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史》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

时间:2023-06-10 16:06: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课程资源种类丰富、形式多样,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建设的重要条件。本文以《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史》课程为例,根据该课程性质与当下教育教学情况,结合学科内外、课程内外的资源条件,从教材资源、條件性资源和活动资源三方面进行该课程资源开发的探讨,以期在具体的课程资源开发中,更好地依托专业学科背景、依靠人文学科学术环境、依借口述访谈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同时,也为舞蹈学专业其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课程建设做一次理论尝试。

〔关键词〕近现当代舞蹈史课程资源;开发策略

课程资源(curriculum resources),包括目标资源、教学活动资源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资源,具有多样性、多质性、具体性、价值潜在性等主要特点,“是为设计课程和制定教学计划服务的各种可资利用的途径、方法”[1],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史》课程是高等院校舞蹈学专业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既是舞蹈实践的基础,又是舞蹈史论研究的核心,扩大该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强课程资源的建设,是推进舞蹈学专业教学改革、进行富有成效的课程建设、实现课程目标的必然选择。本文就该课程的教材资源、条件性资源和活动资源做如下探讨。

一、依托专业学科背景,拓宽课程专业教材

1、文字教材

“教材(subject matter),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教学的主要媒体。通常按照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规定、分学科门类和年级顺序编辑。包括文字教材(含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图表和教学参考书等)和视听教材”[2]。《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史》教材是《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史》课程的核心部分,也是该课程教学的核心材料。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其课程教材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课程专业教材,一类是专业学科背景教材。

近十几年来,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史方面的著作层出不穷,它们成书时间不同,具有代表性的有王克芬、隆荫培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发展史:1840—1996》,冯双白的《新中国舞蹈史(1949—2000)》,于平的《新时期中国“新舞蹈”史述》,刘青弋的《中国舞蹈通史——中华民国卷》,冯双白、茅慧主编的《中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冯双白的《百年中国舞蹈史(1900—2000)》,李炜、任芳的《中国现代、当代舞蹈发展概论》、邹之瑞的《新中国芭蕾舞史》和仝妍的《民国时期舞蹈研究》等。这些书的内容有的横跨世纪,收录了很多有价值的文献和史料,有的是专题舞蹈史,记录并分析了特定时期的舞蹈现象与舞蹈发展脉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专业方向选择1—2本作为课堂讲授的主线,同时结合舞蹈断代史、舞蹈家自传或舞蹈文化现象专题著作、文章作为拓展补充,生成课程提纲或讲义,使课程专业教材尽可能深入化、详细化。

一门课程的宽度和广度,总是与该课程依托的大的课程群有关,《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史》课程是舞蹈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对各门课具体问题研究的深度。因此,在专业教材的基础上,《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史》课程要充分依托大的专业学科背景,依托史学理论、考古学、历史文献学、中国近现代史、口述史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教学资源,将音乐、美术、戏剧等与舞蹈有着密切关系的艺术类专业理论渗透其中,依托所在高校较为完整的学科结构、高度优化的教学资源、庞大的教师队伍等优势,拓宽课程教材,实现《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史》课程教材的高起点站位、厚学养依托。例如课程中关于“新文化运动与学堂歌舞美育教育”的章节,教师可以结合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事实及其影响下的新音乐建设展开,从蔡元培1917年的“以美育代宗教说”到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的成立,从代表人物萧友梅、赵元任到黎锦辉的儿童音乐创作,甚至联系到国乐的改进活动等,纵向联系大的历史事件,横向比较门类艺术,加强人文学科之间的联结性和渗透性,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2、视听教材

为了弥补文字教材的局限性,视听教材可为《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史》课程提供生动形象的注解。一方面,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的情境性、直观性、交互性、可拆分性等特点,通过PPT课件进行内容讲解。如该课程中“学习外国舞蹈第一人——裕容龄”一节,教师以文字形式呈现本节课的主旨提纲的同时配以裕容龄不同时期的照片辅以说明。由于舞蹈的动态直观性,教师还可播放美国摄影师在1926年摄录、由裕容龄表演的《剑舞》片段做进一步的介绍与分析,这种同时调动视听综合的传授方式打破了课堂教学的某些局限,不仅解决了板书的单调性和局限性,某种程度上也扩大了教学规模,而且更加生动、直观、形象,能够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随着当下网络的全面覆盖与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一个全方位的、开放的、立体化、跨学科的课程研究网络正在逐步形成。一部分网络公众号和学者会在自媒体上发布最新的舞蹈信息与话题讨论,互联网新媒体所带来的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特点不断呈现。鉴于此,《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史》课程可以利用部分网络课堂如微课程、云课程、慕课(MOOC)、直播课堂和自媒体方式作为课堂教材教学的继续延伸,更新和补充新的知识点。

