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21世纪的45型驱逐舰

时间:2023-06-16 16:06: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自马岛海战以来,英国海军为了解决对新型防空型舰艇的需求,已经经历了多年的努力,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1999年4月,英国、法国和意大利三国的国防部长签署了一项联合研制主防空导弹系统(PAMMS)的声明,才使得英国多年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

未来远征作战对海上防空的需求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形势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前苏联的解体和华约组织的解散,英国海军的作战对象、作战空间、作战使命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海军的作战战略也相应地从以远洋反潜作战转变为“由海到陆”的远征作战。在英国国防部1998年发表的《国防战略评估》中明确强调,英国海军在新世纪的主要任务是与盟国海军联合执行海上军事行动。英国海军已经认识到,在不久的将来,海军作战空间将从“相对简单”的远洋深海转变为极为复杂的近岸浅水域。在冲突多发地区的近岸浅水域作战时,参战舰艇将得不到来自本国的支持,而且作战水域距离本国或盟国很远,海上交通和支援也将受到极大限制。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海军的首要作战使命将是从海上向岸上投送兵力和进行火力打击。尽管自1990年以来,英国海军的兵力不断缩减,但仍是一支强大而且配置平衡的海上力量,在远征作战中具有强大的兵力投送和火力打击能力。目前,新型两栖作战舰艇(“海洋”号直升机航母和“海神之子”、“布尔沃克”级两栖舰艇)正陆续服役,从2012年开始,未来航空母舰(CVF)和未来航母舰载机(FCBA)也将加入现役,英国海军的远征作战能力正在不断得到加强。

然而,两栖舰艇和航空母舰这样的平台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空中、海上和水下威胁,其本身又不装备相应的防御武器系统,因此需要一支强有力的舰队来提供保护。对英国海军舰艇而言,最大的威胁当属低空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在当今时代,反舰导弹技术正在迅速扩散,据美国海军情报官员估计,目前世界上75%以上的国家拥有各种类型的反舰导弹,那些没有反舰导弹研制能力的国家可以轻易地在国际市场上买到各种先进的导弹。因此,发展有效的海上防空作战能力已经迫在眉睫。

传统分层防御体系已不能满足英海军需要

英国现有的海上防空战能力是按照分层防御的思想发展起来的。分层防御的原则就是使用几个连续层次的武器和对抗措施(干扰机和诱饵)对来袭的目标产生累积的杀伤和消耗。

舰队的最外层防御是由航母搭载的拦截机和早期预警机配合来承担的。后者携带有大功率雷达,能够对来袭目标进行远程探测和报警,拦截机则根据预警机提供的信息进行拦截。舰队中承担防空战任务的舰艇则构成舰队的第二层防御。为给整个舰队提供尽可能“滴水不漏”的空中防御,防空型舰艇装备的制导武器系统必须具有足够的射程、机动能力和准确性,以确保武器能够迎击来自所有方向的威胁。最后一层防御系统由舰艇自身装备的近程防御武器和诱饵系统承担,用来对抗上两层防御体系的漏网目标。

要想使分层防御获得良好效果,在作战中必须实现3个截然不同但在时间上相互重叠的步骤:首先,获得和保持准确的实时战术图像;第二,对可能的威胁进行识别、评估和打击优先权确定;第三,分派武器和/或对抗措施,以摧毁来袭武器或使之失效。而现有的分层防御体系在近岸水域中显然已经不能很好地实现上述步骤。

分层防御的思想产生于冷战时代,当时北约国家搞分层防御的目的是为了对付飞跃大西洋远程来袭的苏联高空打击武器。尽管这一思想在现代海战环境下仍然有效,但当舰艇在近岸水域活动时,由于水域环境复杂,各种传感器的性能都将大打折扣,嘈杂的战场环境中存在大量的自然或人为的假目标,使得战术图像的处理将更加复杂化。再加上近岸水域复杂的水文条件和繁忙的商船及空中交通,使得分层防御的实施变得非常困难。

