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导向下高职金融类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时间:2023-06-13 14:42: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金融类专业的培养方向是金融企业的基层从业者,是合乎市场要求的金融业务人才。本文围绕高职金融类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能力培育、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等问题,提出了相关教学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金融专业 教学改革 对策

随着金融行业的迅猛发展,市场对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其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般说来,金融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是指从事银行、保险、基金、证券等行业的专业人员。如何培养金融行业需要的高职人才,一直是高职教育金融类专业研究的重点问题。从社会需求来看,对金融人才需求最多的地方是行业基层和业务第一线的人才。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金融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金融产品的数量不断增加,金融专业知识结构的更新也在不断加快,表明社会需要复合型、实用性金融人才。因此,高职金融专业培养要以市场为导向,及时把握国民经济动态,预测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对金融人才需求的动向,明确高职金融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专业能力,以切合金融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制定与金融行业特点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

近几年来,我国金融行业发展迅速,就国内各金融行业来看,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加快,外资金融机构不断进入,合资基金公司逐渐增加,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基金业对人才的需求增长较快,对金融各类人才需求总量随之攀升,特别是金融高职人才的需求,用人单位竞争十分激烈。在此背景下,高职金融类毕业生就业形势普遍良好。

1 高职金融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高职金融类专业人才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其原因如下:

一是近几年来我国金融行业发展迅速,就国内各金融行业来看,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加快,外资金融机构不断进入,合资基金公司逐渐增加,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基金业对人才的需求增长较快,对金融各类人才需求总量随之攀升;二是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我国的证券市场步入了稳定发展的轨道,证券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特别是自2009年4月13日起,《证券经纪人管理暂行规定》正式施行,从事证券业务的证券经纪人取得证券经纪人证书方可执业。据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经纪人队伍有8万多名,具有执业资格的只有近三分之一,这类人才的需求是十分迫切的;三是企业、个人的投资和融资活动与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日益联系在一起,企业、个人越来越成为金融活动中的重要参与者,这就需要大量的金融人才为之服务;四是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中央为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从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近年来新设立的金融服务机构如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也逐渐成为吸纳金融人才的大户。

2 根据市场需求,找准专业培养目标。目前市场对金融人才的需求一方面在总量上在持续提高,另一方面对人才的质量和结构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才培养目标对专业具有决定意义,是专业的特色和生命力所在,也是教学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依据。高职人才是否具有竞争能力,能否达到行业标准,能否达到职业所需的技能要求、道德规范和职业精神,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高职金融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以“优质银领”、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旨在培养适应市场需要,既懂金融、熟知金融产品,又具备较强的金融市场分析、金融产品营销技能,从事银行、保险、证券、投资理财、一般工商活动等服务第一线的高等专业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能在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从事实际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具备“一技之长+综合素质”、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技能型金融人才。

二、坚持以提高专业能力为主线,构建新型课程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既要考虑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就业的适应性,又要考虑专业(职业岗位群)的针对性。笔者认为,高职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立足学生今后就业的岗位,以职业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为出发点。

1 基于能力本位下的专业课程设置。金融专业教育对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要,培养综合核心技能的是重要一环,在其课程体系建设中要得到具体体现。所以,课程设置要在通过金融行业专家共同分析论证,对金融专业所涵盖的业务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与职业分析的基础上,以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为依据(如表1所示),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一线岗位技能为核心来组织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要做到精练、重点突出,紧扣专项能力培养的需要;基础课要为后续课程打基础,专业课要为实训课提供技术理论知识,并与之紧密结合。

2 充分考虑金融行业岗位所需课程。课程设置要在充分了解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对不同金融机构特点和岗位(群)人员的需求进行分析,针对专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需求,构建体现岗位核心能力的模块化专业主干课程体系,如表2所示。

首先,通过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及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为学生提供具有一定实践性和应用性的专业知识和支能;其次,职业与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也在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所以专业课程体系总是处于一种开放的、动态的状态,把专业前沿探索的最新成果、最新的概念原理与操作技法源源不断融入专业课程的内容之中;同时,针对职业岗位内涵的变化、用人单位的需求变化、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及时对专业课程的内容体系进行改革,以适应市场对金融人才的需求。

