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田径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施路径

时间:2023-06-15 11:36: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依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改革高校田径课教学模式,巩固教学成果,弘扬体育科学,切实推动全国亿万学生广泛开展阳光体育工程,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校体育田径教学改革路径

当前,我国体育事业正处于建设体育强国的关键和重要时期。随着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和《全民健身条例》的颁布实施,我们正面临着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主席在北京奥运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的艰巨任务。

一个国家的体育水平、体育普及程度、全民素质与全民健身状况如何,往往是以其田径运动的水平作为衡量的重要标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纲要》充分考虑了体育自身的特性,全方位确立了体育课程在高校的地位,凸显了素质教育下新的教育理念,为高校田径课教学指明了改革方向与创新思路。

一、提高学生主体地位,深化积极健康情绪

在田径课教学实践中,教师以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为切入点,全方位地发掘各种优化因素,启迪、引导学生了解田径,认识田径,喜爱田径,使之建立起终身体育意识,这不仅是更新教育思想,重构育人模式、提高教学水平的要求,更是高校体育工作者必须掌握的教学艺术。

教师在田径课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快乐式教学。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内外田径运动纳入课程结构,尽力拓展田径课的时间和空间,有效利用田径运动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体现出自身的个性特征,自觉培养自己的健身意识、健身习惯和运动能力,使田径课与健康的关系更直接、更密切、更加适合当代大学生的需要。教师必须转变以我中心的传统观念,要由传授者向培养者、开发者、评价者转变。教师应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科学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与锻炼中体会田径运动的乐趣,进而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田径课教学可以打破原有的系际、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应提倡“选课选人制度”,实施课内外相结合的“一元化多层面”教学理念,改革“一年级基础课、二年级选项课、三年级选修课”和“操场式课堂”的传统教学旧观念,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求,真正把田径课教学变成快乐田径课、健身田径课、开放田径课、竞技田径课。

在田径课教学中,确立和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师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的一种表现。这样做,有利于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方向转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有利于田径课的实践教学与时俱进。

二、更新教学指导思想,赋予田径课生机活力

我们知道,田径运动的竞技特点是以发挥人体最大活动能力为前提的。如果学生不具备相应的身体素质,那么形成和掌握运动技术就比较困难。另外,由于学生相互之间对各项技术动作的理解程度,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统一的技术要求,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也难以适应和接受。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及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观念也在随之发生变化。多数人在参加体育运动时,并不关心该项目的竞技水平,而是对运动给人带来的健康和娱乐更为关注。这一发展趋势是无可否认的现实。因此,田径课教学应突破传统的“竟技第一”的教学模式,应围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将竞技性与趣味性、娱乐性相结合,充分利用田径运动的健身与教育功能,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这一根本目标为出发点,从竞技体育的技术教学向培养终身体育的健身方向发展。也就说,要把田径运动的走、跑、跳、投所构成的基本身体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指导,使之成为学生愿意接受的、并能经常进行的、用于锻炼身体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方法和手段,即“体育生活化”。田径课教学只有不偏离这一发展方向,才能走出低谷,才能充满生机活力,才能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和欢迎。

三、丰富课程内容,反映时代特色与体育科技发展

“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和健身价值的充分体现,是重新确立田径课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高校田径课教材的主线应丰富、充实健身内容和体育文化的含量,宜体现基础性、实效性和渐进性。在教学手段方面,应采用变化多样、趣味横生的娱乐性、灵活性、多变性方式方法,适当降低教学的技术要求,重视人格的塑造,避免“过度教学”,使竞技与全面发展和谐共进,以吸引、凝聚、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爱好和关注。在教学组织上,教师应掌握适宜的难度,安排合理的负荷,多将个体行为活动变为集体参与。比如,把田径教学与游戏、球类项目有机结合,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快乐的运动中淡忘疲劳、增强体质、克服心理障碍、保证教学效果、活跃课堂气氛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如多媒体电化、影像、幻灯、计算机等),反映时代特色和体育科技的发展,展现国内外体育明星的形象风采和他(她)们对发展人类体育运动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这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引导更多的学生走进田径课教学中来。

普通高校的健身式田径教学,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田径健身课。这种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并不是以发掘学生的极限运动潜能为目的的,而是通过教学实践,让学生了解田径各项目的正确动作技术,懂得一些简单易学的训练要领和健身方法,使之运用这些科学知识和健身手段进行自我锻炼,从而使身心得到健康的全面发展。在课程内容上,仍需要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力求健身性、文化性与竞技性相结合,使其定位在体育发展的前沿。

四、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学校体育的存在主要是教育功能。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师的教学,主要体现在业务素养和教学能力方面。教学能力是知识转换过程的评价,体现在实施手段、学习氛围和质量提高的幅度。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无论体育教学还是大学生自身,都离不开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因为无形的精神力量是战胜一切困难的资本。

娱乐性是现代高校体育的重要特征,也是学校体育的魅力所在。但是,体育的娱乐性大都隐藏在体育的竞技性之中,也可以说体育的人文性是来自体育的竞技性。应该指出的是,高校田径课的竞技性并不等同于竞技运动,这是与“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和谐一致的。

推荐访问:田径 路径 课教学 思考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