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文学阅读现状调查与研究

时间:2023-06-08 10:42:0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全球化时代,坚守和亲近文学阅读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意义深远。本研究通过对宁夏地区高校大学生文学阅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认为目前大学生对文学阅读的态度是积极明朗的:面临全媒体时代的冲击,大学生认同传统文学的价值,且少数民族学生有兴趣并乐于关注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但大学生的阅读习惯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固化。缺乏良好的阅读氛围且没有长期有效的机制为学生提供有益阅读指导是目前困扰大学生文学阅读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大学生    文学阅读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深厚“重文传统”的民族。《淮南子·本经训》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正是中国人“重文”情结在历史长河中的一次嘹亮回响。中国传统家训中“耕读传家”所折射出的耕读文化至今仍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1],的确,阅读尤其是文学阅读对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和一个人的人格建构、人文素质培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青年大学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当下全球化全媒体时代,坚守和亲近文学阅读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显得尤为重要:文学阅读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生活感受能力,建立优美优雅的人生志趣,丰富人生智慧,而且对于构建青年的家国情怀,促进各民族之间心灵沟通与精神理解都意义深远。这正是本研究的选题意义所在。

近五年来,关于大学生文学阅读的研究备受关注,经笔者梳理,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方面: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阅读现状及策略研究、当前大学生对文学经典的接受状况、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高校中文系及理工类大学生文学阅读情况、某地区高校大学生阅读情况调查与分析等。例如:黄万华经过调查研究认为,当下大学生的文学阅读比预想的要好一些,其充满活力的状况给从事文学教育和研究的人提出了新问题,即大学的文学教育必须随之做出调整深化[2];毕秋敏、曾志勇等认为,大学生手机阅读的动机表现出多元化、娱乐化、个性化特征,存在“浅阅读”和“泛阅读”倾向,具有“社会化”的特点[3];韩田鹿、林琳等提出,在对古代文学经典的接受方面,当代大学生阅读量少,范围窄,阅读动因主要为个人兴趣,古代文学经典的白话文译本更受青睐[4];张学军通过设置问卷调查分析,提出了当代多数大学生并不认同对文学经典的戏说和无厘头改变,还是期望维护文学经典的纯洁性和独立价值的观点[5];贺仲明、王世诚对大学中文系学生文学阅读进行了调查,认为其阅读量并不是很大,原因众多。并认为中文系学生阅读比较集中于当代文学,对中国传统文学的阅读存在较大不足[6]。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已有的调查成果对当下大学生文学阅读状况的总体把握是全面而准确的,亦不乏对某地区大学生文学阅读的调查分析,如王菱、何胜莉《四川高校学生文学阅读状况调查》、金春平对江苏省高校阅读调查数据的分析文章等,但目前尚无对宁夏高校大学生文学阅读状况的调查分析。宁夏地处祖国西北腹地,是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也是回族聚居生活的地区。因而,对宁夏大学生文学阅读情况的调查和研究不仅能为地方高校文学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而且有利于更好地了解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审美意识等诉求。

本研究将宁夏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样本,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研究使用的调查问卷是在参考了近年来国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小范围预测后充分修改完善最终定稿。问卷发放的日期区间为2015年6月至10月。具体情况如下:选取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新华学院三所本科院校(一所“211”高校,一所一般本科院校,一所三本院校)作为研究样本取样单位,专业涉及文学、历史学、法学、工学、理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发放问卷1000份,最终收回问卷980份,经分拣去除数据缺失或前后有矛盾的问卷,有效问卷910份,有效问卷率为91%。本研究主要在本科一年级到四年级中进行,根据大学生的学习和阅读特点,研究样本群体主要集中在大二、大三的中文系学生和其他非中文专业学生中。其中,各年级所占比例分别为:大一20%,大二32%,大三31%,大四17%。在910份有效问卷中,非中文专业学生465份,占51%,中文系学生445份,占49%。调查的内容分别涉及阅读兴趣、阅读时间分布及方式、阅读习惯及目的、阅读中的困惑等问题。以下将通过非中文专业学生和中文系学生阅读情况的比较进行对照分析(非中文专业学生比例之后括号中列出的是中文系学生同项指标所占的比例)。

