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时间:2023-06-16 08:00: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本文探索了有效培养基础教育事业急需的创新型计算机专业师资的培养模式,突出师范特性、强化基础、提高综合应用能力、注重创新、全面发展。改革传统的、封闭的、以传授已有知识为核心的应试教学模式,对整个培养过程中的教育观念、培养目标、评价体系、教育方式、专业课程设置、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实践了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类培养的教育模式,在“双导师制”、“实验教学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实践与研究。

关键词: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 (2007) 24-0074-06

1引言

社会对于人才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计算机专业的师范学生在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还有更高的要求。然而,近几年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是相应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发展变化却相对滞后,特别是IT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方式、培养模式等,基本上是千篇一律,使得培养的人才在高端缺乏优秀的具有创新精神的社会急需人才,在低端缺乏具有创新精神的实用人才。普通师范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这个问题显得更为突出。

根据地方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在对基层教育单位所需人才类型的知识能力结构进行了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2003年9月以来,我们对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如何更有效地培养社会急需人才的培养过程和模式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坚持突出师范特性、强化基础、培养综合应用能力、注重创新、培养“全人”的教育概念。不断改革传统的、封闭的、以传授已有知识为核心的应试教学模式,对整个培养过程中的教育观念、培养目标、评价体系、教育方式、专业课程设置、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实践了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类培养的教育模式,在“双导师制”、“实验教学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实践与研究。建设了一批可以广泛共享的电子类教学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全新的资源支持,有效保障了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取得了好的教育效果,受到了师生和有人单位的好评。

2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研究

2.1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情况调查

由于近几年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相应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发展变化却相对滞后,特别是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方式、培养模式等,基本上是一个模板,使得培养的人才在高端缺乏优秀的具有创新精神的社会急需人才,在低端缺乏具有创新精神的实用人才。在地方师范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这个问题显得更为突出,使得其培养目标的实现大打折扣。

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经历了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20003年起我们进行了近300次的系列调研活动,走访了河南省有关市、区、县和乡村202所学校,对广大基层教育单位所需要的人才类型的知识能力结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就如何培养社会上所急需的这类人才的培养过程和模式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几年来我们完成相关的“项目研究报告207份、项目实践报告23份、发表教研论文17篇。

系统的实践探索使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多年来高等师范学校教学内容改革从人才培养过程的局部、单项课程的学科基本要求出发,在打好基础、锻炼能力、提高素质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仅现于一两门课程的改革,从局部上看富有成效,但是从人才培养的整体效果观察,效果并不理想。首先是各单科课程的改革成果在对一个人才培养计划中“组装”有困难,往往会超过四年制本科总学时要求,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其次,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熟练掌握的一些知识,过去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也难以列入人才培养计划。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结构也不尽合理。我们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该是整体推进的系统工程,应该全面地考虑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整体设计,推进整体改革,追求整体效果。

2.2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教育观念

高等师范学校应当用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来指导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是目前高等师范教育必须面对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改革传统的、封闭的、以传授已有知识为核心的应试教学思想,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对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改革有重要的先导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多样化的更高要求,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通过4年多的实践和学习研究,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素质教育

●创新教育

●整体知识教育

●个性化教育

●教育国际化观念

●终身教育观念

3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3.1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

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综合素质”和“知识与能力结构”方面的具体目标是如下:

综合素质目标。① 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高,道德品质和法制意识强,有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② 文化素质:有较好的文化素养,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和人际交往的意识能力。③ 师范素质:有扎实的教育理论修养,掌握教育基本规律并能自觉应用,有教育创新意识和能力。④ IT素质:掌握扎实的现代信息基础理论知识,有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的研究方法、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素养。⑤ 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知识与能力结构目标。① 综合能力: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综合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生存竞争能力、应用知识自觉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研究能力。② 师范能力:要求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能教好自己本专业的课程,能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教书育人,能当好班主任;有一口漂亮的普通话,能写好三笔字(粉笔、钢笔、毛笔);掌握基本的教育技能和技巧。③ IT能力:能上好信息技术课;能对本单位的中小规模的信息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建设、维护和管理;能应本单位工作需要,设计一般的教育软件和制作课件。

