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努力着

时间:2023-06-10 19:30:09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二百多年前,清代詩人袁枚筑园小仓山,取名‘随园’。1958年,江苏省档案馆成立,后来落户随园。”这两句话,经常出现在我的文章中,也出现在我们组织的大型活动中,成为描述我们江苏省档案馆大院的代表性语言。

时光穿越30余年,当我于20世纪80年代中叶踏入这个大院的时候,并不了解这块土地的厚重和她所蕴含的宝藏。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在大学四年所学专业的从业时间只有三年,可在这个大院里的时间则是长长的33年。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懵懵懂懂来到这个大院,我进入的第一个部门是江苏省档案馆管理部,学习管理档案实体。时间不长,但所做工作不少。管理档案、调卷、抄卡片、抄档案、为编纂《江苏省大事记》摘抄史料。也许有人会说,抄东西简单啊,会写字就行啦。别说,还真不简单。就说抄革命历史档案吧,许多战争年代的标语是手写的,有行书、草书,还是繁体字。如我这种在“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教育环境中长大的年轻人,那就是认“天书”啊。好在有老同志指点,咱年轻好学,孺子可教,很快便独立工作,加上手快字好,还经常受到表扬。初来乍到就受到表扬,心里很得意,竟没有去深究这项工作意义何在,也没有仔细端详那些经过战争年代的洗礼,泛黄的纸张里所承载的历史。第一次面对面近距离接触档案实体的机会就这样大大咧咧地错过了。

不久,我被调到江苏省档案局综合处,学习档案事业管理。我幸运地赶上了中国档案事业恢复整顿的好时机,在领导和老同志的带领下,见证了一项项工作从无到有,恢复发展。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教育、法制、宣传……十几年里,在学习本领、得到锻炼的同时,参与很多填补空白、首开纪录的工作,也为之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1986年,继高校、科研院所恢复职称,开始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后,档案专业也开始进行职称改革,由原来职称的评聘一体改为评聘分开。我在领导的带领下,参与起草了和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相关的文件材料,开启改革开放后江苏档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这期间,我有幸结识了吴宝康等老一辈档案工作者,和他们一道开会、调研,近距离聆听他们的教诲。当时,一个县档案局局长申报研究馆员职务。县级档案部门的工作人员是否具备研究馆员所需要的业务水平和研究能力,专家们心存疑惑。但他们没有简单否定,而是驱车至现场,实地了解情况。经过调查研究,专家们一致认为,该同志虽然身处县级档案馆,但从业数十年,熟悉档案管理业务,研究档案馆藏,工作业绩和编研成果均真实可见,符合任职条件。于是,他成为职称改革后获评研究馆员职务的县级档案馆第一人。吴老等前辈为我树立了档案工作者认真严谨、以人为本、高度负责的职业形象。

恢复整顿期间,各项工作千头万绪,人才培养是关键。从1986年开始,我在领导的带领下,又奔波在教育部门和相关学校间。1986年,南京大学先后设立科技档案专业本科和科技档案第二学士学位班。在省教委的大力支持下,1989年、1990年省档案局与扬州师范学院联合举办专业证书班;1988年苏州大学承办档案专业自学考试;1986年省档案局与省轻工厅联合在常州轻工业学校开设档案专业。江苏建立了全国第一个从双学士到中专完整的档案专业教育体系。那时候,每年一度的华东六省一市档案教育协作会,其他六家都是档案局带一所学校参会,江苏呢,南大、苏大、扬州师院、金陵职大、常轻校……双学位、本科生、大专、中专、自学考试……让其他省市好生羡慕。1997年国家档案局在长沙召开教育工作会议,江苏作为典型作大会交流。尽管我那次发言之后的数十年一直被朋友们戏称是“毛丫头上台”,但江苏的档案专业教育工作可是杠杠的呀。

那个时候提起档案局,社会上很多人理解为“办共产党案子的地方”,开发票抬头单位写的是“党案局”,看你的眼神充满着戒备,甚至肢体语言告诉你要保持距离。

改变的契机源自一次国际会议。1996年9月5日,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在北京召开。为了迎接大会的召开,那一年档案部门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宣传活动。一时间,“电视上有图像,广播里有声音,报纸上有文章”成为档案宣传必须做到的三要素,满大街都是标语、彩旗,甚至还有拱门气球。如今档案宣传的规定动作——广场宣传咨询活动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整整一年,我们都在组织办展览,办宣传咨询活动,在电视台录制三档节目:全省档案知识竞赛、领导电视讲话和“大写真——让档案造福人类”专题节目。

