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三线建设历程及现实启示

时间:2023-06-07 19:06: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在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的,作为整个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份,山西省在三线建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对后期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本文尝试梳理山西省三线建设的历程以及其所具有的现实启示。

关键词:山西省;三线建设;现实启示

山西省是我国西部重点省份,其拥有着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较为雄厚的工业基础。因此,在我国建国后的六七十年代实施三线发展战略的过程当中,山西省作为三线建设的重点目标,该省对于促进当时整个三线建设的推进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一、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

三线建设的提出是当时我党根据复杂的国际形势所作出的战略部署。三线建设发展战略的提出,其主要的原因是为了应对外敌的入侵。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中国与苏联关系破裂,苏军和我国在边境线上多次发生冲突。美国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参与越南內战,直接导致越南内战的升级,威胁到我国的边疆安全。中国和印度也在不断的爆发边境冲突。当时,日本和南朝鲜等国家也对我国持敌对态度。在这些复杂的背景下,为了避免东部沿海较为发达的地区,在外敌入侵时,遭遇大规模的破坏,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中共中央开始考虑进行三线建设。除了军事因素之外,进一步的完善生产力布局,优化国防工业建设也是三线建设战略提出的主要出发点。三线建设发展战略提出,标志着我国从过往的发展农业,提高生活水平的战略,逐渐的转向国防以及三线建设为中心。

二、三线建设在山西省的发展历程分析

在党中央提出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之后,山西省的大部分地区被纳入三线建设的范围。其中,长治市、太行山区作为天津市的战略后方;吕梁山区作为太原市的战略后方。因此,山西省的相关国防建设,也是以战略后方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为了有效的配合和强化山西省的三线建设,1965年,在山西省的大同市以及山西省的长治市都分别建立了三线建设领导小组来具体协调工业搬迁以及相关的战备建设工作。后期,文化大革命爆发之后,由于山西省的党政机关,受到重大冲击,原有的建设指挥部也被撤销,相关的建设工作也交由军工企业完成。

山西省在三线建设的过程当中,其持续的时间从1965年到1980年,跨越15年之久。根据党中央的统一要求,山西省的发展建设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首先,国防工业建设。从1965年到1970年,山西省主要进行军工建设的项目有宁武高炮厂、晋东南电子工业基地、吕梁山区军工基地以及国营清华机械厂等等。其中,晋东南电子工业基地,主要是从北京、天津、南京等地方选择重点的电子工业企业,内迁到山西来完成。在1969年,中苏在珍宝岛发生冲突之后,党中央决定加快三线建设。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地提出了“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相关的工业设施,也都在山西省的临汾、运城等地区进行开展。其中,1973年7月完成的341程,面积 80万平方米,是在大规划指导思想下完成的。根据山西省综合发展要求,在山西省的吕梁山区,还进一步的完善了相关的配套工程,包括阳泉水库、晋光电厂等等。

其次,铁路建设。在山西省三线建设发展过程当中,国家投资数十亿元,主要修建石原线、太焦线铁路。其中,石原线主要是从北京石景山到山西原平,全长418公里,1973年正式交付使用。

最后,能源、冶金、机械等领域的建设。在山西三线建设的过程当中,其重点的能源工业是煤炭和电力工业。从1966年到1975年,中央直属煤矿累计投资七亿元,新建矿井一对,扩建矿井十一对,但是,从最后的结果来看,除了大同之外,其它矿并未形成较高生产力。同时还为了配合煤矿企业发展,完成了专用铁路的修建。在娘子关建设大型火力发电厂。在冶金工业建设中,山西省将太钢第二钢厂进行扩建。其有色金属工业投资也突破两亿元,从06年到有75年,山西机械工业累计投资3.84亿元。其中,为了更好的改善人民生活,强化三项建设的稳固度,山西省还进一步的扩建了棉纺织、毛纺织、化学纤维纺织等机械企业等等。最后,在轻工业方面的建设。山西省重点进行了印刷、造纸、自行车等消费品的生产。

