言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言语交际能力为根本任务的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中满嘴方言土语,音调高低失控,表意模糊不清,又怎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语感培养,实施规范的语言训练呢?

(四)还要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形成最细腻的个性心理——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的学生。学生的这些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去影响。乌申斯基说过:“教育中的一切都应基于教师的人格”,“教师的人格对青年心灵的影响,构成一种教育力量”。为什么有的学生将语文列入“最不喜欢”的学科?为什么原应有趣的语文课却常常令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症结恐怕就在缺乏良好的人格素质的影响作用上。语文教学不同于单纯的技术教学,语文训练也与一般数理训练有着明显的区别,可以说它本质上是一种人际交往活动,因而需要注入更多的情感因素。课堂教学中,教师精神的振作或沮丧、情绪的高亢与低沉、态度神色上的少许变化,学生都看到或感觉到,都会影响学生。语文教师只有凭借健康的心理素质。才可能营造出良好的语文教学的艺术氛围和情调,创造出师生一道求知的态势,使学生的心智与理智得以和谐发展。也只有这样,才可能使学生“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只有提高了专业素质,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培养丰富和谐的情感世界,认真领会科学发展观才能培养和提高教师的素质,为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贡献力量。

(张仓焕 陕西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推荐访问:浅谈 素质 培养 提高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