那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和电视台专业人员一道制作专题片。那个时候的“大写真”栏目,12分钟,仿佛是江苏版“焦点访谈”,从拍片到播出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我开始了人生第一次体验:撰写脚本、解说;陪同摄制组到科研院所、工厂、档案馆等,采访中科院院士、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档案工作人员,拍摄了大量现场素材;参与编辑剪片。我不懂操作,但熟悉素材,什么位置放什么内容,在第几个素材带、时长多少,都能准确地报出来,编辑进度大大提高。开播前,栏目负责人对我说,稿子是你写的,我看你普通话还可以,干脆你来主持吧。这可吓坏我了:我参加拍摄、编辑剪片、撰写解说,是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当主持,那可是要给全省电视观众看的呀,万万不行!没出息的我,错过了唯一一次可以上电视主持节目的机会。

1997年9月5日—10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十周年之际,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海军原副司令员、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原政委张序三中将率领全国人大档案执法检查组到江苏省检查《档案法》贯彻落实情况,那是我们第一次迎接最高级别的执法检查组。这样的检查活动,我等小辈自然没有参与的机会,但向检查组汇报的材料却是由我完成的。记得那天晚上,已经下班的我被处长召回办公室。领导们正在会议室研究迎接检查的事情,我和处长就在会议室对面的办公室里赶材料。处长帮忙找资料,我写稿子。那是我第一次承担如此紧张且重要的文字任务,压力山大,以至于今天回想起来,两个多小时的时间,细节的东西全部忘记,只留下两个字——紧张。

《档案法》的颁布实施,系列宣传活动产生的效应,终于让社会对于封闭的档案馆和档案工作有了一定的认知,开发票的时候不再出现“党案局”了。

离开综合处,我先后在局办公室、《档案与建设》编辑部工作,主要是和文字打交道。说实话,一个学理科的,在文史人才聚集的部门负责文字工作,那得多么无知无畏啊。好在领导信任,给我一句话:“握笔三分主”;也非常体谅:“你就是见识少,很多文稿起草对于你来说都是第一次。”让我有勇气承担了大量全局综合文稿的起草任务,也为近十位分管档案工作的省领导代拟过讲话稿,政策水平、站位意识大大地得到了提升。

人生易老天难老战地黄花分外香

我在大院的前十几年工作是在档案圈里,属于被动的“自娱自乐”,从2003年9月我到省档案局征集接收处,就把目光放到全社会,放到久远的历史长河中,学习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思考档案资源建设问题。这样的经历也让我看到了别样风景。

2018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张家港原市委书记秦振华获得“改革先锋”称号受到表彰。当我打电话向他表示祝贺时,老书记哈哈大笑,连说了三声“高兴”,声音洪亮,中气十足。

在江苏改革开放进程中,秦振华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他所创立并实践的“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是张家港发展之魂、力量之源,也成为新时期实现“两个率先”过程中要发扬光大的江苏精神。

2011年6月,我们开始联系秦振华,打算录制“张家港精神”创建口述史。老书记非常高兴,欣然答应。那时,正值由全面小康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中央再次肯定“张家港精神”在改革发展进程中的重大意义,秦振华受邀到各地作报告,与我们的约定一拖再拖。2012年2月一个星期天中午,我接到了他的电话,告知第二天有空,在张家港等我们。机会面前,顾不得其他,赶紧通知团队、落实车辆,第二天一早出发。11时10分到宾馆,秦振华已经等在那里了。一般到了这個点,都是先用餐,然后下午再工作。可老书记要求我们用5分钟的时间放下东西,立即到会议室开始工作。紧紧张张赶到了会议室,下意识地赶紧把手机调到震动,这个小动作被秦振华看到了,他马上让身边的工作人员“把手机关掉”。初次见面,我就领教了他的威严和效率。那一天,老书记讲了五个小时,一气呵成,没有停顿。浓浓的乡音传递着深深的乡情,挥舞有力的手势果断干脆,毫不拖泥带水。面对面,在已经离开职场多年,已近80岁的秦振华身上,依然能看到那种效率、激情、认真、严谨。我理解了为什么张家港能够成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典型,为什么没读多少书、没有太高学历的秦振华能够成为一种精神的创始人,成为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人物。