三、山西省三线建设的意义分析

在山西省三线建设过程当中,从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山西省的三线建设对于今天的经济发展以及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山西省的三线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在山西省进行三线建设过程当中,凭借原有的工业发展基础,大力进行相关经济产业的升级和发展,为当地工业、农业、手工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对山西省的工业,尤其是军工业进行科学优化和布局,为提高我军的综合武装打击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其次,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的交通环境。通过国家在山西省的重点铁路建设,进一步的实现了山西到北京的直达,对于促进该省的煤炭资源外运,实现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铁路纽带作用。同时,在进行铁路建设的过程当中,山西省还进一步的进行了公路建设发展。

最后,在进行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发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整个山西省三线建设过程当中,由于我国综合国力发展较为落后,因此,无论是工业建设,还是相关配套设施建设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但是,正是因为响应国家号召,不计得失、不讲条件,充分发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让山西省的三线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当然,我们在看到山西省在三线建设取得成就同时,也应该看到,在发展过程当中,由于盲目地、过度重视军工业和重工业发展,导致整体的产业结构出现畸形发展。企业投入过大,产出较小。诸多的军工企业,在后期面临着严重的发展困境。另外,过于追求施工速度,缺乏对当地的综合地理条件的考察,许多工程质量存在隐患造成返工。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导致职工就医、就业、生活、教育等方面面临着不少的困境。

四、山西省三线建设的现实启示分析

在上文中,主要对山西省三线建设的主要成就、主要作用、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于今天的社会发展,山西省的三线建设,也有着诸多现实层面的启示:

首先,科学做好宏观调控。应该讲,三线建设是我国在建国后所面临的复杂的国外形势的产物。同时,也对于当时整个经济发展、工业布局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从当时来看,三线建设对于促进整个国家发展的稳定,有着积极正面的影响。但同时,由于三线建设缺乏科学系统地推进,在具体推进过程当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隐患和不足。因此,在今后的国家宏观调控过程当中,应该充分的做好时间、资源的调配和准备,避免盲目的缺乏遵循客观规律的宏观调控。只有从整个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出发,进行信息的科学研判,才能够有效的避免宏观调控中的失误和错误。

其次,科学布局。当前,从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来看,还存在着高精尖产业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围绕民生等诸多的农业、手工业、服务等方面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弱势地位。为了更好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今后的国家发展过程当中,还应该进一步地做好科学布局,尤其是,协调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充分的重视农业、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进一步的发挥出经济发展,助力民生、服务民生的价值和作用。

再次,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三线建设,之所以在如此困难的环境下,取得如此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其中主要的原因和当时的凝聚力、奉献精神有着内在的关联。因此,在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在追求物质经济发展同时,也不应该忽视居民的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在习近平所提出的新时期发展规划的指导下,进一步的强化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把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作为社会未来建设和发展的主要力量。

最后,做好经验的反思和总结。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改革开放,我国在进行建国发展过程当中,经历了一系列摸索探索的过程,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有过挫折,有过曲折,但是,前途是光明的。为了在今后的国家建设和发展过程当中,少走弯路,少折腾,在今后的总体规划制定和实施过程当中,应该进一步的做好相关经验的反思和总结,尽量的避免在发展中所存在的一些误区。在科学分析基础上,更好地做出有利的选择,从而更好地造福民众,创造更多的福祉。

五、结语

在山西省进行三线建设过程当中,对于应对当时的紧张国际形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在今后的經济发展中尤其是在今后的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决策的制定过程中,还应该积极借鉴包括山西省在内的三线建设相关经验教训,更好地促进今后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傅志勇. 三线建设及对西部大开发的历史启示[D]. 中共中央党校, 2002.

[2]奚祺海. 历史与现实结合视角的三线建设评价[J]. 中国经济史研究:京, 2015.

[3]陈睦富. “三线建设”的回顾与历史启示[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00(2):44-51.

推荐访问:山西省 启示 历程 现实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