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天出发

时间:2023-06-15 17:54:0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江南的春天,到处都葱茏着明媚的气息。而芜湖这座长江边的著名城市,春天从来就没有走远她的步履。赭山的绿意经冬未消,浓郁而深沉;路边的行道树新绿绽放,柔嫩而清新。在赭山的浓绿和法国梧桐的新绿中,掩映着一座绵延了五十多年历史的小学——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踏着春天早晨温煦的和风,走过芜湖最热闹的劳动路,在有着芜湖明珠之称的赭山脚下,有着“国宾路”美誉的更新路边,傍依人文渊薮的安师大凤凰山,我们走进这所闹中取静的小学,大门边镌刻着一排大字“为孩子的成长和幸福奠基”在阳光下闪烁出金色的光泽,走近它,一股文化的底蕴和蓬勃的朝气扑面而来。五十多年的岁月磨练而成的经验累积成一所学校的基石,五十多年的呕心沥血浇灌出绿意漫漫。寒暑易载,春华秋实,安师大附小如今浓荫匝地,锦绣满目,春在枝头已十分了。

在师大附小,随便拦住一位师生,他或者她都会用自豪的口吻说:我们的学校真漂亮。不要以为他们没有看到过硬件更好的小学,这里的漂亮不是纯粹指硬件,它包括师生们对这所学校的热爱和自豪,包括人们对这所学校现在的肯定和未来的期许,更包括流动在师大附小的一种无形的底气一种蓬勃的朝气和活力。安师大附小已有56年历史了,它现是省教育厅唯一的直属小学,行政上隶属于安徽师范大学,业务上由芜湖市教育局直接领导,是安徽师范大学的教育教学的实验基地。学校占地7000多平方米,教学设施齐全,拥有一个多媒体教室、一个自然实验室、一个图书馆、“尖尖角”课件制作室,以高标准建成的校园网已覆盖全校,校园网并与互联网相连,为师大附小的老师们利用网上的教育教学资源提供了一个强大的信息平台。虽然在硬件上这所小学目前还不能和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小学比肩,但是在人们的眼里,一个日趋完善的现代化小学正拔地而起。

自信和骄傲都不是盲目的,安师大附小的教学成绩是有目共睹的。

远的不说,就说眼前已经足令业内侧目了。在2002年芜湖市小学办学水平评估中,安师大附小被评为“优秀”等级学校;2002年安师大附小又被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评为“省家教名校”;2003年,安师大附小又被评为安徽省优秀党支部,受到安徽省委组织部、宣传部、安徽省教育工委的联合表彰;同年,安师大附小又成为了芜湖市教育软件制作基地;由于安师大附小十分重视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2001、2002、2003年连续三年,在芜湖市三所民办初中组织的“素质考察”和“素质调查”中,均取得骄人的成绩;在全国、省、市举办的小学教师各类教学技能、征文大赛中,安师大附小更有多人多次获得一等奖;在芜湖市举办的各类小学生素质竞赛中,安师大附小多次获得一等奖;在2004年11月召开的全国首批科学教育实验基地授牌仪式、实验基地建设及子课题研究指导说明会上,安师大附小作为全国仅有的三所小学之一,被中央教科所、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批准为首批“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

一支团结的领导班子

一只绵羊带着一群狮子打不过一只狮子带领着的一群绵羊,这个众所周知的寓言告诉我们的是领导的重要性。和芜湖人常说的一句俗话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是一个道理。郁培林,师大附小校长,费太秀,师大附小党支部书记。这两位附小的领兵之将共同的感慨是:“团结、务实、创新的班子是做好各项工作的保证”。

我们从校园里轻轻走过,此时正是上课时间,校园里整洁安静。我们首先见到的是党支部书记费太秀,这位年轻清秀的书记看上去更像一个文静而成熟的女教师,她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没有什么好写的,要写就写写我们的老师们吧,成绩是他们做出来的,他们最辛苦,也最应该得到褒扬。她的话和校长郁培林的话如出一辙,对于附小领导班子的团结我们已经是管窥一豹了。对于附小今天的成绩他们都是一样的谦虚,对于自身的工作他们都是一样的低调。他们说,如果取得了一些成绩,那是因为背靠安徽师范大学这一棵大树,因为附小前任领导打下的基础,因为有一支潜质优秀的教师队伍,还因为有一支团结的领导班子。

