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于正义与邪恶间的鬼才

时间:2023-06-19 20:18: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昆汀·卡伦蒂诺作为西方暴力美学的杰出代表,影片以黑色、暴力、荒诞为主要特色。擅长运用非常规叙事、血腥的场面和精彩的长对白。其将暴力与荒诞性的巧妙融合,使昆式电影在世界影坛上独树一帜。

关键词: 昆汀·卡伦蒂诺 独立电影 后现代 暴力美学

为何许多电影钟爱暴力?答案很简单,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对于暴力、荒蛮的原始向往,电影通过视听语言的塑造,突显出暴力的独特感染力,使观众的感官得到刺激的同时,精神需求也得到了满足。因此,在这样的观影需求下,充斥着动作与厮杀的“暴力电影”应运而生,而暴力电影中最核心的魅力便是暴力美学。

“暴力美学”原指起源于美国,在香港成熟(现在又有向美国转移的态势)的一种电影艺术趣味和形式探索。最通俗的说法就是,将暴力的动作场面仪式化。其特征表现为:创作者往往运用后现代手法,要么把影片中的枪战、打斗场面消解为无特定意义的游戏、玩笑;要么把它符号化,作为与影片内容紧密相关的视觉和听觉的审美要素。这类影片更注重发掘枪战、武打动作和场面的形式感,将其中的形式美感发扬到炫目的程度,却忽视或弱化了其中的社会功能和道德功能。

现如今,暴力美学已成为电影界不可或缺的瑰宝,其极具张力的表现方式和高自由度的创作题材受到许多导演的钟爱。如香港的吴宇森和日本的北野武,其影片中都有鲜明的暴力美学色彩。而要论当今对于暴力美学运用最为怪诞、奇诡的导演,还数美国著名独立电影导演,拥有“鬼才”之称的昆汀·卡伦蒂诺。

昆汀·卡伦蒂诺出生于1963年3月27日,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独立电影革命中重要的年轻导演,以独特的个性及对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均有深刻理解享誉影坛。擅长非线性叙事,以难忘的对白及血腥场面著称,他的努力将美国本土B级片的黑色暴力风格发扬光大了。代表作有《落水狗》、《低俗小说》、《无耻混蛋》、《被解放的姜戈》等。曾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金球奖最佳剧本、华鼎奖最佳导演等荣誉奖项。

一、昆式影像的常见符号

每个著名导演都有自己最为擅长的表达方式,这是大师作品区别于其他作品的本质差异所在,也是最吸引影迷眼球的聚光点。这些聚光点在商业社会中就成为大师作品的独特商标与另类符号。作为一个极具个性的导演,昆汀·卡伦蒂诺作品的独特符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肮脏冷血的英雄

在昆汀的电影里,主角均没有传统意义上正面光辉的形象,黑帮成员、杀手、市井混混等主角形象颠覆了传统意义上对英雄的理解。这些人物身上有骨子里的污秽,他们崇尚暴力,甚至嗜血,满嘴污言秽语……然而这些野蛮放荡的人物个性中却充满了血性、道义,行事时坚持原则和底线,这使得诸多负面的元素都被弱化,反而成为了主角粗犷刚猛的注脚,使人物复杂而生动。例如《被解救的姜戈》中的赏金猎人,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亡命之徒,但却愿意为了黑奴姜戈和他的妻子挺身而出甚至最终献出了生命;《无耻混蛋》中由布拉德皮特扮演的盟军队长,是一个反抗纳粹的战争英雄,但也是一个嗜血如命,以屠杀纳粹为乐的魔头,击杀了纳粹士兵后甚至还要割掉死者的头皮作为战利品收藏。所有昆汀作品所塑造的影片主角都有一个共性:他们都生活在动荡混乱的环境里,正义与公平苍白无力,暴力是生存的唯一方式。他们的命运大都与反抗(《无耻混蛋》)、复仇(《杀死比尔》)、逃亡(《低俗小说》)相关,这些人物既是社会灾难的肇事者,又是社会弊病的受害者。

2.优雅高贵的邪恶

昆汀电影中的反派一样有其不同于传统的复杂表现,优雅高贵的外表与冷血邪恶的内心集于一身。如《杀死比尔》中的比尔,是个冷血杀手,但是故事中大量的表现形象却是慈祥的导师、慈爱的父亲;《无耻混蛋》中的纳粹军官,是个有着“犹太猎手”之称的种族主义者,杀人无数,但是言谈举止却显示出极高的教养。这类反派并不会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厌恶感,他们言谈高贵、优雅,充满智慧。虽然本质邪恶,但外在表现却优雅的令人着迷。世间本不存在绝对的善恶,昆汀的这种非常规的人物设定也体现了其个人的价值取向,以综合复杂的角度表现人物,使人物的表现更加生动真实,故事更加耐人寻味。

