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时期高等林业教育改革及其启示

时间:2023-06-18 20:3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日本高等林业教育改革有深刻的外部社会发展环境和自身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本文从积极拓宽林学类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及教学方法改进等几个方面剖析了日本高等林业教育改革内容,其改革经验对我国高等林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日本 高等林业教育 改革 启示

日本高等林业教育始于明治维新时期,可以追溯到1872年东京开拓使假学校的建立,最初主要受德国林业教育的影响。日本高等林业教育最早包括造林和森林经营,后逐渐增设林业政策、森林利用、水土保持等讲座[1]。随着日本经济高度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日本民众对环境、森林和林业教育都有了新的要求。为使林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新形势下的林业事业,日本在立足自身林业教育的基础上,参考国外林业发展经验,积极探索高等林业教育改革的新途径。

一、日本高等林业教育使命

日本森林覆盖率为67%,森林蓄积量达35亿m3,林业生产已经走上以环境保护为主的良性循环道路。日本没有独立的林业院校,林业专业一般设在综合大学的农学部或生物资源学部内,现有27所大学设有林学科,并都有硕士授予权,其中有6所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2]。

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高等林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分支,在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使命同样如此,通过林业学科专业教育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改善森林环境和维持人类可持续发展。

(一)基于生态环境保护为先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人才培养是日本高等林业教育的重要使命。为进一步提高林学专业教育质量,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日本高等林业教育要求学生熟悉和热爱林业,使他们懂得森林不单单可以提供木材,具有经济效益,还具有水源涵养、水土保持,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与人类生存关系密切。日本高等教育总的指导思想是培养综合性、开放性人才,林业学科也是如此。在培养规格上,提出本科生教育弹性化,研究生教育高深化。本科生教育以学习继承前人知识体系为重点,知识面要宽,基础要扎实;研究生教育把教育内容的尖端性、流动性和国际性放在重要位置。

(二)基于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导向的现代林业科学研发体系。

随着日本经济社会的逐步成熟,国民对发挥森林各种公益机能的要求日趋高度化和多样化,这些变化使日本林业、林产工业处于极其严峻的局面。从全球来看,森林与林业正处在必须解决资源、环境、能源等问题的重要阶段,这就要求林业科学必须面对新形势,研究新问题。比如,东京大学在尊重研究体系化的同时,以发展各领域的综合研究为目标,尤其重视尚在萌芽状态的研究及尚无人涉足的研究领域。东京大学亦看重在跨学科研究课题中发挥综合大学多学科和人才优势,融合各方知识开拓新的学术领域,该校农学生命科学所涵盖领域包括耕地、森林、海洋等生物圈,以及在此栖息的动植物、微生物均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包含从生态体系层面到个体、组织、细胞、分子的层面在内的多种多样的形式,旨在构建提高解决实际生产问题能力的农林生命科学研发体系[3]。

(三)基于多样化和实用性的社会服务理念。

社会服务是指高校利用其资源为社会服务,从这个理念来看,日本的高校开展社会服务注重多样化和实用性。日本高等院校的林学部在全国分布较广,设置最多的是关东地区的东京、千叶与茨城。这些院校的研究领域、专业设置、课程范围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在各地区的林业建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如北海道山林多,以国有林经营、调查规划设计为特色,在课程体系上突出森林经营、森林经理等课程。日本林业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是逐步完善的,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服务形式也不尽相同,如二战后主要是以开放学校设施和提供更多的教育和培训为主,之后扩展到与企业开展合作研究及开发、组建科技园区等。随着社会对环境和生态的重视,日本林业教育界积极倡导开展森林多功能经营、森林文化及其价值的研究,并把科研成果转变为国民意识。因此,高等林业服务范畴从林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扩大到森林与生态、环保及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使人类生存与森林经营有机结合。

二、日本高等林业教育改革历程

二战后,日本高等林业教育进行了两次大的改革。从改革动因来看,社会对林业需求的变化,林业科学的综合化、交叉化是日本高等林业教育改革的外部助推力,而传统的林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是其改革的动力源泉。

(一)第一次改革:扩大林业学科门类,初步建立林业教育体系。

二战后,日本仿照美国模式进行了“新制大学改革”。在本次改革中,各高等农林学校均并入有关大学,成立农学部,林业学科设置在综合性大学内。同时随着日本经济的恢复与调整发展,林业生产以大面积的皆伐和林道建设为主,林业教育在原有的林学学科基础上,增设林产学科和林产工学科(如1950年,北海道大学),有的学校还增加森林工学、环境保护和农林经济等学科,林业教育体系趋于完善。

