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都麦生态题材小说哲学渊源探析

时间:2023-06-08 14:12: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满都麦是现代蒙古族作家之一,他的小说近年来开始关注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大力在作品中渲染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情感、神秘感应,揭示“天人和谐”的生态哲学。其生态哲学对当代环境保护起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满都麦;生态;天人和谐

满都麦小说在广泛融铸题材的叙述中形成一个气象森淼、峥嵘嶒崚的意象,那种意象叠嶂,原型丛集的一般叙述规制体现着生态主义终极理念建构方式,引发了社会中大多数人的共鸣和关注,一定程度上了也揭发了民族文化精神,发出了拯救人类和保护生的强烈呼声。

一、从模式反映出的“过程性”哲学感悟

满都麦小说基本上都有一个故事或表面的话语,它具体表现为某个人物或事件在一个叙述者监视之下逐渐展开的过程。然而此环境中的叙述者有时会是事件中的主体,有时则扮演画外音的角色,但无论何种情况叙述者都会合理地进入人物或事件的内部并作为一个价值观点进行评说、叙述,把所谓纯客观的描述变为不可能。那么有必要重新检读满都麦小说要在本文研究中被“模式化”的过程。1938年出版的《春天的回声》的满都麦小说,讲述蒙族青年巴达拉胡从故乡来到巴音高勒寻找亲生母亲的土坟,但却在寻找过程中意外的碰到了相同命运和遭遇的女青年琪琪格,最后二人成为同心知己。这是一个事件开始的过程,也是人物故事展开的过程,作品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描述出琪琪格的公正无私,爱憎分明及热爱集体事业的美好品格,也从她异于寻常的遭遇中表现了她身上的根深蒂固达的来源于蒙古族血统的顽强不屈。在这个故事中看到了一个民族的劫难和一个爱情的悲剧,人只有在民族遇到劫难时才有可能面对神圣和绝对。但在这里需强调的则是这种充满生态气息的小说中故事和人物发展的模式,所谓模式,即能让度意象和原型使之达到题材要求并进入叙述,就在于它隐喻了原本的故事面貌。满都麦小说中那些生机盎然的所在与当今技术和市场是绝缘的,这和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二者都追崇隐然和怡然,与蒙古族生命尊重的根本观念相一致。

二、 天人和谐统一的诗性哲学

1973年,满都麦发表第一部处女座《齐达拉图为什么没来》,小说中它尊重当时政府下达的意志,把“消灭狼”当作“为草原除害”,此时的他并没有生态意识。而是随着知识的丰富和年龄的增长逐渐用蒙古民族生态哲学视角看待这一切,如果细读满都麦小说,可以发现他在描绘他心中的天人和谐统一的诗性哲理般的神话世界和英雄史诗。例如文中描述中主人公雅玛特是个“五保户”,膝下无子女,一辈子都在峡谷中过着与黄狗、山羊和盘羊相依为命的生活,说孤独也不孤独,她把这些生灵当孩子养育,当她回归大自然后又和小溪、山林、草原及飞禽融为一体。而文中有段对母乳喂奶的描绘从整体效用看仍然没有脱离蒙古旅游牧文明的本真、原处、和谐、本真和高尚,显然这当代内蒙人的现实生活并不相符。它所谓的“诗情画意”只能从蒙古人原始文明中寻找。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把草原比喻成“没有冬天春常在, 没有夏季秋永驻……煦风瑟瑟暖千家, 甘霖沥沥润万物”的圣地,周围环境为东边, 白莲仙果山,西边, 红莲香檀山,山上, 九彩凤凰啭,山上,三时佛陀现”等。史诗中还不厌其烦颂扬风调雨顺,没有争战,没有仇恨的天人合一的理想天国。满都麦作为新一代蒙古作家,他不承认自己借鉴了“魔幻”和“意识流”的西方写作手法,依旧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理想式的文学传统。例如在小说《老苍头》中把巴音桑斯勒山描绘成独特的风水宝地,在其他地方变幻莫测的冬春时,这里却风平浪静,五类牲畜也长的肥壮,尤其乡间的放牧人不知疾病是什么却活的健康长寿。由于马群里无人偷杆,乳汁无人染指,人们心灵没有污染龌龊,保持着善良、纯洁、质朴,各种栖息活跃的野兽为这片美丽的草原带来了活力与神奇,增添了风光与灵气。除此之外,满都麦在《马嘶·狗吠·人泣》、《四耳狼与猎人》、、《瑞兆之源》等作品中开始渲染人与动物的关系,羊、狼、鹿、马、狗及珍禽异兽的灵性都无一不昭示这“天人和谐”的生态哲学。蒙古人从最初到现在都有祭拜日月星辰、天地山川的意识,把自然生态环境作为自己最本质的内在,这里面除了包含自然万物的和谐统一的大生态系统,更包含着将其视为人的自然本源特质,可以说这种思想意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积极地推动了人与自然的高度统一。

三、 从传统文化向现代蜕变的哲学意义

满都麦的生态题材小说都在揭示人应该领域的宿命感和神秘感,例如《四耳狼和猎人》是唯一揭示这一主题的,但神秘不是迷信,宿命更不是因果报应的轮回。小说中两个猎人因杀戮无度而遭到报应,其中一个杀手因偶然的行善而没有丧命,由此说明深潜于世界幕后的那种决定了人与世间万物有着广泛深刻的生命关联,这也是宿命。满都麦在这个意义上从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底蕴中开掘出现代意味及浓的主题,其哲学渊源意味深长。

四、结语

总之,满都麦生态题材小说所表达的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神秘感应及生命关联都是一种游牧生态哲学的艺术体现,这种体现的核心思想为“天人和谐”。人只有在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后才能向其索取人类衣、食、住、行所需要的一切,进而保障人类前途,尤其其中的生态经济学和生态哲学的艺术魅力给读者强烈的情感震撼。

参考文献:

[1]马明奎.少数民族文学生态文本叙事性研究——以满都麦小说为例[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6):133-140.

[2]苏尤格. 天人和谐生态哲学——论满都麦生态小说的哲学渊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3):37-39.

作者简介:八十三(1979–),男,蒙古族,就职于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少数民族现当代文学。

推荐访问:探析 渊源 题材 哲学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