另外,在近岸水域中,战场空间明显减小,来袭目标的方向更难确定,因此对威胁的探测距离和跟踪报警时间大大减小,敌方低空飞行的飞机或岸基发射的反舰导弹可能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出现。所有这些都造成传统的三层防御体系中最外层防御的作用急剧下降,依靠防空战舰艇提供严密保护的重要性不断突出。

42型舰的马岛惨剧是45型舰的“催产士”

目前英国海军的防空战任务是由装备先进中程空空导弹的“海鹞”FA.2舰载截击机(与“海王”AEW.2直升机配合作业)和装备“海标枪”中程导弹系统的42型驱逐舰来承担的。在舰载机防空方面,到2001年底,经过重大改进的“海王”AEW.7直升机将加入现役,未来航母舰载机和未来建制机载早期预警(FOAEW)系统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加入到防空战主力之中。而在舰艇防空方面,英国海军则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正在服役的42型驱逐舰虽然是英国海军中最重要的主力战舰,在服役期间也已进行了多次改进,但由于设计上的先天不足和改进潜力有限,总体而言已经到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

1982年的马岛海战中,3艘42型驱逐舰首次参战,就落得个两死一伤的结果,虽然没有预警机而无法形成远程探测和空中拦截体系是酿成惨剧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但该级舰在电子探测设备、武器系统方面的确存在着巨大的不足。

首先,42型驱逐舰的雷达配置问题很多,缺乏探测低空目标的雷达,无法及时发现低空来袭目标,特别是没有装备可探测超低空掠海飞行反舰导弹的雷达系统,导致“海标枪”无法及时作出反应。

另外,该舰装备的“海标枪”舰空导弹是60年代研制的,其打击对象是高空飞行的前苏联飞机,尽管做了改进,也能够用来打击低空飞行目标,但没有对抗超低空掠海飞行反舰导弹的能力。而且“海标枪”导弹系统一次只能攻击一个目标,虽然能自动装弹,但必须等到前一个目标被击中后,雷达才会去探测和跟踪下一个目标,因此无法应付飞机或反舰导弹的集群攻击。此外,英国在建造42型驱逐舰时,为了降低成本,限制了舰艇的排水量,简化了壳体结构,采用了薄壳型舰体,容易被导弹击穿和受热起火。

针对马岛海战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英国海军对42型驱逐舰进行了改进,主要的改进包括:改变了导弹系统的制导回路,采用了新型的爆炸碎片战斗部,使用了现代化的909-1型目标指示雷达,新型红外近炸引信,并且引入了自动化目标指示系统等。1991年2月,英国海军“格洛斯特”号驱逐舰发射的“海标枪”导弹成功地拦截了伊拉克的一枚“蚕”式反舰导弹。尽管如此,改进后的“海标枪”导弹系统恐怕仍然难以满足现代海战的需要。马岛海战的经验教训使英国海军认识到,必须尽快研制出42型驱逐舰及其“海标枪”导弹系统的替代装备。装备主防空导弹系统的45型驱逐舰成为英国舰队翘首盼望的“护花使者”。

“好事多磨”的45型驱逐舰计划

英国海军为了更换老旧的42型驱逐舰和GWS30“海标枪”防空导弹系统,已经进行了多年努力。80年代初,英国马可尼公司和英国宇航公司先后设计过两种新型防空战舰艇,这就是人们常说的43型和44型驱逐舰。由于这两种设计在指挥与控制系统、搜索与火控系统等关键技术上没有大的突破,最终被英国海军否决。80年代末,英、法、德、意、荷兰、西班牙、希腊和比利时八国决定联合研制一种具有90年代先进水平的新型战舰,这就是NFR-90战舰计划。但是由于八国在舰艇的设计要求和投入的财力等方面分歧很大,大大干扰了研制进程,于是英国和法国于1989年退出该计划,导致该计划不了了之。