另外,在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史书中,很多舞蹈作品因其出现较早,没有影像保存,有的主要通过光盘形式发行,但数量有限,这些光盘数据也时常面临丢失和损坏的风险。针对此问题,学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建立相应的中国近现当代舞蹈数据资料库或课程资料库,其中包含舞蹈类的电子杂志书籍、舞蹈视频、舞蹈图片、舞蹈音乐、舞蹈纪录片和专业学科相关的视听数据资料,一方面便于师生提取查阅、观摩探讨,另一方面通过统一的集中保存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一些书籍和舞蹈作品的图片、影像资料因为年代久远而缺失的遗憾。

二、依靠人文学科学术环境,创设丰富的条件性资源

“条件性课程资源包括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常与素材性资源相对而分,互为包含。其作用于课程,却并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它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3]。《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史》课程应在人文学科学术大环境下,依靠本校学科结构与地域优势,创造和利用丰富的条件性资源。

1、多功能教室资源

多功能教室是教学活动中一个灵活机动的活动资源。《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史》课程在优化课程资源的同时,可充分挖掘多功能教室的实用性与功能性,更好地将理论学习与实踐活动结合起来。如开展小型的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史读书报告会、分享会;中国近现当代舞蹈作品研习;舞蹈讲座、研讨场地等,将教学、实践、创作融为一体,增强教学的互动性与实战感。

2、舞蹈实验室、舞蹈研究中心资源

舞蹈实验室、舞蹈研究中心是培养舞蹈高级专门人才的质量保障,“不单单是开展实验教学活动、进行科学研究、学术研讨的主要基地,亦是增强学生实践意识、提高创新水平与综合素质的关键场所”[4]。《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史》课程可借助舞蹈实验室、舞蹈研究中心这一平台,打破舞蹈史学课程以教室、教材和讲授为三要素的封闭性和单一性,科学配置实验室教学资源,除了教师的主体科研力量外,鼓励学生以实验团队的形式广泛参与其中,打破专业方向限制,一方面深化课堂内容,加强理论实践创新与学术科研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也通过舞蹈实验室、舞蹈研究中心的平台,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将《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史》课程与当下的舞蹈史学理论实践、舞蹈创作表演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利用舞蹈实验、舞蹈学术研讨等形式,在其他专业方向同学的学习研究中互补互进,达到资源的共享优化。

3、 “三馆”资源

各级各类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是《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史》课程的潜在资源之一。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是“三馆”发展的必然趋势。相比传统“三馆”资源的局限性,“三馆”资源数字化打破了时间和场地的限制,信息的获取和发布得到了极大地提速,各高校之间的数字化资源可以共享、互通有无。教师可结合课程内容和上课进度,以小组为单位,借助“三馆”平台与文化资源,拓宽该课程外延。例如就教材中涉及的某一个舞蹈作品、人物或现象展开调研,引导学生们去“三馆”查阅相关史料并加以分析;参观特殊历史时期的展品和文物,开展一些田野调查;参观美术馆展览、参与相关课程工作坊,开展丰富多彩的身体实践和学术交流活动等。除上述“三馆”之外,在有的综合类艺术院校或师范类院校中还设有“电影馆”“档案馆”等文化场馆,它们都为本课程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实践平台。

三、依借口述访谈,挖掘丰富的课程实践活动??????????

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不仅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促进教育教学的有益推进,加强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转变教学方式。《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史》课程在依托专业学科的大背景下,借鉴史学研究方法,以口述访谈为课程活动的引接点,将舞蹈史学理论联系实践,充分挖掘形式多样的课程活动资源。

1、以口述访谈为代表的课程理论实践

“口述史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纪史方法,但口述历史作为一个史学类别进入正统的历史研究领域, 却是一件很晚近的事, 与当代史学价值观念的平民化趋势和当代历史变迁的频率加快有着密切的关系”[5],“20世纪初期肇始于美国的新史学潮流扩大了史学的研究范围,摆脱了精英史观的束缚,将焦点移向平民百姓”[6]。作为史料的其中一种,“口述历史具有可操作性、实践性、口语化、民主性、探索性等特点”[7]。通过口述访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收集整理史料的兴趣,从课本走向社会、融入社会,还能促使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理论实践,在接触一手史料的同时,调动其他学科知识进行学研,培养其舞蹈史学的分析能力和研究能力。

