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整合下的教学探索

时间:2023-06-13 11:12: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技术教育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要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学科特点,拓展教学思路,创新学习模式,教学中以“小课题”设疑,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实现整合教学“做中学、学中做”的通用技术课为信息技术课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信息技术课为通用技术课搭建拓展的舞台相互支撑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课程整合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

一、 通用技术课为信息技术课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

1、 信息技术课的培养目标

信息技术课经历了从“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到“应用软件的使用”又到“信息技术”的过程,长期以来,大多数信息技术课以讲语言、讲应用工具为主,重点放在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上。即使把 2000 年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与新课标相比,在目标、内容与形式上,差异也是非常大的。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表标的总目標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这里还要提一下信息素养的概念,简言之,学生的信息素养主要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评价的能力。因此,如何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是教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充分考虑高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强调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提倡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延伸或拓展,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关注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性,在达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鼓励因地制宜、特色发展

2、无的放矢的状态

基于这样的培养目标,信息技术课堂的确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软硬件条件、广阔的空间,但是让教师困惑的是,如此广阔的空间、广大的舞台有的时候教师和学生无法更好的利用。在如此巨大的信息量、如此信息泛滥的网络上,我们有的时候甚至是盲目的遨游,很容易在获取信息这样的环节就出现致命的麻烦,接下来的加工、表达、评价、交流环节的正确就无从谈起了,进而引起现存的各种矛盾,以至于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甚至决定学生的终身发展。

3、有的放矢的环境

无的放失的状态一直存在,也一直都在被关注,一直在想办法解决。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强调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社会生产、日常生活,乃至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在众多的解决策略中,我觉得,学科整合恰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与通用技术的学科整合中我们发现,通用技术课堂恰恰就是基于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的,可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良好的实践环境,从无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专家论证表明,制约人发展的三大要素遗传、教育、环境,其中环境是影响人发展的决定因素。因而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课堂的整合无疑就是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学生发展的良性环境,建立这样的环境我们就可以不用担心学生会盲目的获取不利于发展的信息,如果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激发了对技术的兴趣和乐趣后,那么就可以自然防止学生的不良兴趣爱好。

这样的整合,不但解决了信息技术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极大的解决了通用技术的问题,改变了通用技术的课堂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新课程的更好实现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二、 信息技术课为通用技术课搭建拓展的舞台

1、传统的课堂

如果教师在多媒体教室中利用投影仪播放课件,一味的讲解理论知识,学生还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听课效率不会很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逐渐减退。它的缺点是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把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讲,画面播放的速度可能太快了,而要过多地重复播放可能又会影响教学进度。要想让学生对技术课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有意识地开展技术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

2、研究性、自主性学习的整合课堂

例如通用技术课上的“马上行动:分析下列技术的产生分别满足了人们的哪些需求”。我们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前教师给学生分组(有可以上网的电脑提供),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小课题”的研究学习。在研究过程中,教师避免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比如从哪里去获取相关资料、寻找相关帮助以及解决问题的大体思路。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随着课题研究的进行,要求学生去寻找更多的知识,在老师讲授的知识和资源都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时,他们会主动在课内外进行讨论、研究,充分利用其他学科的资源并加以深入学习。

在小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定期上交课件,汇报研究进程,同时随时要对他们加以引导和帮助,对取得的成绩及时加以肯定。这样教学走出了课堂,学生也在小课题的研究中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技术的乐趣和取得成功的喜悦。

操作实践是技术课中一个不可少的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一步。对于信息技术教学,上机实践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是学生学会利用计算机接收、处理信息技术的重要环节。对于通用技术的教学,制作实践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创造、满足人类需求的发明的重要环节。

整合的课堂让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针对技术课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都非常强的特点,学生可以学会“做中学,学中做。”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也强调:“课程实施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 整合的课堂

整合的课堂不仅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学生,而且使学生再也不惟命是从、缺乏自己的思考。从小课题组的研究到成果的展示,从操作技巧的归纳小结到各类操作竞赛,无不体现了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之下,自己独立学习,在技术的情境下探究、经过一些技术试验,不断创新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活跃了思维,创新能力得以充分发挥、技术素养普遍提高。

参考文献:

[1] 技术与设计【江苏教育】

[2] 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2003

[3] 高中信息技术老师必备:新课标《解读》

[4]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M].2003

推荐访问:信息技术 浅谈 探索 整合 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