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性摄影的美学及社会意义

时间:2023-06-07 17:06: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在19世纪初,摄影术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发展,到了社会工业化时期,摄影有了新的发展形势,一直发展到至今,始终保持着摄影自身的本质特征,记录客观存在的画面,同时也成为了人们与社会沟通的纽带和桥梁。苏珊·桑塔格曾说过:“照片是时间与空间的切片”。记录着那一瞬间曾经发生的事实,同时也记录着人们自身的行为和身边所发生的事件,从而来影响着人们思想的发展的走向,影响着人们的行为,纠正人们向社会所做的过去昭示着人们的未来。本文主要是介绍纪实摄影的美学及其社会意义。

关键字:纪实性 摄影 美学 社会意义

从1839年8月19日,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术”的诞生,给人类社会开启了纪实时代,它可以从客观真实的角度来记录真实的影像。给人们观察社会带来了新的视角。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摄影技术也随之提高了自身的硬件设施,伴随着自身的提升,高度自动化数码照相机的普及(包括手机拍摄),摄影技术的发展是多层次多方位,是吸收多学科成果交叉的结果。它成为当代人类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记录工具。在各行各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以它独特的视角,来记录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

纪实性摄影以记录社会现实,反应事实真相为主要目的摄影方式,所拍摄出来的数字影像是具有历史价值的。这与人们生活中所拍摄的生活照意义是不同的,纪实摄影是具有社会见证者的独一无二的身份和资格,这是属于广义的纪实摄影,而记录人们生活中的状态属于狭义的。纪实性摄影作为社会的见证者,纪实摄影家们相机记录着一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所作所,用相机凝练历史的瞬间,用影像触动人们的内心,用个人的力量来呼吁和感染社会中的人。真正地体现出了摄影作为一门意识形态工具在社会中的价值和地位上的独立。19世纪伴随着摄影的发展纪实摄影也伴之而生。用它特有的美学意义影响了传统美学的发展,并以自身的客观记录性成为了社会人的见证者。纪实摄影从开始到当今应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历史形式,一种是现时形式,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现时形式的纪实性摄影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社会事件发生和发展的真是过程和真是状况。而现时形式的纪实性摄影随着时代的变迁,成为了历史,用真实发生过的影像,来阐述着过去的事实,因此纪实摄影的历史性是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的。

纪实是摄影的本质属性,它通过取景、光线通过镜头对其被摄体产生曝光,从而形成影像。记录真实存在发生的事件。而人们研究纪实摄影应该先从一幅经典的纪实作品开始。了解其内容的真实性,从而确定纪实摄影的本质属性为历史性,而摄影的划分在于是用它的人,根据拍摄者所表达的内容不同来摄影初期被划分为很多流派。纪实摄影在历史的长河中并没有泯灭自身价值,依然继承和发展着其本质特征。到了当今时代摄影的分类被细化,纪实摄影是表达的意义也开始出现了转变,从最开始的单纯的记录,到了现今以摄影者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对社会问题的看法,通过摄影器材来表达出来,从而达到改造社会,引起受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而摄影的出现本身就意味着一长变革,布勒松曾说过:“在所有表现方法中,摄影是唯一的能把转瞬间丝毫不差地固定下来的一种手段。”照相机的纪实性属性是从它诞生之时就与生俱来的,但由于摄影初期,操作技术繁杂和使用价格昂贵,它只能存活于资本贵族和摄影发烧友之间,因此摄影最开始就具有了贵族的光环,并与古典的绘画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们将摄影与绘画美学相结合,用摄影的表现手法来模仿绘画的艺术表现,这样就决定了摄影只能跟风与绘画而不是自身发展。以绘画所谓的艺术性来代替摄影技术的客观见证性。将两种本质不同的艺术强硬结合,使摄影技术必须完全接受绘画的艺术性,同时也取消了摄影影像的最显著的特点:自然、客观、生动等艺术性特点,使相片看起来像绘画的替代品。

