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综述

时间:2023-06-09 08:48: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已经引起了国际上众多学者的关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关系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一理论问题在我国开始引起关注,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互动机制以及实证研究等几个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互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02-0058-04

一、生产性服务业的含义及范围

目前学术界关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含义还存在争论,对于其内涵的界定也各不相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从产业本身的属性出发,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就是知识型产业,是知识产出的产业,如Machlup(1962年)。此后,格鲁伯和沃克在1989年时指出,生产性服务业不但产出知识,还产出人力资本。Byers和Lindahl(1996年)指出,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主要提供专业性、科学性和技术性服务的产业。另一种观点是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出发,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主要是指其服务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作为中间投入的服务业。如Jueff(1996年)指出,生产性服务业是依靠制造业部门并为制造业部门提供服务的产业。Coffer(2000年)认为,生产性服务业起着非常重要的中间连接的作用,用来生产其他产品或服务,是一种中间投入的产业。国内的学者大多倾向于后一种观点,如钟韵和闫小培(2005年)曾提出,生产性服务业并不直接面向最终消费者,而是作为中间投入直接为相关商务企业和工业提供服务。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2006年)认为,生产性服务指的是那些被其他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者用作中间投入的服务,对应的,生产性服务业指的就是生产性服务企业的集合体。

从上述研究成果可以看出,众多学者总结的生产性服务业有两个特征:一是它作为一种中间需求性的服务业而存在的,二是它通常具有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或者资金密集型的特点。Toivonen M(2004年)指出,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性是它与其他服务业之间的最基本区别。同时,Aslesen H W和Isaksen A(2005年)指出,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服务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构成部分。

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包括哪些行业,目前在国内外的学术界也没有达成一致的观点,学者们从各自的角度认为生产性服务具有不同的外延。Martinelli(1991年)提出,生产性服务业应包括以下行业:资源分配和流通相关的活动,如银行业、金融业等;产品和流程设计及创新相关的活动,如研发、设计等;生产组织和管理本身相关的活动,如咨询、信息、财务等;生产本身相关的活动,如质量控制、维持和后勤等;与产品推广和配销相关的活动,如运输、市场营销、广告等。Lundquist,Olander和Svensson(2008年)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应包括以下行业:信息和通信技术服务、营销、广告、设计和其他咨询、科研、证券服务、机械设备相关租赁业、金融和法律服务、技术和工程咨询、工业批发等。聂清(2006年)、田曦(2007年)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应分为上游生产者服务,如产品设计、产品研发;中游生产者服务,如贸易、运输、供应链管理等服务;下游生产者服务,如商务服务和中介服务等;全程生产者服务,如金融保险服务、结算服务等。可见,生产性服务业的外延比较难以界定,目前多数学者进行研究时选取几个达成共识的行业,如现代物流业、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商务服务业、科技研发服务业等。

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

从产业演变的视角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融合越来越密切,二者的动态协调关系越来越明显。对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马歇尔认为厂商的集中能促进专业化供应商队伍的形成,产生正的外部性,从而有利于知识外溢。这是制造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一个最初的论述。1990年哈佛大学著名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理论中指出,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结合对国家竞争优势关系重大,并且描述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紧密相连的关系。我国学者王玉龄(2007年)曾经总结指出,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泾渭分明阶段、共生互动阶段和渐次融合阶段。时至今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融合趋势愈发明显,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对于两者之间的互动发展问题,目前主要存在四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制造业是前提和基础,即需求论。这一观点认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存在和发展是以制造业的发展为前提和基础的,没有制造业在发展中产生的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生产性服务业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如Cohen和Zysman(1987年)曾经指出,工业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巨大的需求部门,因此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必须以制造业的发展为基础和前提。而制造业企业内部存在技术缺陷,因此企业对相关服务的需求必须通过外部购买来实现,从而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部门的大发展。制造业是服务业的重要需求部门,因此服务业的发展必须以制造业的发展为基础。Rowthorn&Ramaswamy、Klodt、Guerrieri &Meliciani等外国学者也持同样的观点。我国学者张世贤(2000年)认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只有工业化和城市化都达到了一定水平,才能形成对服务业的需求和市场,服务业才有可能获得高的要素投入回报。

第二种观点认为服务业是前提和基础,即供给论。这一观点认为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才是制造业生产率提高的前提和基础,如果生产性服务业不发达,则制造业部门的竞争力不可能很强。也就是说,相对于制造业而言,生产性服务业处于供给地位,主导地位。O′Faeeell和Hitchen(1990年)指出一个地区如果缺乏有效地生产性服务业,将会阻碍其制造业的生产率和竞争力的提升,进而破坏该地区的总体发展进程。Dnniels(1989年)和Illeris(1994年)指出,有效率的生产性服务业才是制造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竞争力的前提和保障。江静、刘志彪、于明超(2007年)指出,生产性服务业是高级生产要素,它的发展是制造业生产效率提高的重要源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将在提升自身效率的同时降低制造业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最终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王贵全(2002年)认为,生产性服务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费用的降低,有利于产品差异化的形成以及贸易竞争力的提高。因此,它对国际贸易格局会产生重大影响,生产性服务水平高的发达国家在世界中的份额提高,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地位相对下降。发展中国家要想改变其地位和提高出口商品的附加值,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