1993年,英、法决定联合开展“地平线”计划,以研制新一代通用护卫舰(CNGF),随后意大利也加入进来,三国计划在2002年首先建成服役3艘新型舰艇,每个国家一艘。但由于舰艇的研制中多次出现拖延,导致新舰艇无法按原定时间服役,最乐观的估计也要推迟到2006年。实际上,能否研制成功连研制机构也没底。英国的42型驱逐舰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更换,将不得不超期服役;另外,新型舰艇即使研制成功,其运行和保障费用也非常高,这将导致英国海军无法保持正常的防空能力,大量的矛盾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该计划再一次夭折。1999年4月25日,三国国防部长发表了联合声明,正式决定联合研制主防空导弹系统,同时结束“地平线”计划,英国自行研制45型驱逐舰。

为与英国海军现代海战使命相适应,45型驱逐舰必须适合于在任何气候条件下的远洋深海和近岸浅水域作战。另外,该级舰艇还要具有能同本国、北约或其他联合舰队中的舰艇协同作战的能力。为此,英国海军确定了45型驱逐舰将承担的四大使命为:为装备较弱或没有装备的舰船提供保护;作为航母编队或特混舰队的组成部分执行任务;单舰执行任务;执行非战斗任务。

45型驱逐舰介绍

45型驱逐舰由英国马可尼公司和英国宇航公司设计,据称其舰型与“地平线”计划中的护卫舰基本上是一样的。虽然有关45型驱逐舰的准确参数尚不多见,但从“地平线”护卫舰的一些情况,我们可以对它有个基本的了解。

“地平线”护卫舰长140米,宽19.9米,吃水4.8米,满载排水量6500吨(45型确定为6300吨),航速30节,续航力7000海里/18节,舰员编制200人(另有35个备用床位)。

据报道,45型驱逐舰舰载武器装备可能包括1座127毫米舰炮、1或2座“密集阵”近程防御武器系统、1座48单元“席尔瓦”导弹垂直发射系统、2座四联装“鱼叉”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和2座三联装324毫米鱼雷发射装置。

45型驱逐舰可搭载一架英国最新研制的EH101“默林”MK1型三发多用途重型舰载直升机。该机最大时速为309千米,最大航程1759千米,续航时间为5小时,装有高性能搜索雷达和多种探潜装备,携带4枚MK44鱼雷或4枚“海鸥”空舰导弹或24名特种作战部队队员,具有很强的反潜、反舰和特种作战能力。

45型驱逐舰的动力装置可能与“地平线”护卫舰是一样的,采用柴电燃或柴燃联合动力装置,双轴推进。其备选方案有3种,分别为:①2台燃气轮机,总功率36兆瓦;4台柴油发电机,总功率10.4兆瓦;2台推进电机,总功率6.6兆瓦。②2台燃气轮机,总功率42兆瓦;4台柴油发电机,总功率5.2兆瓦;2台推进电机,总功率2兆瓦。③2台燃气轮机,总功率43兆瓦;2台柴油机,总功率8兆瓦。

45型驱逐舰计划中的主防空导弹系统

45型驱逐舰计划中的重中之重就是研制主防空导弹系统。

马岛海战后,英国国防部总结经验教训,提出研制一种真正具有区域防空能力的舰载作战系统——支援防空导弹系统(SDMS),要求新系统必须能同时对付全方位来袭的多个低空飞机或反舰导弹,为舰艇及远征编队提供严密的伞状保护。几经周折之后,SDMS正式演变成为主防空导弹系统。

1999年3月23日,英、法、意三国就联合研制主防空导弹系统达成协议,1999年8月11日成立了欧洲主防空导弹系统联合投资公司,该公司三分之二股权归欧洲宇航公司,三分之一归英国马可尼公司,总部设在巴黎,由三国人员共同组成。按计划,主防空导弹系统研制将持续7年时间,合同内容包括系统的研制、生产和鉴定;向三国各交付一套主防空导弹系统,以及生产200枚“紫菀”导弹和相关系统。按计划,2003年将进行主防空导弹系统的综合试验,2005年进行海上发射试验,同年向英国海军交付第一套主防空导弹系统,2006年开始批量生产。系统交付后将立即装舰进行港口试验和海上试验(2007年前完成)。