而纪实性摄影的意义已经随着时代的变迁引发了越来越多人们的思考和质疑,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不段变化和传播方式的不段改变,纪实性摄影对社会问题的反映和对客观真实性的象征,对被摄者的关注已经被现今的社会人文组织所打破,就如曾经十六世纪时宗教所发生的变革一样,对当代纪实性摄影的改革的想法和呼声也是愈发的增加,在当代社会摄影纪实的未来方向的发展也是大众摄影家所关心的关注的关键问题。

晋永权在《新纪实摄影:暧昧的叹息声》这一文章中的开端就使用了这样一句话“不再满怀忧愤地参与其间,不再刻意地与拍摄对象打成一片,不再肩负崇高的使命,不再占有道德上的优越感,不再说教与强行散布自己的观点。旁观,有距离地旁观,以复杂的心态冷眼旁观莫测的人性,欲进还退,欲语还休,丢下一声叹息,转身离去。”而这句话虽然体现出了问题的纠结之处,但还是反映出纪实性摄影的真实现状和问题的结症。

藏策的《再论中国摄影批评》中所说到过:“摄影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现实的复制功能。纪实摄影也因此而被视为某种真实中的真实,在摄影的诸种形式中居于中心的地位。以往关于纪实摄影的理论探讨,无非是为这一已被神化了的神话,再次神化而已”。纪实性摄影在当代社会依然如同曾经那么的真实可靠么,还如曾经那样的值得群众的信任么?布勒松、马克·吕布等纪实摄影家所拍摄的照片还像以前那样的值得信赖么等一系列的问题等待着大家的思考,如果想要理解和明白这些问题,人们就要借助外在的一些理论的分析对这些问进行研究,不然的话对于这些问题很难理解明白。关于“纪实性摄影”的这些问题的讨论和分析,都是人们走入到“真实”所布下的迷幻阵中了,在“真与假”的两者之间,纪实性摄影本身就成为了这个迷幻阵中的某种意识形态了。

丁遵新在《摄影与快餐文化》中所说过:“在纪实摄影中也有很多是依靠题材的,比如卢广,他专门拍妓女,拍吸毒者、拍神经病人,但是在这些题材的拍摄中,只是表面的记录这些现象,关键在于通过这些现象,进行社会学的、人文学的思考、分析和表达,去呼唤良知,去警惕社会的毒瘤。这样的作品才是最有价值。如果仅仅是猎奇,表面记录就没有什么价值”。所谓的纪实,它所涵盖的意义主要就是社会和人文关键的一种表述。所以在当今时代摄影师在拍摄风光摄影的时候不要只是一味的求远,偶尔也要回眸看一下近处的人文社会。在学习画意摄影的同时也不要忘记纪实的存在,纪实性摄影的根本就是在于可以记录那些被人们有意或者是无意忘记和那些消失不见的人、事、物的一份回忆和历史,记录下的永恒影像就是已经消失了的画面的最佳形式表达。而丁遵新在文中的观点则是占据着纪实性摄影的主流思想和纪实性摄影的典型形象,与最开始的介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每一张数码影像作品是都可以从摄影美学的位置去观赏和评价,但还需要从人和社会的角度上去判断它所表现的社会强度,摄影的最大价值就是让人们感觉到自己可以将世界的所有一切融入到自己的脑海里。同时也是人类对社会所表达的自我感情的一种自最佳体现方式,纪实性摄影作为当代社会的客观见证者,从最初开始体现人与社会的关系,促使人类道德水平的发展。而世界最大摄影批判家法国的波德莱尔就曾把自己看成是贵族。因从而反对任何艺术不能与社会大众相接处,即反对摄影给社会大众以任何形式提供以社会大众为主要对象的影像。而影像在中产阶级以下甚至贫民阶级的出现和流通,无疑是对等级制度森严的专制社会的挑战,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何况还是一门艺术。

