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适合的教育”理念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时间:2023-06-15 20:42:02 教育整顿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提供“适合的高职教育”是新时期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关键,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本文认为准确认知学生是提供“适合的高职教育”的基点,归纳了高职学生的主要特征;创新教学体系是设计“适合的高职教育”的重点,阐释了“实践导向型”教学体系的内涵;实施课程改革是打造“适合的高职教育”的落点,探讨了“实践导向型”课程的开发策略;培育工匠精神是提升“适合的高职教育”的拐点,提出了专业教学中现代工匠精神的培育方法。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实践导向型教学体系    实践导向型课程    工匠精神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关心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适合的教育”需要政府发展适合的教育、学校提供适合的教育、学生和家长选择适合的教育、社会支持参与适合的教育。提供适合的高职教育是新时期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关键,也是高职教学改革的切入点。

一、准确认知学生是提供适合的高职教育的基点

适合的高职教育指契合高职学生实际、能有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高职教育。适合的高职教育首先要适合高职学生,满足其现实要求兼顾未来发展。因此,准确认知学生是提供适合的高职教育的基点。

(一)对高职学生的调查结果

对江苏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高职院600名一、二、三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论如下:

1.学习动力、能力和习惯较差。73.1%的学生认为学习动力不足,58.3%的学生投入学习的精力不超过70%,52.3%的学生不能合理安排课余时间,73.4%的学生偶尔或从不去图书馆,74.0%的学生课余时间主要耗在娱乐和睡觉。学习动力不足,精力投入不够、学习兴趣缺乏、学习方法简单、学习习惯不良是高职学生的共同特点。“课前不预习、课上被动听、课后不复习”是学习常态,“坐等答案、死记硬背、应付考试”是普遍现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天方夜谭。值得关注的是,92.7%的学生对成绩差的归因是“不用功”“不得法”“习惯差”,“智力差”只占7.3%,这是教改的着力点。

2.普遍希望接受实践性学习。学生了解社会急需“高素質、技术技能型人才”,认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97.8%的学生认为高职“职”指“职业技能”或“创业能力”,85.9%的学生认为高职的“高”指“实践能力强”或“理论与实践并重”。63.7%的学生认为高职教学应该以就业为导向,67.8%的学生认为应该注重培养专业技能,85.6%的学生认为所学理论太多。75.1%的学生认为实践课程最能调动学习积极性,39.8%的学生会因为内容抽象而厌倦学习,83.2%的学生希望以“教学工厂”模式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或以实训室为主训练技能。

3.希望改革教学法和评价方式。当前高职教育与基础教育阶段大同小异:教学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教学方法多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学地点以教室为主,教学评价还是“一张试卷论英雄”。学生希望高职院校的教法、学法、考法进行改革,92.5%的学生认为教法对促进学生学习“很重要”,59.0%的学生认为老师靠灵活的教法吸引学生,57.0%的学生会因为教法呆板而不喜欢老师或课程。64.5%的学生认为当前考试方式单一,不能准确地评价学生的专业能力,79.6%的学生认可现场操作考核或与职业资格、技术等级证书接轨的考试。

(二)高职生的教学特征分析

高职学生是基础教育阶段、应试教育环境和学术教育模式造就的“学困生”,其不利学习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没学好,基础实力弱。高职学生的学业基础普遍薄弱,以山东省为例,2016年高职录取分数线为190分,占总分的25%。二是不好学,学习动力弱。多数高职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缺乏、学习成绩不被认可、个人理想和奋斗目标模糊,造成学习动力不足。三是学不会,学习能力弱。高职生普遍存在学习习惯不良、意志品质薄弱、自控能力较差、学习方法单一、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叠加学业基础薄弱的因素,导致确实学不会,反过来进一步弱化其学习兴趣、打击其学习信心,一些学生因此放弃学习。

