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案例

时间:2023-06-20 16:36:0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目前,我国正全面深入地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改革的进程中,我们面对一个新的课题,即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指供给课程活动,满足课程活动需要的一切。就历史课程来讲,是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历史学科拥有极为丰富的课程资源,而传统文化则是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作为一种积淀型文化,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民族精神。我们今天的许多思想,都是传统文化的凝结,都有着特定的内涵。这种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精神支柱。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并激励我们去创造更大的辉煌。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教师提供了课程资源开发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如何在此背景下传承传统文化精髓,帮助学生正确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的课程资源,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爱国、开放——千古不变的永恒话题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像一条红线贯穿于几千年的历史之中。在这点上,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数不清的素材:如孟子“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张骞矢志西域,百折不挠;班超投笔从戎,立威边塞;谭嗣同的快哉赴死;陈天华的钟鸣狮吼等等,无不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正气。中华民族在屡经艰难困苦和外侮内辱中不断成长壮大,成为在世界历史上举足轻重的泱泱大国,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力量的维系、凝聚、鼓舞与促进。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课教学中德育的主要内容,同时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也是对外开放的文化。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交流源远流长,奔腾不息。西汉、盛唐、明初,都是我国对外交往频繁、活跃的时期,留下了很多鲜活的给后人以启迪的素材。历史课有着进行爱国主义、对外开放教育的丰富内容,可以说是俯拾皆是,关键是寓教于史,结合材料,不空洞说教,不搞简单化和片面性。

[案例1]如新课程必修Ⅱ《丝绸之路》栏目,在课堂教学内容结束前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你认为古代丝绸之路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以一个形容词表述)?”学生的答案应该不外乎“壮观”、“发达”、“繁荣”、“和平”之类,其中教师加以引导,形成共识:“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繁荣’、‘开放’、‘和平’、‘友谊’的大道”,而这四个形容词其实也就是古丝路的精神所在。然后以教师主导迅速转入另一时空环境:“今天在这条古丝路上都发生着什么?”突然听到这么一问,学生的精神为之一振:丝绸之路今天还在吗?丝路的现在还像过去那样吗?今天的丝路又发生着怎样的故事?这是学生先前没有想到,但一提出来,谁都会感兴趣。通过古代和今天景况的天壤之别,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失去最多的是丝路的精神。古代丝绸之路的确给沿线国家和民族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但她在历史上最有价值的定位还是源于她的精神:繁荣、开放、和平、友谊。丝路不仅仅是一条辉煌一时的商路,更是沿线各民族人民心中珍贵的一段美好记忆。“失去了才懂得珍惜”,教师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真正意识到:我们失去了丝绸之路的精神,这是所有沿线人民最大的不幸。这样既解决了丝路历史意义这一教学难点,同时也充分实现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在这当中,老师给学生留足了空间,收获也是非常丰厚的。

自强、厚德——多元时代的道德共识

中华的民族精神基本上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传》虽非孔子所著,但确实是孔学的发展。孔子赞扬“刚毅”。曾子提倡“宏毅”。《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强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就是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延续发展的思想源泉。“厚德载物”即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这与“和同之辨”有一定联系。这对于文化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案例2]在学习新课程必修Ⅲ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孔子和儒家的形成时,有位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孔子的一生怎么会这么辉煌?怎么会总结出那么多让人终生受益的道理?”

这样的问题,可能考试不会去考,但作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好素材,十分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去解决。这个问题由于是学生自己提出的,那么也就是学生非常感兴趣、非常想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引发了一场热烈的讨论与交流。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将孔子一生的发展历程概括为“学、问、思、志、行”,旨在促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感受孔子的一生历程,并希图对学生的学习与做人产生积极影响。具体而言:“学”:指好学、乐学、博学。用孔子的话讲就是“好学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问”:指不耻下问,圣人无常师,道之所在,师之所存。“思”:指勤思、深思,“学而不思则罔”。“志”:孔子曰“吾十五而志于学”,“古之学者为已”。指学习知识是为了指导自己的人生,健全人格,选择美好的理想与生活道路,并且持之以恒,做到“笃志”。“行”:指脚踏实地,意志坚定,自强不息,战胜困难,走出自己精彩的人生。用古人的话讲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总之,孔子从平凡走向伟大的个人主观因素在于:孔子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笃志、博学、意志坚强、持之以恒;富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与思想升华,有助于师生共同体验与感悟孔子的人生智慧与人格境界。

礼义、廉耻——荣辱教育的一片沃土

中国人自古注重荣辱问题:“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说,周公纲纪天下的宗旨,是“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王先生还说:“周之制度、典礼,实皆为道德而设。”周公之后,德治问题成为孔子、孟子、荀子等知识精英讨论得最多的问题之一。《管子·牧民》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维”的意思,大致与“纲”相同,所以古人经常“纲维”连用。

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当代青少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青少年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帮助他们明辨是非、美丑、善恶,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把这些珍贵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分地应用到新课程教学中去,有利于塑造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品质,有利于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就是塑造祖国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案例3]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就是“仁”的学说。关于“仁”的具体含义,孔子本人没有作具体的分析与说明。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也还在不断地进行研讨。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不仅仅知道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的学说,而且还能够对孔子的“仁”的学说有一个初步理解呢?

为此,课堂上可以引用《论语》里面的一个故事,即孔子家马厩失火了,孔子回到家里,关切地问:伤到人了吗?而没有顾及自家的马怎样了。(“马厩失火,问人,不问马。”《论语》)当然,在马厩里面干活的人当然是孔子家的仆人了。从这个细节,学生可以很自然、很具体地感受、体会到孔子“仁”的学说的本质内涵,就是对人的关心与爱护,即孟子所说的“仁者,爱人”。这样,通过引用一段真实的史料,反映出孔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细节,让孔子的形象更加贴近学生,从而促使学生通过这样的一个生活细节,体会、感悟出深刻的做人道理,发现孔子学说中的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和谐、仁爱——耐人寻味的珍贵资源

“和”是当今建设和谐社会重要的文化内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反对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反对片面地利用自然与征服自然。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在心与身的关系上,主张人之身心和谐,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正确处理理与欲的关系。儒家肯定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正当追求,肯定人的正当欲求。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主张和谐共处,协和万邦。

[案例4]关于昭君出塞,在学生当中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小女子精神可嘉,有的认为是封建君权时代的牺牲品。很多名家的评价也不一致,杜甫有诗感叹:“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欧阳修更是哀叹“红颜胜人多薄命”。他们在对昭君命运的悲苦寄以极大同情的同时,却认为昭君出塞是民族国家的耻辱。而翦伯赞却赞扬说:“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如果在课堂上能将上述名家的诗句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分析,点拨学生比较、分析,就很容易让学生认识到昭君出塞对民族和谐、民族团结、边境安定、边疆发展的积极意义,认清古人错误的民族观念,从而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国学大师文怀沙说,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精神的氧气”,毕竟“树的影子拉得再长,也离不开树根;我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妈妈的心。”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必须上升到一个全民族的高度,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要以传统文化的精髓来旗帜鲜明地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凝聚多元时代的道德共识,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让学生知道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以引领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

[1] 董欣.珍视·继承·学习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5).

[2] 古代传统主流思想的教学设计.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 彭泽平,姚琳.教育:呼唤人的回归和超越.教育参考,2002(3).

[4] 薛纪国.春秋时期的老子和孔子的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论文集.

(责任编辑关燕云)

推荐访问:中华 传统文化 资源开发 案例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