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智高研究综述

时间:2023-06-21 20:24: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关于侬智高的评价与史实,一直是学界和民族学界所关注,研究成果颇丰,然见解纷呈。本文对侬智高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总结以往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 中在侬智高的国籍之争、出生地之争、侬智高起义失败后的下落、侬智高抗交反宋起义的性 质和意义、侬智高的历史地位等五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侬智高;定性历史学;地方性知识

【作 者】罗彩娟,广西师范学院博士,南宁,530001

【中图分类号】K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4-454X(2009)03-0096-008

The Summary of Nong Zhigao Study

Luo Caijuan

Abstract:The studies of Nong Zhigao is always enjoying import ant position, “Non g Zhigao” became the subject under discussion for 1000 years. This article has s ummarized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about Nong Zhigao. The achievements focus o n these aspects that discussing Nong Zhigao"s nationality and nationality by birt h, whereabouts problem after failing in Nong Zhigao uprising, the character and significance of Nong ZhiGao resisting to Jiaozhi and opposing the Song dynasty, Nong ZhiGao"s historical role problem.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e defects of t h ese studies that “history determining the nature” reflecting by research resul ts . The author points out Nong ZhiGao study needs to borrow ethnical records meth o d of anthropology, returns to aboriginal viewpoint and appears rich local knowle dge about “Nong ZhiGao”, so can broaden and deepen our cognition to Nong ZhiGa o.

Keywords:Nong ZhiGao; History determining the nature; Local k nowledge

侬智高是宋代邕州属羁縻广源州首领。在外受交趾侵掠,内为宋王朝所拒绝的无奈情势下, 于皇四年(1052年)四月,率众五千余人起义,开始了反抗 宋王朝的斗争。侬军攻占邕州后,建立“大南国”,称“仁惠皇帝”。继而挥军南下,围攻 广州城。因城固未克,智高率兵退回广西,在昆仑关被宋朝将领狄青部 击溃,起义失败。由于侬智高起兵反宋事件历 史文献的说法不一,给后人留下很多疑点。纵观解放以 来对侬智高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学者们为解答这些疑点而作。这些疑点主要是侬智高的生卒 年月、国籍问题;侬智高起义失败后的下落;侬智高抗交反宋起义的性质;侬智 高是民族英雄还是“反贼”等。学者们对每个问题都有不同的阐释。

一、侬智高的国籍之争

由于侬智高曾被交趾(今越南)统治集团派任广源州知州,宋史又把侬智高列入《广 源州蛮传》 ,而广源州又是今越南高平省的一部分,所以侬智高的国籍问题引起了学者的争议。

在中国、越南及泰国学者的论著中,侬智高被分别说成是中国人,壮族;越南人,岱族或侬族;泰国人,泰族。 于是,侬智高成为有三个国籍、四个民族成分的历史人物。

关于侬智高的国籍问题,《贵州民族研究》1981年第4期发表了韩肇明《论宋代侬智高是广 西壮族人》一文。以后周维衍、黄振南先后在《印支研究》和《广西民族研究》、《印度支 那》上发表《广源州和侬智高》、《也谈广源州和侬智高》、《再谈广源州和侬智高》、《 又谈广源州和侬智高》、《三谈广源州和侬智高》等文,对侬智高及其籍属展开了热烈的讨 论。持相反观点的双方关注的问题都是侬智高的籍贯在哪里,他的原籍傥犹州是否隶属广源 州?当时的广源州是否属宋朝的辖地?各自坚持的观点大致是:周维衍认为广源州在北宋 时期属 于交趾管辖,侬智高在广源州做官,因此是交趾的臣民;黄振南指出广源州为宋朝统辖,侬 智高世代称雄于此,因此侬智高是中国人。

大多数侬智高研究者认为侬智高是中国人。黄国安认为广源州为宋朝所设置,自然是宋朝的 领土,侬智高从 小生活在广源州,因此他是宋朝人,而不是安南人。①黄现认为侬智高生于当时属于 中国领土,即邕州管辖的羁縻州——广源州。后来,广源州被交趾李朝 侵占,其父侬存福被杀, 智高和母亲逃到傥犹州(今靖西县北),建立大历国,后迁安德州(今靖西地),改名南天 国。侬智高是地道的中国人。②粟冠昌认为广源州属于今越南高平省的部分地方,而这一 带从秦汉至宋元丰四年以前一直属于中国的领土。因此侬智高当时在广源州做官,并且其父 母的国籍为中国,因此侬智高是中国人,而不是交趾人。③还有许多学者不仅认为侬 智高是中国人,还通过具体史料得出侬智高是今广西壮人的结论。④

