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爱情与死亡握手

时间:2023-06-19 19:54:0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爱情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试图从影片的两种类型——战争片和灾难片中寻找爱情的足迹。在这两种类型片中,爱情不断遭遇死亡的考验,在这场生与死的考验中,无论选择何种方式去面对,都是生命个体对于自身的一种诠释。

[关键词]生命 爱情 战争片 灾难片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19世纪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吟唱出了这句流传千古的名句,然而自古以来,对于生命和爱情的内涵又有几人能诠释得清楚呢?当爱情面临生离死别,或怯懦,或勇敢,都是人们对生命的一种诠释。

曾几何时,爱情成为了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准确把握她使我们面临一次次生命的抉择。电影,成为人们诠释情感的一个重要渠道。在人类的电影史上,为爱情奋不顾身者有之,如根据希腊神话改编的《特洛伊战争》中为海伦的美貌而折腰的阿基里斯、特洛伊王子赫克托和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把爱情当儿戏者有之,如历史剧《秦香莲》中中状元后抛妻又娶公主的陈世美。爱情已经成了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当“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广告词不知何时也成了新新人类的爱情追求时,爱情究竟又该如何定义?

或许,在死亡面前的爱情才是一种人类心灵深处的体现。面对死亡,我们才会开始渴望珍惜、渴望一回“天长地久”。经得起这样考验的爱情,才是生命中真正的爱情,才是一种纯粹的爱情。

然而,历史是无情的,不管个体生命如何起伏,不管时光岁月如何变迁,历史的车轮依旧不倦地向前碾动着。没有情感,没有叹息,只是那么平静地流淌着的历史河流,我们只能从她的些许涟漪中撷取一声轻叹罢了。

在历史上,战争凝聚了太多的死亡,也汇聚了太多的爱情。这样的爱情惊心动魄,这样的爱情让人永生难忘,这样的爱情在体验“只在乎曾经拥有”上吸引了太多的当代痴男怨女。当爱情在战争中与死亡握手,一种刻骨铭心将永远存在于生命的个体中。这样的人生体验在法国人让·雅克·阿诺导演的《兵临城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有不少人认为,《兵临城下》中爱情的片断是累赘,我却不以为然。党代表达尼洛夫和他一手塑造的英雄瓦西里同时爱上了女狙击兵塔妮娅,这是在当时的苏联人所难以置信的,但是爱情就是这样发生了,没有人应该怀疑她为什么会存在。也许有人认为,瓦西里和坦妮娅的爱情才是正常的,因为他们彼此是互相喜欢的。但是达尼洛夫的爱情呢?我觉得同样也是伟大的。在他明知道前方有德国狙击手康尼上校在等待他,而且在他以为坦妮娅已经死了之后,他冲出去当靶子的那一刻,我哑然了。我觉得他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对爱情的一种忠贞,我敬佩这样的人。在他临死前,他和瓦西里说的那句话仍萦绕于我的脑海中:“有的人富于爱情,有的人贫于爱情。”在大家以为可以处处平等的社会主义苏联,却始终无法平等获得同一个人的爱情。这种获得在达尼洛夫看来是如此之重要,他甚至可以为她牺牲自己的生命。有人也认为达尼洛夫的最后一冲是对背叛瓦西里的一种忏悔,而我觉得更多的却是对坦妮娅的一种殉情。生命是如此重要,而为了爱情,达尼洛夫抛弃了,他毅然跳了出去,他义无返顾地做了枪靶子,为最后瓦西里的胜利奠定了最完美的一步。

战争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战争电影《兵临城下》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成的,瓦西里是二次大战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英雄,他的事迹是大战中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编剧在不违背时代的真实性的原则下进行了一些艺术的虚构。这是符合吴晗关于历史剧创作的重要观点的。同时,我觉得对于如何处理历史剧创作中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我更欣赏郭沬若的一段话:“历史的研究是力求真实而不怕伤乎零碎,愈零碎才愈逼近真实。史剧的创作是注重在构成而务求其完整,愈完整才愈算得是构成。说得滑稽一点的话,历史研究是‘实事求是’,史剧创作是‘失是求似’。史学家是发掘历史的精神,史剧家是发展历史的精神。”

同样是在战争中的爱情,在玛格丽特·杜拉斯编剧、阿兰·雷内导演的《广岛之恋》中,这样的生命体验却异常令人记忆犹新。女主角是位法国演员,14年前她所生活的小镇内韦尔被德国人占领,然而她却与一名德国士兵相恋了。他们的恋情不能被允许,只能在断壁残垣处相会。正当他们相约逃离法国,去巴伐利亚结婚时,她的德国恋人却被法国抵抗运动的战士冷枪打死。内韦尔解放了,恐怖的记忆令她发狂。人们把她当成德国的内奸关进地窖,还剃光她的头发游街。这样惨痛的爱情经历,让整个生命都为之紧紧纠结,以至于当她在广岛再度遭遇爱情时,她退却了。在一个人的生命中,真正的爱情只能有一次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然而,像这样惊心动魄的爱情,在一个人的生命中,拥有一次足已。

