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养生——小暑、大暑

时间:2023-06-19 10:42: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二十四节气,是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而创立的。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理论,人类机体的变化、疾病的发生与二十四节气同样紧密相连。二十四节气养生是根据不同节气阐释养生观点,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等达到强身益寿的目的。

小暑,公历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

大暑,这时正值中伏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

夏日暑夹湿,养护脾胃不怠慢

潮湿闷热是小暑时节的特点,面对高温、低压、相对温度较大的气候,人体容易感觉到烦躁、疲倦,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症状。在传统的中医理论看来,这里由于暑湿之气侵入人体所致。

暑湿之气容易伤及脾胃、损耗精气。由于脾胃及其经络是人体各部的枢纽,人体各器官只有通过脾胃及其经络才能获得营养,以维持身体健康,保持精力充沛;而湿气是脾的天敌,过重的湿气会造成脾胃衰弱,甚至引发相关的疾病。暑热时节脾胃较为脆弱,此时对脾胃的养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入伏治冬病,小暑正当时

从小暑开始,就进入一年之中治疗“冬病”的最佳时节。所谓“冬病”,指的是某些容易在冬季发作或者加重的疾病,这些疾病通常是由“寒邪”引起的。小暑过后天气比较炎热,人体的气血运行较为旺盛,对体内的“寒邪”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在这个时节进行治疗,可以对冬季的旧病复发起到预防的作用,效果十分显著。

炎炎夏日,补水补钾两不误

小暑前后氣温会突然间攀升,人体很容易缺失水分,所以要及时地进行补充。除直接喝水,也可以动手煮一些绿豆汤、莲子羹、酸梅汤等营养汤类。这些汤类不仅能够止渴散热,还有助于清热解毒、养胃止泻。

在大暑期间劳作或者活动,一会儿就会大汗淋漓。汗液分泌过多可能会令人手脚无力、疲惫不堪。通常情况下人们会饮用盐开水来补充汗液中流失的钠成分,但却忽略了和钠同时随汗液排出体外的钾。

从吃的食物中吸收钾元素是大暑时节在饮食上应该注意的一个重点。由于茶叶中富含钾元素,要想补充钾,首先可以通过喝茶的方式;其次可以选择同样富含钾元素的豆类;另外,还可以选择玉米、红薯、牛奶、鸡肉、鲤鱼、黄鱼等,这些食物也含有相当多的钾元素。

炎炎大暑日,敛思以养神

暑日天气十分炎热,很容易引发脑血管病。这是因为高温的天气容易让人血压忽高忽低、情绪急剧波动、血黏度上升、精神不济。所以在这个时候最好不要用脑过度,尝试排除一切杂念,聚气凝神,以养护身心。

推荐访问:小暑 大暑 节气 二十四 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