近年来,对侬智高的国籍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研究的是白耀天,他于2000年至2001年先后在《 广西民族研究》上发表《侬智高是今广西靖西县人——关于侬智高国籍研究之一》、《元丰 二 年十月以前广源州为宋朝领土辨析——关于侬智高国籍研究之二》、《“内寇”?帝不点头 谁 作主——关于侬智高国籍研究之三》共三篇论文探讨侬智高的国籍问题。白耀天在前两篇论 文 中从侬智高的籍贯以及他成长的广源州在宋元丰二年(1079年)十月以前属宋朝领土,说明 侬智高为宋朝人。在最后一篇论文中,白耀天又从侬智高的际遇以及宋朝廷对他的态度、处 理方法,论述他确实为宋朝的中国人。⑤

总之,针对部分学者把侬智高说成是越南人、泰国人等观点,众多侬智高研究者提出异议, 他们主要是通过对历史文献的引证分析和建置属地的考证,得出广源州当时属于中国宋王朝 的领土、侬智高是中国人的观点,这个观点目前得到了大部分中国学者的认可。

二、侬智高的出生地之争

国籍和出生地有密切关系,确定侬智高的出生地就可以明确其国籍。所谓的侬智高 出生地之争,是指学者们在认同侬智高的国籍是中国这个史实的前提下,对侬智高出生地的 不同看法,目前侬智高研究者分别认为侬智高生于广源州和傥犹州。如黄现认为侬智高生 于当时属于中国领土,邕管所辖的羁縻州——广源州。⑥侬芸青等人认为傥犹州(今广 西靖 西县湖润镇坡州一带)是侬智高的出生地。⑦据此,一批侬氏后人于1996年召集民间 募 款,在傥犹州遗迹之一的今广西靖西县湖润镇坡州侬智高洞建立了侬智高出生地纪念碑 。侬智高洞还是当年侬智高据傥犹州建立“大历国”及抗击交趾侵掠的军营遗址。建碑 组织者们认为“尽管规模还小,但它已经成为靖西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壮族领袖、 民族英雄侬智高活在人民心中又一历史证据。侬智高领导壮族人民反侵略、反压迫的爱国主 义精神,是壮族先人留给我们后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永远成为激励我们后代子孙热 爱祖国、为振兴中华作出新贡献的一种精神鼓舞力量。”⑧侬牧岗依据历史资料分析,认 为 侬智高是广西靖西县人,而《宋会要辑稿》等历史文献所说的侬智高是商人的儿子和杀父 冒侬姓不符合史实,他认为侬智高是侬存福的儿子。⑨

三、关于侬智高的下落问题

“智高亦自为大理所杀,函其首至京师(大理国函智高首送京师,此据《萧注传》,然《侬 智高本传》云:‘智高卒不出,其存亡莫可知,未知孰是。’又,司马光《百官表》、《大 事记》,至和二年四月亦书:‘侬智高死于大理。’当参)。”(10)云南的地方志基 本认可侬 智高死于大理,大理国把侬智高首级送至京城,因此,统治大理国的段氏从此闻名于中国的 观点。如“皇中,广西侬智高掠广州,败走大理,狄青募死士,使大理求之,会智高已死 于大理,函其首至京师,段氏至是始闻名于中国。”(11)“狄青击败之,智高走大理 。大理以智高首来献。”(12)

不同的历史文献对于侬智高起义失败后的下落有不同的记载。有关侬智高的下落问题, 史籍记载主要有四种:第一种说法是,被大理国国王段思廉杀害后将首级送往北宋首都开 封。(13)第二种说法是,被元江哈尼族用毒酒毒死后,大理政权将他的首级送给宋朝 朝廷。(14) 第三种说法是,侬智高自己生病而死,大理王段思廉后来将他的首级取下并送给了宋朝朝廷 。(15)第四种说法是,“潜往大理的侬智高,不知所终。”(16)

后人对侬智高下落的讨论基本是根据这四种说法提出自己的观点,不外乎对其中某种观点 提出佐证,部分学者同意侬智高“为大理所杀”。如黄焕光认为侬智高进入大理后,被大理 段思廉杀死,函首归宋。(17)许宪隆也认为侬智高“为大理所杀”并考证被杀的具体 过程是:“归仁战后侬智高施金蝉脱壳计率五百余人入大理求助,因未借到兵马而暂居于彼;宋邕州 知州萧注以高压手段迫使大理段思廉杀了侬智高;智高被杀后,其部下多事于大理段氏,后 也就多定居于大理了。”(18)

