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带一路”战略视角的中国周边水外交

时间:2023-06-11 18:30:10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和地区形势的变化,中国周边跨界水资源问题日益显现,已成为影响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通过水外交途径解决与周边国家在跨界水资源上的分歧,是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议题,这也是对我国外交能力的重要考验。文章通过对我国周边水外交现状及原因的阐释,认为中国应当尽快构建我国周边水外交体系,明确我国开展水外交的目的和实施主体的责任分工,转变传统的水外交方式,积极探索水外交实施的新路径,从而有效化解与周边国家的跨界水资源争端,为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奠定坚实的周边基础。

关键词 “一带一路”跨界水资源水外交利益共同体

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标志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正式进入建设阶段。“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在当前提出的旨在打造沿线国家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与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推进离不开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政治互信,只有中国与沿线国家在地区问题上的争议得到缓和或解决才能建立起真正的相互信任。由于“一带一路”战略涉及国家众多,这些国家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利益上不尽相同,使得该项战略的推进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阻力,其中我国与周边一些国家在跨界水资源问题上的分歧就是影响“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就需要中国积极开展水外交,处理与相关国家的争议和矛盾。

国内的水外交研究开展的相对较晚,主要以张励、卢光盛(2015)为代表,他们认为水外交是一国政府围绕水合作项目和“软水产品”的开发和利用问题,通过技术和社会层面的举措来进行解决的外交实施方式张励、卢光盛:《“水外交”视角下的中国和下湄公河国家跨界水资源合作》,载《东南亚研究》,2015年第1期,第42-50页。。国外的学者在水外交上的研究相对较多,主要以生态、技术和政策为切入点。F. Hossain(2013)认为水外交是在科学论证和对社会约束条件保持敏感的基础上处理水问题的一种新形式F. Hossain, “Water Diplomacy: A Negotiated Approach to Managing Complex Water Networks”, Eos Transactions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Vol.94,No.1,2013,pp.12-12.。Indianna D.Minto-Coy(2010)认为水外交是通过谈判、交易和交换途径来缓和与解决国家间水资源准入及使用冲突上的一种新方式ID. Minto-Coy, “Water Diplomacy: Effecting Bilateral Partnerships for the Exploration and Mobilization of Water for Development”, Ssrn Electronic Journal,2010.。Shafiqul Islam and Lawrence E.Sussking(2012)认为当前国际水资源问题解决方式呈现出网络化、共享化、安全化和法律化的新趋势,在新趋势下相关国家要转变传统的水外交实施方式Shafiqul Islam and Lawrence E. Susskind, Water Diplomacy: A Negotiated Approach to Managing Complex Water Networks, RFF Press Water Policy Series, Routledge, edition 1, June 22,2012.。虽然目前在水外交上还没有权威、统一的定义,但是它给国家间处理水资源争端带来了全新的视角。本文通过对我国周边水外交现状的描述和对困境成因的剖析,进而提出构建我国周边水外交体系的政策建议,希望能够给我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一、中国周边水外交现状

中国境内主要的国际河流有16条,且主要为河流的发源国,中国与周边的18个国家存在跨界河流上的利益联系。李志斐:《中国周边水资源安全关系之分析》,载《国际安全研究》,2015年第33期,第122页。截至目前,中国与18个关联国家中的10个国家尚未出现明显的水资源冲突,但与7个周边国家存在低程度的冲突与合作(与另外1个国家存在一定的合作,尚未出现争端)。李志斐:《水资源外交:中国周边安全构建新议题》,载《学术探索》,2013年第4期,第30页。中国周边水外交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是伴随着中国在跨界水资源的开发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目前还处于成长阶段。总的来看,中国的周边水外交面临的是“低合作—弱冲突”并存的局面,其中比较能反映中国周边水外交现状的案例有中哈分水谈判和中国在湄公河流域跨界水资源利用上的问题。

(一)中哈双边分水谈判

20世纪90年代开始,为了缓解新疆地区工农业用水紧张的局面,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新疆在伊犁河和额尔齐斯河上游启动了较大规模的引水工程。中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了流域国家的高度关注,尤其是下游国家哈萨克斯坦的关注。《印媒:中国在新疆建水坝引邻国担忧》,资料来源:http://oversea.huanqiu.com/political/2010-12/1383742.html。哈萨克斯坦对这两条河流的依赖性较大,其国内民众十分担心中国在河流上游筑坝引水会危及本国的用水安全,哈萨克斯坦国内政要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了对中国单方面引水开发的担忧。为此,哈国政府多次通过外交途径向中国政府表达了进行双边磋商的意愿,并要求两国政府签署相关协定。

中国也逐步意识到单方面的筑坝引水给下游国家哈萨克斯坦带来的用水安全担忧。从1999年5月到2000年5月,中哈双方共进行了三轮外交磋商,并就跨界水资源合作的一些基本原则达成共识。2001年,中哈双方签署了《中哈关于利用和保护跨界河流的合作协定》,双方确立了通过建立利用和保护跨界河流联合委员会的方式展开双边合作,2008年该机制被纳入中哈副总理级合作委员会议程之中。从2003年至2014年,中哈利用和保护跨界河流联合委员会共举行了12次会议,经过中哈双方的共同努力,目前两国通过联委会机制在跨界水资源方面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中哈利用和保护跨界河流联合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在阿拉木图举行》,资料来源:http:///zgskyww/hyxw/webinfo/2014/11/1413792202493344.htm。

推荐访问:中国 视角 外交 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