2001年10月经过民主选举师大附小产生了新的一届支委,新的领导班子为支部各项展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障。他们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形成团结民主、求真务实创新和有凝聚力、战斗力、生命力的战斗集体。首先,在班子内部积极营造民主团结的氛围。每周二下午召开行政例会,大家民主议政;各抒己见;党政班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其次,班子成员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管理规律,努力为广大师生多办实事,多办好事。

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费太秀虽然没有教学任务,但是她勤于学习,经常动笔写点东西,她的看法是,在学校工作,首先必须了解老师了解学生,只有了解你所为之工作的人,才能真正做好自己的工作。对于和自己搭档5年的郁培林校长,费太秀说,他到我们附小来,附小的老师们受益,附小的学生们受益,但是以他的能力应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的,他屈才了。

郁培林,这位朴实、谦虚、沉稳的北方汉子,在芜湖生活了将近20年仍保留着蚌埠家乡的口音,他笑着对我们说可能男人在语言方面的能力没有女人强。1987年郁培林从安徽师范大学毕业后,他就一直留在安徽师范大学工作,直到2000年才到附小任职。很多人都认为郁培林来到附小是屈才了,而他本人不这样认为,恰恰相反,他对自己能否做好这一工作,一开始是忐忑不安的。附小是承担芜湖市一千多个家庭寄予孩子成长厚望的教育单位,它的责任是重大的。那个时候,正是附小办学比较困难的时期,家长的不认同,社会的不信任,就是一副沉沉的负担,重重地压在他的肩膀上。他常常想,自己能挑起这副担子吗?这四五年过去了,在附小管理的实践;郁培林校长向家长和社会证明了他不仅勇敢地挑起了这副担子,而且他挑着这副担子在带领附小师生们在前进的旅途上还一路放歌!如果说,附小这几年在芜湖市的辉煌就好比是一个大气磅礴的大合唱的话,无疑,校长郁培林是领唱者,而其他的那些歌手就是这几年与校长和附小班子一道努力进取开拓创新的广大教师!当我们由衷赞叹:附小这几年的飞速发展是由于校长你管理有方时,郁培林校长却淡淡的说:“什么领导不领导,就是带着大家做事情而已。”

郁培林来自农村,弟兄姊妹六个,他是老大,他的质朴坦率还真的应了那句俗语:憨老大。在家里,在村子,这个肯吃亏的憨老大是出了名的,在工作中同样如此。对于自己,郁培林的话很少,总是我们问一句他才说二句半句,采访最怕碰到这样不愿谈及自己的人,我们的采访就显得断断续续。我们正头疼碰到这样惜话如金:的人,文章可怎么做呢?但是话题转到老师,说到教研科研,说到课改,立刻我们就见识了郁培林的另一种风采,与寡言含蓄截然不同的神采飞扬。

如火如荼的教科研工作

其实安师大附小的教研科研工作早已经是成绩卓著,声名远扬了,师大学报和省内外报刊都有过专题报道。一手抓教科研工作的郁培林告诉我们这是在师大工作多年的收获之一。在安师大政教系时他经常听老师们的课,发现一个很值得深思的现象,大多数情况下,教研科研做的好的老师,课都上得很精彩,学生的反应也很热烈。来到附小,他发现小学老师并不重视教研科研工作;上课多是灌输式的,很多从实践中得到的好的经验好的成果往往在不加以整理思考的过程中丢失了,而这其实是一份宝贵的经验财富。于是他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小学要不要搞教研科研呢?结论是当然是要搞。没有科研,至少缺乏深度,也缺乏厚度,不搞或者不会教科研的教师的课是不会得到学生和同行的喝彩。小学老师只有摘教研科研,才能走上专家型教师的路。

也许是英雄所见略同,郁培林的思考正好契合了新世纪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教育理念与重要举措,那就是以校为本展开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指出,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根据这一思想,抓住这一契机,在郁培林的带领下,安师大附小自2001年9月起,把校本教研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教师的成长有机结合起来,教科研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为了将教科研落到实处,附小制定了校本教研总体目标是:通过校本教研全面提高全校教师的师德水平、知识水平、教学水平和教研水平,建设一支结构更加合理、质量更加优良的师资队伍,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重点培养一批具备实施和推广新课程能力的教师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员队伍,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进行与发展。