就整个时代而言,纪实摄影的变化时在意料之中的,摄影作为时代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会受到时代变迁的影像。纪实摄影已经受到了影响,在社会的意识形态的变化影响的带动下。随着社会的工业化发展,摄影也开始多元化的进步,而专业的摄影领域逐渐地向商业化发展,注重实用性和功利性的发展,而纪实性摄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摄影的发展也逐渐的在变化和改变着,当今社会的新闻摄影开始注重向纪实化发展而非新文化,新闻摄影记者也开始以纪实的形态开拍摄新闻作品,以较大的信息量为主,注重摄影的纪实性,不过多的强调新闻的属性。新闻性摄影和纪实性摄影的最大区别在于,新闻性摄影的主要目的是对社会群众的信息传递,而纪实性摄影是更多的对社会历史价值的反映和未来社会的影响和历史的参考。

科学技术的进步影响了摄影的技术变化,打破了曾经典型的构图模式,而现代的纪实性摄影在构图方面的独辟蹊径,追求新的视角和奇特的画面感,来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这也是我们在布列松和马克·吕布等传统纪实摄影师的影像中难以看到的,当然无论任何的追求和变化都是从经典发展转变出来的,这并不是所谓的落后,在萨尔加多和纳切威等新一代的纪实摄影师的作品中,我们依然可以感觉到经典的画面追求和无穷的魅力所体现。

在当今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中,这种经典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每一种经典反映的都是每一个是带的风格,摄影师只有借鉴着曾经的辉煌,结合着当代社会的发展的创新,才能更好地发挥纪实摄影在社会的作用,也能了解纪实摄影的美,在纪实性摄影的领域里,要通过数字影像设备来展现纪实性摄影的美,而每个人对待美得感念不一样,产生这种状态的原因主要是人们自身的社会认识和文化价值的不同而产生的,缺乏文化意识的人在对纪实摄影的审美过程中时不能够理解纪实摄影深层意义的美的存在的。然而,文化意识是人与人之间审美眼光的差异的根源。

所以,人们要善于发现社会生活中的美,在茫茫人海中,每一天所发生的事如过眼云烟,纪实摄影运用本身的纪实性展示了人们有意或无意忽略的未注意的事物,而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突发的事件就变得尤为的重要了。这也印证了一句话:“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日常生活中人们并没有过分关注那些分散的、流动和非连贯的一切事物,人们常常关注的是那些司空见惯之外的意外,加之空间和时间的相互平衡的影响,人们就更加不会对这些分散的流动点进行取舍和选择了,然而这些流动的事物中所表现的意义也不是人们随意一眼就可以发现和了解的,但在纪实性摄影出现后,就出现了关注这些事物和保存这类影像的工作,逐渐的开始形成了专业化,通过摄影技术的使用,我们队事物的瞬间中所涵盖的意义是如此之多,同时也因这些千姿百态的展现和流传感到生命的美好,也将人类通过自身所拍摄的影像,看到自己平时眼睛里看不到的一些问题和事物,然后从影像中寻找和发现与自己平时的行动所不同的生活体验,也是另一种生活的意义,这会为他们自己的行为和自身所拍的本身影像中所找到自己所需的答案。

参考文献:

[1]黄静(导师:郑凤兰) .中国20世纪未以来的纪实摄影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9.

[2]鞠文暹(导师:袁恩培).微观解构与宏大叙事[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13.

[3]贾清(导师:林路) .影像的力量—中国纪实摄影视角下的弱势群体影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4]李娟(导师:方肃).纪实摄影的广告表现[D].湖北美术学院硕士论文,2007.

[5]李萍.纪实摄影刍议[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1.

[6]摄影新势力解析:怎样出“新”,何以至“锐”[N].中国摄影报,2011.

[7]高佳.纪实·表现——试析纪实摄影表现主义[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8]陶国平.论纪实摄影的再现与表现[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9]苏珊·桑塔格.论摄影[C].1997.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推荐访问:美学 纪实 意义 摄影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