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与对策

时间:2023-06-08 11:24: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内容摘要:大学语文至今已在高校开设多年,各个院校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问题,这些问题在民族院校尤为突出,该课程在学校的处境较为尴尬。本文笔者就民族院校大学语文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深入探讨了应对之策,以图解决民族院校大学语文教育中出现的突出问题。

关键词:民族院校 大学语文 困境 对策

民族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的民族高等教育是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学生为主要教育对象而实施的教育,是依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策制定的教育模式。民族院校的学生,民族不同又来自不同的地区,他们在中学的语文教育存在差异,有些学生在中学阶段根本没有全面系统地学习过汉语,所有这些情况,给大学教育,尤其是大学语文教育带来了困难。

一.当前民族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

(一)汉语教学与母语教育的冲突

当前民族院校的学生生源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学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和汉族,另一类是少数民族地区外的少数民族和汉族。前部分学生均来自少数民族聚集地,由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组成。他们在中学阶段受教育的程度也不尽相同。进入高等学校,所有学生根据报考志愿被分入不同的院系,不同的班级。民族院校,一般都有藏族语言文化学院、蒙古族语言文化学院、维汉双语文化学院等院系,这些院系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少数民族聚集地的学生。其他学生则被分到民族院校的普通班级,其中包括“民考汉”(所谓民考汉:规定的少数民族考生在高考时使用和汉族考生同样的一套试卷,他们参加汉语言统考并报汉语言招生院校及专业,有维吾尔、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塔吉克、锡伯、乌孜别克、塔塔尔、达斡尔、藏、俄罗斯11个民族的考生。该考生如父母双方均为上述民族者,加50分;父母一方为上述规定的少数民族者,加10分。)的学生,根据其自身的情况,也被编入普通班级学习。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大的少数民族的学生在中学阶段,他们的母语是本民族的语言,平时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不管是写作还是交流,基本上操他们本民族的语言。汉语只是学校开设的一门课程而已,在一些边远的山区,有些少数民族学校甚至没有开设汉语课,学生也就无从学习汉语了。普通班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基本上是汉语教育或教育为主。

高等教育是汉语为为主的教育,课程内容大部分用汉语言文字编写而成,大学语文更是用汉语言文字教授的一门课程。普通班的学生由于在中学阶段就以汉语为母语,即便是少数民族地区外的少数民族也被同化了,但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他们从小就以他们本民族的语言为交际的工具,到了大学阶段,他们看到大学语文教材里面都是汉民族的文化和文学,大部分学生内心产生了疑问和抵触情绪。因为就现在大学里面的使用的教材而言,所选内容基本都是汉民族的文学和文化,绝大部分教材没有加入少数民族文学。前几年,有教师给藏族语言文化和蒙古语言文化学院的学生讲授大学语文课程的时候,有学生就提出,大学语文课本中为何没有他们本民族的文学和文化,难道他们本民族的语言不优美吗?难道他们本民族的文化不丰富吗?难道少数民族的文学和文化不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吗?诸如此类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学生,而且对少数民族的学生的心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和完整性产生了质疑,从而有些学生产生了抵触情绪,同时,也打击了少数民族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还有一些汉族教师本身就对少数民族的学生存在偏见,认为他们基础差,文学素养低,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不自觉地有所表现,再加上不愿意和学生进行交流,这些无意之中伤害了他们,加剧了汉语教学与他们母语教育的冲突,这是少数民族学生对大学语文失去信心的原因之一。

(二)大学生阅读方式的变化

随着大众传媒广泛地出现,影视文学、网络文学、电子文学等全新的文学样式和传播方式铺天盖地而来,大学生的阅读方式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生几乎所有的阅读都围绕网络展开,他们几乎所有的信息都来源于电子网络,他们不再阅读所谓的文学经典了。这其中,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变化是惊人的,他们接受新阅读方式的速度是空前的,这可能和他们原来生活的环境有关。

