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佛教美术造像艺术探析

时间:2023-06-07 08:30:1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辽宁传媒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摘要】:辽代的佛像雕塑艺术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并且能够深刻的反映出当时辽代特有的的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至今遗留了许多辽代佛教造像,从中我们可看到辽代佛造像的风格。

【关键词】:辽代;佛教美术;遗存;雕塑造像;艺术

一、辽代佛像遗存

辽代佛教造像遗存十分丰富,有寺庙供像、佛塔浮雕造像、石窟造像和其它散存的不同材质的造像。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辽宁义县奉国寺大殿和山西大同下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内供奉的辽代塑像。其中大雄殿最为壮观,面宽9间,通长55米,进深5间,通宽33米,总高度24米,建筑面积1800多平方米,是国内辽代遗存最大的木构建筑。大雄殿佛坛上供有一组彩绘群塑过去七佛、十四尊胁侍菩萨与天王像。七佛高大庄严,胁侍菩萨栩栩如生,天王威武雄壮,整体气势雄伟,风格典型,保存完好,展现了辽代佛像艺术的辉煌成就,是现存辽代佛像艺术的重要宝库。

下华严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南,原来与上华严寺为一体,到明代中叶分为上、下两寺,面朝东面的为下华严寺,西面的为上华严寺。其中,下华严寺最为著名,是辽代西京大同府的主要佛寺,也是当时的皇家寺庙之一。其主体建筑是薄伽教藏殿,而最为突出的是殿内宽阔的佛坛上供奉的33尊辽代塑像。这些塑像坐立相间,主次分明,体态各异,神情生动。中央佛像端坐莲台,慈祥庄重,风格秀逸;四大菩萨娴静端庄,慈容满面,衣饰繁缛,雍容华贵;弟子虔诚恭顺;天王威武彪悍。特别是有一尊合掌露齿的胁侍菩萨,因其身姿婀娜,面容秀美,口唇微张,略露笑意,曾得郭沫若高度称赞,称之为“东方维纳斯”。这些塑像不仅全面展现了辽代佛像艺术风格特征,而且展现了辽代社会审美情趣和雕塑艺术水平,也是现存辽代佛像艺术的重要宝库。

二、辽代的佛教盛行

大辽民族是契丹族,唐末由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辽朝。辽朝世代崇信佛教,对佛教采取支持、保护政策,辽太宗及其后诸帝均采取保护佛教的政策,佛教大盛,有了迅速的发展,佛教艺术的发展也是蒸蒸日上。圣宗、兴宗、道宗三朝中间,辽代崇信佛教更加深入。由于帝王崇信佛教,王公贵族、权臣富豪争相效法,布施寺院以建功德,寺院多有庄田、民户,土地和民产丰厚,这对于寺院造像提供了经济实力。在民间出现了“千人邑会”也就是一种由地方和民间组成的奉佛组织,通过这种集体力量举行各种佛事。佛教造像艺术也正是在这种举国崇佛的風气下得到发展以至繁荣。

三、辽代佛造像的风格

辽代佛像因特殊的历史背景有其自成一派的特色。风格继承了唐代造像的生动妩媚、婉转活泼和端庄典雅的遗风,又在繁密细腻中增添了婉约的韵味。契丹不仅囊括了宋朝造像写实的艺术手法,同时又融入了北域的审美情趣和技法。造像的风格更加贴近生活,世俗化味道更加浓郁,群众更容易接受。

