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的政治化倾向

时间:2023-05-12 15:42: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体育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体育本身的内在属性,决定了体育政治化倾向成为历史必然。体育运动的国际性,使得体育无法摆脱国际政治风云变幻的影响;体育盛会的影响力,国家国际声望与凝聚力的需求,体育本身的发展需要,为体育作为政治工具实现政治目的创造了条件。体育在卷入政治的同时,会对国家政治和国际政治产生影响。在遵循体育发展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借助体育政治化,使体育事业发展更加理性化、人性化,更加符合人类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应该成为体育政治化的主要目标。

关键词:体育社会学;体育政治化;奥运会;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7-0001-08

关于体育与政治关系问题的讨论是自现代体育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没有停止过,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变得更加活跃。在北京第29届奥运会临近的数月内,国际、国内相继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音符。先是中国的人权、环境问题,然后是达尔富尔问题,接着又是台独和藏独分子的破坏行为,使北京奥运会受到前所未有的非议、诋毁和质疑。然而,就在北京奥运会无比成功举办后,国际上仍有一些反华势力对其说三道四,体育政治化问题再次引发世人的关注。体育究竟该不该政治化?体育为什么会政治化?其内在动因是什么?如何看待体育政治化?体育究竟能否摆脱政治?一连串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1 体育政治化的该与不该

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100多年的历史来看,奥林匹克和政治的关系一直存在着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交织,在“是”与“非”之间苦苦挣扎,反映出现代体育正处在欲脱离政治却又难以摆脱政治的尴尬局面。

1.1理想:体育不该政治化

自现代奥运会诞生以来,国际奥委会就始终高扬着非政治性的大旗,提出奥林匹克运动不是政治运动,各级奥委会不是政治组织,政治问题不应该由奥运会解决的口号。在《奥林匹克宪章》中,国际奥委会对政治的介入表明了鲜明的拒斥态度。关于国际奥委会的职能,“反对将体育运动和运动员滥用于任何政治或商业目的。”关于奥林匹克运动的成员规定,“以种族、宗教、政治、性别或其他理由对某个国家或个人的任何歧视都与奥林匹克运动成员的身份不相容。”关于国际奥委会举行仪式接纳新委员的誓词“……我将遵守道德条例,决不接受任何政治或商业的影响,不受任何种族或宗教考虑。”关于国家奥委会的使命和职责,“国家奥委会应保持其自主性,抵制可能妨碍其遵守《奥林匹克宪章》的任何乐力,包括政治、宗教、经济上的压力。”关于奥运会的报名资格,“国家奥委会必须审查各单项体育协会推荐的参赛者名单的有效性,并确保任何人没有因种族、宗教或政治原因或其他形式的歧视被排除在外。”国际奥运会的领导人多次重申:“我们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体育完全脱离政治。”历届国际奥委会主席也都无一例外地在遵循着《奥林匹克宪章》,坚持奥运远离政治这一立场,在政治上奉行不与政府打交道、独立于政治之外的原则。一些体育学者、政治学家也坚持体育与政治无关的立场,他们提出了许多观点,如“体育归体育,政治归政治,体育不应与政治混淆在一起”、“体育与政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体育超政治”、“当你跨过体育的门槛时,就应把政治弃在门外”,体育是“自由的”“自我的”的活动,“奥运会是世界体育盛事,是全世界人民不分肤色、不分种族、不分信仰、不分政治(含政治观点、政治制度、社会制度等政治要素)的一次盛大聚会”。在动机和理想上表达出奥林匹克想通过一个非政治的体育运动创造一个非政治的美好世界。

1.2现实:体育已经政治化

事实上奥运会从一开始就与政治结下不解之缘,它的发展历程也进一步表明体育与政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奥运会上对有色人种的歧视,到奥运代表团的国旗和国家名称的争执;从冷战时两大阵营对奥运会的相互抵制,到慕尼黑奥运会的政治谋杀等等,奥运会已经很难摆脱政治的介入,且两者之间无时无刻不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难怪国际奥委会前任主席说:“在职期间每天处理的问题中有90%是与政治相关的问题,纯体育的问题只占10%。”

通过对历届奥运会政治化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到在奥林匹克运动中政治无处不在,奥运会的上空总弥漫着浓厚的政治色彩。其主要表现为:

1)申办奥运会过程中的政治化。一个城市能够承办规模巨大的奥运会,说明它已经具有相当的国际化水平和组织能力,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在和平发展时期,国际地位和经济发展成功的一个标志。近年来由于承办奥运会会给举办城市乃至整个国家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甚至会提升一个国家的国际威信及影响,各国政府对本国具有实力的城市申办奥运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申办奥运会的竞争激烈程度达到空前,而申办奥运会常常成为许多国家的政治任务之一。与此同时,国际不同利益集团的参与,强权政治与地缘政治的影响,国际媒体的炒作,各国外交的幕后斗争与较量,国际奥委会的内部矛盾等等也使得申办奥运会的竞争更加政治化。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失利与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圣火传递过程中的政治化。奥林匹克圣火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最高象征,而奥林匹克火炬点燃的是人们对奥运会的激情,传递的是和平与友谊,代表的是希望和梦想。完成奥运火炬的全球之旅,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共同的心愿。然而,在奥运火炬传递过程中,却不断会受到阻挠和破坏,总是会有人企图利用火炬传递博取政治利益。例如,在2008北京奥运火炬传递路线制定和传递过程中,先是台湾当局拒绝圣火人岛,剥夺了台湾人民共享奥运圣火传递的参与渴望,开创了奥运圣火传递史上自毁契约的先河。接着当奥运圣火传递至伦敦、巴黎时,又遭到“藏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的骚扰、阻挡、示威、抢夺、扑灭等对“圣火”的亵渎和不尊行为,致使传递活动多次短时间中断,使奥运政治化不断升级。

3)奥运会开幕式的政治化。奥运会开幕式历来都是奥运会的重头戏。奥运会开幕式既要反映出以和平、团结、友谊为宗旨的奥林匹克精神,也要展现出东道国的民族文化、地方风俗和组织工作的水平,同时还要表达对世界各国来宾的热情欢迎。尽管奥运会的承办是以城市名义而非国家,以尽可能地减小奥运会政治化的程度,然而遗憾的是,美好的愿望未必都能够带来美好的结果。奥运会从诞生至今,“政治捧场”、“政治砸场”的现象就从来没有中断过。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每一届奥运会主办城市都会竭尽全力邀请各国的政治头面人物为自己主办的奥运盛会进行“政治捧场”,并由主办城市所在国的国家元首为奥运会宣布开幕,以此来彰显主办城市对奥运会的重视。殊不知各种各样的头面政治人物在奥运盛会的出现,恰恰起到了对奥运会“政治捧场”的巨大作用。而一些国家的政要与名流,常常会以各种政治借口拒绝参加开幕

推荐访问:倾向 政治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