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决策的结构及其功能

时间:2023-06-09 17:00:1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工程决策是关系到工程能否立项、工程活动能否继续开展的基础环节,并且贯穿于整个工程活动的始终。工程拟建之初需要决策者的自我说服、妥协达成目标方案,讨论方案的过程需要参与决策的各方决策者协商与说服确立实施目标方案,方案实施的过程中,面对工程施工中的具体问题,需要作出更次一级、更具体的决策,包括对工程活动的最终评价阶段,仍需要作出具体化的决策。

关键词:工程活动 工程决策 功能

中图分类号:F2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4-0190-02

工程决策行动的首要任务是制定工程目标,工程决策之初是意识活动中的工程目标的确立。之所以把工程目标的确立这一准备阶段纳入决策范围,是因为工程目标的确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决策主体在头脑中对工程人工物意向性功能和物理形式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构想的复杂过程,经过了自我肯定、否定再肯定循环、最终确立目标的复杂思维过程。这一步的决策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工程共同体内部或是工程共同体与政府、投资者及工程家等组成的“泛共同体”之间的集体组织。这个过程包含了工程决策者、工程人工物和决策交往行为的完整的决策过程,尽管这个决策交往是内化的、隐性的、自我说服的过程。但是传统的工程决策理论往往将这一基本步骤看作是决策的准备阶段,并没有当作决策活动开展的起始步骤去系统分析和研究。在此,笔者将这一自我决策过程称为“前决策”,以与其他工程决策理论对工程决策阶段的分析作出区分。

一、决策活动的结构与决策过程

1.决策活动的结构

工程决策活动的组织结构总的来看是由决策者和目标工程人工物两个部分构成。决策的目的在于工程目标人工物的确定,工程人工物是决策活动的对象。决策主体在不同阶段的决策活动中有不同的参与成员。

工程人工物尤其是大型人工物往往嵌入在特定的场域之中,锚固在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里,不可能像一般产品一样可随意移动。工程人工物尤其是大型人工物的运行,对于其嵌入的自然、社会环境中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群流以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的正、负面影响更为重大。在特殊的工程情境下,需要决策者通过交往行为、调节行为在决策者内部甚至决策者与共同体之外的其他工程参与者之间进行沟通,达成协调行动、目标一致、利益共享。

决策参与者事实上就是一个泛工程共同体——既包括工程家、建筑师、经济学家和工人等在内的工程共同体,也包括企业家、投资者、政府甚至包括可能受到工程建设影响的群众组织。由于决策者构成的复杂性,决策者身份、觀念、目标、利益的多元化,因而决策过程充满了争议、冲突、说服、协商和妥协特征。同时,所有参与决策的成员既是决策者又是被决策结果影响着的受众。工程活动的开展和工程对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带来的改变,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我们都不得不面对和解决。决策活动根本上来说是决策者的交往行动,交往不是决策的目的而是决策的过程。

2.决策的过程

在工程拟建、决策活动仅停留在决策者意识中的情形下,在此笔者称之为“前决策”过程。“前决策”阶段,工程人工物还是意识活动的对象,意识活动最终确定一个决策结果才有将拟态人工物实物化的可能,尽管这个“实物”是尚且不能完成目标工程意向功能的拟态工程。“前决策”阶段参与决策活动的决策者只是意识活动的个体或集体,此时的决策参与者的构成比较简单。邓波教授在《工程行动的结构与过程》一文中这样描述前决策活动的机制:决策者最初形成工程意图之时,人工物的意象一般是模糊的,甚至可能在何时何地建,建造什么样的人工物都不确定,这时想象的空间和自由度最大,限制也最小。虚拟人工物一旦经反复挑选或灵机一动的抉择确定下来,它与决策者之间的意向性结构也就确立起来了,虚拟人工物将绽出一个对自由想象有所限制的未来内在时间境域,指引决策者“出离”自身当下,凭借于想象让其意识“先行”达到未来那里。经反复的想象和调研,以及决策者自己对想象人工物的反复领会、评价与论证,原本“空洞”的人工物意象将越来越充实、其功能也越来越清楚,如果决策者觉得没有大问题,遂将该意象概念化和符号化,完成在内在时间层次上对虚拟人工物的初步建构。

在前决策阶段目标工程人工物的方案提出之后,决策活动由此进入一阶决策阶段。一阶决策活动的参与者的构成就变得复杂了:既包括企业家、投资者、工程家、经济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也包括政府甚至包括可能受到工程建设影响的群众。由于这一阶段的决策者构成的复杂性,此阶段的决策过程是工程决策活动中最充满争议和冲突,能够最直接地体现决策活动说服、协商和妥协的特征。工程一阶决策的过程是将意识中的拟态的决策结果“符号”化,最终就工程人工物的形式、功能等问题达成目标认同,事实上此时的人工物仍旧是拟态的,但与前决策阶段的拟态有所区别。一阶决策的拟态工程人工物是在意识活动之外、产生于工程交往之中的拟态人工物。工程人工物是在工程的具体决策活动中逐步建造出来的。工程二阶决策中,工程人工物已经处于实体状态中,二阶决策的决策对象包括在工程操作的具体过程中面临的具体问题,此时决策者转变为更加专业化的工程共同体,包括工程师、建筑师和工人等工程操作人员。