3.暴风雨前的冗长宁静

昆汀电影中的冗长对白是其电影风格化的重要标志。在影片中,往往会出现大量看似无意义的对白,其内容五花八门,大多是一些零碎的生活话题,看似与影片的情节无任何联系。而在这些琐碎的谈话中,却十分巧妙的将每个人物的性格、心理状态、人生经历表现出来,塑造出了生活化和真实性,形成一种真实的荒诞。在这些对白中,观众会很自然的被人物所说的内容带入进去,从而达到了昆汀弱化情节注重风格的目的。而更精妙的是,这些冗杂的对白后,往往会伴随着情节的转折和高潮。长时间的对白,人物间的周旋,是为了之后爆炸性的转变做情绪上的铺垫。比如《落水狗》开头,一群人在餐厅长时间讨论着麦当娜的音乐,而之后画面就出现了其中一人中枪流血的场面;《低俗小说》中,两个杀手要去杀四个人,一路上非常认真地讨论“按摩算不算男女间的暧昧”,走到目的地门口又折回来讨论完,然后突然破门开枪。这种如同小火慢炖式的叙事风格,将影片的节奏把控的精妙绝伦,平衡了真实性与戏剧性,使暴力的荒诞性在最后一刻,最大程度的爆发出来。

二、昆式暴力美学的醉人魅力

美是人们对自己的需求被满足时所产生的愉悦反应的反应,即对美感的反应。从这个意义上说,暴力美学就是把人们内心压抑的需求通过暴力途径释放出来并获得满足的过程。当一个作恶多端的坏蛋被暴力以正义的名义无情折磨的时候,观众的心理会得到极大地满足。暴力有美的一面,战争片就是最好的例证。自有电影以来,无论哪一个国家的政党,一旦夺取了政权,立马会拍出一些近似于纪实的战争片来。其中的血腥场面举不胜举。这些战争片通常都有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与正义的名义,使人不觉其残酷。昆汀·卡伦蒂诺的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最大程度的撕去了外围的包装,将暴力直接呈现在面前,让观众觉得隐隐有些不妥的同时,又欲罢不能,无法拒绝这种另类的诱惑。

1.原生态的暴力场面

赤裸裸的血腥场面、直接而致命的厮杀动作、混乱激烈的枪林弹雨,这些都是是昆汀电影中不可或缺的标签。由于从不避讳使用暴力场面,昆汀的大多数电影都被列为B级片。其电影中有许多经典的暴力桥段,但最著名的莫过于《杀死比尔》中将血腥做到极致的青叶屋大逃杀,百人斗剑的场面,在袁和平的动作指导下,武打动作十分华丽。并且拍摄了大量血浆喷射、满地断肢的场面,真实还原了屠戮的血腥,且对于重点画面多次使用慢镜头,将打斗与死亡放大到极致。昆汀对于暴力的诠释过分赤裸直白,表现方式也十分有创造力,影片《无耻混蛋》中,由布拉德·皮特扮演的特工队员在逼供女探员时,直接将手指插进了女探员腿上血淋淋的弹孔里,该片中还有特工队割下纳粹头皮等画面,每当这些画面出现时,观众总是情不自禁地虚起双眼,仿佛疼痛感同身受。这便是昆式暴力极端化的表现,也正是这种近乎怪异的表现方式才最直截了当地刺激到了观众的感官神经,使观众抛开了平时里的道德规范和思考模式,在被画面刺激的同时,内心深处原始的阴暗也被悄悄唤醒。这就是为什么昆汀的电影总能让人兴奋,因为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对暴力的原始诉求。

2.诗意化的表现手法

若暴力只是一味赤裸的展露,那它并没什么美可言。暴力美学的精妙在于,对暴力本身的加工,在导演特意的创造后,使暴力形式不再生硬。昆汀的电影《杀死比尔》中表现日本人少女杀手的成长历程,运用的是动静结合漫画特效表现形式,漫画中场景虽充满暴力血腥镜头,但在导演特意创造后,有了一个平滑的过度,观众虽经历了暴力的洗礼,感受到了暴力带来的震撼与冲击,但并没有赤裸裸的镜头真实镜头或露骨的细节描写,使观众心中对于该片段仍留有回味。

香港暴力电影可谓是暴力美学的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以吴宇森导演为代表,开创了诗化的暴力表现手法,在吴导演电影里的众多厮杀场面中,经常出现“白鸽”、“教堂”等凄美的诗意物像。这种类似“比兴”的手法也被昆汀所借鉴。在《被解救的姜戈中》,有一段在棉花田里的狙击戏。赏金猎人举枪对着远处骑马的逃犯开了一枪,枪声响起,画面转到雪白的棉花田,一片白棉花被血染的鲜红。这种欲言此物先言他物的手法,巧妙的将暴力场景转化。相较于传统的昆式暴力来讲略微柔和,但也在昆式暴力美学中增添了一抹诗意的色彩。

