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设计与制作》通识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探究

时间:2023-06-12 20:30:06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混合学习、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迅速在高校普及,作为重要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微课已成为国内课程改革建设关注的焦点。为进一步培养本科生的信息技术素养,A校于2016年制定并开设《微课设计与制作》通识课程。

关键词:《微课设计与制作》 通识课 现状 对策探究

为更好的推进该门课程建设,研究者深入课堂进行观察、记录,以此来探究课程教学现状,并探讨促进高效教学的对策。

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1] 作为新时代各种新型教学模式中传递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其设计、制作与应用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师范类院校的学生,掌握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开发制作适用于当时教学情境的数字资源是其必备的一项教学技能。A校开设“微课设计与制作”通识课程,旨在让师范类本科生了解微课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基于个人电脑和移动设备的微课设计与制作技术。[2]目前该门课程已经连续开设2年,课程开设情况到底如何,是否有值得关注与借鉴的地方,基于此问题,笔者于2018年9月份开始关注该门课程,搜集有关该门课程开展的材料并且深入课堂进行观察,现就调查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一、《微课设计与制作》课程的主要成就

1.充实通识选修课程体系,助力地方师范教育

2016年,A校鼓励各教学部门积极提出通识课程建设申请,鼓励教师大胆尝试新型教学模式。《微课设计与制作》作为通识课面向A校师范类本科学生开设,积极响应了学校建立通识教育校本课程的政策,并且为加强民族地区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探索了新的途径。此外,该课程定位到通识选修课,一方面保证了课程面向的学生群体覆盖面较广,为有意愿学习微课设计与制作的学生们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让学生们能够结合学科知识,在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下,更加深切的体会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形态与趋势,为其之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这为培养互联网+时代具备高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地方教师提供助力。

2.教学容量安排符合课程目标要求

由于通识课的性质和要求不同于专业课,在高校师生间已经形成一种普遍认同的观念,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3]即通识课一般而言教学内容少,教学要求不高。

《微课设计与制作》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目前课程内容安排能够支持学生了解微课的概念、类型、制作方法、应用模式等理论知识,掌握常用制作微课的素材准备和录制编辑技术。课程内容通俗易懂,技术操作简单易上手,在满足符合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设置的同时,不给学生增加过多的课后压力,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完成一项技能的学习

3.形成较为稳定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微课设计与制作》是一门学习内容综合性较高的课程,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教育学理论知识,同时也对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本课程第一轮教学中采用了传统的机房集中授课,理论知识的讲解与上机操作交替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课上进度较快学生的学习。在第二轮教学中采用了混合式教学方式,将操作部分的基本内容录制为数字学习资源上传在线学习平台,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则集中讲授理论知识以及针对学生作品进行案例分析点评,既方便了学生自主学习,也提高了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更具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在设计制作微课中存在的困惑。该课程采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相较于MOOC平台上纯在线的自主学习方式更加能够督促学生们持续学习该门课程达到结课标准,取得学分。

4.学生成绩评定采取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以往通识课学生成绩评价多关注学生的出勤率和学生期末考试或论文,而忽视了学生在课程学习期间的表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学习数据的可获取性增大,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关注重点。结合《微课设计与制作》课程的特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不再以出勤率和课程结束时综合作品的终结性评价为主,而是將学生学习过程期间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软件利用的熟练度、素材准备完善情况都纳入考核范围,把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师精力承受范围之内尽可能的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辅导修改,期末考核采取作品汇报的形式,考核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应用程度,同时将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列入考核,评价更加全面。

二、课程开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机房硬件配置有待加强

录屏式微课是当前在自主学习领域应用较为普遍的微课类型,因此本课程中将录屏式微课中传统PPT型微课的制作作为重点进行教学。虽然本课程中将素材准备及软件操作等部分内容上传网上供学生学习,但是在课堂讲授中,为了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模仿与避免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意外问题,通常情况下教师会简单的演示并让学生上手操作提前熟悉,方便后期更加熟练的操作。制作优质的微课,还需要对一些图片或动画进行加工,对计算机的运行要求较高,而本校机房均为一般配置的台式机,运行较大软件经常会出现卡顿、崩盘现象,并且没有配置摄像头及收音等制作微课的基本设备,必要的操作演示环节无法进行,教师纯口头的讲解直观性不强,部分学生关于软件操作等问题得不到彻底的解答。

2.部分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存在不合理性

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的设计至关重要。本课程中,将微课的选题、教学设计、脚本编写等设计部分内容集中到两个课时内进行讲授,虽保证了教学内容的连贯性,但是在讲授这部分知识过程中,由于教学对象来自于不同的学科及专业,其接受的教学技能训练程度不一,在教学设计能力方面存在差异,针对微课设计制作的选题与教学设计的讲解应当结合学科案例进行对比讲解。两个课时的教学时间相对较少,而自主学习部分的学习内容多为软件功能的操作,这部分内容较好理解,学生模仿演练即可进行操作,12个课时相对较多,可以将自主学习的课时适当的再分配给微课的设计两个课时,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理解微课的选题要求及原则、微课的教学设计与脚本编写应当注意的细节问题。