定下目标搭好舞台,下面就是精彩的演出了。

2001年秋季,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在全国各实验区正式实施。安师大附小作为芜湖市办学水平优秀等级学校,是最早开展课改实验工作的学校之一。附小抓住芜湖市作为国家级信息技术实验区、国家级教育实验区和首批国家级课改实验区的良好机遇,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理念,全面实施课程改革。附小先后承担了《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学会学习,自主发展小学语文教育创新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研究》、《小学语文形成性教学评价研究》、《信息技术杂教学中的运用》等六项市级以上课题,着力解决创新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发展等问题,努力做到使课题研究服务于学校的教学改革,服务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创建工作,服务于教师素质的提升和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附小以理论的学习、研究和探索为重要的工作起点和支撑,以课堂教学为研究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以学生的各种活动为研究的载体和平台,以会议和各种会议上的交流为研究的保证和动力,以撰写论文为研究的重要抓手,以各类的条件建设为研究的基本保证,扎实推进课题研究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几年来,附小通过大力开展课程改革和课题研究,使一大批教师特别是一批从事课改实验的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快速提高。王光煜、骆正位、赵耀、陈爱萍;葛爱莲、姚金中、刘庆、周蓉、茆家祥、郑红、沈亮、尹丽峰、梅梅等一批中青年教师多次承担市级以上公开课教学活动,受到广泛好评。赵耀;陈爱萍、骆正位、王立蓉、王光煜等在近年分别获得芜湖市、安徽省、全国的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茆家祥在全国第二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比赛中获一等奖。姚金中的《画风》、葛爱莲的《解决问题》、王光煜的《可怕的白色污染》先后被安徽、江苏、广西电教馆录制成光盘在全省、全国发行。2004年11月,骆正位经芜湖市教科所选拔推荐到人民教育出版社进行《搭石》一课的录象,此录象课将作为全国优秀课例制成光盘向全国发行。王玉莲先后两次代表芜湖市参加安徽省和全国的小学形成性评价研讨会并在会上作专题发言;与此同时,孙梅、赵耀、姚金钟和沈亮四位教师还参与了由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鲁洁教授主持的《思品与社会》国家课改实验教材电子教材编写工作。沈亮执教的《从一滴水说起》和《千年不衰的文字》的电子录像光盘已经作为电子教材向全国发行。2003年,郁培林校长在省教科所组织的”全省科研工作讲习班”上作专门的经验介绍,深受好评;2004年7月,郁培林校长应中央教科研所邀请,参加由教育部师范司主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承办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师训计划”工作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并被指定在大会上发言。

除了参与教材建设之外,附小还组织专门的力量开发一些课程资源。首先,在校园网站上除了开辟新闻天地栏目之外,家长学校栏目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这些文章有效地促进家长对家教知识的学习。其次,几个主要学科都建立了专门的学习网站。这些专题性的学习网站上面有大量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有文字的有图片的还有视频的,学生进入相关的学习网站就可以进行在线学习,这些资源有效促进学生自主性的学习。为了给学生创设一个适于自主学习的环境,许多教师往往采用了建立学习网站的形式进行教学,比如为了学习《赤壁之战》和《从一滴水说起》这些课文内容,语文教师和思品与社会教师建立的“赤壁之战学习网站”和“从一滴水说起学习网站”就是教师自主开发的学习资源。教研、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营造了良好的教科研氛围,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办学品位迅速提升,办学声誉和办学影响不断扩大。

在许多人的眼里,小学教师就是整天和黑板、粉笔、和一群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孩子打交道的书生或者”教书匠”,知识的搬运工”而已。很少有人把小学教师与”研究”、”创新”和”专家”等名词和.概念联系在一起,认为那都是大专院校、研究院所的专利。在师大附小,这些话语已经被完全屏弃了。附小的老师们决心通过自身的努力彻底改变人们对小学教师的成见,教科研在附小开展得如火如荼。

在课改之前,如果说,教师对研究有所涉及的话,一般只是个人的行为、它是零星的、不自觉的。随着课改的深化,特别是随着校本教研工作的深入开展,许多实验教师,对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越来越习惯于进行一番的思考、讨论和研究。有时,是教师本人围绕着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的个性问题而进行的”自我反思”;有时,是在备课组年级组内,就教学中的某些具体问题进行的;有时是在学科组内围绕着一

