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理论对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影响

时间:2023-06-20 16:12:0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信息时代呼唤信息素养,尽管各个学校把信息素养的培养都列为了信息技术的课程目标之一,但是,不容忽视的现状是学生的信息素养普遍不高,因此需要我们探讨更加行之有效的培养信息素养的方法,本文从活动理论出发,试图从活动理论的各个组成要素及层次来探讨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活动理论 信息素养 培养

社会已进入到信息网络化时代,面对爆炸式增长的信息量,人们犹如逆水行舟,不及时有效地处理和吸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就将成为这个时代的弃儿。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人类所需的基本技能,将更多的集中在思考、学习及其系统建构方面。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作为信息时代的一种必备能力,正日益受到世人的关注。

一、信息素养的基本内涵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的新概念,是现代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在信息时代,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

1974年,美国正式提出“信息素养”的概念。信息素养包括三个层面:文化层面;信息意识;信息技能。到1989年.信息素养的概念逐渐被普遍认可,正式定义为:“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已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

1992年在《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中,对信息素养的概念作了详尽表述“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认识到精确和完整的信息是作出合理决策的基础;能够确定信息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制定成功的检索方案,以包括基于计算机的和其他的信息源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用于实际的应用,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以及在批判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

具体而言,信息素养应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热爱生活,有获取新信息的意愿,能够主动地从生活实践中不断地查找、探究新信息。2、具有基本的科学和文化常识,能够较为自如地对获得的信息进行辨别和分析,正确地加以评估。3、可灵活地支配信息,较好地掌握选择信息、拒绝信息的技能。4、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念,并乐意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见解或资讯。5、无论面对何种情境,能够充满自信地运用各类信息解决问题,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

二、当代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

尽管,国家明确指出中学信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使用的学习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然而,当代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却并不令人乐观。主要存在问题有:

1、获取信息能力水平较低,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已擅长利用“专业搜索引擎”获取信息,而有的学生不了解信息检索方法,对如何获取电子信息资源较为陌生,不能准确快速地查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2、利用信息盲从无目的。大部分学生有目的地利用信息资源和积累信息资源的能力较差,许多学生通常没有目的和计划地阅读书刊。大部分都不具备鉴别、筛选、利用信息的能力,往往不知从何下手,造成盲目借阅的局面。

3、对信息的需求存在应急心理。许多学生为适应某一阶段的需要或完成某一任务而去查找资料。

4、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意识尚需培养。在对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内容的认识上,有相当多的学生仅认为“计算机犯罪”属违法问题,只有少数学生了解“对知识产权的侵犯”、“对个人隐私权的侵犯”和“网络上的人为恶习”等也属于违法或不道德范畴。再如,有的学生不清楚或不遵守信息行业的网络社交安全规则,以致网络欺诈、网络成瘾以及进入网恋误区等网络社交不安全的情况屡屡出现。

三、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是研究在特定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下人的行为活动的理论,是从维果斯基(Vygotsky)和列昂节夫(Leont"ev)的研究发展而来的,它强调用文化——历史和辨证观点来理解人类活动和社会变化的重要性,认为人类活动是多向的、结构化的交互系统。活动理论是一个研究不同形式人类活动的哲学和跨学科理论框架(Kuutti,1996),恩格斯托姆(Engestrom)开创性地采用活动理论来分析环境,并创建了可用于研究的活动系统模式。

该系统包括主体、共同体和客体三个核心要素和工具、规则和劳动分工三个次要素,要素间的互动形成了生产、分配、交流、消耗四个活动子系统。活动模式是动态的,要素之间存在着持续的建构与重构,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活动系统为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新视角。

基于活动理论的教学设计的基本含义是:将教学系统看作是学习活动的序列,包括教师的活动和学生的活动;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而将学习活动任务分为知识建构的任务和能力生成的任务两类;充分考虑学习活动的社会文化属性。

四、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活动实施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可以被视为一个活动系统,其内部各要素间的冲突解决以及外部与学校机构大环境的冲突解决推动着整个活动系统的动态发展,促进着活动目标的实现和结果的形成。学习活动的开展是基于活动理论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设计重点就在于如何来设计学习活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来完成:分析阶段(学生行为活动的分析)、设计阶段(学习活动设计)、实施阶段(学习活动的开展)和评价修改阶段(对学习活动效果进行评价,从而改进教学设计)。

(一)学习需要分析

以培养学生信息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结合各个学校的实际,并对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风格和人际交往特征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来制定学习目标。