3.复合型的文化元素

昆汀的电影里总会在不经意的场景间体现出不同文化元素,作为一个擅长解构类型片的导演,昆汀打破了传统类型片固定模式、情节、人物的桎梏。转而将传统类型片中的元素符号混合注入自己的影片。如《落水狗》、《低俗小说》大量加入黑帮片的类型风格、《被解救的姜戈》运用了大量西部片的元素,《杀死比尔》更是兼具西部片、日本武士、中国功夫等多元文化。不同民族的文化元素与类型片的符号在他的电影中交杂,在暴力场面中糅合,使得不同的美学元素交映,提升了暴力场面的美学内涵。

三、昆式电影的文化解读

1.黑色幽默大师

暴力的幻想性带来暴力的荒诞性。昆汀的影片虽不是典型的荒诞剧,但荒诞的色彩随处可见。这种荒诞表现在影片的各种叙事技巧中,表现在暴力方式的显示中。昆汀的作品一方面通过暴力的非理性和偶然性来呈现其荒诞。《低俗小说》中,当文森特和琼斯在汽车上因琐事斗嘴,手枪却突然走火,崩掉了坐在后排的马尔文的脑袋,这种暴力完全没有合理的原因。文森特的死也纯属偶然,当他上完厕所出来时,碰巧遇到回公寓拿东西的拳击手,被一枪干掉。另一方面,通过将暴力与庸俗生活场景结合,而显示暴力的无意义。同样是《低俗小说》中,文森特三次上厕所引发了三次偶然事件,无疑是导演有意而为之。因为暴力是荒诞的,没必要认真对待,所以把暴力的突发性和厕所大小便联系在一起正是对暴力本身的解构。

这种“荒诞性”的认识才是昆汀“暴力美学”最独特的意识,以及最根本的指向。暴力因其荒诞性而被垫付,暴力成为一种可笑的事物被消解,所以昆汀表现暴力,并非认同暴力,而是将暴力引到无意义的情境中,变成一种纯粹的被观赏和被嘲笑的事物。更为重要的是,当暴力作为一种尖锐的荒诞现象时,我们感受到了人在极端情境下的无能,荒唐与可笑。同时我们看到人物可笑的一面,在获得观赏乐趣同时也因为其中反讽的张力感受到自身的可笑。这种双重性更增添了电影美学意蕴的丰富性。如刘小枫所说:“以荒诞感超越荒诞,固然生活世界仍是荒诞,但在荒诞的超越中,可以获得生命的欢乐和自由。”在电影中,无论是表现平庸的生活还是激烈的暴力行动,都是为了让观众去得到快乐,无论是呈现真实,还是表达反讽,或者显示荒诞,都是为了给予观众别样的体会

2.游戏化的审美取向

从昆汀出道至今,在他手中诞生了多部优秀出色的影片,而其创作风格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与创新,从早期的《落水狗》、《低俗小说》等以黑色幽默为主体的荒诞化暴力,到《四个房间》的毁灭式暴力,再到《杀死比尔》、《被解救的姜戈》刀光剑影快意恩仇的凌厉化暴力,似乎昆式暴力渐渐地趋于形式化,暴力越发成为了一种纯粹的表达。而正如前文所说,昆汀暴力的荒诞性、游戏化,使得他对于暴力本身抱以戏谑的态度,因此在他的影片,观众并不能看出作者鲜明的价值取向。这点从昆汀塑造的人物也可看出,昆汀电影塑造的主角,大都是在压迫中的反抗者、复仇者,而这些人物在执行自己“正义”的目的时,又往往不择手段,嗜血残杀;而反派们则总是以温文尔雅甚至高贵美好的姿态出现,在最后才露出丑陋的嘴脸。这些有违我们常识的设定,使影片的人物和情节复杂化、怪诞化。昆汀绝不是一个具有现代性批判意识的导演,相反选择站在中立的视角,以后现代的游戏和狂欢精神看待暴力及衍生暴力的社会。消解传统的设定,模糊明确的是非,游戏于复杂的生活和人性之中。

在昆汀·卡伦蒂诺的镜语里,世界是个荒诞的游乐场,而暴力只是快乐的方式。这就是昆式表达,在刺激着我们感官的同时,启发着我们的心灵。

参考文献:

[1]《浅谈电影中的暴力美学》人民网.

[2]王涛.昆汀·塔伦蒂诺电影中的暴力美学.世界文化,2009(09):31.

[3]于淼.暴力美学的万花筒——《杀死比尔》的后现代叙事分析.世界电影,2005(02):182.

推荐访问:邪恶 鬼才 游戏 于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