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中国化工企业500强经济分析报告

时间:2023-05-29 13:42: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由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和中国化工情报信息协会发起和举办的“中国化工企业500强”系列发布活动,今年已经是第四次了。通过四年的实践,我们看到的不仅是500强产生的过程和标准更加科学、合理和规范,更让我们看到了我国化工企业所取得的长足发展和进步。下面,我代表中国化工企业500强工作委员会向大家简要介绍今年化工500强的产生过程,分析化工500强的发展现状,并对500强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进行比较。

一、2006年化工企业500强产生过程和排序标准

首先,我们组成了2006中国化工企业500强工作委员会,并依托《化工管理》杂志社成立了相应办公室,并制订了工作规范;调查预选企业。以问卷形式对企业开展调查,共发放调查表1500余份,被确认1400多份,形成了大量的基础数据;核实、修正与补充有关调查数据。我们把企业提供的数据与我们手头掌握的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核实或再调查。在500强工作委员会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努力下,历时三个多月的时间,经过多次调整,最终形成了我们提供给大家的化工企业500强等一系列排行榜。

其次,规范排序的指标。今年,我们仍依惯例按照企业销售收入指标排列化工500强,这是我们一直坚持的主排序。在前几年的排序活动中,我们曾经按不同指标体系进行过不同的排序,如曾按资产利润率排出“化工百强企业”;曾按产值、资产,利润等指标排出过“最具成长性中小企业百强”;曾按国家统一规定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尝试进行过“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百强企业”排序;还曾经做过一次不成熟的“企业竞争力排序”尝试。经过这几年的摸索,我们发现有的排序方法是成功的,可以被各界接受。今年我们经充分研究,确定按照国内外惯例和国家有关行业管理规定,以年度销售收入和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两大指标系列分别排出500强,以便体现排序工作的统一、科学和公正,使指标具有可比性和权威性。

第三,界定排序的行业范围。大家知道,由于化学工业行业门类众多,受历史上行业管理体制的制约和变动影响,一直存在着全部化学工业行业和原化工部管理的行业两个口径。在前几年对500强排序时,我们一直是按石油和化工全行业企业统一排序,只是在去年才改按原化工部管理的行业和石化企业分别进行排序。但这个排序范围仍不够清晰,严格说来,500强企业并不能按照这样排出的500强排行榜确定自己的位置。为了尊重我国化工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同时便于企业从不同口径清楚自己的行业位置,今年我们对500强排序作了必要的调整,分别按不同口径进行排序。首先,按原化工部管理的传统化工行业范围进行排序,行业范围包括化学矿、基本化学原料、化学肥料、化学农药、有机化学品、合成材料、专用化学品、橡胶制品及化工专用设备等制造业。这次发布的按销售收入和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排出的化工500强都是在这个行业范围内进行的。考虑到在石油和化工全行业范围内排出500强企业对一些企业也具有一定意义,同时,也便于保持几年来500强排序行业范围的一致性,并使企业对连续几年的排序结果进行对比,在按销售收入进行500强企业排序时,也保留了按石油和化工全行业行业范围的排序,入围企业包括了石油加工、日用化学品、化学药品、化学纤维和塑料制品等行业。

第四、确定排序的对象。按照今年的500强评定工作文件,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化工企业原则上均可参加排序。为了反映企业并购重组和改革改制的成果,同时避免重复计算,凡总公司、集团公司和下属分公司、子公司同时申报排序的,原则上均以总公司或集团公司参加排序;对于总公司、集团公司不申报,而子公司申报的,则以子公司参与排序,以此类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对石油和化工全行业进行排序时,没有对三大石油、石化总公司进行排序,而对其所属的石油化工企业排序。这是因为,三大石油石化公司均是世界级大企业,与国内绝大多数化工企业无可比性;此外,三大公司下属石化生产企业由于处于特殊的竞争环境,他们在排行榜中也处于特殊的领先位置。排序中所涉及的企业,均不分经济类型,凡境内的化工企业(除注册在港、澳、台的化工企业)均可参加排序,包括国有及国有控股、股份制、民营、外资、港澳台资企业等。

