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分组实验的有效性探究

时间:2023-05-29 19:00:09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分组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分组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通过对分组实验进行重新设计,加强对实验流程的管理,可以提高学生分组实验的有效性,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对化学学科知识的学习。

关键词:分组实验 有效性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8.097

化学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教学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演示实验,另一种是学生分组实验。两种实验教学形式又以学生分组实验更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列出了学生必做的8个基础实验,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分组实验在初中化学教育中的地位。但由于初中生刚刚接触化学,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还比较生疏,导致在进行分组实验的过程中,往往出现热闹而低效的情况,本文主要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探讨如何提高学生分组实验的有效性。

1 设计分组实验的原则

趣味性是设计学生分组实验的首要原则。初三学生刚刚接触化学,对化学实验既充满渴望又带有一定的畏惧心理,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分组实验时既要考虑实验是否与教材内容相匹配,还要考虑到实验的趣味性,尽量选择一些趣味性高的实验。例如,近年在国际上风行的“沸腾可乐”趣味实验,就可以作为初中化学第一课的引入实验;再如“烧不坏的手帕”、“空中生烟”等实验,都会让学生兴趣十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实验有兴趣,就一定会达到很好的效果。

除了趣味性以外,实验的选择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实验要易于操作,实验现象要明显。相对于抽象的知识,学生更关注的是视觉、听觉或者触觉体验,明显的实验现象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例如“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中,学生对探究氧气的性质往往比制取氧气更感兴趣,尤其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会让学生终身难忘。

二是实验的安全性。教师在设计分组实验的过程中,除了要做好实验的准备工作外,还要求实验本身不具有很强的危险性。例如沪教版教材中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另一种是双氧水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分解。在学生分组实验中,一般选择的是第一种,而不是第二种。因为双氧水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其分解又是一个放热反应,如果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导致反应过快,使溶液冲出锥形瓶而发生危险。

三是要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学生已经具备的常识,就没有必要再次进行验证。例如在做“燃烧的条件”实验时,按照教材要求应该做水和酒精是否可以燃烧的对比实验。初中生对酒精可以燃烧、水不能燃烧的事实已经非常清楚,没有必要再次通过实验来验证,所以这类实验就属于低效或者是无效实验。

2 实验教学流程的管理

为了提高分组实验的有效性,教师的课堂管理尤为重要。

2.1 实验准备阶段

实验准备阶段教师必须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要准备好分组实验所需实验仪器、药品。在实验开始之前,教师必须先将实验完整地操作一次,以验证药品是否变质、实验现象是否明显、结论是否与事实相符等。二是要提前布置学生预习,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做好准备工作。例如,在做“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的实验中,虽然学生已经学过仪器的连接方法以及装置气密性的检验,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部分学生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处下手,这就要求在实验开始之前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认真预习,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解答问题来进一步熟悉实验仪器及基本实验操作。

教师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小组讨论的形式明确本实验的目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实验的步骤、实验的装置图、正确的实验现象等。但在实验准备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一点,除涉及到安全性的实验操作外,不应该对学生做过多的限制,否则容易打击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积极性。

2.2 实验过程中

在进行学生分组实验的过程中,常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教师先详细讲解实验过程及实验的注意事项,然后再让学生动手完成实验;另一种方式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完成实验,然后教师再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点评。这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但是从培养学生能力的角度看,第二种方式显然更合适。

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对实验时间的控制,设置几个时间节点。例如,在做“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中,规定学生加热药品之前、收集好气体后让教师检查一下,通过这种方法来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教师应提前做好实验评价量表,对每个小组的实验情况进行评分,引导学生进行小组竞赛,这些措施都可以促使学生认真开展实验,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二是教师还应该不断巡视课堂,对实验过程中发现的不规范操作问题应及时指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另外,还应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例如“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实验中,需要观察的现象非常多,这就要求学生先对实验现象进行分类,比如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方面进行观察。

2.3 实验结束后

分组实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实验结束后应该组织学生认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并写出实验报告。同时,教师还应点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通过分析原因,帮助学生总结提高。

3 分组实验的评价

化学实验是集知识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课堂教学形式,要想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进行实验的评价。在实验结束后,教师要认真完成实验评价量表,对小组实验的情况进行评价,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点、不足。我们应坚持正向激励的原则,既要对学生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评价,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思考能力、动手能力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刘文波.提高化学分组实验的有效性[J].教育与教师,2011,(4).

[2]吴立发.化学实验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J].新课程学习,2010,(12).

作者简介:陈超,江苏省淮安市北京路中学,江苏淮安 223001

推荐访问:分组 探究 提高学生 有效性 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