3.2课程改革方案

3.2.1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主要指标

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定,突出基础理论教育、实践教育、拓宽学生知识面等,适当开设人文类基础课程,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中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指标为:

(1) 本科学制:基本学制4年。

(2) 在校总周数:200~202周(按标准校历为202周,新生入学晚一周,毕业提前一周)。

(3) 教育教学周数:166~168周。

(4) 寒暑假:34周。

(5) 学期制:实行两学期制,标准学期为21周。每学期大体分为两个组成部分:课程教学15周,考试l周;实践教学5周。

(6) 教学周数:154周(不包括考试、军训、劳动、入学和毕业教育的12周)。

(7)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约为6:4。

(8) 实践教学周数:大于60周(包括集中实践周和课程的实验学时折成实践周)。

(9) 课内总学时:2400学时左右。

(10) 周学时:平均24学时/周左右。

(11) 基础教育(包括理沦和实践教学)和专业教育(包括理论和实践教学)比例约l:l。

(12) 专业方向课程:约占总学时8%~10%左右。

(13) 学生综合教育时间:平均每天1学时左右。

开设课程整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3.2.2实验方案的设计

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和实验课教学时间,改革实践和实验课教学模式。下图为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图:

3.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主要特色

3.3.1本培养模式采用优化整体设计、追求整体效果

根据培养目标中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以科学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提出总体设计的主要指标,划分普通教育、专业教育、综合教育三个教育类型,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设计人才培养计划的基础框架。依据我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行政法规,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德智体美”各方面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参照社会发展要求和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用全面统筹、系统整合人才培养方案的结构和内容,追求整体优化的目标。在整合中统筹了“四个结合”:

① 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结合,拓宽领域,学科交义:

②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充实和加强实践教学;

③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

④ 教师讲授与学生学习结合,强化学生创新性学习的习惯。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保障了本培养模式的整体效果。

3.3.2本培养模式构建了科学的、协调的、可操作性强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

(1) 加强学生的人文社科教育

保证两课的总学时,调整理论课学时,增加实践课,建立实践基地,提高教学效果。 开设“大学美育”和“创新学”为必修课。开设多种形式的“小课型”人文社科选修课。

(2) 拓宽长期起作用的基础知识课程

完善外语系列课程体系,坚持基础外语教学为重点,基础外语教学实行分级教学,贯彻因材施教,开设选修的提高外语课,专业外语阅读实行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为主,阅读英语专业书和文献。探索外语双语教学。在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中,通过阅读外文文献,撰写外文综述和外文摘要等,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坚持外语教学4年不断线。保证高等数学等必修基础课的学时,增设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为必修课,现代数学方法应用等为选修课。 保障“数据结构”、“程序设计”等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时数,加强实验教学改革力度,落实强技能培养目标。

(3) 探索课内外结合的体育系列课程模式

体育系列课程通过必修课、选修课和综合教育的体育活动,教育学生初步掌握身心健康的知识、体育运动、营养卫生、医疗保健、工业安全、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技术,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身体健康,达到大学体育合格标准。能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4) 开设经济管理系列课程

经济管理系列课程包括经济学基础(30学时)、管理学基础(30学时)、经济管理实践(1周)和技术经济分析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等课程(10学时),提高学生经济管理的综合素质。

(5) 专业基础系列课程

根据培养目标科学选择专业系列课程适当的宽度和厚度,并保持相对稳定。拓宽专业教育的知识领域,增加了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改变了狭窄的专业教育,增加开设了相关专业的选修课,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完善了基础课与专业方向课的宏观比例。

(6) 综合教育系列活动列入人才培养计划

包括思想教育、学术活动、文体活动、自选活动等。学生知识的扩展、能力的提高、素质的养成离不开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综合教育通过思想教育、学术活动、文体活动、自选活动等活动进行实施。其中思想教育包括入学教育、军训、公益劳动、大学生就业指导、毕业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假期社会调查等活动。学术活动包括学术报告、学术论文阅读、科技活动等。文体活动包括文艺报告、文艺阅读与欣赏、体育活动、身心健康等。自选活动培养和发挥学生特长,学生自主选择活动内容,主要考核自选活动的完成成果,包括创新与创业成果、科学研究成果、学科竞赛、文艺竞赛、体育竞赛的成绩,社团活动、党团活动、社会工作、社会调查、勤工助学、社会活动的成果。

