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投资理财诈骗

时间:2023-06-17 12:48: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当下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投资理财意识也渐渐深入人心。但近年来投资理财诈骗也随着理财市场发展不断“推陈出新”,如何防范成为投资者时下最关心的话题。本文总结了几种理财诈骗的骗局,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如何防范理财诈骗。

投资理财类电信诈骗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火热,网络上的各类投资理财产品成了投资新热点。投资往往“高风险高回报”,犯罪分子利用这规律,制造假象诈骗投资者。以“天天返利”“高额回报”为诱饵的投资理财类电信诈骗层出不穷。

案例

2018年11月的一天,浏阳张女士被一条陌生的好友申请打破了往日的平静:一个名为“鼎利财富”的好友剛打完招呼便开始向张女士介绍某投资理财网络平台,“收益高,到账快”。一开始张女士对“鼎利财富”介绍的投资理财项目并不感兴趣,但是经过几天朋友圈收益截图的“轰炸”,张女士心动了。“鼎利财富”给张女士详细介绍投资平台项目相关情况并发过来一个平台注册二维码,张女士完成扫码、注册、绑定银行卡等一系列动作后,就一步步掉入“鼎利财富”设好的陷阱。“一开始我转账给他的钱都充值到了平台账户上,收益也在次日可以查到”张女士回忆道。从第一次转1000元,收益25元,到第二次转5000元,收益129元,随着提现到手的钱增加,张女士对“理财平台”也更加信任,高额的回报让她越陷越深……张女士为了获得更大的收益,第三次她选择“投资”了一个本金50000元、收益1350元的“理财产品”。次日,等待着她的并不是提现到账的银行短信通知,而是被“鼎利财富”拉黑的消息通知。

警方提示

投资者需要保持高度警惕,不要被暂时的高回报迷惑,不要相信只挣不赔的“买卖”,避免陷入投资理财诈骗陷阱。一旦遭遇电信诈骗,保存好汇款、转帐凭证等信息并及时报警。

互联网客户端理财诈骗

案例

2018年8月,永善县公安局溪洛渡派出所接到辖区彭某某、刘某某、胡某某等多名受害人报案称,2018年6月以来,通过朋友推荐、网络宣传、或手机自带的APP下载安装投资理财客户端,使用支付宝、网银等交易平台向所谓的“投资理财“公司网站投资5500元至1.4万元不等的本金入股分红。受害人在分得首次180元的红利后便再无下文,致电客服电话无法打通,至今既拿不到分红也不能提取本金。

警方提示

加强甄别。投资者在购买网络理财产品时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保持平常心态,慎对高回报承诺,摒弃高利息诱惑。

查询信息。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规定,经营性网站必须办理ICP证,否则就属于非法经营。

分红陷阱。目前各大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超过5%的,一般都在5万元起购,投资周期也在几个月以上,且受市场影响收益波动大。收益率远超银行投资理财产品,并宣称保本和高额分红的存在较大骗局风险。

核实情况。虚假投资理财网站提供的投资项目繁多,且无实质实业投资说明,多数宣传项目资金用于扩大经营规模等,并没有资金支配方向、企业收益状况等详细信息。

股票理财投资诈骗

2018年12月,广州增城警方破获一起诈骗案件,骗子假借投资理财名义,放长线钓大鱼,让投资者先尝甜头再丢大头,相继骗了约40人,共计785万元。骗子将骗来的钱肆意挥霍,网上投资、豪赌,没想到自己也掉进了别人的圈套。