高职院校生源紧张的状况仍将持续。以江苏为例,2017年全省高教计划招生32.7万人,实际报名33万人,填报志愿30万人,高职院校新生报到率不足80%,高职生源质量在短期内很难有根本性提高。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现实的生源质量是高职院校无法回避且必须积极面对的基点,要推动高职教育科学发展,必须进行根本性的教学改革,提供适合学生的高职教育。

二、创新教学体系是设计适合的高职教育的重点

适合的高职教育要适合高职学生特点、满足高职学生诉求、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要从生源特征出发,建构“实践导向型”教学体系,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方式、教法学法、教学条件、教学评价等方面寻求全面有效的变革,才能提供适合的高职教育,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教学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化,包括教学理念、教育者、学习者、课程、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法、教学环境及教学评价等八个要素,是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的一个整体。教学理念是驱动系统,给体系提供动力,决定教学体系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者和学习者构成受动系统,是教学体系的中心,其他系统都围绕它展开;支持系统包括教学环境、课程及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法,支持系统的正常运转;教学管理与评价是控制系统,监控、调节系统的功能并把运转情况反馈到驱动系统,保障系统运转良性并逐步提升。如下图所示:

图1    教学体系示意图

(一)“实践导向型”教学体系的内涵

与传统“知识传授型”教学体系相对,“实践导向型”教学体系具有以下内涵:

1.能力本位的教学观。强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目标,选择课程内容、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评估教学效果。综合职业能力包含通用能力、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三个层次,如下图所示。

图2    综合职业能力示意图

2.实践中心的课程观。秉持技术实践需要辅以技术理论,没有技术理论支持的技术实践不过是重复的机械劳动的观点。课程内容是技术实践知识和技术理论知识的融合;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是任务中心模式,以具体真实的工作任务承载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教学过程就是完成工作任务,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

3.过程导向的情境观。过程性知识的习得与具体情境紧密相关[1],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真实或仿真的教学环境。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特别重要,教学环境建设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建设标准要适应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

4.合作探究的方法观。坚持综合职业能力需要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实践中形成的观点,坚信只有把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特定的职业活动中进行类化、迁移、反复、融通才能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变零和竞争为合作共赢,建立实践共同体,实行认知学徒制,衔接课内外,探究真问题,激发主动性,唤起求知欲,兼顾分层次,培育全体人。

5.标准参照的评价观。评价目的从“学业的评价”到“为了学业的评价”转变;评价内容从考核知识掌握向评估能力达成转变;评价方法从只关注结果向结果与过程并重转变;评价标准从常模参照向标准参照转变。

(二)“实践导向型”专业课程的开发

学校教育是以课程为轴心展开的,没有触及课程的教育改革是一种无效的改革[2]。“实践导向型”教学体系需要“实践导向型”课程支撑支持。

“实践导向型”课程的核心是体现实践性。课程目标强调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强调以技术实践知识为主体,技术理论服务于技术实践;课程内容组织方式强调以实践任务为载体;课程展开的起点是实践,学生在技术实践的基础上学习技术理论,再回到更高层次的技术实践;学习形式主要是完成实践任务;教学评价采用标准参照,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

“实践导向型”课程的开发就是把技术实践作为课程的逻辑核心进行解构与重构。聚焦技术实践能力确定课程目标;设计典型项目整合技术实践和技术理论确定课程内容;基于工作过程设计学习过程,让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的情境中通过合作探究完成工作任务;对接行业标准确定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平衡知识与能力、兼顾过程与结果。

三、培育现代工匠精神是提升适合的高职教育的拐点

多年来,社会各界对高职教育颇有微词,企业在强调专业技能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其“高素质”。根据调查,企业认为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中素质本位、人格本位和能力本位的比例分别为42.7%、32.3%和25.0%,在8项“非专业能力”重要性调查中,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和心理素质分别位列前三,在45项“通用能力”调查中,逻辑思维能力、合作能力(与目标坚定性并列)、细心(与准确并列)位列前三,这些都是现代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简言之,企业真正需要的是具有现代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培育现代工匠精神是提升高职教育质量的必然路径。