笔者几年前给民族院校的学生讲授大学语文时调查发现,当代的大学生几乎不知道什么是经典,更没有人愿意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笔者调查发现500多大学生之中,读过余华小说《活着》的人只有5人,知道《活着》是中篇小说的有3人,当然知道《活着》的作者是余华的几乎没有。当问及看过电影《活着》的人时有70人,看过电视剧《富贵》的人数占到一半。他们告诉笔者他们宁可看一部由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也不愿阅读文学原著,大部分学生宁愿整天沉迷于网络,看网络快餐文学,也不问津经典作品。更有甚者,根本就不愿读什么文学作品。

由此可见一斑,大众传媒及新的阅读方式的出现,对当代大学生的阅读方式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三)人文教育的缺失

莎士比亚说过人是万物的灵长。高等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是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开设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重要意图。

当代大学生刚从中学的应试教育中逃离出来,带着一份惊喜、一份期待进入大学,结果现实击碎了理想,整天无所事事,精神空虚,整天沉溺于网络和无聊的游戏之中。当笔者讲授大学语文中沈从文的《翠翠》时,希望用电影《边城》的片段来增强学生的审美和主观感受时,学生根本就不看,更不要说欣赏了,还有些学生直呼让笔者放动作片。有学生听到俄狄浦斯无意之中完成“杀父娶母”情结时,竟大笑不已。还有学生看到杜十娘的悲剧时竟问笔者杜十娘有那么多财宝,为何要跳江?重新找一个男人不就完了吗?呜呼,哀哉!他们在中学阶段受的教育是应试教育,本来就没有读过几本书,再加上当代大学生又是独生子女,因此,进入大学,本身素养的缺陷就显现的尤为突出了。当前民族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除了以上三点外,还有美育教育的缺失、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冲突、教学方式的缺陷等等。

二.民族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的突围

(一)教材要体现民族特色,注重民族文化的教育培养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国文化中最优秀的部分之一,少数民族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我国制定的大政方针之一,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文化是实现我国各民族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先决和必要条件,同时也可以促使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共同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意识相当浓厚,对本民族的文学作品极感兴趣,特别是在一些汉语水平不高的学生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他们相对来说更愿意去接受他们本民族的文化和文学作品。因此,民族院校编写符合自己学生情况,体现民族特色,注重民族文化教育和培养的教材势在必行。民族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现在各大院校实用的大学语文教材,种类繁多,良莠不齐。教材有自己教师编写的,也有一些专家名家编写的。但是,不管是哪一种,基本上大同小异,没有自己的特色。全书分为几大板块,有爱情的、人生的、社会的、怀古的、浩然正气的、亲和自然的等等,其中的篇目均从中外文学中选出,但所选作品基本上都是汉族作家的作品,少数民族作家的作品极少。

1、增加少数民族作家的优秀作品

中国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这个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大量优秀的少数民族作家和作品。第一,老一辈世界闻名的少数民族文学大师有曹雪芹、沈从文、老舍等,稍前一点还有蒙古族的耶律楚材、满族的纳兰性德等等,他们都是我国著名的诗词大家。在大学语文教材中可增加他们的代表作品,如《红楼梦》、《边城》、《骆驼祥子》。第二,可以增加中国现当代出现的一些少数民族优秀作家的作品。如藏族阿莱的《尘埃落定》、蒙古族李準的《不能走那路》、回族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与张承志的《黑骏马》《心灵史》、满族柯岩族的《我的同窗》、白族晓雪《采花节》、彝族李乔《欢笑的金沙江》、壮族的陆地、土家族的孙健忠、彝族的吉狄马加。第三,可以增加一些少数民族史诗篇目。如:被称为中国三大英雄史诗的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

2、适当增加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

近年来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少数民族题材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在编写大学语文教材时亦可适当加入,或授课教师可选择讲解。如藏族题材的范稳的《水乳大地》、杨志军的《藏獒》、冉平的《蒙古往事》、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姜戎的《狼图腾》等等;影视作品有《静静的嘛呢石》(编剧万玛才旦)、《红棉袄》)(编剧邹亚林)、《圣地额吉娜》(编剧麦丽丝、张建华)、《冈拉梅朵》(编剧扎西达娃)、《同心》(编剧和小江)。