目前,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已将口述史纳入该课程实践之中。学生在访谈之前,需要通过查阅人物档案、论文专著、文集报刊等各种类型文献对访谈人做前期的了解,访谈结束后还要根据访谈实际内容进行整理提炼,有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还需要反复多次访谈。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由于课时受限,又要兼顾课程进度,在一个单位节次中,不能就某一个舞蹈人物进行专题式地深入介绍。但通过口述访谈活动,从开始到结束,教师已无形之中增加了该课程的有效时长,既满足了课堂内外的相互补充,又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此外,随着近年来国家坚持育人为本,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使创新创业教育覆盖全体学生,建立了国家级、省级和校级、院(系)级四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体系,不同级别的课题立项资源十分丰富。《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史》课程的口述访谈活动也可以以此为形式载体,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进行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史方面的相关研究、独立组织实施并进行信息分析处理和撰写总结报告与论文,促使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尽快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后期进一步的舞蹈史学研究铺垫基础。

2、以经典作品研习为代表的课程身体实践

舞蹈理论是舞蹈实践的经验概括和基础。《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史》课程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可通过三大途径对舞蹈史论课程进行身体实践的延伸与结合。其一,与其他专业课程结合,如舞蹈剧目研习。对这一时期经典的舞蹈作品如《鄂尔多斯》《丰收歌》《踏歌》《黄河》等进行作品或片段的研习。尤其对舞蹈实践类专业的同学来说,在舞蹈史论学习的基础上,借住身体动觉来强化舞蹈史中的知识点,能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作品的特殊性,感受历史的发展与前进。其二,鼓励学生参与这一历史时期的舞剧创作和演出。近些年来,在各级各类艺术基金和课题立项的资助下,很多高校也开始创作舞剧。教师可结合课程内容,鼓励学生参与舞剧剧本的设想与创作、舞段的具体编创和表演,在跨专业、跨学院师生共同协作之中,加强该课程的实践意义,发挥它的实际效用。其三,对于舞蹈史论专业的同学而言,他们对《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史》课程的深度和广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课程的身体实践部分,教师也可根据其专业方向,积极深入引导,鼓励他们在口述访谈、查阅史料、文献等基础上,对曾出现于舞蹈史但当下看不到活体的舞蹈进行复排的尝试,达到理论与实践互相渗透、共同提高的教学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史》课程资源的开发意义主要有四点:第一,极大地拓展了课程现有教育教学的内容。从教材来说,除了专业课程教材外,在以“通识模块课型”课程体系支持下,最大程度地依托文学、史学、艺术学、人类学等大的专业学科背景教学资源,加强交叉渗透,补充和优化课程资源,达到“博”“专”一致。第二,促进了舞蹈人才的全面发展。从人才培养方面来说,《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史》课程通过依借口述访谈,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充分挖掘课程的理论实践与身体实践。一方面,培养他们掌握舞蹈理论调研、分析的基本方法,具有对于舞蹈历史和舞蹈现象进行认知调研和分析研究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具体的身体实践,培养他们运用专业知识进行舞蹈创作表演的能力。第三,进一步打破了史论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从条件性资源来说,应依靠本校学科结构与地域优势,发挥学术链条的完整性与互渗性,利用多功能教室、舞蹈实验室、舞蹈研究中心和各类文化场馆的现有资源,从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逐渐转向多元化课程教学模式,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率。第四,与时俱进,加快推进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完善。自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舞蹈的高等教育仍处于一个发展阶段,《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史》课程作为所有舞蹈专业的基础课程和一部分非舞蹈专业的选修课程,其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推进舞蹈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与优化、课程体系的系统化、专业化、独特化与交叉融合,有利于课程模块建设的加快和完善。 (责任编辑:蒋晗玉)

参考文献:

[1]顾远明主编.《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902

[2]同上:695

[3]陳冬梅、钟逢发主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12

[4]王禹程.加强高校实验室建设的重要举措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17(8):139

[5]李小江.口述历史与档案工作[J].中国档案,2006(1):16

[6]王绣中.口述史运用于中学历史教学的思考——以“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例[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10):117

[7]同上:119

本文为2015年南京艺术学院教学研究立项重点课题《舞蹈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成果之一,项目编号:

推荐访问:中国 舞蹈 现当代 策略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