案例

吴先生加入了一个QQ群,在群里认识了一名男子李某。李某在QQ群上称自己炒股有经验,大家可以投钱委托他代炒,保证高盈利。吴先生最初并不相信,但是从QQ群到后来微信群,吴先生始终关注着群里的信息和动态。群里经常发出各种高盈利投资产品介绍,也时不时有群友声称赚到不少。吴先生开始心动,试着加了几个群友私聊,结果听说都投资了确实有盈利。反复考量后,吴先生决定试试水。2017年2月,吴先生私加了李某的微信,表示想进行投资理财。出于谨慎,吴先生第一次只投了2万元,选择3个月盈利。很快,李某微信上发来一张“托富×信投协议(5期)”的照片,让吴先生打印后签名,再寄回给李某签名,形成有效合同双方存留。3个月后,吴先生果真收到5000元盈利,于是继续用2万元投3个月,也按时收到了5000元盈利。吴先生同之前一样再投3个月,这次李某称盈利没有那么乐观了,便将本金和盈利一共23000元转回给吴先生。经过这一轮合作,吴先生很满意,放下防备心,决定放手投钱给李某理财。2017年12月和2018年4月、6月,吴先生先后3次共转给李某22万元,投资半年期的产品,每次都有协议合同。然而,这回吴先生迟迟拿不到盈利款,等到第一笔钱半年期到,李某也没有主动将本金打回。吴先生多次追问,李某都推辞说把钱投资了香港的公司,国家现严格管控进出资金,钱暂时周转不来,之后李某又一再声称,其老婆已经去香港追钱,但迟迟未回。2018年10月,吴先生主动提出陪李某一同去找他老婆,最后确实在香港找到他老婆蒙某,但是蒙某声称自己也被骗了,追不回钱。吴先生听信了李某和蒙某的说辞,以为是投资失败赔了22万,自己认栽。但是和吴先生一样跟着李某投资赔钱的其他人可不这么想,有人选择报警。2018年11月,警方对李某、蒙某夫妇进行调查,发现他们只是假借投资理财的名义骗钱,涉嫌诈骗犯罪。经过警方大量工作,李某、蒙某交代了骗局背后的真相。

李某夫妇二人都是无业人士,李某早年涉足股市并钻研过股票分析,陆续在网上结识了全国各地的股民朋友。李某经常发布他认为值得投资的股票信息,有人采纳后投资获利,渐渐地李某在自己的圈子里树立了可信度。之后,李某就是利用这份信任,谎称自己可帮人做专业投资炒股且确保高收益,骗人将钱交给他。学过设计的李某将所谓的投资产品精心包装成“托富×”“快托×”等,制作的协议合同更是有模有样,让人看不出破绽。骗来的钱怎么用呢?李某将小部分用于吴先生等投资人收益返还,以维持骗局。同时,其老婆蒙某在网上作一种叫“互助×”的拼单投资,投过几千元都有赚到,于是他们将大部分骗来的钱投到了“互助×”,没想到最后突遭崩盘,李某夫妇损失50万元。之后,他们又陆续在网上投资“百家×”“三三宝××”等产品,均相继亏本。李某夫妇赔了100多万元后,非但没有收手,反而还将骗来的钱大肆挥霍。网购、旅游、买车,蒙某甚至用这些钱参与世界杯赌球、赌“六合彩”等,最后花大价钱买了“六合彩”特码,却发现自己也被骗了。

在警方对李某夫妇诈骗案立案调查时,李某交代,已经骗了约40人,共计785万元。目前,李某、蒙某二人因涉嫌诈骗犯罪,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警方提示

“欲望就像填不满的沟壑”,当看到别人赚钱自己会眼红,当自己赚到了小钱还想赚大钱,假借投资高收益名义的诈骗就是抓住了这种心理弱点。正规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投资,都会事先声明“高收益必定是高风险”,绝对没有“保收”的高收益理财产品。投资理财最好选择正规金融机构的产品,打出“高收益”且“只赚不赔”的民间理财投资都可能是骗局,更不要轻信一开始的小赢小利,这可能是诱人深陷诈骗圈套的假甜頭。

外汇理财投资诈骗

案例

小张在家中和一陌生QQ好友聊天时,对方称自己在炒外汇,收益很高。后陌生好友将自己所谓的投资经历与小张一起分享,称其在一外汇平台内短短几天就能赚几万元钱。同时,还有专业分析师指导,第一天投资,次日就有收益。经过对方一系列语言诱骗下,小张动了心,并向陌生好友详细咨询了一些关于投资方面问题,对方向小张细致解答,并将其所谓的投资收益记录截图发给小张。最终,小张认为该人靠谱,回答相关问题也很专业,后登陆了陌生好友提供的外汇网站,并在陌生好友所谓的分析指导下在网站内购买了两笔外汇资金,共计58000余元。第二天,小张欲登陆该外汇网站查询收益情况,发现网站无法登陆,遂小张联系陌生好友询问情况,而陌生网友早已将小张拉黑,小张才恍然大悟,自己被骗了。