但是,多数学者认为前三种说法很难成立,应以“不知所终”言之。如侬鼎升不赞成侬智高 被大理所杀一说。他提出由于各种史料记载不一,根据已有资料,认为在没有获得确凿证 据之前,对侬智高下落仍以“不知所终”为宜。农贤生也认为侬智高“不知所终”是最可信 服的说法。(19)他们的根据是前三种说法都说侬智高死于1055年,但怎么死和死于何 处说法不 一。但这么大的事情,《宋会要辑稿》只字未提,反之,从1055年(北宋至和二年)至1069 年(北宋熙宁二年)的14年间,三位北宋皇帝却一而再、再而三地下诏:对侬智高“常切提 备”。

有学者认为,持侬智高“不知所终”的观点是对侬智高下落问题的回避,他们不赞 同侬智高被大理 所杀,但是也不满足于“不知所终”的“借口”,毕竟侬智高最后到了什么地方应该会留下一些痕迹。这些学者就是从文献或者现实中找到这些“蛛丝马迹”,从而发现侬智高的 落脚 点,并证明侬智高并非“不知所终”。

如何正廷认为,侬智高并未在大理被其国王所杀,也没有在元江被哈尼族毒死,而是在广南 等地迂回作战之后,绕道邱北,从六郎洞附近的江边转往开远、蒙自,继而西过红河,在新 平、元江、元阳、绿春的江外一带,凭险据地自守。(20)但是他认为侬智高失败后, 落籍元江 ,侬姓被改为那姓,其后那姓又改为刀、方、罗、白和召(赵)姓,其部众后裔亦多数变为 傣族;此外,他们中的许多人还南迁到老挝、缅甸和泰国,成为老人、掸人和泰人的重要组 成部分,给当地的社会政治经济带来巨大的影响。(21)

同样,侬鼎升也认为侬智高最后落脚元江,依据是元江民间关于“启发傣”的传说 故事,认为“启发傣”应是侬智高。当然,侬鼎升对自己的这一说法持谨慎态度,指出:“这是一个新发现,所作分析是否正确,希望对此感兴趣的 专家学者予以批评指正, 以期能够找到侬智高的真正下落。”(22)白云在《元江水傣和侬智高考察记》一文中 也认为启 发傣应当是侬智高。(23)同时,白云认为侬智高死于“大理”的说法中的“大理”应 是今天的元江,因此他认为侬智高死在元江。(24)

对此持有另外观点的是黄懿陆,他认为侬智高起义失败,进入大理国之后,最后的落脚点是 阿雅的地盘,也就是现在的文山、砚山、麻栗坡、马关一带,侬智高在这一带改名为“龙海 基”得以生存并壮大自己的势力。根据之一是龙海基自称吴人,而其父为商人,疑为中原吴 人。声称自己是狄青来追捕侬智高的向导而来到云南壮族地区。之二是当地龙氏土官都为壮 族人,并称为侬智高后裔。因此,黄懿陆指出,“龙海基”是侬智高的化名。依托其“生父 ”中原吴人的身份在阿雅一带雄霸一方,即侬智高踪迹的谜底所在。(25)所以,对于 侬智高的 最后落脚点的争议主要集中在元江或者马关这两个地方,这些地方都在云南境内。

四、侬智高抗交反宋的性质和意义

对于侬智高抗交反宋战争的评价,史学界历来有不同的意见。1959年5月6日广西僮族(当时 还没改为“壮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梁华新主任主持召开的关于侬智高起兵性质的学 术讨论会,是新中国建立后学界第一次讨论侬智高起兵性质的会议。88人参加 了讨论会,绝大多数同志基本肯定了侬智高起兵的正义性;少数同志否定了它的正 义性。持“肯定论”的人认为当时僮族地区进入封建社会的初级阶段,存在封建社 会的基本矛盾,即广大农民和封建领主阶级及封建王朝的矛盾以及民族矛盾。广大农民受到 封建领主阶级的残酷压迫和剥削,民族之间互相仇杀,致使暴发侬智高起兵的全民族反抗民 族压迫和反抗封建王朝统治的斗争,符合广大农民的利益要求,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所以 ,虽然侬智高战争失败了,却有力地打击了宋朝封建统治者,迫使宋朝不得不改变原来的统 治方式,采取许多让步政策,如扩大军屯,恢复农业生产,减低赋税等。

