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雅低地的聚落形态

时间:2023-06-10 17:00:1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陈洪波 译

陈 淳 校

聚落形态和农业活动是明显相关的两个课题,所以把它们放在一起研究是很适宜的。特别是近30年来的玛雅低地考古与古代聚落形态和史前农业一直是密切相关的研究领域。一个领域的问题和收获总是带动了其他领域新一轮互动的探索和发现。本文尝试对这些研究做些总结。

我的目的是想提出一些有关聚落和农业的基本资料来推断古代玛雅的人口和社会政治结构。这些陈述和推论将占我想介绍的大部分内容,另外我还要谈一些玛雅象形文字资料破解的新进展,它们提供了一些有关古代玛雅政治结构和疆域的信息。尽管这些信息补充了来自聚落形态的推断,但同时也显示出了一些有趣的矛盾。

背景介绍

玛雅低地的考古区域包括危地马拉的佩滕(Peten)、与墨西哥恰帕斯(Chiapas)和塔巴斯科(Tabasco)两州的接壤部分、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全部、伯利兹共和国、洪都拉斯西部的一小部分。这个地区从遥远的史前时代至今都由讲玛雅语的人群居住——特别是这个大语系中的尤卡特克语(Yucatec)、乔尔语(Chol)和乔尔蒂语(Chortian)等分支。

这个地区大部分地势较低——通常都在海拔300米以下。地质基础结构大部分是石灰岩,尽管有大块的平地,但是整个区域主要是低矮起伏的丘陵。不少河流分别注入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其中一些河流发源于南面的危地马拉高地,另一些则发源于当地。佩滕和尤卡坦半岛的南部分布着一些小湖泊。降雨是季节性的(11-5月),在纬度较南的地方雨量极大,向北则小一些。气候属热带型。热带植被多种多样,从高大的丛林(特别是在南部)一直过渡到北部低矮稀疏的丛林。大片的疏林草原和沼泽随处可见。

尽管文化的整体相似性——例如在经济、陶器、建筑、高级艺术品、肖像学的象征性、文字和历法等基本方面的共性和相同文化传统——将该地区联为一体,但是内部也存在区域性差异,表现在这些范畴特征的风格变异上。尽管根据这些特点可定义一系列的区域,但是南部和北部区域之间的差异最为明显。

玛雅低地的文化历史,就考古学重建的情况来看,始于分散而且现在仍然所知甚少的早期狩猎采集人群。之后是前古典期早期(大约2000-1000BC),以定居村落、农业和陶器的初现为标志。但是,对这个时期的了解也很有限。只是到了前古典期中期(1000-300BC),我们才能开始稍稍详细地探寻聚落和农业的历程。前古典期中期的遗址已遍布整个低地。这时期的社群,尽管广泛散布在整个地区,但仍十分稀疏,而且大部分是非常简陋的村落或寨子。但是,在一些较大的村落中出现了特殊建筑物的最早证据——小型庙宇,可能还有贵族住宅的最早证据。

到了前古典期晚期(300BC-AD250),社群的数目翻了数倍,并且规模也较以前为大。大型建筑——巨大的神庙金字塔、巨型宫殿台基和卫城——开始遍布这一区域的各地遗址中。贵族工艺制品,如玉雕、海贝,以及纹饰独特的陶器,开始出现在地位显赫或上层人物的墓葬中。毫无疑问,此时的玛雅低地社会复杂化和不平等已经形成。

古典期早期(AD250-600)人口的增长和扩散似乎放缓和停滞,在一些区域和地点甚至还出现了倒退。然而,这是一个贵族阶级发展的重要时期。前古典期晚期的大型礼仪或政治宗教中心,往往拥有壮观的金字塔和台基,在古典期早期常常又进一步扩大,并且还建立了一些新的中心。玛雅雕塑艺术进入全盛期,并且前古典期萌发的玛雅象形文字,此时则得到了充分发展。

看来在经过短暂的动荡之后,从6世纪后期开始,至少在某些区域玛雅文明恢复了活力,进入了古典期晚期(AD600-800)。很多新的中心建立起来;老的中心扩大;居住社群的繁衍使玛雅低地的人口到达了前哥伦布时期的顶点。