警方提示

陌生链接、山寨网站要辨别。诈骗分子常常利用网络平台冒充合法公司,设立山寨网站和机构,谎称公司经过相关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服务费用低、投资台阶低,易操作,回报高,诱骗投资者。

朋友圈里的“大师”要核实。一些所谓“大师”以QQ群、微信群、手机短信等形式群发投资理财信息,并承若稳赚不赔。这些无非是“大师”制造的假象,俗称“托儿”,烘托他们的神操作,利用投资人急于赚钱的心理取得信任。

不要轻信短期致富的诱惑。请理性投资,对提供的所谓“内幕消息”保持警惕,摒弃一夜暴富的观念,切记天上不会掉馅饼。

养老投资理财诈骗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和居民收入也不断提高,人们一改传统的理财观念,不再只把钱放在银行存息,而是多渠道进行投资。将积蓄进行投资理财成为我国居民的一大话题。但是不要以为理财是年轻人的事,很多老年人也理财。不过老年人是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维权能力弱、防范意识差,极易成为一些犯罪分子施骗的靶子,一旦诈骗成功,将给受到侵害的老年人的精神、身体和经济上造成很大伤害和损失。

案例

王老太退休后一直赋闲在家,儿女们工作都忙,不能时常来陪她说话,所以近来她也学着年轻人玩起了微信打发时间。这天,王老太正百无聊赖地刷着朋友圈,突然一个小姐妹发的一条消息像磁铁一样吸引了她的目光。“喜讯喜讯,特大喜讯!休闲养老哪里去?北京海淀找XX!高息投资哪里找?还是北京XX好!”看到这两句宣传语,王老太不由自主地看了下去。花了半个小时,王老太才明白这个把养老和投资结合到一块的XX公司是怎么回事了。据XX公司的文案称,“全国各地都有XX公司的养老服务连锁基地,基地拥有先进的为老服务体系、高标准的适老化整体设计、针对老年人的专业健康管理系统和各地独具特色的养老环境。”只要消费者与XX公司签订一份《养老服务协议》,一次性支付10万元保证金及500元年费,在一年的有效期内,可以选择入住XX公司在全国的任意一家基地,XX公司提供生活起居、文化娱乐、康护保健、每日三餐、健康护理、文娱活动等服务,服务期限为20天。在这20天里,星级酒店住着、高尔夫球玩着、氧吧公园走着、理疗师按着,好不惬意。不过,服务项目虽花样繁多,但所有的服务费用都要从预先支付的那10万元保证金中扣除。如果消费者没有接受服务,XX公司承诺,将在协议期满后10日内全额退还10万元保证金。那高息投资是怎么回事呢?原来,XX公司还“贴心”地为消费者准备了一个兜底选项。那就是,如果你交了保证金和年费之后,在有效期内因种种原因未入住养老基地,那在协议期满后,XX公司将给予你一份年化收益率达8%的现金消费补贴。也就是说,只要10万元本金投进去,什么都不用做,一年后就可以净赚8000元。王老太有些心动了。不过她也知道,“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现在的投融资骗子忒多了,动不动就看见有老人把一辈子积蓄拿来理财被骗,最后变疯甚至自杀的新闻。王老太想,自己可不是那样糊涂的人。身为一个知识分子,自己是有理智、有判断力的,不会像其他受骗者那般糊涂。她认为XX公司这个产品跟新闻里的那些诈骗手段应该是不一样的。因为XX公司提供了两个选择,养老服务或者投资。她认为,就算投资是假的,大不了跟圈里小姐妹一起去养老基地享受享受也不亏呀!于是,王老太便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和XX公司签订了《养老服务协议》。虽然一开始想得明白,但是交了钱的王老太还是舍不得去养老基地消费,一心想着到期去收取8000元的消费补贴。