3.可参考教材提供不足

教材是教学之本, 是学校进行教学的工具, 高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成果最终都要落实到教材建设中。[4]作为初步建设中的通识课程,且网络上已有的视频教学资源可以满足当前学习要求,因而目前该门课程尚未要求配备教材。但由于学生群体范围较大,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基础程度不同,且学生对自主学习方式的适应程度不同,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教材有利于学生对微课的设计思路与制作基础、微课视频素材的准备、微课其他素材的准备、微课图片的处理、微课视频的剪辑、微课的合成、微课的生成和分享以及软件操作拓展内容的应用等教学内容有较为系统的了解。而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并未给学生提供可参考的教材书目。且据笔者了解,A校图书馆关于微课的设计与制作书目仅馆藏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张晓景编写的教材,可借数量为3本,可参考教材提供明显不足。

4.数字化学习资源学科分类程度较低

数字化学习资源是经过数字化处理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习的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各种数字化处理的文字、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课件、网络课程等多媒体信息资源。[5]本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由学生自我安排学习在线学习平台上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这样的安排既对学生的自我管理有较高要求,同时也对数字化学习资源质量有较高的要求。本课程开设2年以来,选修该门课程的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其中外语、音乐、美术、雕塑等专业的学生占较高比例,但是学习平台上提供的学习资源中典型学科案例较少,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并未达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创作思路的设计初衷。

三、对A校《微课设计与制作》通识课程建设改进对策的设想

1.构建支持微课设计与制作的工作坊

《微课设计与制作》本身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对信息化教学环境的硬件配置有较高的要求。且随着微课的应用强度和范围逐渐加强,培养学生设计、制作微课的教学技能既然已经引起了院校的关注,在教育经费支持的情况下,学校应当构建支持微课设计与制作的工作坊,配备制作各种形式微课的硬件设备,加大校园内宣传力度,推广微课理念,工作坊采取申请使用制形式对教师与学生开放,既支持高校教师制作分享优质微课的现实需求,也支持学习者在实践中感受不同类型微课的适用性差异,充分了解完成一个微课产品各个环节应注意的细节问题,充分让学生“在学中练,在练中学”,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提高操作技能,为其之后的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2.建立教师联合培养机制,深化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

“互联网+”时代,知识分享更加便捷,各行业精英人士可以将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独到见解通过互联网分享给大众,这一过程中微课是搭载信息较为普遍的载体。目前本课程的教师均为教育技术学专业出身,虽然对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有较为深入的理解与认同,但是术业有专攻,与其他学科专业的教师相比,学科专业性理解深度不足,为了让学习者制作的微课更具传播价值,可以在教务管理的支持下,联合其他学科教师建立培养联盟,针对不同学科专业的学习者提供指导,加强教师间教学理念的交流沟通,深化学科知识与信息技术整合,构建基于学科知识的微课设计、制作指导体系,帮助学生在微课题材、类型等方面的选择更加适合学科知识本身的特点。

此外,教师进行合作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将每学期学生制作的优秀作品分门别类上传到学习平台上,作为下一轮教学中的典型案例,支持学习者有选择性的学习与其专业知识相关的教学资源,丰富学科型典型教学案例。

3.校图书馆助力校本课程建设,更新扩充电子图书资源

移动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日趋完善催动了移动学习的迅速普及,利用移动设备以及网络资源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已然成为一种趋势。提供电子教材等网络资源既能够满足学习者“快餐式”的学习需求,也潜在的推动了教学方式与手段的变革。在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由于课程建设改革不断变化,教材的选择与编制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选择使用和效果验证,并且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明显加快。针对目前《微课设计与制作》通识课程存在的问题,任课教师可与校图书馆沟通交流,斟酌对比后购买几种当下实用性较高的电子教材供学生们借阅学习。

4.尝试多主体的课程考核方式

《微课设计与制作》通识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课外扩展性,不论是理论知识还是软件操作技能的训练都有助于学习者在其他学习活动中应用,评定学生成绩时,应全方位考虑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和学习行为等方面,因而评价主体不能仅仅是任课教师,还应让专业课教师、同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工作人员等共同参与,形成对学生全面、综合的评价,这符合通识教育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参与到日常教学考核中,对自我能力提升进行评价,能够促进学生的自我监督和管理。

结语

《微课设计与制作》通识课程的开设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科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加强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方面是值得探究的新途径。现该门课程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教室逐步构建,教育系统对微课资源需求发生变化,本课程内容需做出及时的调整,以提供给学习者最新的教学指导。

参考文献

[1]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3-14.

[2]李娜,郝思晨.“微課的设计与制作”混合式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1(08):32-35.

[3]教高司.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1998]2号[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34/200408/2982.html

[4]蔡雪峰,赵湘慧.数字化教材研究与应用[J].中国大学教学,2009,(1):95-96.

作者简介

李萍,(1994.12—)女,汉族,在读研究生,硕士,研究方向:教学设计与绩效技术。

推荐访问:探究 对策 课程建设 现状分析 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