些公开课或者研究课的教学进行的;有时是作为”专家引领”的专题报告之后产生了新的理解和困惑后进行的;有时是在学校实施的”蓝青工程”师徒结队的条件下开展的;有时是作为某一项课题组内的一名的成员在某些具体的研究任务的驱动之下而进行的。不管在什么时间,以哪一种方式开展的研究,其目的就是为了创新课堂教学,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通过这种以校为本的研究;学校的教师自觉地构建了一个研究的共同体和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在这样的一个学习型组织和研究的共同体内,每一个教师都是研究的主人。校长和教师,教师和教师们谈新课程、谈教材、谈课程标准、谈学生、谈家长、谈评价、谈课题研究、谈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等。许多教师还把自己的二些思考进行理论提升,积极撰写研究论文或者进行教学设计,据不完全统计课改实验工作开展以来,附小教师在全国各级各类专业类杂志、报刊和全国知名专题网站上共发表论文或教学设计60多篇,有近200篇研究论文获得市级以上的各种奖励。就是在这样的探讨研究的氛围中,许多实验教师脱颖而出,成为了课改实验工作的明星人物和”专家型”的教师。汪叔康、孙梅、骆正位、赵耀、葛爱莲、姚金钟、王光煜、王玉莲、沈亮、刘庆、王立蓉、茆家祥等一大批教师等经常到省内外、市内外作课改或经验交流报告、上公开课、研究课,竞赛课等。在这一次次展示或比赛活动中,他们展现出的是在实验中对新课程新课标的独特的理解和作为一名现代教师应有的自信和精神气质!展现了教师的个性魅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郁校长告诉我们学校里还有两个人要好好写一写,一个是副校长汪叔康;一个就是教导主任孙梅,这两位学校行政领导为附小一批教师的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附小对外开出的每一节课几乎都得到过他们的指教,有许多课还是他们与教师一道进行设计的。

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采访机沙沙的转动声中,我们的采访渐渐深入。

在谈到附小近几年取得的成绩时,郁培林和费太秀同时说:”我们的老师很优秀”。目前,附小有专任教师?9人,其中达到本专科学历的66人,占总数的84%。省特级教师2人,中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28人。中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0%以上。这样一支学历层次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附小中流抵柱,郁校长很自。豪的说,他们强有力的支撑起整个学校的教学工作。近几年,附小的领导班子非常重视教师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把建设稳定优质的教师队伍看作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努力引进优秀人才,培养和使用好现有的人才。

郁培林说在一个学校,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至关重要。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所谓的课程就是师生共同的跑道。给你一条道,怎么跑是你的事,如果没有很好的素养,你跑不下来也跑不好。要学生跑的精彩跑出好成绩,首先需要教师要有很好的领跑素质。在附小大力提倡的是提高教师素质,培养专家型的教师。这不仅需要他们要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结构,有一个好的教育教学技能,更需要他们有一个好的教育教学理念。不同的理念,就有不同的教育。似乎是为了更为具体说明这个道理,郁培林还给我们举了这样的一个例子:比如语文课;对最常见不过的一个“好”字意思的教法就会有很多,大多数老师可能很习惯地用字典或者教参上的解释来告诉孩子“好”字的意思是什么,这是一种教法;接受了新的教育理念的教师,一般情况他不会直接告诉学生答案的,而是告诉学生寻求答案的方法,诸如告诉学生可以到字典上或者网上自己去查找“美好”的意思什么。这也是一种方法;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其实你还可以这么做:你不告诉学生什么是“美好”,但你可以提供一些让孩子能够充分感悟到好的情境,比如,去名山旅游,你看到山间的雾岚怎么样?对,很美好;比如今天回家妈妈在你的头上温柔的抚摸了一下,你的感觉很美好;再比如今天你做了件错事,老师不仅没有批评你,而且还给了你谅解和鼓励的微笑,你会觉得老师的态度怎么样?对,老师的态度很美好。后面这两种方法,给孩子的不再单纯是知识了,还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了。这样的教学能培养孩子的一种主动探究的精神。不同的教法是由不同素质学养的教师决定的。在附小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只关注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不再是好的教法了,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教法才是好的教法。好的教法从哪来?好的教法来源于教师的思考,思考的源泉动力在学习,如果没有很好的学习,不可能对教育有很好的认识,也不可能对课堂教育有个性的思考。