4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2003年9月以来,该培养模式已经在安阳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师范类专业进行了系统实践。全部课程同步实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实践有55名教师、03级、04级、05级、06级、07级共1125名学生投入教改试点。03级的学生已经顺利毕业,研究生考取率占全体学生的35.6%(占参加考试学生的78.5%),一次就业率达94%(有学生不选择工作,继续复习考研)。受到了师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以下是我们具体实践情况的简单介绍。

4.1双导师制(校内和校外导师)

学生从入学起,每位学生都分配有校内和校外两名导师,校内导师负责学生IT专业的实践能力培养,除了正常实验课由该课程的授课老师指导外,校内导师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作品、软件、教学课件、解决在实际工作中要面临的实际问题和专业难题等。校外导师从有经验的中小学骨干教师中聘请,负责在固定时间内加强学生的师范技能训练,指导备课、讲课、班主任工作、普通话、粉笔字、授课技能等。这样使学生不但能从课堂上学习专业知识,而且能适时地得到个别指导,加快了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发展。

4.2加强实验室建设

除了传统的教学实验室建设外,专门建立了创新实验基地、计算机软硬件维护实训中心、微格教室等,现有实验室面积约4000平方米,目前已累计投入560多万元,计算机等实验仪器设备共1458台件。各实验室仪器设备齐全,功能完善,教学大纲中所有实验项目能够全部开出。

4.3实践基地建设

我们创建了五种不同类型的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开放型大学生创新实验室、计算机软硬件维护实训中心、21个计算机专业实习基地、师范技能训练基地、128个计算机教育实习基地。

(1) 开放型大学生创新实验室

开放型大学生创新实验室是学生参与教师项目的实践性基地。每个参与项目的学生办公桌上都立有一个标牌、一个周记本。标牌上写有学生姓名、项目名称、指导教师姓名等相关信息。周记本上记有教师指导记录、周任务记录、小组会议记录等项目进度信息。每个进驻实验室的学生在第一阶段必须参与教师指定项目(教师承担的科研课题)的部分研究工作。在第二阶段,学生通过在本实验室的学习需要独立设计一个功能完善的应用软件。

(2) 计算机软硬件维护实训中心

计算机软硬件维护实训中心是基于社会服务性质的学习实训基地。其主要职责有两个:培训学生的软硬件维护技术,为社会上家用电脑提供上门软硬件维护服务。培训新手的运作方式是由维护技术熟练的教师或学生带新学生。先在软硬件维护实验室手把手地教,再带新手到服务对象家观看、指导维护实践,直到新手能独立工作。上门服务的运作方式是,服务为年收费性质。每年为用户定期维护5-6次,包括查杀病毒、整理系统、重做系统、升级软件,计算机内除尘、外清洁等。在服务期内用户随时打电话,随时上门服务。对于提供上门服务的学生,每上门服务一次,发给相应的报酬(补助)。

(3) 建成了21个计算机专业实习基地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师范类学生实习一般只有教育实习,而没有专业实习。为了实现我们的培养目标——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面向“教育需求第一线、社会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综合性教育人才,我们的培养模式中特别增加了专业实习。建立了安阳市贝瑞恩软件公司、安阳市成讯网络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安阳市城市地理信息中心、安阳市图书馆、安阳市信息中心等21个计算机专业实习基地。并且每个实习基地都安排有两名指导教师:一名为我院专业教师,一名为实习基地人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当(假期)时间到专业实习基地实习

(4) 师范技能训练基地

我们的师范技能训练基地包括三个微格教室与一个师范技能电子资料室。每个微格教室由一名教师专人负责管理,负责协调安排各教育实习小组的实践训练。每个学生每月至少要在微格教室进行一次授课实践活动。由小组长负责记录授课情况及大家提出的意见与建议。而师范技能导师每学期初与学期末须要对本小组学生进行一次面对面的授课指导。每次指导也由小组长负责记录,学期结束时,有关学生必须通过相应的师范技能评估。最后,到学期末将授课记录与指导记录一并交由导师保管。