按照逐年形成的排序规范,2006年除发布中国化工企业500强和中国化工企业经济效益500强外,我们还同时发布中国化工分行业50强企业和中国化工分行业最佳经济效益企业。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让企业对自己所处细分市场行业的位置有更清晰的了解,明确自己的竞争对手或找出自己的标杆企业。

下面,我们对化工500强和经济效益500强作一简要分析对比,以便从500强这个层面,了解我国化工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进程,供企业领导制订战略决策参考之用。

二、化工500强的整体规模

这里首先向大家说明两点情况:

第一、2006年发布的各种排行榜,是以2005年度企业生产经营年度数据为依据的,即以2005年作为报告期,并以此与往年对比。

第二、前已说明,今年发布的500强是在原化工部管理的行业范围内排序的,这是我们第一次这样排序。虽然去年也做过类似的排序,但当时把石油加工业排了进去,而今年则不包括石油加工企业和制药企业等。正因为今年与去年的排序范围不完全一致,所以在分析500强时也就不能以去年的相应数据为基础,只能作静态的描述。而石油和化工全行业的排序与历年相同,与往年相应数据有一定的可比性。

1、化工企业500强基本情况分析

化工500强销售收入合计为6627.9亿元,资产合计6865.40亿元。利润合计385.42亿元,分别占同口径化学工业的38.47%、42.22%和24.82%,这充分说明500强是化学工业的主体企业因为全国2005年度规模(500万元/年销售收入)以上企业就有40000多家。

500强企业平均销售收入为13.26亿元,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有3户,占500强企业的0.6%,50至100亿元的10户,占2%,10至50亿元190户,占38%,10亿元以下的297户,占59.4%(见表一)。

化工500强排名第一位的是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销售收入为155.7亿元,排名第500位的销售收入是4.65亿元,这也是入围2006化工500强的门槛。500强第一位销售收入是第500位的32倍多,充分说明了500强内部企业规模的差别是巨大的。

2、石油和化工全行业500强基本情况分析

全行业500强资产合计13917.04亿元,比2004年增长11.77%,比2003年增长23.7%,比2002年增长了36.66%。

2005年全行业500强销售收入为20090.32亿

元,比2004年增长25.77%,比2003年增长68.84%比2002年增长102%。

2005年全行业500强利润总额424.67亿元,比2004年增长-53.21%,比2003年增长-38.52%,比2002年增长50.38%。

全行业500强在2005年度销售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其利润总额却大幅下滑,其主要原因是占年全行业500强大部分销售收入的近百家石油加工企业原油和炼油成本倒挂,在原油价格一路走高的形势下,成品油出厂价并未相应提高,从而出现了较大亏损。

由于全行业500强中的企业整体规模逐年扩大,其入围门槛也随之逐年提高。如2002年第500位企业年销售收入是4.03亿元,2003年上升为5.14亿元,2004年又上升为6.9亿元,而2005年达到855亿元。再看历年排名第一位企业的年销售收入,2005年达到578.34亿元,比2004年第一位419.9亿元提高了37.7%,比2003年第一位的290.7亿元提高了98.9%,比2002年第一位的277.6亿元提高了108%。

全行业500强的企业平均销售收入逐年增长。2002年500强企业平均年销售收入为18.5亿元,2003年为22.8亿元,2004年为31.9亿元,2005年则达到40.18亿元,2002年年全行业500强企业中,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的只有两户,2005年是17户;2002年100至200亿元的为15户,2005年是29户:2002年50至100亿元的有17户,2005年为35户;2002年10至50亿元的有154户,2005年是355户,2002年5至10亿元的为221户,2005年是64户,2002年还有78户企业在4~5亿元之间,而2005年就进不了500强。这也充分说明了近年来企业做大的速度是很快的。

三、化工500强的行业分布、经济类型及地区分布

1.行业分布

在中国化工企业500强中,销售收入处于前三名的行业分别是合成材料制造业、基本化学原料制造业和化肥制造业;资产规模由大往小排列是化肥制造业、基本化学原料制造业和合成材料制造业。

在石油和化工全行业500强中,石油加工及石油化工业的销售收入和资产规模均遥遥领先于其他行业。销售收入排在其后的是化学纤维和化学医药制造业;资产规模由大往小排列依次是化肥和基本化学原料制造业。