一年转眼间就过去了,王老太兴冲冲地跑到XX公司,找到了曾经嘘寒问暖、百般热情接待她的业务员小马。“小马,我今天来拿那10万元保证金和8000元消费补贴了。”小马还是那个热情的小马,只是热情之外多了几分真挚的“歉意”:“王阿姨,您记性真好!咱们确实说的是今天退款。但实在不知道怎么跟您开口,公司现在遇到点困难……”王老太赶紧询问情况。小马告诉王老太,公司当前资金周转出了点问题,现在没法如期兑付本金和消费补贴。“不过,困难总是暂时的”,小马拿出了一份《补充协议》,协议中确认了王老太投资情况及XX公司应退还钱款数额等具体事项,同时列出一份详细的还款计划,承诺公司将严格按照计划分期给王老太账户打钱,并主动提出以年息10%计延期滞纳金。没顺利拿到钱,王老太有些心塞;面对XX公司这么诚恳的态度,王老太又有些心软。权当好事多磨吧!王老太这样安慰自己。

回家后,王老太便将小马微信设为置顶,三天两头找她催问还钱事项。可是小马已经不是一年多前那个小马了。慢慢地,小马回复信息的速度越来越不及时,态度也越来越不耐烦,直到有一天王老太发现,她发给小马的信息被拒收了。她与XX公司之间连接的那根看似最牢固的绳索断了。至此,王老太终于意识到,自己与新闻上那些投资理财被骗的老年人并没有什么不同。陷入绝望后的王老太痛定思痛,经子女提醒,来到海淀区法院递交了起诉XX公司的诉状,要求XX公司返还保证金10万元、综合年费500元,支付年化8%的消费补贴及年息10%的延期滞纳金。

警方提示

谨记高回报伴随高风险。老年人选择将自己养老金用于投资理财时,大多是被集资人许诺的高额利息、入股分红所吸引,殊不知当你看中骗子的高回报时,本金已经岌岌可危。如果有人和你说,他们的理财项目收益高、风险低,那么就一定要提高警惕,以免落入理财陷阱。

投资前要商量以免事后受埋怨。老年人辛苦攒下的养老金是与老伴的共同财产,在打算投资前一定要和老伴商量。数十万元的投资支出对家庭来说也属于大事件,老年人除了和老伴沟通外,也要多听听子女的意见。很多老年人投资失败或被骗后,因为事前没有与家人商量,事后更不敢让家人知晓,老人除了遭受较大经济损失外,精神上也承受了很大压力。

不贪小利免成非法集资帮凶。有的老年人经不住骗子高利息诱惑,购买了理财产品。老人“收益”后,又将项目介绍给身边的亲朋好友。对老人许诺拉人头给予几个点的提成,老人有可能经不住提成的诱惑,介绍身边更多的人也购买理财产品。一旦被骗后,不但自身遭受损失也让邻居成为受害者,更重要的是自己还成为了非法集资的帮凶。

审慎选择投资理财对象。老人在选择理财产品时,要审慎选择投资对象,做好相关的信息查询工作。各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官方网站可以查询企业的注册信息,可以查看公司的注册资本、股东、注册地址等信息。

融资企业金融资质要必备。我国对金融机构实行的是准入制,从事金融业务要取得金融许可证,没有取得金融许可证不能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如果有企业向老年人募集资金,老年人首先应当在银监会的金融许可证信息网上查询平台查询企业是否具备金融许可证,如果经查询不具备从事金融许可证,就不要参与企业的集资,以免权益受损。

融资项目本身要审核。很多非法集资都是打着生态庄园开发、修建养老公寓、投资机场高速路建设等旗号,公开的向社会募集资金。老年人容易被这些高大上项目所吸引,这些项目是否真实存在不清楚,项目是否真正委托募集资金不清楚,项目经营状况及前景不清楚,也没有途径去审核这些项目。其实好多项目都是骗子虚构的,本身并不存在,只是骗子用来集资的幌子。

合同先审查,签字要慎重。老人在签订合同前,一定先认真的审查合同的内容,包括合同约定的还款期限、违约责任、以及合同约定的利息。老人要切记凡是签字的都要认真审核,凡是对方的承诺都要落实到文字上。

理财有担保,防范于未然。老人在投资理财时,为了降低风险,可以要求借款公司提供担保。对担保公司,还应当审查其是否具备担保资质和能力,很多公司用自己投资的子公司或者其他关联公司为债务作担保,那么担保能力就很弱。如果担保合同约定承担连带保证责任,那么一旦借款公司违约,老年人就可以要求担保公司承担偿还责任,可以一定程度上的降低风险。

