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新品种特选1号的选育与配套栽培技术

时间:2023-06-19 09:54: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对照试验,选择性状优良、表型一致的株系1个,并在株系中再选优良单株留种,获得F5代种子。2007年秋,继续进行保护地选育圃试验并布置多点大区示范,按育种目标与技术指标进行抗病性与稳定性调查,于2008年春季获得F6代种子。2008年秋播扩繁,继续选择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单株分级分档,获得F7代种子。

2009年秋季组织品系干豆产量比较试验,进一步验证选择效果,对其综合性状描述的量化数据进行较为详实的测定评估。2010年获得F8代种子,并将该稳定材料按原谱系编号定名为特选1号。经过2009-2013年的品种比较、多点试验及生产试验,特选1号于2014年5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现场考察。

2 选育结果

2.1 品种对比试验

2009年慈溪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承试特选1号干豆产量对比试验,设慈蚕1号为对照,重复3次,小区面积12.4 m2,种植密度4 516株/667 m2,每小区84株,每穴1株,3行种植。由表1可以看出,特选1号产干豆319.0 kg/667 m2,比对照慈蚕1号增产10.58%;特选1号百粒干质量229.6 g,比对照慈蚕1号增加6.6 g。

2010年慈溪市农科所承试特选1号鲜荚产量对比试验,设慈蚕1号为对照,重复3次,小区面积12.5 m2,种植密度3 200株/667 m2,每小区60株,每穴1株,3行种植。由表2可以看出,特选1号平均667 m2产鲜荚999.3 kg,比对照慈蚕1号增产6.82%;特选1号百粒鲜质量468 g,比对照慈蚕1号增加18 g。

2.2 多点试验

2011-2012年在松阳、宁海、金华、慈溪4个区试点安排多点试验,设慈蚕1号为对照(CK)。随机区组排列,设3次重复,小区面积12.65 m2,每小区种植60穴,每穴1粒。考察全生育期、采鲜期、产量、百粒鲜质量、有效分枝数、鲜荚粒数。

2 a试验结果表明(表3),特选1号平均每

667 m2产鲜荚1 239.7 kg,比对照慈蚕1号增产18.5%。由表4可以看出,特选1号平均百粒鲜质量426.5 g,比对照慈蚕1号增加23.5 g;单株平均分枝数7.10条,比慈蚕1号增加0.76条;平均每荚粒数3.19粒,比慈蚕1号增加0.79粒。特选1号株高、茎粗、鲜熟期、全生育期均与慈蚕1号相差不大。

2.3 生产示范试验

2011-2012年分别在慈溪市附海镇、金华市农科院安排特选1号生产试验,慈溪点设慈蚕1号(CK1)、慈溪大白蚕(CK2)2个对照,金华点设慈蚕1号1个对照(CK1),每品种种植333 m2。由表5可以看出,特选1号2点平均产量为1 076.1 kg/667 m2,比慈蚕1号增产24.40%;慈溪市附海镇生产试验点特选1号产量比慈溪大白蚕增加68.4%。另外,2013年在金华罗埠安排4.5 hm2生产示范,现场验收测产,特选1号鲜荚产量为1 601.7 kg/667 m2。

3 品种特征特性

经多年观察与多年多点区试,特选1号全生育期213 d,采鲜收获期180~190 d。株型直立清秀,株高90~100 cm,有效分枝8~10个,茎四方形、绿色,粗1.2 cm,叶椭圆、深绿。每一花穗着生单花4~5朵,花白色。下中部结荚集中,坐荚率高,常年单株结荚25荚左右,果荚扁直、深绿色、长9~12 cm,3~5粒荚占75%以上,果荚壳薄,出果率高,果壳比48∶52,鲜豆粒果皮青绿色,百粒鲜质量468 g,果粒平均长2.8 cm,宽2 cm,厚1.12 cm。果肉翠绿,口感糯性,鲜美无涩性。百粒干质量230~235 g,外形扁平,种脐黑色,种皮棕褐色,中间呈蟹青斑纹。