(一)现代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

不同学者对工匠精神有不同的理解。王丽媛认为,工匠精神是从业人员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3]。王国领认为,工匠精神是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求精尚巧的创造精神和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4]。中国精细化管理研究所所长汪中求认为,所谓工匠就是一生搂住一件事情做透,工匠精神源自“活干不好,丢不起人”[5]。

笔者认为,工匠精神就是谋于精心、作于精细、求于精致、成于精品,涵及处事态度、行事风格、做事目标和成事结果,一词以蔽之就是“精益求精”。作为职前教育,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要在专业教学中着重培养求精思维和实干精神,把求精思维贯穿于实干,在实干中强化求精思维,从“求范”到“求精”再到“求新”。

(二)现代工匠精神的高职意蕴

中国教育界向来存在“育人”与“制器”之争,高职教育也有“价值理性”与“技术理性”之辩。“育人”与“制器”其实是目的与手段、长远目标与短期目标、整体目标与局部目标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脱离“制器”的“育人”会沦为空泛的说教,摒弃“育人”的“制器”则会背离教育的宗旨,高职教育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培育现代工匠精神就能协同“制器”和“育人”,达成相得益彰的效果。

1.培育现代工匠精神是新时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发展战略低级、技术含量低下、产品质量低端等问题日益凸显,导致当前我国消费市场需求与产品供应之间严重失衡与相对过剩。破解这一难题客观上需要优化供给体系与供给结构、全面提高企业生产质量与效率,大力弘扬与培育现代工匠精神。

2.培育现代工匠精神是新时期高职教育的应然特质。与中职教育相比,高职教育的优势在于人才的高等性。除了专业能力外,“高等性”还体现为较强的职业迁移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等,即具备强烈的工匠精神。片面强调专业技能而忽视工匠精神的培育就是“用昨天的技术培养今天的人才适应明天的工作”,显然是行不通的。

3.培育现代工匠精神是新时期高职院校的当然使命。作为培育工匠精神的源头,高职院校应深刻认识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把工匠精神作为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使学生具备强烈的工匠意识,养成良好的工匠习惯,拥有卓越的工匠品质,为未来大国工匠扣好第一粒扣子。

(三)现代工匠精神的教学培育

培养工匠精神是育人的应有要义,专业教学是育人的主要阵地,要将培育工匠精神贯穿专业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陶冶工匠精神,在实践中磨砺工匠精神,在比賽中弘扬工匠精神。

1.课堂教学渗透工匠精神。根据高职学生特征,借鉴美国通识教育经验,把工匠精神的培育目标分解到每一堂课,结合课程内容讲好工匠故事、诠释工匠精神、传播工匠文化。

2.专业实践磨砺工匠精神。专业实践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在用严格的职业标准锤炼技能的同时,要让学生在专业实践中直接了解企业对员工职业素养的要求,感知工匠精神的内涵和价值,精益求精地完成学习任务。通过赛教融合,引导学生在专业实践和技能大赛中磨砺工匠精神。

3.第二课堂弘扬工匠精神。高职院校要指导组建丰富多彩的学生专业协会或社团,配备指导老师,提供活动场所,给予经费支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活动,培养专业技能,强化责任意识,弘扬工匠精神。

4.评价机制护航工匠精神。把工匠精神纳入教学评价体系,创新有利于工匠精神培育的评价机制。把企业用人标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专业教学标准,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把指导社团活动、技能比赛列为教师的绩效工资和职称评定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基于学习情境的建设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8):1.

[2]李尚群,夏金星.职业教育问题的分类阐释[J].职教论坛,2003(17):6.

[3]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66.

[4]王国领.试论工匠精神在现代中国的构建[J].中州学刊,2016(10):85.

[5]汪中求.看日本工匠,悟“工匠精神”[J].企业管理,2016(8):32.

推荐访问:教学改革 理念 适合 高职院校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