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术作品中传神的思考

时间:2023-06-21 11:42:0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传神是艺术的生命,古代绘画中传神是不可或缺的主旨。在如同过眼烟云的,现代各种各样的艺术展览中,国内外的画家的作品有的很快就消失,被人们淡忘了,而有的却成为经典,世代相传。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艺术作品中“传神”的魅力所造成的。本文通过几幅画和几个有代表性的画家来探讨传神的魅力。

【关键词】传神;美术作品;顾恺之

传神就是作品的灵魂,欣赏作品就象欣赏人一样,人有各种各样的人,画也是如此。能让读者在看到作品时能领悟到作者的思维,并能够深思其中的奥妙感受作品的情感,那么这个作品就成功了。

一、艺术作品中传神与夸张的紧密联系

由于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艺术需要通过夸张来表现出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具典型性。正如法国18世纪艺术大师德拉克洛瓦曾经说过:“没有夸张就没有艺术”。某一场面通过照片它会如实、逼真的展示给观众,而这种场面如果通过艺术作品表现或画笔描绘出来,它就会比照片更更生动、真切、传神,耐人寻味,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艺术的特殊功能夸张的效果。夸张并非意味着歪曲对象,而是在对象的身上适当取舍,它可以将作品的特征加强或减弱,扩大或缩小,这样就能更集中地抓住主体特征,更传神的表现现实。画一个浓眉大眼的人,你与其按照一定的比例将眉毛眼睛同其他部位如实描画出来,倒不如突出和夸张“浓眉”、“大眼”,这样才更增强其神采。当然,所谓“夸张”并不是不切实际的夸大,而丢失了原物的基本形态。这就是白石老人曾经说过的那样传神在于像与不像之间,不像则欺骗世人,太像了又媚俗了。“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似则欺世,太似则媚俗”。夸张不是胡乱夸张,该写实的地方还是要写实。传神,除了眼神等面部表情之外,还可以从其他方面去表现。只要你能够从事物的静态和动态细节上去仔细观察、体验。人的精神活动,不只是通过面部表情才知喜、怒、哀、乐,你的语气、动作等等都能够表现出来。说起传神就不得不提主张“以形写神”这个美学命题的顾恺之。顾恺之是东晋杰出的画家和绘画理论家。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大批绘画作品都已失传,现在仅存《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和《烈女仁智图》的摹本。除此之外,还有几则谈及绘画的言论。顾恺之的画作以“传神”最为人们所得知。从历史记载可知,顾恺之的画题材甚广,人物、山水、飞禽、走兽等均有,但是更侧重于人物画。画人物,他主张“传神”、“以形写神”。古代使用“写神”一词较多,《文子·自然》有“放意写神”,《淮南子·齐俗训》有“写神愈舞”,冯衍《与邓禹书》有“写神输意”,马融《长笛赋》有“写神喻意”。《字汇》:“写,输也。”“输”有传达的意思,则“写神”与“传神”意思相同。“神”是指人的神态、精神。换句话说,就是指每个人所特有的情感、思维和心理状态以及外在表现,神情、神气、神色、神采、神态等。这是活人必备的条件。作品中人物要有“生气”,就必须得有“神”。而人是既有“形”又是有“神”的,所以描绘人物形象就必须得“以形写神”。从绘画本身来说,它是以线条、色彩等手段塑造形象的艺术,人物必然是有“形”。有的人物画有“形”无“神”,但决定没有有“神”无“形”的画。所谓“形”,是指人的形体,它是由身体的各个部位所构成。身体的各部位对“传神”的作用是有差别的,眼睛是最能传神的。我们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似乎成了一个共识。顾恺之在《论画》里评论《醉客》说:“作人形,骨成而制衣服慢之,亦以助醉神耳。”这段话中,顾恺之肯定了描绘“人形”的“骨”、“衣服”对表现醉汉神态的作用,可以看出他除了重视“点睛”之外,也肯定了其他方面表现“神气”的作用。可见传神的方法有很多种,并且有待发现更多。这里可以看出顾恺之在这里是肯定‘以形写神’的。