(二)第二次改革:拓宽林业学科内涵,构建森林多资源与环境综合的教育体系。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进行了“第三次教育改革”,提出教育的目标是完善人格,指出“人是在自然界中生活的,因而要适应自然法则,理解人与自然的各种关系”。与此同时,日本国内木材约50%依赖进口,再加上日本实行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第一产业结构比重下降,人们开始反思林业作业方式的得失,对环境的质量越来越重视,而林业高等教育改革显现出滞后的特征,传统林学优势专业如森林经理、造林、森林保护等学科逐渐衰退,林学学科的本科在校生也呈下降趋势。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林业高等教育改革才被列为重要位置,到1994年形成的《2000年林学的提案》,此时期日本进行大学结构的调整改革,强调学科的交叉综合,要求改革本科课程设置,让学生参与课程评价等内容。

三、日本高等林业教育改革内容

自《2000年林学的提案》推出以来,在文部省的支持下,日本林业教育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在构建林学学科体系、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保持林学活力、林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一)重建科系设置。

为了适应现代林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本打破了原有农、林、牧、渔的界限,将林科类的林学、林产学分散到应用生命科学、生物环境科学、生物生产科学、地域经济资源科学等课程类群中,形成森林生命科学、森林环境科学、森林资源科学和国际开发农学等专修,这样的调整符合学科发展和综合解决环境问题的要求,体现了学科交叉、综合发展的趋势。如农工大学分别将林学设在“农林生产学系”、“生物环境学系”和“地球生态系统学系”之中;名古屋大学、三重大学、爱媛大学、鸟取大学、岛根大学分别改设为“资源生物环境学系”、“生物资源学系”、“农林综合科学系”、“生物生产科学系”,将林学予以合并;鹿儿岛大学和琉球大学分别设有“生物生产学系”和“生物环境学系”等。

(二)积极拓宽学科专业面。

在本次改革中,许多高校林学科都改变了名称,有的与相关学科合并更名为森林科学科,还有的改名为生物资源、生物生产、环境科学或其他新的综合学科等。总体来看,“森林科学”已经成为共识,这种名称上的变化反映了人们对林学认识的提高。改革后,各大学所设的学科名称虽然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重视林学的特殊性,力求通过专业学科的合并和改组,促进林业多学科和相关学科的综合教育,把教育的着眼点扩大到环境、资源等更大的范围上。如东京大学森林系林学专业目标旨在推进于森林相关的生物科学、环境科学、资源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具有世界性水准的教育与研究,同时注重解决与森林的经营管理相关的基础性、实际性的问题能力人才的培养。

(三)人才培养实行通识化、跨学科开放式教育。

日本高等林业教育旨在培养综合性开放型人才,要求学生掌握通用性强的知识,并具备较强的就业应变能力。根据日本高校林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学生入学后,一般要接受一年半至两年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外语。在完成基础教育规定的学分后,转入林业或林产工业学科学习。在4年制的高等林业教育中,有近50%的时间用于学生的文化素养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扩大知识面,开拓思路,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学生在完成基础教育课程进入林业或林产工业学科学习,直到做毕业论文之间,并不细分专业。直到进入研究生课程后,才进行较深的专业课学习。大学期间,各学科开设的课程涉及面宽,选修的自由度大。如北海道大学林学系的必修课涉及林业、水保、林经和采运4个专业;选修课涉及森保、野生动物、林机、土木工程、林产工业5个专业,40多门课程,其中50%以上是跨学科的,要由其他系或其他学部的教师任教。[4]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

日本林业学科在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方面,具有人文社会学占较重分量、专业课内容覆盖面宽、课程选修自由度大等特点。如北海道大学教养学部开设有20门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主要有哲学、心理学、论理学、历史、文学、音乐、美术、法学、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林学专业学生必须在教养学部学满规定的学分后才能转入农学部的林学科或林产学科学习。在教学方法上,日本普遍实行课程制和讲座制两种教学方法。课程制是按照必要的学科设置课程,安排教师上课,和我国高等院校现行的教学方法基本相同。以传授书本和基础理论知识为主,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一二年级教养课程(相当于我国的基础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这种形式;讲座制是按学科专业领域开设专业讲座,以讲座为基本单位配制教师和培养学生,三四年级的专业课及研究生教育主要采用这种形式。