我们首先就大学生文学阅读的兴趣进行了调查。在非中文专业大学生中,当问及“课余时间,你喜欢抽出一定时间阅读文学作品”时,喜欢的学生占29%(62%),较喜欢的占54%(37%),不喜欢的占9%(2%)。数据显示,大学生在课余时间还是喜欢阅读文学作品的。考虑到中文系专业对于文学阅读的特殊要求,应该说文学阅读在非中文专业学生的课余生活中也占有重要位置。在喜欢阅读什么类型的读物中,非中文专业学生选择文学名著的占50%(92%),选择专业类书籍、武侠玄幻小说、青春文学及言情小说、励志职场类书籍的比例分别为30%(34%),21%(22%),38%(47%),38%(37%)。由此可见,在阅读的兴趣和选择上,除文学经典外,其他类型读物两个群体没有表现出较大差异,而相比较而言,中文系学生对待文学经典的态度则更加坚定和积极,这应该与中文系课堂教育对经典文学的传播密切相关。在更喜欢哪种审美活动的多项选择中,选择读文学作品的非中文专业学生占33%(74%),选择看电视电影的占69%(79%),可见图像传播技术的发达使得影像对阅读产生了不小冲击,尤其是在非中文专业学生的群体中,“读图时代”已悄然来袭。在经常阅读的经典文学作品中,中国现当代文学在两个调查群体中比例均高,占74%(92%),中国古代文学占32%(57%),外国文学占30%(69%)。究其原因,中国现当代文学贴近社会和时代的脉搏,更具有当下性与鲜活性,为大学生喜闻乐见。中国古代文学由于时空间隔,尤其对非中文专业学生而言,文言障碍已令其望而生畏,故而阅读兴趣不高。当问及是否会关注当代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时,53%(72%)的大学生表示“有时会关注”,36%(8%)的大学生表示“不会”。这一数据首先显示出中文系学生对当代少数民族作家创作的关注度明显高于非中文专业学生。其次,经数据分析,参与本次调查的370名少数民族学生均选择了“会关注”和“有时会关注”两个选项,这说明少数民族学生对于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是有兴趣并乐于关注的。对网络文学的态度,18%(18%)的大学生表示经常读,50%(58%)表示有时读,24%(26%)表示基本不读。新世纪以来,纯文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学日趋边缘化和网络文学为主体的新型文学日益兴盛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从本次调查所显示的结果来看,网络文学在青年大学生中的接受度并没有超过传统文学,这证明了中国纯文学、严肃文学的传统是牢固的,今后如何继续探索,创造新的“有意味的形式”,在青年大学生中获得更大的接受度才是传统文学应该努力的方向。在问及你对“80后”作家(如韩寒、郭敬明等)的作品持何种态度时,表示“很喜欢,符合当代学生的口味”的大学生占22%(3%),表示“还行,一般”的占52%(6%),表示“不喜欢,思想肤浅,内容空洞”的占13%(17%),表示“不了解,没看过”的学生占13%(16%)。显而易见,中文系学生对“80后”作家的评价不高,这也许与大学中文系教师的审美价值观影响有关。大学教师对纯文学、严肃文学普遍持坚守态度,对网络文學、“80后”文学等则大多不甚认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价值取向。

笔者接着对大学生文学阅读的时间、方式及习惯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非中文专业学生的阅读时间和数量均不甚乐观。非中文专业学生每天阅读的时间“2小时以上”的仅占14%(22%),“1—2小时”的占38%(56%),“1小时以下”的占39%(16%),“几乎不阅读”的占9%(0),每月平均阅读的文学类书籍“少于一本”的占48%(5%),“1-2”本的占39%(59%),3本以上的占9%(17%),5本以上的占2%(7%)。在后期的深度访谈中,有学生表示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课程设置多,课业压力大,没有时间读书。也有学生表示主要是因为不知道该阅读什么书造成的。与之相关的是,就文学阅读在大学生业余生活中所占地位而言,喜欢读书的非中文专业学生占42%,远低于喜欢娱乐活动的55%和喜欢上网的65%(中文系喜欢读书的学生占78%,喜欢娱乐活动的占50%,喜欢上网的占59%),数据显示,非中文专业学生在阅读的理性和自觉意识上尚有欠缺,急需引导,而娱乐活动和上网在当今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中已占据半壁江山。在借阅方式和刊物类型的选择上,52%的非中文專业学生选择了网上下载和在线阅读,62%选择纸质图书阅读(中文系学生对应选择的比例分别是60%和87%),相比较而言,中文系学生更偏向于传统的纸质阅读方式。在一些阅读习惯的考察中,经常做阅读读书笔记的非中文专业学生仅有10%,有时做的占44%,根本不做的占46%(中文系学生的相应比例是22%,53%和21%),有阅读计划的非中文专业学生占56%,中文系学生占69%,这两组调查数据,两个群体的比例都不是很高,说明大学生的阅读习惯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固化。