(一)佛像造型风格

佛像整体造型可以用“伟岸端庄、平易近人”来概括。

1.遼代佛像仍存留有唐末造像的浓厚风格,同时与契丹和北方地区传统的审美情趣和表现技法以及宋代造像写实的风格相结合,因此展现给我们的是独具一格的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用美的眼光看自然,对称、均衡的自然规律影响了契丹人的审美主旋律,逐步形成了粗犷豪迈、奔放自然的独具草原民族特色的审美意识,这种审美情趣表现到佛像艺术上便形成了辽代佛像独一无二的韵味。佛像一般整体上身偏长不成比例,但造型优美,显得凛凛堂堂。坐立姿势有些僵硬呆板,坐像的双膝紧收,站像的两腿笔直。最具典型的代表有故宫博物馆的释迦牟尼佛铜像。此像坐姿呈佛像最安稳的全跏坐,发型为螺发,头顶的肉髻略显平缓,佛像的正前方遗传了唐末余风镶嵌一髻珠,当然这个特点在辽宋时期佛像上都可以看到。面部轮廓圆鼓饱满,眉间有白毫,双目呈低垂状态,似睁似闭,神态显得极其沉静平和。身着袒右肩袈裟,右臂残失,但不影响整体效果,反而有残缺的美,仿佛在结转法轮印。躯体肌肉显得松弛,不如唐代的强健有张力;装饰较之宋代更为简洁,造像手法写实,整体风格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菩萨的造像最能显示出辽代审美的主题。菩萨像多是头戴类似于契丹贵族王冠的高冠或三叶形宝冠,(如辽宁朝阳北塔四面所雕刻的四尊佛像全部都是头冠高耸,繁饰华丽)。据考查,这种头冠是辽代契丹贵族的冠饰,在内蒙古和辽宁的辽代墓葬中屡有发现。再如花冠上垂下的宝缯,它在帽边绑有明显的花结,顺两肩垂下后又分段打结,这种处理手法也是辽代菩萨像上常见的特征(如首都博物馆藏辽铜渡金观音菩萨像)。山西大同下华严寺的彩塑菩萨大多都头戴宝冠,且形制不一、非常特别。冠面造型优美生动,大多呈高筒状,前高后低,上有精美花纹,或镂空或浅雕,栩栩如生。华严寺菩萨塑像是最能反映辽代佛教造像的代表之一,也完美的体现了辽代造像的整体风格特征。

(二)衣着风格

佛像诸尊之造像,皆以释迦牟尼佛之形象为基本,即采取出家形态:上身着法衣,且法衣之式样有通肩及袒肩之区别;下身为裙衣,没有带襻的装饰,无璎珞等严身之具,只有以带束衣成褶。辽代佛像衣着除了这些基本原则之外,最大的表现便是衣纹质感比唐代明显强烈。山西大同下华严寺的合掌露齿菩萨就是辽代观音的常见样式,也是辽代塑像中最为生动的造像之一。天衣横披,锦帛绕臂,胸前饰璎珞,下身着长裙。衣饰的风格与宋菩萨像大致相同。臂处飘带宛如真丝,环绕身体垂于膝盖下,线条流利,质感强烈。长裙上的褶皱雍容华贵,又找不出一丝多余。衣纹整体塑造上有重有轻,有缓有密,简单不失隆重,繁密不失高贵,潇洒自然,平民化又不世俗化,较之唐代衣纹质感更加强烈,体现了鲜明的时代风格特点。应县木塔佛宫寺主佛像,该佛衣纹流畅,质感强烈,下身衣褶悬搭于坐前台布之上,修长舒展,时代感明显。与莫高窟唐代主尊塑像相比较,衣纹质感更加自然流畅,活泼婉转,生动写实。辽代金铜佛像的衣纹线条,在小腿的地方都有非常生动的弯曲似小蛇般的线条,并且这种线条极为相似,这就是曲蛇状衣纹。应县木塔的塑像上发现了这种衣纹,第一层西壁壁画中也发现了多处,无论是腿部还是袖口都很明显。据考察,这种表现手法广泛流行于辽代时期的华北地区。特征最明显的佛像就是山西大同华严寺薄伽殿,殿内的跌坐菩萨腿部就刻画了精细的曲蛇状衣纹,并且非常明显。所以说曲蛇状衣纹对于研究辽代佛像造像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

四、辽代佛教造像的影响和意义

佛像造像是佛教态度与民族审美态度的和谐统一,从深度上反映了强大的民族意识与长久积淀的集体无意识之中的审美心理。无论是工程浩大的石窟造像还是精致无比的小尊佛像,都凝聚了古代人民对宗教信仰的态度和对佛国净土的美好祈愿。正是人们对心中信仰的虔诚崇拜,所以才由一锤一斧、一笔一划的长年累月的创作,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佛像艺术。这种创作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辽代佛教佛像遗物内容丰富、风格独特,不仅在中国佛教艺术中有重要地位,而且对辽朝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诸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综上可知,辽代佛教遗物内容丰富、风格独特、题材众多,在中国佛教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辽代佛像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辽代佛教的宗派发展,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契丹民族的文化、审美情趣,以及北方民族的文化、生活风俗、价值观取向;同时在国内外当代艺术品市场上,辽代佛像屡屡现身市场,深受佛像收藏家的青睐,了解辽代佛像艺术的特点,对于鉴赏和收藏辽代佛像无疑也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佛教艺术-从六大特征辨别辽代佛像》 海山艺术馆 ,2015年

《辽代社会佛教文化》 辽宁民族出版社,2011年6月

推荐访问:辽代 佛教 造像 探析 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