四、对我国林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几点启示

日本高等林业教育的改革通过积极拓展林学类专业面,重新设计林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并结合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的变革,不断适应日本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使得林学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取得明显提升。学习和借鉴日本近年来高等林业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对于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我国林业院校林学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一)国家应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重视林业及高等林业教育的改革及发展。

日本在本世纪初,受生态、环境、生物技术等学科全面渗透的影响,传统林业学科体系面临着危机与挑战,在这种形势下,日本文部省提出大学改组与改革,从经费、设备、人员编制等方面给予积极的配套,从某种意义上讲,文部省的改革动力甚至大于大学内部。我国高等林业教育面临着发展机遇,国家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推动林业科学发展,要求高校林业院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水平,努力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高层次林业人才。但同时,由于受传统观念及政府投入不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等农林院校面临着越来越多依靠自身努力难以改变的困境。院校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促进高校办出特色”的目标要求,建立政府主导、行业部门主动参与和社会支持的高等林业教育发展机制,在高等林业院校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创新团队、科研项目、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方面,给予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鼓励高等农林院校走特色发展的道路,为林学类专业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紧密结合林业院校各自的办学特色和办学定位构建新的人才培养体系。

日本林学类专业教育能充分结合所在学校的办学特色,形成各自的体系,在各地区林业建设中起着更大的作用。在人才培养中,强调基础知识的综合和专业面的宽厚,旨在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可塑性。借鉴日本经验,我国林学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结合不同林业院校所在区域特点和办学优势,构建各有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培养目标上贯穿宽基础、通识化的教育理念,设置基础课程(通识教育)和高级课程(专业教育)两个学习阶段。在前两年基础课程学习阶段,拓宽基础素养课程的范围和选修课程模块的比例,强化林学类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学生在完成基础课程后,参加专业认知实习,取得足够学分后方能升入高级课程阶段。在高级课程阶段,三年级学习林学核心课程,四年级学生选择专业学习方向,即林学专修课程(如林业科学、自然资源与保护等专修),并完成毕业论文,为研究生阶段的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进一步拓宽专业领域,建构大资源、大生态、大环境的林业专业体系。

近代林业教育诞生至今,专业设置和划分体现了分化又综合的发展趋势。日本林业教育界普遍认为“森林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科学,需要结合社会需求进行多学科的交叉研究,而这种研究同时促进对传统专业的更新和改造。借鉴日本不断拓宽专业领域,以培养厚基础、复合型人才的经验,我国高等林业院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需要拓宽专业领域,主动融入国家林业和地方生态环境建设战略,如瞄准现代高效林业、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生物技术与新医药、节能环保、绿色经济等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依托原有的传统专业,构建包括环境科学、野生动物、生态学、草场科学、湿地科学、水土保持、森林旅游等专业在内的“大资源、大生态、大环境”林业专业体系。

(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林学类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

日本高等林业教育要求学生掌握通用性强的知识,并具备较强的就业应变能力,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中,重视素质教育和跨学科的开放式教育,利用学校整体教学和科研平台,为学生提供自由的教育环境。这种跨学科的开放式教育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掌握各专业相关基础学科知识,避免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我国高等林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结合林学类专业作为一门应用型专业的实际,教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此,高等院校要从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材内容、转变教学方式、强化教学实践、严格毕业论文等几个环节入手,全方位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宽容学生用科学的态度质疑“权威”,同时把最新的科研成果积极地引入教学中。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各类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加大实习实训等经费的投入力度,并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多种方式的学生实习培训模式,切实增强林学类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日本林业[EB/OL].http:///portal/main/

map/sjly/sjly46.html.2012-2-22.

[2]刘东兰,郑小贤.日本的高等林业教育改革与森林科学[J].中国林业教育2010,6:77-79.

[3]东京大学概要[EB/OL]http://www.u_tokyo.ac.jp/stu03/e01_06_01_j.html.2012-1-16.

[4]刘贵友,刘志民.道路·模式·战略——高等农林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2009年度项目“高等林业院校在建设高教强省中的战略选择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09年度重点课题“新形势下我省高等林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编号:B-a/2009/01/018)。

推荐访问:日本 教育改革 新时期 林业 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