持“否定论”的人认为在侬智高起兵前,僮族社会处于奴隶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奴 隶与奴隶主的矛盾,而不是奴隶与封建王朝的矛盾,因此侬智高的反宋(封建王朝)斗争 不是正义战争。其次,侬智高出身于统治阶级(他起兵前是个州官),他发动起义的动机 是宋王朝不肯满足他提出的提高权位的要求。第三,当时北宋王朝集中力量抵御北方辽金诸 国入 侵符合人民的利益,侬智高以及各族人民的任务应该是与北宋王朝团结一致抵抗这股逆流, 而不是与辽金内外呼应共同打垮北宋王朝。第四,后人之所以宣扬侬智高起义的正义性,是 因为僮族长期受到统治阶级的压迫,广大人民对统治者充满仇恨,因此僮族人民肯定侬智高 反宋 事件为自己的斗争服务。第五,当时广源州属于交趾,这里的人民只 受到交趾的剥削,只会反对交趾,而不是宋朝,因此反宋是侬智高个人的意愿。(26) 这次会议 争论的焦点是当时(宋朝)壮族社会是处于封建社会阶段还是奴隶社会阶段,基于认同侬智 高反宋时代的僮族社会是什么社会性质而得出侬智高反宋的正反不同性质的看法。

在这次会议之后至今近五十年来,人们对侬智高起兵反宋的性质和意义仍然没有形成一 致看 法,侬智高研究者纷纷撰文讨论这个问题。受这次会议的影响,部分学者的观点也没有摆脱 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之争,基于此,陈维刚、李干芬、李维信等认为要全面看待侬智高起兵 反宋事件。他们认为当时侬智高所管辖的广源州地区基本上属于奴隶社会,其主要矛盾是僮 族人民与交趾李朝政权的矛盾。侬智高反宋战争带有侵扰的性质,试图以落后的奴隶制度来 反对封建制度的宋王朝,对岭南地区的僮族社会发展不利,因此反宋战争没有进 步意义。同时,陈维刚等人又认为侬智高起兵在客观上对壮族社会历史发展起的进步作用超 过反动作用,即迫使宋王朝采取了许多有利于僮族社会历史发展的措施。(27)此外, 王克荣、 邱钟仑在《略论侬智高起兵的性质》一文中认为侬智高起兵反宋是旨在巩固和扩大奴隶制统 治的一种掠夺奴隶的非正义战争,这种战争对两广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 的破坏和摧残,阻碍了僮族社会历史的发展。侬智高起兵以失败告终,宋王朝平定侬智高的 结果,是废除了广西僮族地区的奴隶制,推行了封建制度,客观上促进了广西壮族地区社会 的发展。(28)粟冠昌认为侬智高反抗交趾统治、奴役的斗争是爱国性质的斗争,必须 肯定,但 他发起的反宋斗争具有封建割据的阴谋,应予以否定。所以“侬智高的一生是从受到人 们的同情、支持而开始,又受到广大人们的憎恨而告终的。”(29)

以上学者的观点比较“客观”地看待侬智高起兵反宋事件,认为侬智高有值得肯定的一 面,同时也有否定的一面。他反抗交趾奴役压迫的斗争应该肯定,而他起兵反宋是制造 民族分裂,则应否定;他的一生是从英雄走向民族分裂主义者的一生,他是从受广大人民同 情和支持开始,到被广大人民谴责和唾弃告终。其他一些学者则对侬智高事件持全盘 否定的态度,认为他是破坏祖国统一,分裂民族团结的分裂主义者。他举兵反宋,怀着个人 野心,自立为王,妄图在岭南割据独立,他发动的战争不代表人民利益。他所到之处,残害 劳动人民,受到广大人民的痛恨和唾弃,这也是其迅速失败之原因。

如周维衍依据广源州属于交趾统辖,认为侬智高反宋是妄图割裂宋王朝的领土,具有挑衅性 和侵扰性,是无理的战争。(30)郭振铎、张笑梅(1999)认为侬氏家族几度反宋又几 度归宋主 要是在安南李氏王朝的纵容、支持之下才出尔反尔,最终,侬、李败北而又回归大宋。造成 这种局面的背景是,公元10世纪中期至11世纪末叶,正值北宋朝建国伊始和多事之秋:它一 方面要全力治理五代十国遗留下来的残破局面,恢复经济,发展生产,安定局势,巩固政权 ;另 一方面又要应付北方辽、金与西夏的骚扰和寇边;再一方面曾多次受大宋朝廷册封和保护的 安南李氏统治者却“乘人之危”,屡寇边疆,蚕食边土;尤甚者李氏公开纵容、支持我国西 南 民族侬氏家族割据政权的反宋举动,企图借此扩大边界,侵占疆土,此事成为宋朝南疆一大 忧患。侬智高反叛与李朝企图侵吞广源州有密切关系。(36)