为了建设一支精益求精的教师队伍,学校领导班子对教师的素质的提高是长抓不懈的

从1999年开始,附小在芜湖市率先从专科以上学校引进优秀毕业生。引进专科学历以上人才,看重的是知识储备,而要使他们的知识派上用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生作用,这还需要一个过程。为此,学校在要求新进人才努力钻研业务的同时,还把教师“结对”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并认真研究落实。学校将师徒“结对”定位在师德、教学、科研的传、帮、带上,规定从教不满三年(包括三年)的老师为徒,可以从本校“小高”以上的老师中选择本学科教师为“师”,并将每学期“老师”至少听“徒弟”三节课和“徒弟”三年以后通过学校的考核出师作为基本要求。此外学校还通过在寒暑假和平时非教学时间推出校门培训;采取请进来和送出去的措施,聘请专家教授来校讲学,并选送部分教师外出考察、学习;积极承办芜湖市各级各类小学教育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面向全省各实验示范小学的公开课教学活动等措施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让广大教师在学习中增长知识,在参与中提高技能。

对于附小的教师队伍,郁培林校长和费太秀书记一再说道,要好好写写学校的二批老教师。都知道小学教育工作细致而琐碎,没有恒久的耐心、深厚的爱心以及持志以恒的决心,坚持做下去都很难,遑论做好。人们都把教师比喻成园丁,小学教师更是其中最辛苦最无微不至的基础工作者。

刚退休的老教师陆广芬从1970年开始就一直在安师大附小工作,在三十年的漫长日子里,她时时刻刻关注着孩子的每一步成长,细心呵护他们,真诚、平等地与他们交朋友。陆广芬无怨无悔地将她的花样年华奉献给了安师大附小。她所带的班级先后两届被评为市先进集体。她自己也在1996年被评为芜湖市优秀班主任。1997年调进师大附小的陈文秀老师,在多年的附小教学生涯中,同样将满腔热爱播撒给每一位学生。她从不轻易请假,即使是生病了,也尽量坚持。1998年她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职务(相当于副教授),这可是附小历史上继吴校长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教师。她不仅用自己的,b血哺育了一代一代学生,更以她的人格魅力影响着附小的青年教师们。洪琴老师的教学很受学生欢迎,与她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和长期关注教育教学改革是分不开的。周木兰、毛翠莲、陈骏、童辰午和杨文豪

等教师工作多少年如一日勤勉有加精益求精为附小所有的教师所敬重!

老教师身为楷模。一批中青年的教师也不甘落后。仇五岳、陆军、胡六林、张艳青、蔡水澜、汪永秀、王士钊、刘莉、胡玲、唐晖、毕晓霞、戴戎、晏军、黄晓红、申士宏等一批中年教师也一直兢兢业业为附小各方面地发展作出了贡献。肖荣、吴燕、王蒙慧、张凡、瞿萍、姚琳、葛菲、林科、凌玲、吴琼、卢昌靖、汪建设等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也很快,并表现出很强的敬业精神。

在师大附小,这样优秀的老中青教师比比皆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他们很清楚地认识到在校园里,任何行为都是教育行为,包括一颦一笑这些细微的举止,是教师自身素质的反应,对于学生也会有直接间接的影响。所谓的素质教育,这也是内容之一。只有身体力行,才能够教书育人。 有着这样处处想着学生,处处为学生着想的园丁,鲜花怎么能不怒放呢?

为孩子的成长和幸福奠基

清脆的下课铃声划破了寂静的校园,立刻,孩子们的声音如一股欢乐的波浪冲击着我们的采访。

“为孩子的成长与幸福奠基”这十二个字镌刻在师大附小的门口,同样也镌刻在师大附小教职员工的心头,这是师大附小办学理念的基石和出发点。近几年,师大附小采取各种措施,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在师大附小,素质教育的工作别具特色。芜湖的很多家长都很感叹,师大附小的学生课业负担不重,学生们学得相对要轻松。对此郁培林的看法是其实很多小学生的课后负担都是课堂上留下来的问题。他说,如果在课堂上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的知识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就不会成为孩子课后的负担。‘而有的教师没有很好利用好课堂的40分钟,所以就让学生在课后加班加点,这是学生负担来源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同时,减负也应当包括减轻学生思想负担。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营造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如果孩子见了老师紧张,上课紧张,考试紧张,怎么能学好?另一方面,该考的还要考,怎么考要慎重,淡化排名不是完全不排,如果不排,考得好的学生得不到鼓励,同样也就没有可学习的榜样。我们师大附小只排前十名。对于很多教育思想和理念,要认真研究,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去实施。

对于素质教育,勤于思考的郁培林也有他的理解,他说西方教育不是太注重知识,但很注重培养孩子的实际操作和动手的能力,而我国的教育,恰恰忽视或者在很大程度上不注重对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不很重视对孩子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培养。所以,我们素质教育工作对各个学校来说任重而道远。