按照合同规定,联合投资公司还将就增强导弹性能进行研究,以使其能够对抗2010~2012年间的反舰导弹威胁,届时主防空导弹系统的基本结构可能会进一步改进,从而具备对抗低层弹道导弹的能力(尽管英国海军还没有提出这一需求)。

主防空导弹系统的研制将充分利用英、法、意大利三国在联合研制模块化的未来面对空武器系统(FSAF)中开发出来的技术,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

★“紫菀”15和“紫菀”30主动寻的舰空导弹;

★“埃姆帕”G波段(供法国和意大利使用)或“桑普森”E/F波段(英国使用)多功能雷达;

★48单元“席尔瓦”导弹垂直发射系统;

★先进的指挥与控制(C2)系统;

★S1850M型D波段远程搜索雷达,向主防空导弹提供三坐标搜索信息,以及向舰艇作战系统提供水面和空中图像数据。

“紫菀”导弹是法国玛特拉公司研制的中、近程高机动舰空导弹,有两个型号——“紫菀”15和“紫菀”30。

“紫菀”15是近程导弹,主要作用是为水面舰艇提供近程对空防御,特别是对付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该导弹结构类似于美国海军的“标准”SM-2BlockⅣ增程型导弹,只是助推器上有附加弹翼。该导弹弹体长2.6米,直径0.18米,弹重100千克;助推器长1.6米,直径0.36米,重200千克,据称其射程为1.7~30千米,战斗部采用碎片式高爆弹头,重10~15千克,导弹最大机动过载可达50g(另外,导弹上使用了侧向推进控制系统,能够在飞行末段再提供12g的过载能力),最大飞行速度超过4马赫。

该导弹采用主动雷达导引头,该导引头由马特拉公司研制的“米卡”空空导弹的AD4A导引头改进而成,为多普勒体制,采用Ku波段。战斗部采用延迟触发引信,使导弹能在接近目标约2米的距离上引爆。

中程的“紫菀”30导弹与近程的“紫菀”15相比,只是助推器不同,弹体完全相同,“紫菀”30的助推器长2.2米,直径0.54米,重345千克。据称,“紫菀”30导弹的射程为3~100千米。

“紫菀”导弹系统的最大特点是一弹多用,它可在10~25千米内防御超音速反舰导弹,在15~45千米内防御高速飞行的攻击机,在30~80千米内拦截预警飞机。另外,该导弹在加装远程警戒雷达后还可执行战区弹道导弹防御任务。

该系统的第二个特点是系统反应时间短,从首次发现目标到导弹发射不超过6秒钟,可全天候防御飞行速度2马赫、15g机动的掠海飞行反舰导弹,具有抗饱和攻击的能力,可以对付来自任何方向的目标,并且具有较高的抗电子干扰能力。

装备45型驱逐舰的主防空导弹系统中使用的搜索雷达可跟踪100千米以外的大型空中目标,可探测50千米以外、雷达反射面积为0.5平方米的反舰导弹,可同时跟踪120个空中目标,并能优先处理其中50个威胁程度较高的目标,且可同时制导16枚导弹。

结束语

按照计划,第一艘45型驱逐舰将于2007年正式服役,英国计划共建造12艘该级舰艇,加上舰载的主防空导弹防空系统,总投资为60亿英镑(约98.5亿美元)。目前该计划正面临着两大挑战,一是在2007年前使主防空导弹具备初始作战能力,二是如期下水第一艘舰艇,并且能够证明新舰艇在不超出预算的前提下物有所值。45型驱逐舰能否让望眼欲穿的英国海军满意,我们还需拭目以待。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使该级舰能够按期合格地服役,距离马岛之战也已有25年的时间了。在经历了这么多次的失败之后,英国海军已不能承受再一次的失败了。

推荐访问:英国 驱逐舰 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