这些全盘否定侬智高起兵反宋事件的观点受到壮族学者的驳斥。他们认为,这些学者的观点及其理由是对侬智高事件的歪曲。如针对上文提到的王克荣、邱 钟仑的 观点,侬鼎升认为他们是“站在封建王朝大汉族主义的立场上,闭口不谈侬智高多年反对交 趾入侵,多次要求宋王朝支持而请求内附的事,把侬智高为抗击交趾入侵而反宋说是分裂祖 国的战争,认为宋时桂西还是奴隶社会,侬智高是奴隶主,他反宋是为了掠夺奴隶。甚 至还说出‘宋王朝给壮民推恩赏赐,比壮民给宋王朝的纳贡还多,壮民族还欠了宋王朝的债 ’这样无知的话来。”(32)

影响范围更大的是针对2000年12月17日《云南日报》文史哲版刊登了万揆一的《北宋勇士入 滇缉叛首》一文而展开的争论。许多学者认为该文歪曲了史实,对壮族领袖侬智高及其领导 的农民起义作 出违背史实、有失公正的评价,引起了滇桂两省(区)许多壮族同胞和广大读者的强烈不满 。对此,侬鼎升就侬智高的起兵性质、历史作用等做了论述,认为侬智高是民 族英雄,不是叛首。云南文山州壮族干部和教师纷纷给省委宣传部和《云南日报》 写信抗议,结果《云南日报》于20 02年5月15日刊登了题为《北宋民族英雄侬智高》一文,从正面肯定了侬智高的历史功绩, 对《北宋勇士入滇缉判首》一文进行了驳正。

许多壮学研究者认为,侬智高的历史作用应予肯 定,他起兵反宋顺应了人民的要求,符合当时壮、汉各民族的利益,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 ,对维护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民族团结,起到了促进作用。他的起兵反宋是北宋时期广 西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必然产物,是民族起义,是反压迫的正义战争。

如范宏贵认为当时僮族社会已经具有封建社会的一般特征。侬智高起兵反宋不是落后的奴隶 制反对先进的宋朝封建制度。从效果来看,侬智高领导的反宋斗争,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加 强了僮族与汉族和其他各族人民的交往,推动了僮族社会的发展。因此,侬智高起兵反宋不 是历史上的一股逆流。(33)

张秉仁从侬智高起兵前的请求内附、要求互市以及起兵过程中称帝,和参加斗争的群众基础 广泛等方面出发,认为侬智高起反宋是群众意志反映。符合劳动人民的利益要求。而且斗争 结果还在政治、经济、文化上起了积极的作用。(34)

张声震主编的《壮族通史》一书也对此提出鲜明的观点,认为侬智高领导的反对北宋的 起义,是一次反对北宋王朝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反对北宋王朝对交趾统治者的侵略推行 屈从忍让和纵容政策的战争,是壮族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正义战争。其历史意义重大:一是 表现出壮民族团结反抗外来侵犯的精神;二是沉重地打击了宋王朝在岭南的统治势力,迫使 北宋王朝调整对岭南人民统治的某些政策,推动了壮族社会向前发展;三是侬智高从“求一 官以统诸部”到建立大历国、南天国、大南国,反映了壮民族的形成,要求有自己统一的民 族地方政权的意志。(35)

黄现、黄增庆、张一民对侬智高起兵反宋的性质进行如下评论:第一,侬智高起义反宋, 是北宋王朝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造成的,是正义的战争,有力地打击宋王朝。第二 ,侬智高的起义是顺应人民要求。第三,侬智高的起义促进了民族团结,有利于整个中华 民族的形成和发展。(36)

除了对侬智高事件进行正面评价外,部分侬智高研究者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对侬智高事件进行 肯定,他们认为侬智高抗交反宋具有爱国主义性质。如韩肇明认为侬智高的起兵,是反抗交 趾李氏王朝侵略劫掠、捍卫祖国领土统一的爱国行动;是北宋王朝对侬智高“屡拒内附”的 产物;是交趾和北宋王朝对广源州壮族人民双重压迫剥削的结果,在历史上起了进步作用。 因此,“在中国通史上应该给予侬智高应有的地位。”(37)

韦文宣认为侬智高率众反宋是一场应予充分肯定的正义的战争。侬智高是一个保卫祖国边疆 、反抗交趾侵略的英勇战士,是一位名垂青史、威名彪炳的壮族领袖。(38)

