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就业结构产业间调整现状

时间:2023-06-22 17:00: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自20世纪以来从产业视角研究就业结构便成为一个热点课题。国内学者大多从三次产业的实证研究得出我国就业结构产业间调整不符合国际规律的结论。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进一步将三次产业具体分为19个行业,从静态与动态两个角度,运用结构偏离度与就业弹性系数两大指标,得出我国应鼓励发展的8大就业吸纳行业。注重规范传统就业吸纳行业市场秩序,鼓励发展新兴吸纳就业行业,加大人力资本投入。

关键词:就业结构;传统就业吸纳行业;新兴就业吸纳行业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3-0-01

一、引言

随着工农业的分离,从产业视角研究就业结构的调整就成为一个热门课题。20世纪中后期,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1971),钱纳里、艾金通和西姆斯(1970),钱纳里、鲁滨逊和塞尔奎因(1986)运用多国模型,认为到工业化中期,第一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持续减退,出现排斥劳动力就业的情况。而第三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劳动力比重上升速度快于国民收入比重上升速度,成为拉动就业的主要力量。但陈桢(2007)、蒲艳萍(2005)周建安(2006)、张车伟(2002)、魏作磊(2003)、赵建国(2003)、赵杨等(2010)、李冠霖等(2003)等运用中国实证数据却发现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并未带来相应的就业,引发行业间劳动力结构性过剩或匮乏。

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进一步将三次产业细分为19个行业,运用结构偏离度与就业弹性系数两大指标,具体研究就业结构行业间调整,以期揭示不同性质行业的就业结构调整规律。

二、现状分析

本文采用结构偏离度与就业弹性系数,从静态与动态两个角度研究19个行业就业结构调整情况。计算结果整理如表1所示。

表1 19个行业结构偏离度与就业弹性系数分析

注:(1)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2》;(2)结构偏离度和就业弹性系数的“取值”为2005-2010年的均值;“结构偏离度=正值(劳动力匮乏)”表示该行业目前是劳动力匮乏状态,反之表示劳动力剩余;“就业弹性系数=正值(吸入效应)”表示该行业具有就业“吸入效应”,具有就业吸纳能力,反之表示就业“挤出效应”。

从上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存在劳动力匮乏,且从动态趋势来看,具有就业“吸入效应”的行业共包括10个行业,包括:房地产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为观察10大行业各自就业“吸入效应”强弱,可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就业弹性系数逐年增大,为就业“吸入效应”逐渐增强行业,应大力鼓励发展,包括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住宿和餐饮业6大行业。第二类就业弹性系数逐年减小,为就业“吸入效应”逐渐减弱的行业,应注意调整就业政策,包括采矿业和制造业。第三类就业弹性系数由负值转变为正值,表示就业效应的逆向发展,由以前的挤出劳动力转而吸纳劳动力,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第二,存在劳动力匮乏,且从动态发展趋势来看,具有就业“挤出效应”的行业为农林牧副渔业。农林牧渔业结构偏离度为正值,表示存在劳动力匮乏,这种结果与预想不符,原因在于所选取的农林牧副渔业增加值比重过高,且结构偏离度仅在2013年表现为正值,不具有事实说明力。事实上,农林牧副渔业是劳动力剩余,且存在就业“挤出效应”的行业。

第二,存在劳动力剩余,且从动态发展趋势来看,具有就业“吸入效应”的行业共8个行业,包括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与第一产业生产率低引起的劳动力剩余不同,这些行业的共同特点是:第一,知识密集型行业,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第二,该行业属于事业单位或组织管理单位,不可能大量吸纳就业,特别是大量素质较低的劳动力就业,如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三、结论及对策建议

本文通过对三次产业19大行业的静态和动态就业状况分析,认为应加大投资力度,积极鼓励存在劳动力匮乏且具有就业“吸入效应”的行业,包括房地产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8大行业。为使政策更有针对性,可将8大行业区分为两类:传统就业吸纳行业如住宿和餐饮业;新兴就业吸纳行业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传统吸纳行业大多属于竞争性行业、准入门槛低、市场参与主体多,鉴于此,应规范市场秩序,鼓励市场主体发挥积极作用。针对新兴就业行业吸纳应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建立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劳动力素质。

参考文献:

[1]蔡都阳,高文书.就业弹性、自然失业和宏观经济政策——为什么经济增长没有带来显性就业?[J].经济研究,2004(09):18-25.

[2]张车伟.就业弹性的变化趋势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2(05):22-30.

[3]蒲艳萍.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增长影响及国际比较[J].现代财经,2005(02):64-69.

作者简介:冯 莉(1989-),女,重庆人,重庆大学国际贸易学专业。

推荐访问:现状 调整 结构 就业 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