二、传神的广泛与普遍

传神在其他领域作品中也非常重要。在许多文学作品中,例如古诗,杜甫的《春望》便是一首非常传神的千古佳作。中国的文学作品最为讲究意境,老舍先生曾请齐白石画老人以李白的诗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作画。齐白石老人对要如何才能把画画的传神思考了好多天,最终完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作品。看过那幅画的人,无不拍手叫好。画面用淋漓的水墨描绘出了山峦映衬的山涧,清泉在乱石中涌出,六尾蝌蚪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画面很自然地让人们联想到流水潺潺降至十里之外,活泼的六尾蝌蚪快乐的长成青蛙,在山涧里快乐的生活着,泉水声和蛙声配合的相得益彰,仿佛一首完美的交响曲。画中的六尾蝌蚪便是传神的点睛之作。整幅作品以虚写实,画中体现了深邃的让人身临其境浮想联翩的境界,整个画面因为这几尾蝌蚪活了起来,在山水画中的传神表现无不让人叹为观止。

苏联画家茹可夫为小说《真正的人》画过一幅插图,名叫“绝望”。画面描绘的是一位苏联红军在卫国战争中不幸负伤住进医院,在他得知必须锯掉双腿才能保住性命的那一刻的那种难以抑制的绝望而失落的心情。画中茹可夫并没有画他嚎嚎大哭或是描绘任何不幸者的面部表情,而是通过一个人埋头坐在病床上的侧面动作来表达病人的心情,如晴天霹雳,无法挽回的痛苦,无可抑制的悲哀,埋头失声。虽然看不到一点面部表情,但那扭动的身躯,抽动着的痉挛的脊背,或从那仅露出的一只狠狠抓住左臂的右手,都足以让人感受到他当时的心境。

这是一幅素描画,画得非常简炼,虽然画面中并没有描绘很多人,除了负伤者、病床和必要的病房特征之外,并无其他,但你仍能感受到在这位不幸者的周围,有许多人寄以着同情和安慰,包括观画者在内。这样的画作已经超出了文艺作品本身的功能,活生生地印刻在读者的心中。我曾读过一本诗画集:《西班牙的曙光》(巴金编,幸门绘),是一本水墨素描组画集。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像战地速写一样,虽然每一幅都没有对人物进行细致地描写,但是从种种的战争场面和热情奔放的笔触以及诗歌般的战斗语言之中,已经完全体现出那种为真理和正义而斗争的革命气慨。整个诗画集,诗和画二者配合得恰到好处,让人一口气便读完。虽然数年过去了,但那战斗的诗句,奔放的线条中所体现出来的革命激情,至今仍深深地印刻在脑海当中。在艺术的道路上,每每提笔著文或作画时,它作为楷模,总浮现在眼前。

艺术作品除了直接地描写人物以外,还可从其它方面寓意深远地反映出一个时代或一件事情。比如,在宣传画中,似乎只有用鲜花、红旗、游行队伍才能表现出节日的气氛,但是若深一步地去构思,用渲染和寓意的手法,从侧面描写,或许更能让人印象深刻。记得曾经看过一幅波兰宣传画,标题“劳动光荣”,副标题“为全波兰劳动英雄大会而作!”整幅画面是由一面鲜艳的红旗,中央放着一块砖,砖上放着一把建筑工人用的抹刀,旁边一枚金光闪闪的劳动者奖章所构成的。整个画面并没有任何多余的笔画和虚张声势的场面,它是那样简炼而概括地表现了主题。但又能从画面之中使人联想到许多主题以外的东西,这里用的也是传神的一种途径。作品除了给人视觉冲击之外还会利用人的思想来表达作者的意境。这幅宣传画虽然简单,但是给的条件足以让人引起无边的联想。这种传神的方式已经超脱了画面,让人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画面的感染,可谓手段之高明。一幅真正的艺术作品,不管是直接描绘还是通过侧面表现,都要让观赏者不仅仅只看到画面的形象,而是要让观众有所引申,有所思考,扩展其视,要能把人们带进一个联想的世界里。高尚的艺术应当是含蓄的而非赤裸裸的表现,那样只能导致庸俗和表面化。

“传神”——这是艺术创作上一个永无止尽话题。各艺术门类,只有通过各种方式去体现生活的本质和精髓,才能创作出非凡的艺术作品来再现生活。

参 考 文 献

[1]俞剑华,罗子,温肇桐.顾恺之研究资料[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黄朝英.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

[3]韩非.诸子集成(第七册)[M].

[4]刘孝标.广绝交论[M].中华书局.1977

[5]李善注.文选(上册)[M].中华书局

[6]朱熹.四书集注·孟子[M].中华书局聚珍仿宋版卷四.《四部备要》

[7]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M].中华书局.1983

推荐访问:美术作品 传神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