梁庭望认为,侬智高反宋战争性质并不复杂,乃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保境自守,以便完璧归 宋的爱国正义战争。(39)

五、侬智高的历史地位问题

在近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自宋、元、明、清以至民国的官书野史,对于侬智高的评价都是横 加指责,称侬智高为“蛮寇”、“贼寇”、“入寇”、“寇盗”等等。如《宋史•仁宗本纪 》云:“广源州蛮侬智高寇邕州”;“命余靖制广南盗贼事”、“命余靖提举广南兵甲经制 贼盗事”。《宋史•陶弼传》云:“知邕州。邕经侬寇,并隧荡然,人不乐其生。”《宋史 •广源蛮传》亦云:“皇元年,寇邕州”、“日夜谋入寇”。《续资治通鉴•宋纪五十四 》又载:侬智高母阿侬“天资参毒,嗜小儿,每食必杀小儿。智高败走,阿侬入保特磨,依 其夫侬夏卿,收残众约三千余人,复欲入寇”。余靖《五溪集•大宋平蛮碑》称:“五月, 蛮贼侬智高寇邕州”,碑词有云:宋为“四海正朔”,称侬智高“蠢尔狂寇,起于檄外。父 戮于交逃死獠界,招纳亡命,侵淫边害”。录入该书的《宋故狄令公墓铭》也称“会蛮寇内 侵,岭海惊扰”。

清嘉庆《广西通志•金石二》云:“大宋皇四年夏,蛮贼侬智高寇广南,陷十二郡,据邕 州”;清光绪《镇安府志》卷18载:“广源州蛮侬智高反,入寇邕管。诏发兵备之”;侬智 高在安德建南天国后,“遂入寇邕州。诏发江南、福建等路兵备之。”

无可置疑的是,历代史书对侬智高的负面评价一直占居主流地位,那么后人怎么对待侬智高 的呢?除了部分历史论著对侬智高的历史地位问题“讳莫如深”、“避而不谈”,甚至一些 小说、戏剧等文艺作品也对侬智高进行负面评价,如通俗历史小说《五虎平南》的流传致使 许多人认为侬智高是“叛乱的蛮王”。多数学者认为,侬智高领导壮汉等各族人民反抗 交趾李朝的侵略扩张,保卫了祖国的南疆,使左右江的壮族人民免遭交趾的掠夺和奴役;他 领导的壮汉人民反对北宋王朝统治的斗争,反映了壮汉等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符合我国历 史发展的要求,具有积极的历史进步意义,是应该肯定的历史人物

在谈到怎样才能正确评价侬智高的问题时,谈琪指出不要依人们的喜好厌恶,也不从某种政 治需要出发,而是根据他在历史舞台上的活动及其对当时社会历史产生的影响来进行评价。 根据历史事实,他赞同上述多数人的观点,认为侬智高是一位“不畏强暴,英勇无比,多谋 善断,富于反抗精神的英雄人物。”(40)莫家仁认为侬智高是壮族的英雄,是壮族发 展的精神 脊梁。(41)侬鼎升也认为侬智高是壮民族英雄,而且“侬智高的英名与陈胜、吴广、 朱元璋一样永垂不朽。”(42)

侬智高不仅仅是壮民族的英雄,他对后代的影响还超越了国界,延伸到越南、泰国、缅甸等 东南亚国家。如“中越边境居民历来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侬智高是两国人民共同崇拜的 英雄人物,两地都建立侬智高庙常年奉祀,侬智高的故事传说都在两国民间广泛流传……侬 智高是维系中越两国人民团结的纽带。再说,侬智高败走大理之后,其部属散居泰国、老挝 、缅甸,在居住国兴家立业。他们的后代思土怀乡,不忘祖宗……侬智高没有国界,他是同 根生民族的一代伟人。”(43)

对上述问题均有涉及,全面研究侬智高的是新近出版的白耀天的《侬智高:历史的幸运儿与 弃儿》一书。该书从历史文献出发,考察了侬智高起义的原因、过程以及侬智高的国籍 、侬智高为谁人之子以及侬智高起兵反宋的性质等问题。在白耀天看来,侬智高起兵反宋的 直 接原因,是宋朝实行屈辱的外交政策和交趾李朝向宋朝疆土实行势力扩张。侬智高为了保护 疆土,只好对宋朝实行武力求附。侬智高的籍贯是宋朝的傥犹州,是侬存福之子。正如作者 所说,“疏正前人的记载,明辨了其真伪,然 后略加 评述,探索他起兵反宋的原因和社会作用,从而明确他在历史上的真实地位。这就是本书写 作的归宿点。”(44)