(二)活动要素分析

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对活动要素及其之间的动态联系进行系统分析。

1、活动系统的主体分析

主体是活动的执行者,在信息素养培养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因此要针对学习者的原有认知水平、学习风格、个性特征等进行分析。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谈、参与学生活动来了解学生多方面的信息,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对教师的个性特点、教学理念、教学策略等有一定的了解,有助于师生建立民主、和谐和探究的共同体。使教育真正成为“人们走在一起为了理解社会和事物的一种真诚、公平的社交活动”。

2、活动系统的客体分析

主体的活动是指向客体的,客体是主体想影响或改变的东西。信息素养的培养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提高学生对信息活动的态度和对信息获取、分析、加工、评价、创新、传播等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师得熟悉学习内容,并把信息素养的培养融入其中,了解到“学生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为学习活动的设计提供依据。

3、活动系统的工具分析

主体与外界互动所借助的工具依赖于活动系统中的客体,工具不断地被建构或主体及共同体不断发展出新的工具以满足活动系统的客体。学习活动是通过中介媒体等工具的支持而进行的,要根据学习目标和活动任务进行工具的选择。教学设计者要明确学生在完成学习目标过程中可以利用哪些工具,每种工具的主要性能和特征以及能支持哪种活动和操作等。

4、活动系统共同体、规则和劳动分工分析

共同体是由拥有相同的一般目标的多个个体和/或小组组成。共同体中存在有劳动分工,且随活动系统的参与者之间任务、权利和责任不断地协商分配。主体与共同体之间的关系由共同体中的媒介工具和规则来调整。这里的规则即显性的和隐性的规定、标准和常规,这些都限制活动系统内在的行为及互动。而在这一活动中,共同体主要表现为学生共同体和师生共同体,规则则是生生合作、师生平等交流、共同探究,拥有一致的教育目标——提高信息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劳动分工总是处于由主体及其共同体重新定义和改善的过程,随着学习内容的变化,师生的责任分工会有所不同。比如,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学习总结专题报告,学生共同体内的分工明确,各负责进行信息收集、幻灯制作、材料编发等,教师则表现为学习者、指导者,适时给予疑难救助。

(三)学习活动的设计

学习活动设计最关键的是活动任务的设计,任务确定后,才能展开支持活动任务的设计。而其中最关键的一环则是学习环境的设计,它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组合。为了最大限度地支持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环境要提供学生易获取使用的认知工具、简单易行的人际交往规则、明确的行为规范、公平的劳动分工等等,最后设计教学课件(包括电子教案)或制作演示作品。

(四)学习活动的展开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各种状况都是有可能发生的,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应对情况,并及时帮学生解决问题,以利活动的顺利进行。

(五)学习活动的评价

活动理论认为,离开了行为活动发生的环境,人们无法正确解释行为活动。因此,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但要看结果,更要开行为活动的发展变化的过程以及影响行为活动的环境条件,活动理论支持的教学评价是一种综合评价,是一种从历史的、发展的、辩证的眼光对教学做出活动评价。

以“活动理论”为指导,在学习活动的开展中,学生获得认知。要达到预期的目标,就要注意一下几点:

1、在实践中创设愉快的课堂情境,以趣激学,寓教于乐,使学生愉快地参与学习活动,体会成就的愉悦,从而达到“乐学—爱学—活泼学”的境界。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强调多动手、动脑。

3、基于“学习活动任务”,以“自主、互动、探讨、交流”为主要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

五、结语

以活动理论为框架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倡小组学习、个别学习和自学、自由讨论和课堂讨论、问题学习、范例学习、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学习等。相对传统的教学设计而言,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它对指导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积极的设想。在以活动理论为指导框架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进行设计的重点不再集中在知识点的传授上,而更注重如何通过设计活动任务、活动环境,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参与性,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要科学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在小组中的合作、互动和交流,以期通过这种新型的教学设计实现教学共振、教学相长,推动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为学生个人信息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

参考文献:

1、苏鸿:《活动理论研究及其对当代教学改革的启示》,《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2、张倩苇:《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第2期

3、赵慧军:《活动理论的产生、发展及前景》,《东北师大学报》,1997年第1期

4、徐继红:《关于“活动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案例设计的一些思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9期

5、王吉庆编著,《信息素养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6、何克抗,《教育技术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李艺,李冬梅主编,《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继承与创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

推荐访问:素养 培养 理论 影响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