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决策模型研究

时间:2023-06-09 15:42: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企业从事国际化经营。企业国际化经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根据决策理论学派的观点建立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决策循环过程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一个较为全面的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综合决策模型。在操作层面上,拟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提出了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识别模式,以期为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提供指导。

关键词: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决策模型;模糊数学

中图分类号:F019文献标识码:B

作者简介:周劲波(1970-),男,广西桂林人,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企业管理;黄胜(1983-),男,广东梅州人,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国际化经营和知识管理。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7CJY006;广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项目,项目编号:200710602R37。

一、引言

企业国际化经营是指企业为了获得国际竞争优势而对生产要素进行全球一体化配置的过程,国际市场进入方式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一种制度安排,即企业将自己的资金、技术、人力、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或产品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方式。所以,企业国际化经营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国际市场的进入方式直接关系到企业资源配置的国际化程度,影响着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所获得的收益和所面临的风险。因此,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决策问题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关于这一问题,西方学者提出的理论颇多,如交易费用理论、内部化理论、组织能力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虽然这些理论已被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在某些方面是有效的,但是由于这些理论分析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决策问题的角度比较单一,许多重要的因素也没有包含进去,对一些特殊问题的解释力因此而大打折扣。譬如,企业选择某一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可能并不是依据国际产品生命周期所认为的各国生产变化过程与需求变化过程之间差距,也不是出于交易费用理论所坚持的交易成本最小化的考虑,而仅仅是为了对竞争对手进行反击。

与此同时,中外学者还致力于发现和验证影响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新的关键因素。Hill 等曾建议建立一个综合性的模型,将不同的因素考虑进去,并且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1]。已有学者尝试构建一个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进入方式综合决策模型[2][3],但他们都只是将上述理论所包含的因素进行简单地综合,并没有意识到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其实是一个决策过程,没有全面考虑影响决策的因素,特别是决策主体的因素。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得到理论界一致认同的综合决策模型。另外,目前的研究多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层面,缺乏定量的研究。本文从决策过程论的角度出发,在整合这一领域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试图构建一个较为全面的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综合决策模型,并运用择近原则去帮助决策者识别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进而选择该进入方式,以实现国际化经营的战略目标。

二、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决策的循环模型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最终目的是要利用国外的资源和市场空间,保持或增强企业自身竞争优势,以使得收益不断增长,而进入国际市场只是实现该目的的一种手段。所以本文不再片面地强调手段的重要性,而是认为手段是为实现目标服务的,并将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纳入到实现企业国际化经营目标的过程中去考察。正如 Root (1994) 所言,国际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是企业实现国际化经营目标的重要决策之一。当代决策理论认为,整个决策过程从研究组织的内外环境开始,继而确定目标、设计可达到该目标的各种可行方案、比较和评估这些方案,进而进行方案选择(即作出择优决策),最后实施决策方案,并进行追踪检查和控制,以确保预定目标的实现。根据该理论逻辑,国际市场进入方式作即行动方案的选择是整个决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从宏观上看,国际市场进入方式选择过程都可以看成是一个循环决策的过程,其中包括四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内外环境分析、确定战略目标、进入方式选择和获得经营绩效。内外环境分析主要是分析国际经营环境和企业自身实力;战略目标是指企业根据内外环境所制定的符合自身发展的战略以及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机;进入方式选择是指企业国际化经营时选择什么方式进军外国市场,有出口贸易、特许经营、合资经营和独资经营四种类型可供选择;经营绩效主要是指企业从国际化经营中所获得的产出和综合利益。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决策首先从分析国际经营环境和企业自身状况开始,然后确定国际化经营战略和目标,从而选择恰当的国际市场进入方式,最后通过资源的全球化运作获得经营绩效,并以这种方式周而复始地循环下去。

推荐访问:国际市场 模型 决策 方式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