2017年11月2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发布消息,我国申报的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看到消息的那一刻,征集甲骨文研究资料的经历不断在我脑海中闪回。从2004年开始,我们征集了我国第一位女外交官袁晓园的档案资料。在她的2000多个编号的档案资料中,有153个编号是她收集的建国前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日本等地出版的许多大家研究中华民族文字演变的图书,相当一部分和甲骨文有关,包括甲骨“四堂”之一郭沫若的著作。201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甲骨文研究专家,时任江苏省甲骨文学会会长的徐自学。徐老先生儒雅谦和,在海内外甲骨文研究领域颇有影响。在他的娓娓道来中,一幅甲骨文的历史画卷在我脑海中展开。我们和徐老先生一拍即合,决定在江苏省档案馆建立“甲骨文研究档案资料库”。徐老先生一方面将他的计划、设想与甲骨文学会顾问沟通,获得理解支持;一方面与海内外甲骨文研究学者、专家联系,以他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倡议大家将研究成果捐赠江苏省档案馆,大家共建甲骨文研究者的精神家园。在徐老先生的引见下,我们结识了韩志强、王本兴、谢兆岗、张大顺、吴向明等海内外甲骨文研究专家、学者,馆藏也由少而多地积累了甲骨文研究成果,更因徐老先生的捐赠义举收藏了甲骨“四堂”之一董作宾的甲骨文书法作品。在与老先生们的交往过程中,亲见他们为人类最古老的文字传承所作出的不懈努力,馆藏保存着他们为甲骨文申遗征集的万人签名。终于,老先生们多年的付出获得了回馈,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从她的“母体”出发,穿越数千年,成为世界文明的瑰宝,成为人类共同的记忆遗产。

金陵刻经技艺档案资料是我征集的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档案。那个位于南京新街口闹市区却神秘、沉寂的院子,因为传承着中国古老的木刻水墨雕版印刷技艺,在世界印刷史上占重要地位,被誉为“活的古代印刷博物馆”。清同治五年(1866),我国近代佛教文化复兴的奠基人杨仁山等有识之士创办的金陵刻经处,传承我国古代佛经、佛像木刻雕版印刷技艺,是我国著名的佛教文化机构,也是融古代经书、经版收藏,经书雕刻、印刷、流通及佛学研究于一体的佛经出版机构,百余年来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我们收集了那里保存的经版印刷的经书,金陵刻经处创始人杨仁山家族照片,中央电视台拍摄的《金陵刻经技艺》专题片,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材料,金陵刻经处创建140周年纪念大会暨入选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庆典大会等7160件档案资料。其中,《乾隆版大藏经》俗称“龙藏”,是清代唯一官刻汉文大藏经,从清雍正十三年(1735)正式开雕至今,印数累计不超过150部,在历代大藏经编纂刊印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2006年,为准备中国文化遗产日宣传资料,中央电视台选择金陵刻经处拍摄专题片。那一个星期,金陵刻经处从制墨、刻版、印刷到装订等环节,还原了金陵刻经技艺的完整流程,呈现在专题片中那种为纸张点数的“刷刷”声都清晰可闻。有意思的是,我们跟随摄制组,用摄像机记录了整个专题片的拍摄过程。最后,中央电视台的专题片和我们拍摄的《纪录片是这样拍成的》一并收入了省档案馆中。2009年9月,《中国雕版印刷技艺(金陵刻经印刷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倏然而已。

欣慰吗?多多的!

十数年时间,我和同事们如蚂蚁搬家一样聚沙成塔,围绕江苏大地书写历史的人和人创造的历史,征集了大量档案史料,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江苏、改革开放以来江苏重大事件重大活动、江苏文化遗产、社会记忆等档案资料。有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活化石”吴江开弦弓村和费孝通档案,泗洪上塘农村改革档案,全国文明村华西村、蒋巷村档案,江苏援建四川绵竹档案,江苏援建新疆档案,全国“五个一”工程获奖项目、江苏参加上海世博会、全国十运会、西南服务团等专题档案……在省档案馆建立了“江苏名人档案库”“江苏书画名家档案库”“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库”“改革开放以来江苏重大事件档案资料库”“甲骨文研究资料库”“江苏乡镇企业家口述史资料库”“江苏省口述史资料数据库”。为改善馆藏结构,丰富馆藏内容作了积极的尝试和努力。

感动吗?满满的!