师范技能电子资料室拥有3台相互独立的服务器,与300多台电脑(与软件实验室合用),服务器内有全国32所高校、近百所重点中学的200多位名师的授课录像,有我院教师参加各类教学技能大赛、学生参加各类师范生技能大赛录像,有微格教室录下的各种优质课、“问题课”等典型录像资料。电子资源量总量达500G。师范技能电子资料室的建成,大大方便了学生的“学”,开扩了学生的视野。

(5) 建成了128个计算机教育实习基地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师范生教育实习一般为期六周,而真正的“岗位”实习只有四周,并且这四周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听课,真正授课、参与其它教学实践活动的机会与时间更少。实践证明,这样的教育实习很难达到应有的实习效果。

为了进一步强化“岗位”意识,增强“岗位”职责,让学生真正体会“教师”感,我们的新模式中增加了一个重要环节——“顶岗实习”。总实习时间为6周,前2周有原来的任课教师带班指导并完成课程交接工作,安排2-3名实习学生顶替一名实习单位的教师,而将被顶替教师安排在我院进行为期3.5周的专业技能提高培训。这项工作的开展能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目前我们已经与128所中学达成并实施了“顶岗实习协议”。使我院与实习单位在实施同一模式下,获得了双赢。

4.4分层分类指导

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实践过程中,重视数学、外语和专业基础课教学,鼓励学生在大二时过英语四级,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发展潜力。 充分发挥教师的“三育人”作用,分年级、分阶段、分层次,把素质教育具体化。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内,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个人特长、家庭经济情况等)对于学生进行分层分类指导,为学生的考研或就业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这项工作的开展充分调动了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4.5锻炼了教师队伍

全体教师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对学生认真负责,整体教学效果优秀,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近几年来涌现出“全国模范教师”“省管优秀专家”“省级优秀教师”、市“十佳教师”“市管优秀专家”“市优秀教师”各1名,校级“优秀教师”37人次。

在教学和科研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近几年共发表37篇教研教改论文,科研论文215篇(SCI、EI收录57篇),主持或参与各种课题29项,出版著作、译著、教材等共21本。讲授的课程中有2门课程分别在06年07年评为河南省精品课程,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一本教材入选“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6本教材入选21世纪精品教材。

5模式创新与实践的启示

我国有着为数众多的地方基层院校,大学生的主流面也是面向基层,如何探索一条培养基层创新人才的道路,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探索培养基层IT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全国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近5年的“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与研究,已经给了我们许多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构建并实施的“以实验教学改革为基础,以设计为主线,以科学研究训练为依托”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在基础层次,应该加大自主学习的力度,特别是操作性内容应该改为“网络平台”和“资源库”支持下的自主学习。当然这需要有相应的考核体系来保障教学目标的落实。

(3) 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知识性要保持一致。内容要突出系统性,在选材上,既要把握成熟的知识点,也要将发展中的知识贯穿其中。

(4) 建立“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是实现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高水平的网络教学平台使师生在交流过程中突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在网络教学平台的支持下,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5) “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类指导”是落实高校培养目标的一条新路。重视数学、外语和专业基础课教学,可以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发展潜力。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内,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的考研或就业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能充分调动了教学双方的积极性。

这项创新与实践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效果,特别受到了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我们的这项教学改革在2005年获得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当然,我们的研究与实践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在课程设置上,如何将计算机知识的体系结构设计的更加合理,在核心课程建设和公共基础课程的结合上,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在考试的方法和手段上都需要进一步努力。

参考文献

[1] 袁振国. 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 张秉钊. 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 高教探索,2005,(4):72-74.

[3] 王爱民. 师范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建设的实践与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07,(6):17-20.

[4] 王爱民. 智能化课程网站设计的关键技术与应用[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22).186-189.

[5] 王爱民. “计算机应用基础”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研制[J]. 管理信息系统,2002,(2).43-44.

作者简介

王爱民(1957-),男(汉族),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育、人工智能、IDSS。

TEL:13064406898

E-mail:wam508@aynu.edu.cnwam508@163.net

推荐访问:师范院校 计算机专业 实践 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