六、余论

综上所述,目前对侬智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上五个方面。这些研究成果主要运用历史学的 考据法来对历史事实的“真象”进行考证,其目的是还侬智高起义事件和他本人以“历史的 真面目”;为侬智高正本清源,赋予他应有的历史意义和价值。这些研究成果也根 据不同的历史资料提出自己的见解,但是仍然无法统一,关于侬智高的争论可能还会持续下 去。侬智高在广西壮族历史上著名的“英雄人物”,因此,研究壮族历史的学者大多 关注侬智高问题,关于侬智高的研究不可避免地倾向于中国传统史学研究的宏大叙事。正如 王笛所说,长期以来,我们的史家热衷于宏大的政治叙事,一个原因在于我们受“定性历史 学”影响。这个“定性历史学”显然源于中国史学“藏否人物”的传统。因此,我们把过多 的精力花费在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性质的判定上,强调是进步还是倒退,正确还是错误,革命 还是反动,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还是非马克思主义……这样,我们把自己的 角色转换成了历史的审判官,而非冷静的研究者;把自己当作了政治的吹鼓手,而非独立的 思考者。(45)没有逃出宏大叙事的历史书写中的侬智高研究者,同样把问题聚焦于对 “侬智高 ”这个历史人物以及相关事件的性质判定和是非的争论上,是一种定性历史学的研究。定性 历史学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凸显它在解释上的无能为力。因为在“定性历史学”的研究范畴里 ,我们判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或者评定历史事件的价值与意义无法逃脱研究者所处的时代背景 的影响,每个人都想对历史事件进行盖棺定论,但是历史事件在不同学者的诠释中呈现不完 全一致的景象。这种研究就陷入一个怪圈,大家乐此不疲地围绕已经过去的历史事件或历史 人物进行是非判定,但永远没有找到最终的结论,然而进行定性历史学研究的学者们始终不 明白也不思考为什么这种是非争论会永远持续下去。

然而,“人类学家通常会抵制任何已经盖棺定论的叙述形式,因为这些叙述无形中赋予了一 些特定的群体凌驾于他者之上的权力。人类学目前已经开始转换视角,不再像从前一样以所 谓的历史知识为依据,而是更加关注记忆以及忘却并将其视作历史的来源。”(46)因 此,研究 者不必纠缠于历史的真实性问题,如龙海基是不是侬智高,或者关于侬智高的国籍问题,侬 智高起义的性质问题等等这些既存的争议。

为了避免“定性历史学”研究的不足,我们可以借用人类学的民族志研究方法和历史文献分 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对侬智高现象进行研究。民族志研究法在20世纪30、40年代传入中 国变成社区论的研究方法。吴文藻最先对“社区”进行界定,主张“社区”是了解社会的方 法论和认识论单位,是“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密切地相互关联而成为一个整体。”(47 )之后, 社区研究法成为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方法。而质的研究方法是指“以研究者本人作为 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 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48)质的研究法是相对于量的研究法来说,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中的研究 方法。而 民族志研究法则主要是人类学重要的研究方法,具有人类学的特色,也逐渐受到其它学科的 采纳和接受。因此,“民族志”已经成为质的研究中一种主要的研究方法。在这种研究方法 的指导之下,把侬智高还原到具体的时空之中,与当地的历史文献记载相结合,寻找关于侬 智高的地方性知识。也就是侬智高研究者应该回归土著观点,关注地方民众是如何面对与处 理侬智高这个历史人物和他所发动的反宋起义的历史事件,如此一来,我们就会发现不同地 区对于侬智高的不同表述和历史记忆,也才能拓宽我们对侬智高事件的认识面。

注释:

