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教学

时间:2023-06-13 10:12: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新课程改革是顺应教育民主、国际理解、回归生活、关爱自然、个性发展的国际潮流,为适应新的人才培养需要而诞生的。新课程倡导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切实转变教学观念,确定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平台;构建平等、民主、互动、互进的教与学关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原来传统的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正在“裂变”,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师生共同发展的沟通教学场景。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新的教学方式突出了学习的乐趣性,思维的创造性、精神的愉悦性和心理的健康性,这对于学生学习品质的养成,使之获得必要的生存发展的知识和技能,对于培养学生的潜在优势,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以及自己一年来的教学经验,现将教学体会总结如下:

一、注意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歌德曾经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兴趣产生动机,动机引发行为。纵看人类发展史,哪一项重大发明,哪一位伟大发明家,不是由于兴趣而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浓厚的兴趣,可以使达尔文把甲虫放进嘴里;可以使魏格纳一生中四次去格陵兰探险。爱因斯坦四五岁时,就对指北针发生兴趣,他长时间摆弄它,心想那小针为什么总是指着同一方向。他还能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搭积木,直到把又高又尖的“钟楼”搭好为止。正是这种浓烈的兴趣,和伴之而来的思索、追求,使他成为近代伟大的物理学家。著名学者郭沫若曾经说过:“兴趣爱好也有助于天才的形成。爱好出勤奋,勤奋出天才。兴趣能使我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使得人们能完善地完成自己的工作。”由此看来,能否有效地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极为重要的,是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设置问题情境的关键。

二、改革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合作者和指导者。当教师把探究的火把点燃之后,就应该随时关注信息的交流与反馈,关注学生参与的广度、深度与实际效果;关注学生的学习品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的养成。这方面,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逐步转变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面从几个方面谈一下。

1.由单向传输变为双向互动 传统的教材功能观认为,教学就是把这些文明和知识的精华教授给学生;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对这些知识的获取和积累的过程。这种模式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单向传输的过程。教学以教材为本,教师要吃透教材,教好教材,学生要学好教材,掌握教材中的知识。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这种教材功能观受到了挑战,新教材功能观认为,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熏陶。知识的理解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是显性的,直接体现在教材之中;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则是隐性的,是活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在教材中发掘,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

例如在讲授技术2中结构受力分析里拱结构的特点时,为了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拱结构易承载的特点,我自己准备了长短不一,宽度相同的硬纸板,每两人一组,做两个实验:

①每组同学(同位)准备两摞同等高度的书(就地取材),先体会一下拱结构和梁的承受力的差异情况。取两张纸板中较短的一条,先平放在两摞书上,这时的纸板成为梁,随便取一件东西(书或其他重物)放于成为梁的纸板上,测试该“梁”的承受力;然后把重物拿下,同一条纸板置于两摞书中间,形成拱结构,同样测试该“拱结构”的承受力。得出结论:同样条件下,拱结构的承载力比梁的要大。

②这个实验测试的是相同宽度的拱结构,长度不同,承受力也不同。把另一条硬纸板形成拱结构加重物,测试其承受力,从而得出结论。

该环节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使结论由单向的由老师传授变为双向互动,既调节了课堂沉闷的气氛,又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拱结构的特点及优点,并能举一反三。

2.由传授知识变为传授学习方法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教学生“会学”,即教给学生研究学问的方法,是教育教学的又一个重要任务。随着学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升高,学生获得并掌握的知识会逐渐多起来。特别是进入教育信息时代,学生可以从多个渠道和媒体获得知识信息。但是这些知识是零散的,好比颗颗不同色彩的珍珠,教师应指导他们分类串接起来,将他们获得的新旧知识进行梳理、重组和整合,形成知识网络和框架,增强记忆,加深理解,体现过程与方法的价值。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到东西,而且要了解怎样去学,如何才能学得到。知识是死的,而方法是活的。学会了方法,就懂得怎样去学,怎样掌握新的知识;面对知识和信息日新月异的增加和变化,就不会束手无策。学生的头脑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知识和信息的处理和加工中心,他应该懂得知识和信息怎样归类,怎样取舍,怎样加工整合生成新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这种处理和加工的能力。我通过一年的通用技术教学,在整个教授过程中,自始至终贯穿着这个环节:通过先讲授清楚知识点,再逐步让学生掌握方法。还是以三视图授课为例,结合自制模型讲解了三视图(主、俯、左)形成规律后,与学生一起总结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后,出几个三视图,让学生自己试着补画完整。这种利用先讲授原理,再出题让学生练习的方法,在整个授课过程中都要采取,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身学习能力和素质。

三、知识整合

传统的教材只要求教师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只要求学生掌握课堂传授的知识,对于教材和教学任务来说,教师和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地位。很多教师、尤其是一些老教师已经习惯了这种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要求他们发挥主体能动性,去选择去创造去应用,他们反而不知所措。新教材的选文不再是封闭性的,不论是以主题设计还是以单元设计,都呈现出较大的弹性和开放度。没有了明确的课文重点、要掌握的知识要点、教学提示以及背景知识等,要求教师自己拟定教学目标,到教材和教辅书以外查阅资料,一些教师很不习惯,感到难度很大。这次研讨会的经验说明,要教好新教材,首先要研读国家新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改革的实质,领会教材意图。但这只是问题的一半,是提高教学效果的第一步。另一半则要从当地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把位定准确。这一点尤其重要。离开了具体环境和条件下的学生实际,是教不好的。

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教育改革的总趋势,教师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吃透新课改理念的精神,完善以往的教学模式,转变思想,方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华之崛起做出绵薄之力。

推荐访问:课堂教学 浅谈 通用 高中 新课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