3 按照“对证施教”的要求,注重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标准的对接。高职院校普遍实行“双证制”,不仅要求学生获得学历证书,而且要求毕业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正书。证券行业、保险行业都要求持证上岗,银行业也开始推行从业资格考试,在就业市场中,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往往体现出较强的竞争优势。“对证施教”即通过对照职业资格证书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来组织实施教学,是对高职院校实施“双证制”的完善和发展。高职金融专业在课程设置时要参照银行业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证、保险代理人资格证、会计从业资格证等职业资格考核标准,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内容,形成课程标准。使学生在毕业前至少获得一本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用人单位提供行业认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4 创新教学方式,深化实践教学。实践性教学是高职教育的特色,也是专业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一般由校内实训、校外实践、毕业实习等环节构成。在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中,从金融行业一线的需要出发,重点突出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的职业能力。为满足金融业对操作型人才的需求,也为突出高职教学的特色,对整个实训课程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在三年的学习中,逐步加大了金融专业课程中的实训项目,并将其系统

化。在第一学年进行以基础课为主的学习,穿插部分专项技能训练;从第二年开始实行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并重的课程设置;第三学年只安排少量的理论课程,大量安排实践课程,并且有半年时间进行顶岗实习。这样的教学目的是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在较短时间内胜任工作提供保障。

(1)校内实训环节。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金融实验教学提供了极大便利。目前市场上已有证券模拟交易教学系统、期货模拟交易教学系统、外汇模拟交易教学系统、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模拟系统、信贷业务及风险管理模拟系统、国际结算模拟系统、保险精算技术教学系统等软件。金融实验室的建设可满足专业课程的实训,为学生走向社会提供理论结合实际的实验环境。在金融实验室中,虽然场景是模拟的,但工作项目是真实的,可以较好地将岗位的工作内容移植到课堂上。在实训中要以工作项目为载体,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为方法,最终目的是通过模拟的交易环境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校外实践环节。校外实践是在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上完成的。校外实训基地能为学生提供完备、真实的工作环境。走出教室,到企业去,通过见习、社会调查、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来实现,学生通过对金融机构、金融业务进行了解、接触,可以让学生从心理和技能上产生接纳和适应,实现教学向工作岗位的迁移。

(3)毕业实习环节。毕业实习即顶岗实习期,是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品质,同时也是综合检验学生学习效果,为学生就业提供机遇、创造条件。在顶岗实习期间,金融机构负责安排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作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训练,使学生掌握相应岗位的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具体工作和企业相关人员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除了专业技能的培养外,还要加强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具有就业竞争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

三、整合资源。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就业工作实效

高职院校承担了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的重任,但光靠职业院校单方面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其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着人才培养的成功与否,最终要通过企业检验。对学校而言,可弥补学校缺少实践经验师资的不足,使学生提前试水职业生活,培养职业感觉,在走出校门前就做好就职的热身运动。对企业而言,这一过程也是发现人才、选择人才的过程,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将其安排到最合适的岗位,节省后期人力资源的管理成本。通过企业和学校的深度合作,有利于找到学校育人和企业用人的结合点,实现有效对接。

此外,就业指导服务要贯穿高职学生教育的全过程,通过就业指导帮助学生认清形势,转变职业观念和择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合理规划职业人生,将自己的需求与社会发展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发挥金融企业的协同作用,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一些报告讲座或直接聘请行业专家走进课堂,使学生从更高层面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行业规范,提高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方华,刘沂漾,就业导向下高职金融类高职院校专业教育改革与实践[J],浙江金融,2005,(5):60-61。

[2]廖旗平,客户导向经营模式下高职理财专业人才培养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8,(2):27-28。

[3]曲国庆,高职教育证券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想[J],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4):50-52。

[4]姜宇国,陈可,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的问题探析及对策建议[J],商情[财经研究),2008,(06):133-134。

推荐访问:教学改革 高职 导向 类专业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