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在中国化工企业500强和全行业500强中,行业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各项指标从最高到最低相差比较悬殊。这一方面说明,不同行业间具有不同的资产和收入结构,同时也说明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集中程度。

2.经济类型结构

在中国化工企业500强和全行业500强中,从资产和销售收入看,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继续保持支配控制地位。外资及港澳台资企业、民营企业继续保持发展势头,所占资产和市场份额有所提高。但从利润总额指标,特别是人均利润、人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利润率和销售利润率看,外资及港澳台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大都远远高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这种状况,与我们这次进行的经济效益500强排序中所反映出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位次领先的情况是一致的。这充分说明,国有企业仍然占据资产和收入的主导地位,但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却不如其他经济成分企业,国有企业必须尽快提高资金利润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3.地区分布

化工500强的企业个数和经济总量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分布状况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相一致。全国除西藏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企业进入500强,其中东部约占70%以上,中部次之,西部最少。

500强地区分布状况启示我们,作为基础原料制造业的化工产业,其所受市场所在地域的地域影响是很大的;同时,也预示着在相对发展缓慢的西部地区,孕育着我国化工产业的发展机遇。

四、化工企业经济效益500强

前已说明,我们是按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的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这一指标排出经济效益500强的,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是综合衡量和反映工业企业经济运行质量的指标,涵盖了企业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产出效益和产销衔接等各方面的状况,它以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销售率等七项指标组成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采用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方法,计算和测量经济效益各个方面在数量上的总体水平,具体方法是以各单项工业经济效益指标报告期实际数值分别除以该项指标的全国标准值并乘以各自权数,加总后除以总权数求得。

测评结果显示,从综合经济效益指数的七个分指标与标准值的对比看,化工500强企业在整体上经济效益是好的,我们从表中可以直观地看到,化工500强企业的总资产贡献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及产品销售率等五项指标值高于标准值,资产负债率与标准值基本持平,仅资产保值增值率低于标准值。在各分指标上,大部分企业均高于标准值。这里,标准值是国家根据工业企业连续几年中七个指标的实际完成数值计算出的全国平均水平,它是一个固定尺度,可以测量工业经济效益的变动情况。今年发布的化工经济效益500强企业中,有269个企业总资产贡献率高于标准值,有203个企业的资本保值率高于标准值,流动资产周转率有414个企业高于标准值,成本费用利润率有306个企业高于标准值,全员劳动生产率有469个企业高于标准值,产品销售率有384个企业高于标准值,资产负债率有49个企业在40—60%之间,处于合理状态。

测评结果进一步显示,从七项分指标与权重的对比看。500强企业在整体上,均高于权重。这里,权重表示七项分指标在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中的重要程度,总权数为100,各分指标权重是按其重要程度的大小,和各分指标之间相关程度的强弱,避免某一指标的权数过重或过轻所带来的影响。权数的确定采用专家调查法,由国家制定统一执行。今年发布的经济效益500强企业七项指标完成情况也同样是好的。总资产贡献率(21.42)、流动资产周转率(26.74)、成本费用利润率(30.65)和劳动生产率(13.38)均高于权重。只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和资产负债率略低于权重,表明这两项指标所反映的经济要素利用尚未达到应有水平,还有一定差距。

以上,我们对2006中国化工企业500强总体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粗略的分析,我们还可对七项指标的经济因素进行层层详细分析,从中发现影响企业经济运行质量的种种问题;同时我们还可以在经济类型间和地区间比较综合指数及七项指标的差异,限于时间不再展开进行。

同志们,中国化工企业500强发布活动已经形成了为我国化工企业服务的著名品牌,深受广大化工企业好评。在为化工企业提供经济分析的同时,我们感到今后500强发布活动不仅要表现企业的经济实力和经济运行质量,也应反映企业在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企业的表现和情况。为此,我们将集中精力,抓紧研究能够体现、落实全面科学发展观并适合化学工业实际的企业测评新方法,作为500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现在实行的按销售收入和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两大工业指标与方法一起,从经济实力、效益、能耗以及环境等各个方面反映企业的发展面貌,为化工企业尽快做强、做大、做优、做出特色提出高效的诊断和服务,把化工500强发布及相应配套工作做得更全面,更扎实,更科学,为我国化学工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我们的贡献!

推荐访问:分析报告 中国 化工企业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