①黄国安.论侬智高.印支研究,1982(1). ②黄现.侬智高(绪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2. ③粟冠昌.试论侬智高的国籍和他一生的活动.广西师范学院学报,1980(4). ④韩肇明.略论侬智高起兵的几个问题.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79(4);范宏贵. 侬智高的国籍和民族成分问题.西南民族历史研究集刊,1980(1). ⑤白耀天.侬智高是今广西靖西县人──关于侬智高国籍研究之一.广西民族研究 ,2 000(2);白耀天.元丰二年十月以前广源州为宋朝领土辨析──关于侬智高国籍研究之二 .广西民族研究,2000(3);白耀天.“内寇”?帝不点头谁作主──关于侬智高国籍研 究之三.广西民族研究,2001(2). ⑥黄现.侬智高(绪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2. ⑦侬芸青.傥犹州是侬智高出生地的考察、关于北宋傥犹州在今广西靖西县坡州一 带的调 查报告、侬智高先后七次向宋廷请求内附、关于侬智高出生年代.转引自范宏贵.侬智高研 究资料集.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5. ⑧侬芸青.抗击外寇志不渝热爱中华旗鲜明──关于建立壮族领袖、民族英雄侬 智 高出生地纪念碑的研究.见范宏贵.侬智高研究资料集.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5.22 5.⑨侬牧岗.侬智高是傥犹州人.广西民族研究,1998(2). (10)续资治通鉴长篇.第13册,卷180:4354. (11)[明]杨慎著.滇载记(全一册):7. (12)[明]诸葛元声.滇史.原刻万历四十六年(1618),刘亚明校点.潞西市 芒市:云南德宏民族出版社,1994,卷8:222.[万历]《云南通志》也持同样观点。(13)主要见于《宋史》的记载。 (14)这一观点主要体现在《滇史》、《广南府志》等史书中。 (15)见清人檀辛的《南诏史补》。 (16)司马光:《涑水纪闻》;《宋纪》卷53;《续通鉴》卷53;《辞海》侬智高条;《 壮族简史》。 (17)黄焕光.关于侬智高的结局.学术论坛,1983(1). (18)许宪隆.侬智高下落小考.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5(3). (19)侬鼎升.侬智高出桂入滇及相关问题考辨.见覃乃昌、岑贤安主编.壮学首 届国际学术 研讨会论文集.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84;农贤生.侬智高的下落辨析.广西地方 史,1998(5). (20)何正廷.关于侬智高领导的民族战争.见范宏贵.侬智高研究资料集.南宁:广西 民族出版社,2005.482. (21)何正廷.侬智高率部落籍元江行踪考.见范宏贵.侬智高研究资料集.南宁:广西 民族出版社,2005.293~300. (22)侬鼎升.侬智高出桂入滇采访纪要.见范宏贵.侬智高研究资料集.南宁:广西民 族出版社,2005.171. (23)白云.元江水傣和农智高考察.见范宏贵.侬智高研究资料集.南宁:广西民族出 版社,2005.300~303. (24)白云.关于侬智高之死.见范宏贵.侬智高研究资料集.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 005.303~306. (25)黄懿陆.壮族文化论.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295. (26)南跃.对侬智高起兵性质的讨论.民族研究,1959(8). (27)陈维刚、李干芬、李维信.侬智高起兵性质问题的探讨.广西日报,1961年7月31日 .(28)王克荣、邱钟仑.略论侬智高起兵的性质.广西日报,1961年10月23日. (29)栗冠昌.试论侬智高的国籍和他一生的活动.广西师范学院学报,1980(4). (30)周维衍.广源州和侬智高.中国东南亚研究会通讯,1980(1). (31)郭振铎、张笑梅.越南通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2)侬鼎升.云南侬(农)氏族谱(内部资料).2005.146. (33)范宏贵.侬智高起兵反宋不是历史上的一股逆流──与陈维刚等同志商榷.广西日 报,1961年9月25日. (34)黎涛.张秉仁谈侬智高起兵性质问题.广西日报,1962年7月25日. (35)张声震主编.壮族通史(中册).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年6月.684~686. (36)黄现、黄增庆、张一民.壮族通史.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8.753~758. (37)韩肇明.略论侬智高起兵的几个问题.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79(4). (38)韦文宣.评否定侬智高反宋正义性的几个观点.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2(2). (39)梁庭望.论侬智高反宋的实质:保境爱国正义战争.广西民族研究,2001( 4);梁庭望.略论壮族历史的若干问题.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5(1). (40)谈琪.侬智高的历史地位应该肯定.民族研究集刊,1985(2). (41)莫家仁.侬智高:沸沸扬扬的千年议题.广西民族研究,2000(2). (42)侬鼎升.侬智高是壮民族英雄──与万揆一先生商榷.广西民族研究,2002(3). (43)侬兵.侬王山寨考察手记.见范宏贵.侬智高研究资料集.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5.199. (44)白耀天.侬智高:历史的幸运儿与弃儿.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45)王笛.时间•空间•书写.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2~3. (46)麦克尔•赫兹菲尔德著.什么是人类常识,刘珩,石毅,李昌银译.北京:华夏出 版社,2005.88. (47)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3. (48)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2.

〔责任编辑:覃彩銮〕

推荐访问:综述 研究 侬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