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社工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研究

时间:2023-06-07 14:12: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学习和社会工作实务技能的培训,同时可以参照其他实务操作类的岗位要求参加一定学时的实务工作。

(二)提高专业的社会认可度

专业的发展基于社会的需求,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则是社会工作发展的前提和基礎。受我国计划经济和“单位制”的影响,政府和单位一直在包办职工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社会工作失去了用武之地,社会工作专业成为可有可无的边缘学科,社会成员对社会工作缺乏认可,或者根本不知道社会工作为何物。因此提高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可度是当下我国应该主抓的任务之一。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政府、社会服务机构和高校三方共同努力,加强宣传力度,突出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需求性和服务水平的专业化,扩大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影响力。政府应从资金和政策方面加强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培养和专业就业岗位的设立;社会服务机构要树立责任意识,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和社会问题,提升社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扩大社会工作的影响力;高校要发挥人才优势,多方位参与社会服务活动,宣传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服务,同时向相关企业推荐优秀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提高社会工作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政府要通过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要求相关企业和社会机构为社会工作提供必要的就业岗位和岗位对应的薪资待遇。从社区和共青团、妇联等社会服务类机构入手,明确相关岗位的从业资格,制定“一社区,一社工”等相关规定。针对企业设立社会工作相关岗位指导意见,或者从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相应的照顾性政策,不断提高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可度。

(三)提升学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一方面学校应加强对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视程度和倾斜力度,不断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引进高层次的社工人才,建立高水平的实习基地。改革当前的人才培养机制,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职业需求为出发点,以岗位技能为指向,着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和职业需求的专业化人才。学校可以与企业和社会服务机构联合,开展社工人才订单培养模式,根据企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引入企业专职人员对学生开展职业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并签订相关劳动合同,实现人才的定向就业。另一方面要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人生观,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灌输学生“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念,提升学生的就业成功率。最后,学校应充分利用相关资源,按照行业、岗位、地区等标准合理组织和安排专场招聘会,人才供需洽谈会等,为学生提供多方位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

(四)要转变传统就业模式,挖掘社会工作就业的新思路

首先,可以利用国家扶持政策,运用专业知识开办社会服务机构,变就业为创业。既可以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又可以为专业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其次,可以与政府福利事业建立关系,“将中国的民政与劳动保障改造为社会工作”。再次,可以将社会工作与其他行业相结合,多方位开发社工的工作岗位,提升社会工作就业的适应性和多样化。

【参考文献】

[1]边燕杰.高校与社会服务部门合作共建“实务导向”型社会工作教育[C].陕西省社会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0.

[2]谢启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就业的调查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1(10).

[3]黄健园.高职毕业生社会适应力的调查与分析[J].科技资讯,2014(04).

责任编辑:张丽

推荐访问:社工 吉林省 毕业生就业 状况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