大约在公元800年左右又进入到一个衰退期,南部很多中心废弃,人口锐减。这就是所谓的古典期末期(AD800-900)的“玛雅崩溃”。考古学家们曾一度认为,这种“崩溃”或“动乱期”在整个玛雅低地基本是一种普遍现象。但是,实际上低地北部并没有经历9世纪的这场“崩溃”,反而一度相当繁荣,享受了一段建筑物扩建和中心人口稠密的繁华时光。北部的繁华持续多久尚有争议,但大多数学者都倾向于认为延续到了公元1000年之后,进入了传统上所谓的后古典期(AD900-1520)。南部地区在整个后古典期虽然没有完全瓦解和废弃,但与前古典期相比,很少见到大型中心的建设。北部地区古典期末期以来的繁荣持续发展,建成了巨大的奇琴伊察(Chichen Itza),统治尤卡坦半岛北部达两个世纪以上。奇琴伊察作为一个重要的中心在大约1250年被废弃。之后,与低地南部情况不同,低地北部的人口仍很稠密。玛雅潘(Mayapan)是这时期最大的一处政治宗教中心,也是一座筑有城墙的城市。玛雅潘在15世纪中期被废弃,但很多较小的中心在北部继续存在,直到16世纪西班牙人到来。

聚落形态

虽然先前在玛雅低地考古中对聚落方面偶尔也有所关注,但最早的专门针对聚落性质和布局的研究项目——或者说对聚落形态的全面关注为主要课题,则是始于1950年代中期在伯利兹谷地巴顿拉米(Barton Ramie)进行的调查。此外,在蒂卡尔(Tikal)、赛伯尔(Seibal),雷奥贝克(Rio Bec)地区、尤卡坦平原北部的迪兹比尔查吞(Dzibilchaltun)也进行了类似的调查——这些还只是遗址名单的一部分。所有这些研究的重要创新之处——至少在当时玛雅考古的背景之下来看——在于着眼聚落的整体,不仅关注大型中心壮观的庙宇和宫殿,同时对普通居址也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这样做的理论意义是很明显的。全方位聚落形态研究的意图就是为整个社会的考古学重建打好基础,而不只是这个社会的贵族群体。

下面,让我们回顾一下目前所知玛雅低地考古中的聚落及其形态分布的关键要素。

居住单位

居住单位是低地玛雅聚落形态的两个基本组成要素之一,另一个要素则是政治宗教中心。在一个初步的推断性层次上,考古学家把居住单位称之为“家庭”(households)。这种“家庭”的考古遗存可能是一所单独的小型台基,也可能有两个以上(经常是3-6个)台基成群围绕着一处小型中心庭院(patio)。后者称之为庭院组(patio-groups),是两种家庭类型中更为常见的一种。一处单独的土墩或台基房屋里常常被认为是居住着一个血亲家庭。庭院组则被认为居住着两个、或三个血亲家庭,实际上就是一个“延伸家庭”(extended family)群居之所。

考古资料的这种社会学解释得到了民族史材料的支持,也得到了现代玛雅低地居住方式民族学观察的佐证,现在玛雅人家庭居址的安置方法就是如此。从这些材料和观察中我们知道,玛雅低地居住单位实行从夫居,血缘制度按照父系,并且还可以推断在前哥伦布时代一直流行这种聚族而居的方式。从这些民族史或民族学资料中我们还知道,庭院组居住单位中的有些台基常常并非都是起居之处——有的用作厨房或储藏室——这在考古学上也得到了证实。

房基用泥土或碎石筑成——周围以石墙敷面,地表铺着膏泥和砂石。台基的高低变化甚大,从不到1米到3米,但低台基较为常见。台基呈长方形,底部和顶部皆如此,一般长6~9米,宽4~7米。台基之上的房屋一般也是长方形,但有时为尺寸略小的半圆形。有人认为,这种房子屋顶面积至少有20平米。房子一般是一间或两间。如果为两间房,一般呈纵向排列,前间以类似走廊的方式向外敞开。后间卧室由小门进入,沿后墙常砌有一座土台或石台。建筑方面,房屋大多用易朽的木柱和茅草房顶建造,尽管有时候也采用石墙甚至石头拱顶。房屋的这种结构差异,以及下面台基的高度和石工的质量,无疑反映了居住者地位和财富的差异。

推荐访问:玛雅 聚落 低地 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