第三种观点是互动论。这种观点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二者之间是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制造业的发展壮大会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需求,同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会促进制造业生产率的提高。Francois(1990年)、Diaz(1998年)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是互动关系,技术变化所引起的“垂直分离”促进服务业独立出来,使得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增强。郑吉昌、夏晴(2005年)指出,随着制造业结构形式的不断变革,服务作为中间投入要素已经越来越多地融入制造业。制造业企业活动的外置又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与制造业进入了一个高度相关、双向互动的阶段。建设先进的制造业基地必须要与相关的服务支撑产业协同发展,形成整体合力,从而保持竞争优势。李庆杨、孙秀秀(2009年)指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对于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具有重要意义,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二者不断融合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高觉民、李晓慧(2011年)指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制造业的增长,同时,制造业的增长显著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而且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部门与制造业均呈现互动发展关系。

第四种观点是融合论。这种观点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意义上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二者出现融合的趋势。也就是说,当两者彼此依赖加深,进入高度相关和补充阶段,将是两者的深度融合。聂清(2006年)提出,制造业功能日趋服务化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即制造业部门的产品是为了提供某种服务而生产;随产品一同出售的还有知识和技术服务;服务指导制造业部门的技术变革和产品创新。童杰、张旭梅、但斌(2010年)以实物产品和生产性服务的关联为切入点,提出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三种模式:基于共生性的融合模式、基于内生性的融合模式、基于互补性的融合模式,并分析了三种模式的典型案例。

上述几种论述关于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是当前我国学术界比较流行的观点。而对于这几种观点的总体看法是需求论和供给论虽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不免有些片面,缺乏对于问题的全面深入的剖析。互动论对于二者关系的阐述是比较切合实际的,而融合论反映的是未来的产业发展演变的趋势。

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内在机理

1.基于分工视角的互动机制。按照古典经济学派的思想,随着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深入,促进分工进而提高生产效率。所以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分工深化的结果,生产性服务业的外包发展是分工深化和专业化程度提高的体现。Riddle(1986年)曾经提出服务业向经济发展的灰泥一样,是促进其他部门增长的过程产业,是经济的黏合剂,是便于一切经济交易的产业,是刺激商品生产的推动力。格鲁伯和沃克(1999年)认为生产性服务业的本质是将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这两种增长性极强饿资本导入生产过程中。薛立敏(1993年)、顾乃华(2005年)等指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的是知识技术等,使得生产更加专业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可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容量的扩大,分工和专业化程度在不断加深,所以经济效率将不仅仅取决于各种生产活动本身的情况,而是越来越取决于各种生产活动之间的经济联系,也就是服务业。这种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制造业的服务环节的外包来体现的。陈宪、黄建锋(2004年)认为,服务业增长的真正原因应该是社会分工。分工促进了服务业的增长,主要表现在消费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两个方面。首先是消费性服务业方面,如现代社会中的家政服务业其本质就是各个家庭单位将原本由自身提供的服务转变为向外部市场购买服务。而对于生产性服务业来说,主要体现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生产性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主要是由于原来作为企业内部环节的研发设计、会计营销、咨询会展等服务职能部门逐渐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生产服务环节和市场主体。服务业的这种外部化发展的演进趋势,是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入和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这种演进趋势的内在机制就是制度经济学理论中的分工产生的收益大于其产生的交易费用。

2.基于价值链视角的互动机制。价值链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郑吉昌、夏晴(2005年)根据价值链理论把企业的生产活动分为上中下三个环节。产品开发、采购管理等为上游环节;生产加工为中游环节;产品发运、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为下游环节。在这三个环节中,上游、下游这两个环节集中的基本上都属于生产性服务。随着市场分工程度的不断深化,生产性服务这一环节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成为产品价值的重要构成部分和产品差异化的主要来源。高峰(2007年)认为现代制造业企业必须把资源配给到关乎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的核心生产过程上,而把生产过程的其他方面特别是生产性服务环节占有的资源释放出来交由专业化企业完成。

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实证研究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很多学者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是运用投入产出法及回归分析等数学方法来验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王金武运用1995、1997、2000年中国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良性互动尚未形成,主要是由于四个制约因素,即:制造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制造业产业链的衍生社会化不足、生产性服务业自身发展缓慢、缺乏二者良性互动的机制和平台。薛丽敏(1993年)运用投入产出法和对比分析法研究了台湾生产性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陈宪、黄建锋(2004年)对中国31个省市2000年截面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在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接近服务业作为整体对制造业生产率促进效应的三倍。顾乃华(2005年)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和DEA方法,探讨了转型时期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利于提升制造业竞争力。