遭受损失及时处置不拖延。老年人投资理财时,如果公司到期未偿还借款本金或者利息,要及时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发现被骗,集资人可能涉嫌非法集资的,老年人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追究涉嫌非法集資犯罪的刑事责任,立案后,公安机关会根据案情需要冻结、查封集资人的财产。不要相信骗子拖延的花言巧语。

维权要理性,寻求专业帮助。非法集资的受害者大多涉及几十人或者上百人,而其中又以老年人居多。老年人因非法集资被骗,可能毕生攒下的养老金都被骗光,可能难以接受这样的现实,情绪往往非常激动。老人要及时寻求专业法律帮助,依法维权。

慈善类诈骗

案例

某日,网民胡某,突然收到一个金姓陌生人要求添加微信的信息,胡某没有多想便加了此人为好友。此后几天,这个自称金某的男子,多次通过微信和电话与胡某沟通。金某自称供职于上海某慈善机构,专门负责向弱势群体拨发救助金和捐助款,并在电话中向胡某承诺,会无偿向其捐助32万元,帮助胡某改善生活。一番花言巧语,胡某对这个所谓的金某深信不疑,面对即将到手的32万元巨款,胡某本不牢固的思想防线彻底崩塌,一心只想着32万元的救助金,完全相信了这个素未谋面的金某。在接下来的交流中,胡某一步步走进金某设置的陷阱,金某在取得胡某的信任后,以签署救助金发放合同、补齐税款、海关税等名义要求胡某向其打款。然而,面对骗局,胡某已经没有分辨能力,听从金某的安排,于3日内,分别向金某提供的账户打款9800元、32000元和30000元。打款之后,胡某一直追问金某32万元救助金何时能拿到手,此时金某已经开始闪烁其词,开口闭口仍要求胡某再汇款7万元,才能最终拿到这笔32万元的救助金,而胡某不放心,再次拨打电话时,金某早已将胡某拉黑,胡某这次醒悟过来,自己已经上当受骗,最终选择报警。

警方提示

1.陌生人通过添加微信等方式加好友不要掉以轻心,在涉及财产、费用、资金时,尤其要提高警惕。

2.不要向陌生人汇款,在陌生人以交税、无偿提供资金援助等服务时,切记不轻易汇款。

3.慈善机构做慈善一般不会通过微信联系的方式,捐助一般都是面对面进行。

非法集资诈骗

案例

2019年1月,深圳福田警方打掉“财富中国”非法集资平台,6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此案受害人遍布全国各地,涉案金额高达11.9亿元人民币。

2019年1月,福田警方接线索称,深圳市财富之家金融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及其旗下的P2P平台“财富中国”存在非法集资问题。接报后,警方立即联合金融监管机构对该企业展开调查,通过核查公司账目、问询相关人员、调取公司流水等系列调查,确认该企业存在相关违法犯罪行为。

经查,警方发现“财富中国”存在四方面问题:一是未经相关部门批准非法开展集资活动;二是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公众公开宣传相关非法集资业务;三是虚假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给付回报(保本付息);四是向社会公众即不特定对象非法吸收资金。高回报,往往意味着高风险。“财富中国”以高利息吸引用户投资,向用户许诺的年利率高达14%。本案中,有事主在该平台投入资金多达数百万元。“‘财富中国’由于未取得相关金融资质,只能点对点开展借贷业务,主要利用信息不对称牟利”,福田警方办案民警表示,“财富中国”利用平台发布虚假标的,非法募集资金,警方对此类违法行为绝不姑息,坚决予以严厉打击。此外,警方在调查中发现,“财富中国”平台运营团伙还控制着另外一个平台“要车车”,目前警方已对两个平台合并侦查。2018年8月初,切实掌握相关证据链条后,福田警方重拳出击,依法对李某保、吕某威、李某玉、张某柱、庞某会、钟琦涛6名犯罪嫌疑人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予以刑拘。同时,警方冻结该公司涉案银行账号,查封该公司的涉案房产,其他涉案资产仍在进一步追查中。下一步,追回的资金、资产,将由人民法院判决后统一进行清退。

警方提示

1.投资有风险,不建议选择高风险产品,谨慎看待“高收益”“高回报”。

2.在选择理财平台和产品时,要认准资质,通过正规公司或平台进行投资。

3.获邀参与投资时,不要轻信宣传,理性慎重。

推荐访问:诈骗 投资理财 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