教师在讲解作品的同时,可适当对比作者的民族、生平事迹及其思想、不同民族的民俗,也可以对照相关的汉族作家的汉语作品进行评述。在比较中,让学生自己体会汉民族文学和他们本民族文学的优劣异同,在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中,在思想意识、心理上与作家达成一致,取得精神上的契合。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文学作品积极地思考。同时,可以消除少数民族学生对母语教育带来的对汉族文化和汉族语言的抵触情绪,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使语文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大学语文的积极性和兴趣。除了在教材中加入上述两个方面的内容外,还可以加入一些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的作品。

3、增加优秀的儿童文学和少数民族神话作品

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普遍很低,民族院校的大学生在这方面显得尤为突出,这和他们的初中级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他们从小学开始就处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之下,拼命地苦读、考试、升学,虽然最终进入大学,但是他们中大部分人没有一个完整健全的童年,他们无从获取在小学、中学阶段应该具备的东西。我们现在的小学、中学、大学教育中涉及这方面的东西很少或者纯粹没有,初、中、高三级教育教材中涉及这方面内容的篇目很少或没有。这恐怕是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普遍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人性的培养和儿童成长的关注,对榜样力量的重视和塑造,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对这个时代破坏童年生态性的本质认识,这四大方面是我们现今教育的极大缺失。优秀的儿童文学和少数民族神话的关注点正在于此。在大学语文教材中适当增加这方面的内容和篇目,通过教师的讲解,可以弥补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对一些经典作品的阅读欣赏,使他们懂得关爱,同情弱者;使他们懂得大美、大善和大智;让他们懂得生命的价值和尊严,同时可以丰富他们的心灵世界,使其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二)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

高等教育是以关注人的成长,全面提高人的素养为重要特征的素质教育。因此,大学阶段各学科的教学方式要区别于中小学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大学语文课作为一门素质教育课程,更应如此。中学阶段,授课教师为了提高升学率,教学方法单调乏味,完全抹煞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进入大学阶段,学生还是心甘情愿地接受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而有些讲授大学语文的教师,仍然一如既往的使用着中学应试教育模式下的教学方法,甚至存在着严重缺陷,教师和学生都误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就是中学语文课的延续,大学语文课仅仅就是教学生认识几个生僻字词,教学生背诵几首诗词,归纳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艺术方法与特色。这样,学生就完全误解了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意图,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失去了对大学语文课的兴趣。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鉴赏水平、消除汉语教育和母语教育的矛盾,大学语文的授课教师应该不断地革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

1、互换角色。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讲接受信息,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被动的接受者。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专长,重点教授自己研究领域内和熟悉的知识,教学生如何鉴赏作品,引导学生并授之以渔。在讲授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特别是涉及少数民族作家的生平、民俗、史诗神化等学生相对比较熟悉领域方面的知识时,可请学生来讲,这样,既可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表达的能力,增强他们的信心与民族自豪感,又能教学相长,同时还可消除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汉语作品和汉语老师的抵触情绪,并感受汉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有时教师在上课之前,可布置相关的内容,吩咐学生认真查阅资料备课后讲授一堂课。

2、课堂内容多样化

教师不要为上课而上课,上课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手段。大学语文课堂不仅是为学生传授知识的场所,也是让学生找到自我的天堂。可以结合多媒体进行影视欣赏,让学生自己表演话剧,练习普通话,还可以到室外体会人性之美、自然之美。

参考文献:

[1]徐中玉,齐森华主编.《大学语文》[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1]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

[1]伏涤修.关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理性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 (7).

[1]伏涤修.论大学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与实现途径[J],语文学刊, 2007,(7).

[1]林岩.经典与非经典———兼论两种类型大学语文教材[J],九江学院学报,2005(10).

[1]张立新.浅谈高聚物合成技术精品课程建设[J],辽宁高职学报,2009 (10).

[1]毕万新,王仁成,熊丽华.谈把握精品课程特点与构筑课程建设保障平台[J],辽宁高职学报,2009 (8).

韩晓清,男,讲师,硕士,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公共教研室主任

推荐访问:困境 对策 大学语文 院校 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