二、决策的功能

1.工程决策的交往功能

在现代行动理论中,哈贝马斯在其《交往行为理论》一书中区分了四种社会行为:目的行为、规范调节的行为、戏剧行为和交往行为。目的行为把握的是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世界对它来说只是对象和客体;规范调节的行为把人与社会共同体的关系作为自己的核心,世界对它来说是一个规范调节的社会共同体;戏剧行为把握的是行为者与自己的内在主观性的关系,世界是个人自我展示的舞台。而他强调的交往行为的核心是行为者采取相互理解的态度达到对情境的解释和理智的界定,以便相互合作。按照这样的划分,显然,工程活动属于人类的目的行为。在工程行动中,人工物不是已经存在的事态,而是“通过有目的的干预而带来的”事态。工程活动不是个体化的目的性行为,而是群体化的、有目的性的社会行动,工程主体的多元构成不仅意味着存在构成它的个体具有戏剧行为,更意味着个体之间存在互为主体性的交往行为。工程行动的各主体之间通过交往才能充分沟通,达成目标共识,决策合理、设计优化、操作协调、评价客观、控制适当,才能确保人工物建造目标的完成。

工程决策活动是达成工程主体与工程行动对象人工物之间交往的桥梁。在工程活动中,工程目标人工物不是已经存在的事态,而是工程决策主体通过决策行为带来的未来事态。伴随着人工物的实体呈现过程,工程决策经历了未来时、进行时和过去时三个阶段,对应的工程人工物经历了意向拟态、操作实态和应用情境三个过程。在三个不同的阶段,决策主体决策者和人工物的交往形式是不同的。在工程人工物处于意向拟态的阶段,决策者的交往方式是向内的、与自我的交往,内向的交往直接在决策者自身的意识中发生,但又不是纯意识形式的交往。因为在意识之中工程决策者的身份、立场、观念、工程认识水平等因素已经渗入了决策行动,形成了向内的自我交往。我们无法直观地认识内向的自我交往过程,可以肯定的是,针对人工物功能、形式以及情境构想的决策结果不是先天理性的产物,也不是纯经验性的决策,而是交往的结果。

在次一级的工程具体操作的决策活动中,决策行为成为工程共同体内部的活动,此时的决策者主体是工程共同体,包括了设计者、工程师、工程管理和工人等成员在内的工程共同体进行的决策活动,为各个参与者协作调整工程建造行为、达成一致目标的交往平台和桥梁。

2.工程决策的评价功能

工程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在集成科学、技术、社会、人文等理论性知识及境域性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经济核算的约束下,调动各种资源,在特定的空间场域和时间情境中,通过探索性、创新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的社会建构过程,有计划、有组织地建造某一特定人工物的实践活动(邓波,工程行动的结构与过程),这一活动在何种程度上滿足了人类的需要则体现了工程活动的价值。工程行动开展到工程实施到最后完工,整个过程需要对工程目标达成状况和共同体的行动进展以及最终行动结果进行阶段性和最终的评价,决策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评价整合的过程,决策结果就是通过价值判断、取舍的评价过程才得以确定。

不同工程类型中的工程评价都有其主导价值。例如,公益性工程,如致力于解决居民住房难题,致力于文化保护与继承等类型的工程,主要是以服务大众、以社会意向为导向而展开活动,主要追求的是社会价值;经营性工程主要是为了向目标受众提供服务的同时给自己创造一定的经济利益,追求的是经济价值。在工程决策活动处于自我意识的前决策阶段之时,脑海中对工程方案的构想不是先验,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方案确定,而是经历了基于工程知识或社会知识的意向性功能与可能性结构等因素的判断而作出的具有必然性的方案这样一个复杂的意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决策者必须对是否存在目标工程人工物的预设功能与物理结构完美结合的方案,功能与形式的实现存在矛盾的情况下如何在功能性构想和形式结构预设这两者之间作出取舍,某个方案能在多大程度上达到工程人工物的预设结构和功能目标等问题进行知识性评价,在向内的自我交往和评价中作出价值性取舍,作出决策方案,完成前决策阶段的决策过程。同理,在次一级决策中,决策参与者之间的交往博弈既需要向内对自己的方案构想进行评价,也要通过工程交往对其他决策者方案进行评价从而促使决策者集体作出适当的决策。

参考文献:

[1](意)马尔切洛·佩拉.科学之话语[M].成素梅,李洪强译.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6.

[2]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编纂委员会.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志[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3]殷瑞钰,汪应洛,李伯聪.工程哲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4]拉尔夫·基尼.创新性思维[M].叶胜年,叶隽等译.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5]邓波.工程行动的结构与过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6]安维复.工程决策:一个值得关注的哲学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8).

责任编辑:孙瑶

推荐访问:决策 结构 功能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