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优化方法

时间:2023-06-15 13:48: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重要的辅助学科,它希望用发展的眼光让学生融入进来,与社会发生积极互动,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充分和谐融合,也促进学生学习该学科的积极主观能动性。本文就以积极心理学为例,简单探讨了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有效课堂教学优化方法。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积极心理学;课堂教学;优化方法;民主

在积极心理学层面就告诉人们,要树立科学的幸福观必须要在发展维度上进行优化,要积极适应社会,要合理确定成功预期,要达成竞争与合作的良性互动,要明晰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就要做到这些要点,采用积极心理学的专业内涵做依托,营造相对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实现教法优化。

一、 积极心理学的概念与应用方法

(一) 基本概念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分支,它主张对人积极心理品质的深度研究,希望充分发挥人所固有的建设性力量,结合目标促进个人和社会更好地向前发展。积极心理学中拥有相对完善有效的实验方法手段,是能够研究人类美德积极方面的心理学思想。另外,在教育方法上积极心理学所主张的内容也与传统心理学不同,传统心理学强调人心理问题的个体咨询与团体咨询。而积极心理学则采用了更为积极的方法与态度来面对人的心理问题,采用正面材料做导向帮助人塑造阳光向上的心态,实现对人的心理问题有效调节。同时它也主张人人平等和对独立个体的尊重,研究人的积极情绪,使人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心理能力。

(二) 应用方法

利用积极心理学展开教育活动可采用到的应用方法相当之多,例如积极心理学辅导法,它就通过积极的心理干预策略配合聆听、谈话等方式展开教学过程,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指导实现对学习者积极情感体验的深化,增进学习者的积极品格与积极力量,最后促进他们的自我发展。不过当前许多中学一味将心理辅导工作推给心理辅导室去操作是不正确的,因为像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就有这样的作用功能,教师利用积极心理学中的心理辅导教法就能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心理辅导过程融合起来,如此可获得相对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科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的《在集体中》这一单元教学就可以利用积极心理学辅导法实现教学优化,将教法与教材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基于集体生活中每一名学生不同的角色进行假设。假设每一名学生都是乐观主义者,那么他们的笑声将会改变周围同学的心情,同时也会他们也会在其他同学身上学到积极的品质,在沟通中更好了解和接受自己。所以在教學中教师应该主动将积极心理学辅导法内容融入教材内容中,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并从集体生活中体会集体环境为自己所带来的帮助,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并帮助他们形成个体自愈的强大能力。

另外像积极人格培养法也是积极心理学中所倡导的教学方法之一,它希望借助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拥有感恩之心与原谅之心,例如在教师可设计教学情境做到课堂气氛渲染,在教科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的《远离犯罪》单元教学中结合时事新闻情境,再同时为学生播放短片《生命的伟大》,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来由,让学生深度了解生命。同时再结合当前社会上频频出现的犯罪事件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说他们对于社会中犯罪问题的看法,这些行为是如何摧残生命的?我们又该如何保护生命?那就是利用道德与法治教育来激发青少年一代情感,让生命中充满感恩的情愫,让每一名学生都对生命、生活充满信心,这样才能维持社会发展的整体和谐,让人们都远离犯罪,培养学生良好的、积极向上的人格态度。

二、 积极心理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优化策略

利用积极心理学的本质可以提炼多种教学应用方法,教师同时也要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特质内涵实现课堂教学策略优化,即要营造相对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展开教学过程,确保教学目标与学生生活目标相融合,同时保证学生始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融合教学目标与生活目标的教学优化是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根本。首先教师要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即希望教学目标能够源自于生活,在教学目标中首先折射抽象生活,并将它作为是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在社会生活中的规范基础。在教学目标设置方面,教师就应该思考3点问题“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设置这一教学目标?”“该怎样展开教学过程?”在形成多维度教学目标后就能展开教学设计。在教科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的《走进社区》这一单元学习中,就包含了“我们生活的地方”和“在社区中生活”两课内容,教师完全可以结合积极心理学完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在社区中的具体角色定位来设置教学目标。同时直接将学生带出课堂,到社区中展开体验式教学过程,带领他们在社区中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服务,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社区中的角色地位,培养他们对于生活、对于帮助他人的热情,即通过社会生活教育他们,培养他们在生活、在学习中的自信心。俗话说“行是知之始”,这样的教学情境创设与教学活动开展就营造了一种相对自由的民主化氛围,指导学生如何在社区中生活并做出贡献,并体会社区中的良好民主氛围,甚至作为社区中的一员来营造民主氛围,告诉自己和社区中的大家要遵守社区道德法治规范,共同打造良好生活空间等等。这就是将道德与法治课堂搬到生活中,做到教学目标与生活目标相互融合,为学生在生活教育中形成良好的示范与体验式学习格局设计。

三、 总结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多地融入积极心理学这样的优秀教育理念,强调教学过程的积极向上与生活化,凸显其教学过程的实效性,为初中生塑造良好人格与道德法治规范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殷秀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中外交流,2018(31):210.

[2]余雯雯.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探析[D].闽南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

李海英,四川省泸州市,四川省泸化中学。

推荐访问:法治 课堂 道德 初中 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