随后笔者对大学生在文学阅读中的认识及困惑做了调查。95%的非中文专业学生认为应该多读文学类作品,认为读多了没用的仅有1%,而中文系学生认为应该多读的占80%。这两组数字对比,说明非中文专业学生对文学阅读的态度更加积极,而中文系学生选择比例相对较低的原因,笔者认为与目前人文学科的逐渐边缘化有关,在专业困境、就业压力等问题的辐射之下,中文系学生的专业自信心有所下降。当问及在大学生成才过程中文学阅读的作用时,45%的非中文专业学生认为非常重要,54%的认为比较重要(中文系学生的相应比例为59%和33%)。就“文学阅读的主要目的”而言,“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和“提高文化修养”是大学生的首选,非中文专业学生分别占80%和74%(中文系学生的相应比例为80%和81%)。这两组数据说明大学生对于文学阅读的态度是积极明朗的,比较认同文学阅读在大学生成才中的重要作用。针对目前大学生文学阅读中存在的困惑,我们做了相关调查。非中文专业学生认为在阅读方面遇到的主要问题是“缺少阅读氛围”和“不知道读什么”,分别占62%和40%。中文系学生认为主要问题在于“缺少阅读氛围”和“书价太高”,分别占69%和33%。在谈到是否需要专家或师长指导文学阅读时,两个群体都认为比较需要,所占比例是50%(51%)。当被问及经常因为受何种影响而选择一本书时,在非中文专业学生中,“老师或朋友推荐”和“看过作品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两个选项比例最高,分别占57%和52%。而中文系学生则选择了“老师或朋友推荐”(81%)和“名著或获过奖”(73%)。可以说,这两组数据凸显了目前大学生文学阅读中存在的主要困惑:一方面学生有阅读和提升自我的诉求,另一方面,一些高校受到社会浮躁喧嚣的气息影响,缺乏良好的阅读氛围,没有建立起长期有效的机制积极为学生提供有益的阅读指导。

最后,本研究问卷要求被调查者写出至少五部自己阅读过并认为值得一读的文学作品,简要写出理由。经数据统计,受宁夏大学生喜爱的作品前十位依次是:路遥《平凡的世界》、曹雪芹《红楼梦》、罗贯中《三国演义》、夏洛蒂·勃朗特《简·爱》、吴承恩《西游记》、姜戎《狼图腾》、霍达《穆斯林的葬礼》、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海明威《老人与海》、钱钟书《围城》。其中,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四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三部,外国文学作品三部。在推荐中,网络小说、青春文学所占比极小,由此可以看出宁夏高校大学生对严肃文学和文学经典的认同和接受。在推荐理由中,有两部作品的推荐理由引起了笔者的关注:一部是位列第一的《平凡的世界》,另一部是《狼图腾》。多名调查者在推荐理由中指出,观看这两部作品改编的电视剧、电影的经历是促使他们对小说文本进行阅读或再次阅读的直接诱因。据相关资料显示,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和电影《狼图腾》均在2015年2月播出、上映,可以想见,这样一个时间的巧合为这两部作品在本次调查中的上榜率和排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法国社会学家罗贝尔·埃斯卡皮在《文学社会学》中提出过一个概念叫“次文学”[7],指的是根据文学原著改编的电影、电视剧、喜剧、连环画、评书等文艺作品,并指出次文学在普及大众和延长文学作品寿命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全媒体时代,文学阅读更是不可避免地深受“次文学”影响。在本次调查中,笔者发现尤其在非中文专业学生中,这种影响更广泛。中国古典文学中四大名著除《儒林外史》之外,《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均在推荐之列,且外国文学作品上榜的三部作品亦是初高中学生就耳熟能详的三部名著,由此可以推断,大学生的文学阅读兴趣和范围并不是非常广泛,很多学生尤其是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文学阅读的领域和基础并没有超越高中阶段强化知识背景下对部分文学经典的普及认知和阅读,因而,大学阶段的文学阅读仍然是任重而道远。

经由以上调查分析,我们对宁夏高校大学生的阅读现状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宁夏地处西北,与沿海城市相比,经济文化尚欠发达,但这方土地之上人们向善向美、不断提升自我的追求却是相同的。本次调查研究中发现的问题,为宁夏高校今后的文学教育提供了以下三点启示:一是应正确认识当前全媒体时代的特点,继续在宁夏高校大学生中大力提倡文学阅读,通过丰富多样的方式加强文学经典作品的阅读推介工作,提倡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互补的阅读模式;二是应立足于多民族文学的研究视野,将少数民族文学的学习和研究纳入大学生的文学教育体系中,帮助民族地区青年大学生通过少数民族文学更好地了解各少数民族,此举对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心灵沟通与精神理解具有积极意义;最后,应积极发挥高校传播经典文化,塑造人灵魂的灯塔效用,要求广大教师在大学生文学阅读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以期更好地提高大学生文学阅读的兴趣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我的阅读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黄万华.学校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文学阅读状况调查[J].中国现代文学丛刊,2012(8):13-25.

[3]毕秋敏,曾志勇,陈楠.大学生手机阅读行为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99-108.

[4]韩田鹿,林琳,贾彬,唐绎涵.当代大学生古代文学经典阅读情况调查[J].出版发行研究,2010(6):35-38,3.

[5][7]张学军.“次文学”“戏说”与文学阅读——当前大学生对文学经典的接受状况调查[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8,3.

[6]贺仲明,王世诚.大学中文系学生文学阅读调查[J].东岳论丛,2014(5):91-95.

基金项目:本文系宁夏高等学校科研项目(NGY2015006)阶段性成果。

推荐访问:民族地区 高校 现状调查 大学生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