原南京軍区政委方祖岐将军80高龄,亲自整理个人档案,分门别类、分期分批捐赠省档案馆。档案见证了一位共和国将军由战场上走来,成长为高级将领的不凡历程,退而不休、笔墨丹青、不断进取的晚年。

江苏省原副省长吴瑞林将几十年积累的日记、文稿等个人档案资料全部捐给省档案馆。这让我们感受到一个领导干部的磊落、境界和胸襟。

画家喻继高老先生每次见面总会高兴地拉着我的手说个没完,还会和作家庞瑞垠老先生一道“突然袭击”打个电话来聊天。新华日报社几代摄影人接力帮助我们积累重大活动图片资料。摄影爱好者用十年的时间,拍摄数万张记录自然风貌、城乡变化的照片帮助我们丰富馆藏。记者朋友主动在《新华日报》撰写文章报道档案工作,让我对所从事的职业产生敬畏和自信。

收获吗?大大的!

这样的经历,开阔了我的视野,增长了我的见识,丰富了我的阅历,让我得以在更高的平台上看待历史,回往我们走过的路。走近那些时代、历史的风云人物,灵魂会得到洗礼,境界会得到升华。当然,还有许许多多与我一样的普通人,职业不同,因档案结缘,成为数十年的朋友。靠近你,温暖我!

近四十年,见证了档案从远离生活,用于宣示王权的合法性或宗法血缘关系的工具,到今天成为社会人作为独立主体的存在和维系社会经济秩序必不可少的日常;也见证了档案由居于庙堂、束之高阁,到今天进入拍卖行,完成了中华文明之档案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的普及。

有资料显示,职场中有80%的人做的是单调重复的工作,只有20%的人会面对新的工作和挑战。我很幸运,在这个岗位上,每一次面对征集对象都是学习的机会,没有一个征集故事是可以重复的。我的职业为我打开了一扇扇门窗,我得以徜徉在江苏历史的长河中,触摸那些人创造的历史,和历史事件中的人。不同的人间际遇或悲或喜,往事钩沉皆是经历。我们就在这个过程中,见证着,体验着,记录着,收获着……我本凡人,但我的职业生涯因此而丰富多彩。

神奇吗?妙妙的!

很多曾经的经历、记忆深处的人和事,或者偶然的际遇,在若干年后因为职业产生交集。

小时候,我曾经从长江北岸的浦口火车站摆渡到南岸,站在南京长江大桥南堡下面,对正在建设的大桥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几十年后,我和大桥建设的亲历者面对面,记录那些和大桥建设有关的点滴……

皖南事变的历史人人知道,可我没想到有一天,袁国平烈士之子会来到我的办公室里,谈父辈为信仰慷慨赴义精神的学习和传承……

每每夏日炎炎,行走在绿树成荫的南京大街上,享受着悬铃木带来的清凉,便想起了傅焕光。他的名字许多人不知道,但他播下的种子却渗透到每一位南京人的生活里。他在担任中山陵园主任技师、园林组长兼设计委员会委员期间,用十年时间,绿化紫金山,有了今天惠泽南京城的“绿肺”。这是一个值得南京人感恩的人。他的档案让我时时想起那句古语: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一个偶然的电话,让我接触到一个群体——西南服务团。那些新中国第一批奔赴西南的热血青年,从富庶的江南义无反顾地挺进大西南,参与剿匪、建设。巧合的是,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我曾经在大西南生活了15年。与老人们面对面,听他们诉说历经磨难却青春无悔的岁月,那些熟悉的地名和山山水水,感慨万千……

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陈虹教授——剧作家陈白尘教授的女儿。在征集档案资料的同时,也有机会听她说说历史往事,剧作家的抗战、烽火中的文人,还有家族数十年的命运经历。她讲述的国事、家事,丝毫不亚于文学作品……

曾经因为在南部边疆上学的经历,喜欢上歌曲《两地书母子情》。若干年后,作者的家人成了我的征集对象……

三十多年职业生涯,点点滴滴,背景是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是如火如荼的档案事业发展。全社会各行各业一个个“微观社会”的记忆汇聚而成的,是记录国家兴盛、民族复兴的档案。见证这样的时代是我的荣幸,保存这样的记忆是我的光荣。

匠人之大者,莫过于以心守护。

匠心之大者,莫过于敬畏传承。

于我,在路上,努力着!

推荐访问:路上 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