唐强荣、徐学军、何自力(2009年)从生态学种群Logistic生长方程的视角,在不考虑种群进化的影响并假设共生的作用是扩大种群环境容量的条件下,提出在共生作用和环境变化影响下以分段Logistic函数近似表示的环境容量不断变化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共生发展模型,并对中国产业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共生发展的作用机制与种群属性、种群密度、制度环境变化和产业环境变化有关。韩德超(2009年)利用中国分行业统计数据,借助三变量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我国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间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长期中,而这具有单相因果联系,从而证明了在长期中“需求论”适用于中国;而在短期中,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具有双向因果联系,证明了短期中“互动论”适用中国。刘权、李洪雄(2010年)以浙江省为例,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集聚效应的影响作用。通过理论分析和基于DEA模型的实证检验得出结论,金融业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较大,交通运输仓储业影响效应为负效应,而房地产业对制造业的影响最大。高觉民、李晓慧(2011年)对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在产业视角下进行了分解与重构,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机理模型,然后运用2000-200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包括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产出方程在内的联立方程组,对其互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五、述评

通过以上的综述我们发现,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的研究大多数学者是从理论层面对其进行剖析。从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界定方面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新的行业层出不穷,不断作为生产的中间环节进行投入。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作为工业生产的中间环节而投入的服务行业也有所不同,或者说投入比重在发生变化。所以,对于生产性服务业所包含行业的界定其实是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迁而变化的。对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也是如此。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目的是建立工业基础,因此工业是发展的重点和前提,而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制造业的发展起到辅助的作用,也就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以工业发展为前提和基础,及需求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工业基础基本奠定以后,经济的发展要依靠工业制造业质的提升,也就是说需要增加工业制造业中的科学技术含量,增强创新能力、营销能力等,这些需要的是科技研发、物流、广告营销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也就是说此时工业制造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以生产性服务业为基础和前提的,也就是供给论。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开始互动发展,互相促进,互为前提,共同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当工业化发展到较高阶段之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呈现融合发展的趋势。经济发达地区的制造业企业开始向生产性服务业转型,而将其生产环节转移到欠发达地区。所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问题是一个随着经济的发展,时间的推移而重心转移的过程。

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工业基础已经建立,需要提升工业制造业质量。所以当前我国的发展重点应该转向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从而为工业制造业转型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持。当前我国学者对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也多是集中于运用不同的数学方法对二者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进行分析,并且多集中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促进作用的数量分析,应该说这是符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的。但是每位研究学者都是从自身的研究需要出发,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分析,对于生产性服务业所包含的行业进行不同的划分,应该说这是导致研究结果各不相同的一个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格鲁伯,沃克.服务业的增长:原因和影响[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

[2]Beyers W B,Lindahl D P.Explaining the Demand for Producer

Services:Is Cost-driven Externalization the Major Factor?芽[J].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1996,75(1),

[3]Coffer W J.The Geographies of Producer Services[J].Urban Ge-ography,2000,21,(2).

[4]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9).

[5]Toivonen M.Expertise as Business.Long-term Development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Knowledge - 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KBIS)[D].Helsinki. Helsink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4.Epsoo.

[6]Aslesen H W,Isaksen A.Knowledge 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and Urban Industrial Development[J].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2007,27(3):321-338.

[7]王玉龄.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研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3).

[8]Cohen S,Zysman J.Manufacturing matters: the myth of the post-industrial economy[C].Basic Books,New York,1987.

[9]张世贤.工业投资效率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实证研究——兼与郭克莎博士商榷[J].管理世界, 2000,(5).

[10]O′Faeeell P.N,Hitchens D.M. Producer service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a review of some major conceptual policy and research issues[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1990(22):1141- 54.

[11]Dnniels P.W.Some perspectives on the Geography of Services[J].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1989,(13).

[12]Illeris S.Proximity between service producers and service users[J].T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 1994,(85).

[13]江静,刘志彪,于明超.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效率提升:基于地区和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7,(8).

[14]王贵全.论生产性服务对贸易格局的影响[J].亚太经济,2002,(2).

[15]郑吉昌,夏晴.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分工的深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

[16]高觉民,李晓慧.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理:理论与实证[J].中国工业经济,2011,(6).

[17]童洁,张旭梅,但斌.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策略研究[J].软科学,2010,(2).

[18]薛立敏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之研究[D].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1993.

[19]陈宪,黄建锋.分工、互动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演进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10).

[20]郑吉昌,夏晴.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以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为例[J].财贸经济,2004,(9).

[21]高峰.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J].现代管理科学,2007,(1).

[22]唐强荣,徐学军,何自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发展模型及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9,(12).

[23]韩德超.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18).

责任编辑 宫秀芬

推荐访问:互动 服务业 综述 制造业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