如此令人痛彻心扉的爱情,不仅仅体现在战争片中,灾难片也能将其表现得淋漓尽致。人类所经受的恐怖与灾难曾经为电影带来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一个真实的痛苦历史和一个虚构的娱乐历史就是这样相互交错、编织在一起。也许是为了铭记,也许是为了忘却,但不管怎样,灾难的历史为电影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就电影而言,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在改变了人们过去习以为常的生活之外,似乎也在改变着人们对电影的认知模式。

在曾经轰动一时的影片《泰坦尼克号》中,男女主人公在生死与共的历险中,两个人的感情从一见钟情式的爱情奇遇逐渐演变成一种生死相依的旷世恋情。历史上最严重的海难成就了最完美而真挚的爱情。在男主人公死后,女主人公并没有像传统中那样殉情,而是坚强地活了下来,并且结婚生子。或许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苟且偷生的爱情,我却不以为然。孔老夫子曾经说过:“哀莫大于心死。”“心死”是最大的哀痛,与其人也一起死了,不如带着死者的希望存活下来,将一个人的生命赋予两个人的意义,我佩服这样而存活下来的人,他们具有向死而生的勇气。被赋予了两个人爱情的生命个体,我觉得是最伟大的生命个体。

同样地,影片《卡桑德拉大桥》中,那列开往斯德哥尔摩火车上的所有乘客,都经历了一场始料不及的生死劫难。在这场生死存亡的抗争中,他们消除了宗教的对立和文化的隔膜以及贫富的差异,最后一起面对共同的敌人。尽管影片没有采取那种大团圆式的叙事结局使所有的人都逃出灾难,但观众普遍认同的医生张伯伦依然能够在这场触目惊心的搏击中平安无事,并与他相爱的人终于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如此这般的死里逃生,能让人倍加珍惜生命中拥有的东西。包括爱情。能与相爱的人厮守终生,我想应该是生命中最幸福的状态的吧。

当代的电影艺术,不仅利用高科技的手段把我们过去未曾见过的灾难变得更加真实、更加震撼,而且还通过电影特定的叙事逻辑改变过去被人们普遍接受的爱情观念。在年轮滑过的历史中,无论是罗密欧与朱丽

叶,还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爱情的主题在传统艺术里永远是第一位的,而人的生命则时常成为修饰爱情的第二主题。也许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现代电影比如《泰坦尼克号》才把生命的主题与爱情主题进行“平行剪辑”。对生命的捍卫与对爱情的信守显得同样重要。这样,“永不言弃”不仅仅是一种道德化的爱情盟誓,而且在影片当中也是一种生命的神圣宣言。

影片中的灾难让我想起但丁《神曲》中的炼狱之火,人的灵魂和情感在炽烈的炼狱之火中,要么升入天堂,要么遁入地狱。在灾难面前,生命是要经受一系列考验的,尤其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爱情。面对爱人在灾难中死去,我们应该何去何从?是一起殉情,还是怯懦地潇洒放手,或是带着爱人的希望继续存活下去?任何选择都是生命个体对本身的一种诠释。我在尊重任何一种选择的同时,我最欣赏能继续鼓足勇气活下去的人,这样的爱情才能继续在活的生命个体中存在,才最具有生命力。

无论从灾难影片上说,还是从客观上说,人类历史发展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进程,乃至任何一个个体生命的历史变化,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他们都注定要经受这样或那样的危机与困境,乃至于各种灾难。而如何面对和克服种种灾难,摆脱种种难以摆脱的困境,成为国家、民族、人类所面对的共同主题,也成为我们每一个生命个体生存的共同主题。而关于其中基本必不可少的爱情部分,描写了生命中最纯粹的一种爱情,没有社会其他物质的干扰,只是两个相爱的人的生命个体灵魂之间的一场对话。选择的对错与否,也只是代表着生命个体对待自身的一种方式。

从战争片和灾难片来看,它们都是对历史的另一种阐释。提及电影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其实,电影开放型的叙事文本系统,与变动不居的社会历史之间早就存在着一种互动互映的关系。电影超越现实的想象可能会对人们所尚未经历的现实生活提供某种预言式的文本,有时这种虚构的叙事形态会变得比现实生活更加真实。这也许就是电影现实性的另一种呈现方式。但是,处于不同社会意识形态和历史文化传统的电影,在处理相同的表现题材的时候,有时尽管叙述的是类似的主题,而表现的方式却有很大不同。在好莱坞的经典灾难影片当中,作为一种无法预期而又难以战胜的巨大灾难,它不仅可以把日常生活中萍水相逢的感情经历变成一种生死之交的爱情神话,甚至还可以弥合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情感的种种危机。有人说,在这种意义上灾难对人的精神世界会产生巨大的“弥合”功能,最终完成的是电影作为一种白日梦幻的催眠作用。的确,我们不得不承认,无论在战争片还是在灾难片中,电影缔造的是一种爱情的神话,是日常生活中可望而不可及的。但是,细细想来,在“9·11”恐怖行动后,在现实的SARS袭击中,在伊拉克战争以及当今世界仍动荡不安的状况下,其中肯定有更加感人肺腑的爱情,当爱情面临死亡,生命变得纯粹而真挚,这样的刻骨铭心又怎一句“直教人生死相许”了得?

推荐访问:握手 死亡 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