4 栽培要点

4.1 适时播种

10月中旬至11月初(即霜降前后一周)播种,播期由北向南逐渐推迟,播种适宜气温15~20℃,单粒播种。过早播种,气温偏高,冬前易徒长,不利安全越冬;过迟,气温低,出苗慢,不利冬前形成壮苗。

4.2 合理密植

蚕豆产量是由有效分枝数、荚粒数和粒质量3个要素组成。密度过大,光照不足,结荚率下降;密度不足,个体发育良好,但群体有效分枝总量不足,亦不能获得高产。一般间作,667 m2密度掌握在2 000~2 200株,单株有效分枝达到8~10条;纯作栽培,每667 m2密度控制在2 500~3 000株,单株有效分枝不低于7~8条,易获得高产。

4.3 开沟排水

开好田间排灌沟,做到旱能灌,涝、渍能排,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蚕豆根系生长。久旱灌水,掌握沟水不上畦面,灌后即排。

4.4 及时补苗

播时育好备苗,齐后及时补缺。提倡育苗移栽。

4.5 施肥

特选1号单株结荚较多,耐肥性好,需肥量较大。667 m2施土杂肥500~1 000 kg、磷肥20~30 kg(促进生根)作基肥。2~3叶期每667 m2追施46%(N∶P∶K=10∶9∶27)三元复合肥10 kg;花荚初期667 m2追施46%三元复合肥15 kg;鼓荚期喷施3‰磷酸二氢钾叶面肥,鼓荚效果明显。

4.6 整枝摘心

主茎2~3叶时摘心为宜,保证年前达到5~6条分枝,一般摘心以掐去嫩尖3~5 cm为宜。长势差,植株矮小者不摘;土壤瘠薄,分枝少,依靠主茎结实者不摘。蚕豆整株中上部进入盛花期、下部已开始结荚为最好的打顶时期,一般在4~5个花穗后打顶。打顶时应掌握打小顶、不打大顶;打掉的顶尖可带有蕾,但不带花;打顶应选择晴天进行,防止茎秆伤口灌水不易愈合而发生病害。

4.7 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锈病、赤斑病和轮斑病,发病初期可选用12.5%氟环唑1 500倍液或40%氟硅唑

8 000倍液防治,间隔7 d一次,连防2次即可。虫害主要有斑潜蝇和蚜虫、蓟马等,可混合使用1.8%阿维菌素1 500倍液+10%吡虫啉1 000倍液。

4.8 及时采收

正常年份鲜荚4月底5月初采收。荚壳变黑时采籽。

5 总结

蚕豆是我国主要的食用豆类作物,是人们膳食中重要的植物蛋白质来源,也是我国重要的特色豆类蔬菜之一。近年来,蚕豆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在我国食用豆类中位居第一。

种植菜用蚕豆经济效益高,以每667 m2产鲜荚1 000 kg计,每667 m2产值2 000元以上;种植菜用蚕豆生态效益明显,蚕豆生长期间每667 m2固氮量达13.5 kg,相当于65 kg的硫酸铵;采青后,每667 m2可收鲜茎叶1 500 kg以上,用以肥田、地,可显著改善地力,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种植菜用蚕豆社会效益大,蚕豆蛋白质含量高达30%左右,且不含胆固醇,可以提高食品营养价值,改善人们的膳食营养结构,增强体质。蚕豆中的VC可以延缓动脉硬化,膳食纤维有降低胆固醇、促进肠蠕动的作用。因此,蚕豆特选1号的选育与推广种植,极有利于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丰富城市居民的菜篮子,同时可显著提高地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梁称福.蔬菜栽培技术(南方本)[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2] 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蚕豆栽培技术[M].北京:农业教育音像出版社,2011.

[3] 郭津伍.蚕豆如何保花增荚夺高产[J].福建农业科技,1980(5):59-60.

[4] 乔迺妮.蔬菜种植能手[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推荐访问:选育 蚕豆 栽培技术 新品种 特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