素质教育在附小同样是成绩卓著。研究学生,聚焦课堂,提升质量,是附小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策略。为此,附小一方面,加强教学流程的检查督导,搞好常规教学管理工作,另一方面,深入推进课堂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动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由于附小对课堂教学质量长期的关注和重视,使得附小素质教育在2001年以来的小升初素质调查中,附小毕业生均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升人三所民办中学的人数及比例都位居芜湖市各小学前列,赢得家长、社会的广泛赞誉。

在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引导方面,附小强化全员育人,建立了行政督导、班主任负责、学科教师护导、学生参与的教育管理机制,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内容,在校园环境、教育督导、检查评比等方面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学校还利用升旗仪式、广播会的时间进行国旗下讲话和行为规范教育。在学生中树立正气,引导他们遵规守纪。

近年来,附小还注意发掘校本优势,以英语教育为特色发展方向,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学校从2000年9月份开始一至六年级全部开设英语课,之后不断充实英语教师队伍、更新英语教学设备、开展英语课题研究。学校通过组织教师上双语课,于每年12月至次年元月,开展”英语节”活动,利用每天早操后的一段时间,采取”每日一句”说练英语等措施,在全校营造学习英语的良好氛围,为学生提供学习应用英语的机会和舞台。同时,学校还承担了国家级课题子课题《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的研究工作,于2004年上半年通过课题评审组的验收并顺利结题。

教育需要评价,没有评价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过去大多数学校对学生实施的评价是一种只重结果的”终结性评价”,评价的实施主体(即实施评价者)是教师,学生只是作为评价的客体(被评价者)而存在的。评价的内容是单一的,一般只是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方法,教师主要采用的是“批评”,而在师大附小推行的是一种重视”激励性”功能的形成性评价,这是一种重过程的评价,即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一些激励性的评价措施,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形成性评价的主体不再仅仅是教师,学生本人、学伴还有学生家长等都可以参与对学生的评价当中来。评价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学生的学业成绩、行为习惯、兴趣爱好、作业、书法或绘画作品、小发明、小制作乃至于学生在课堂上的一句精彩的发言、一个与众不同的解题思路,等等,都被纳入了评价的范围,这种评价使每一个的学生都因为在某些方面的长处而受到老师、学生家长充分肯定和认同而获得一种成功的喜悦和满足。通过实施形成性评价,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活泼、兴味盎然,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附小科学地设计学生学科学习的阶段性评价表,并依据评价表认真实施各项评价工作;同时科学地建立和管理好学生的“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是实施学生形成性评价的重要的也是非常有效地方法和途径。最后把“成长记录袋”的建立和管理均落实在了班级的教室。这可以说是师大附小在实施形成性评价方面的一个创举!“成长记录袋”成了学生学习的新伙伴,也成了学生教室的一道亮丽的风景!郁培林说:“我们的‘成长记录袋’不仅记录了学生成长的足迹,也装满了学生成功的喜悦!”

2003年9月12日,主持国家课改实验教材电子教材《思品与社会》编写工作的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鲁洁教授等二行三人在省教科所阚所长和市教科所濮继鑫副主任的陪同下,来师大附小作《思品与社会》学科的实验教材在教学实践中使用情况的调研,邀请了部分学生代表参与座谈,与会同学们个个大大方方,侃侃而谈,给专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也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在学生们身上的具体体现。

春风化雨,付出就有回报。就像园丁的付出对于树苗一样,辛勤培育灌溉了,就有幼苗破土,亭亭,终至茁壮。

“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这是记者在师大附小的一面墙上看到的格言之一。简单的办公室,忙碌的身影,谦和的介绍,自信的笑容。在这片荡漾着人文气息的校园里,有这样一套务实创新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有这样一批稳定优质的教师队伍的敬业奉献,有这样一个科学明确的办学理念的贯彻执行,我们为在这里学习的孩子以及将进入这里学习的孩子感到由衷的高兴和骄傲。

采访结束,记者走出办公室,看到操场上有个班级正在上体育课,阳光照耀着绿色的操场和操场边高挺的树木,孩子们像一群春天的小鸟一样。在安师大附小,吸吮着阳光的温暖和雨露的润泽,他们正健康成长,他们是这个城市的未来,这个国家的未来,这个世界的未来。我们仿佛看到一棵棵的绿树在风中招摇,在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培育下,从春天出发,从新世纪出发,他们一定会长成一片最蓊郁的秀木。

责任编辑 小林

推荐访问:出发 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