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下半年佛教艺术品拍卖评述

时间:2023-06-06 20:54: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打开文本图片集

2017年下半年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繁华与喧闹已渐渐离我们远去,回望佛教艺术品拍卖市场,既有珍品高价成交带给从业者的兴奋和鼓励,又不乏普品平淡交易给予爱好者和投资者的提示和警醒。在资本运作日趋保守、艺术投资愈发谨慎的环境下,拍卖市场的深度调整仍将持续,何种佛教艺术品更具有升值潜力?什么佛教艺术品将成为下一阶段市场上的热点?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不妨暂时抛开传统的综合考量方式,用成交价超千万元佛教艺术品的名录这种简单明了的方法,来审视佛教艺术品拍卖情况,给予众多佛教艺术品爱好者和投资者更为直观的市场发展趋向和解答上述问题的参考依据。

永宣宫廷造像引领市场

通览2017年下半年拍卖成交价超千万元佛教艺术品的名录,我们不难发现永宣宫廷造像在榜单中不仅占据了多数席位且成交价位居前列,市场表现可谓大放异彩、独领风潮。

香港保利拍卖推出的“清净广严——重要藏家珍藏永乐宫廷造像”专场,是永宣宫廷造像在下半年拍卖市场卓越表现之始。是次专场汇集11件套永乐宫廷造像珍品,无一流拍,创造了3.24亿港币的成绩,在佛教艺术品从业者中引发轰动。其中,明永乐铜镀金胜乐金刚像、明永乐铜镀金大威德金刚像、明永乐铜镀金喜金刚像金色亮丽,造型繁复,工艺精美,品相完好,不仅具有超凡绝伦的艺术气韵,还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宗教、历史价值,堪称永乐宫廷造像的集大成之作。这三尊永乐宫廷造像没有辜负佛教艺术品爱好者和投资者的厚望,胜乐金刚像(图一)以6254万港币成交,喜金刚像(图二)以5546万港币成交,大威德金刚像(图三)更是以1.3216亿港币成交,这不仅为近年有些平淡的佛教艺术品拍卖市场增添了活力和动力,也使得低迷许久的永宣宫廷造像再度达到了巅峰。同场拍品明永乐铜镀金转轮王自在观音像(图四)、明永乐铜镀金文殊菩萨像(图五)、明永乐铜镀金绿度母像(图六)也分别以1770万港币、1416万港币、1239万港币的成交价晋级千万佛教艺术品名录之中,足见此专场拍品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之高。香港苏富比“密慧禅心:菩萨道珍藏及其他佛教艺术精品”专场中推出的明宣德铜镀金四面八臂金刚瑜伽母立像(图七)也于一日之后,以2482.74万元港币成交,令永宣宫廷造像在市场中持续升温。

内地拍卖公司延续了永宣宫廷造像热潮。北京保利拍卖在“禹贡(二)”专场中推出的明宣德铜镀金观世音菩萨坐像(图八),胎体厚重,造型端庄,做工精湛,嵌饰华美,尤为难得的是,像高74厘米,这在永宣宫廷造像中罕见,巨大的艺术震撼力也使其创造出了2357.5万元的高价。

永宣宫廷造像在中国十余年佛教艺术品拍卖中,一直是重点和关注对象,引领着佛教艺术品突破了一个又一个价格关口,从百万、千万到过亿,这些纪录创造了中国艺术品拍卖历史的经典时刻。2006年10月,香港苏富比拍卖“佛华普照-重要明初鎏金铜佛收藏专场”专场以3.24亿港币震动了文物收藏界,明永乐铜镀金释迦牟尼佛像(图九)以1.166亿港币成交轰动一时。2014年11月,上海收藏家刘益谦先生以3.4844亿港币购得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图十),至今保持中国佛教艺术品交易纪录。时至2017年秋,明永乐铜镀金大威德金刚像以1.3216亿港币的成交,为过亿佛教艺术品名录再添新军,也夯实了永宣宫廷造像在中国佛教艺术品拍卖上的主导地位。究其根本,永宣宫廷造像不仅在历史文化上,反映出明王朝治理边疆要地的大政方针,展现了明朝诸帝对藏传佛教的平和态度和博大胸襟;也在艺术美学上,以质量上乘的材质、规整端庄的造型和细腻精湛的工艺,将中央王朝皇家内廷的奢华与雍容表现得淋漓尽致,并使得当时的西藏社会为之倾倒,僧俗各界纷纷模仿,乃至出现了来乌群巴等以模仿永宣宫廷造像出名的藏族艺术家。可见,永宣宫廷造像在艺术文化价值和宗教历史价值上,都有着其他门类造像难以比拟的优势和重要意义。因此,对广大佛教艺术品爱好者和投资者来说,在当今的拍卖市场环境下,收藏永宣宫廷造像无疑是最为稳妥和最具投资价值的。

经典风格造像异彩纷呈

自公元1世纪,佛教信众开始以人类形象描绘佛教神灵之后,在佛教艺术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无数的佛教艺术经典,从早期的犍陀罗艺术、马图拉艺术,到其后的笈多艺术,再到帕拉艺术、克什米尔艺术、尼泊尔艺术;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异域风情,到中原汉地的慈悲端庄,再到雪域高原的民族风采,这些经典的佛教艺术风格展现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佛教文化的独特美学风韵,代表了当时最高的工艺水准和艺术成就。

香港邦瀚斯拍卖于2017年10月“诚虔韵映:喜马拉雅艺术”专场中推出的帕拉风格铜合金银错红铜索纳理库基哈尔佛像和15世纪尼藏风格铜镀金阿閦佛像就是经典风格造像的巅峰之作。帕拉佛教艺术代表了古印度佛教艺术最后的辉煌,在帕拉王朝历代君王的扶持和卫护下,佛教得以于8-12世纪间在东北印度的广袤土地上昌盛繁荣。其佛教艺术远播域外,并以俊朗秀美的造型和繁缛华丽的装饰一度成为雪域高原佛教艺术的“主流样式”,至今在藏传佛教艺术中仍能寻觅到帕拉艺术的神韵。近年的佛教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帕拉艺术风格造像极受爱好者和投资者的追捧,成交价格日趋高涨。香港邦瀚斯上拍的ll世纪铜合金库基哈尔佛像(图十一),铜质莹润,工艺细腻,俊逸劲健的造型和内敛沉静的气韵体现出帕拉艺术巅峰时期核心区域的最高造像艺术水准,更兼此像体量达到39厘米,且镶嵌完好,品相一流,以2190万港币的成交价格列入成交价超千万元佛教艺术品名录之中也在情理之中。12世纪末,古印度佛教艺术的根基被伊斯兰势力彻底摧毁,佛教艺术的荣光被千山之境的尼泊尔承袭。纽瓦尔人以卓越的艺术天分和创作灵感,创造出一件件精致壮美的佛教艺术珍品,艺术风韵深深打动了毗邻的雪域高原民众,成为14世纪以后,西藏佛教艺术的模仿蓝本和艺术创作来源。此一时期西藏佛教造像和绘画的艺术风格以尼泊尔艺术为基础,并融入了许多藏民族独有的审美情趣,被众多学者称为“尼藏风格”,在萨迦寺、夏鲁寺、丹萨替寺以及白居寺中,保存有大量尼藏風格的佛教艺术作品。香港邦瀚斯上拍的15世纪铜镀金阿冈佛像(图十二),材质优良,镀金绚丽,造型壮美,工艺精湛,造型特征和风格特点展现出早期尼藏风格造像的艺术特色。此像一经宣传,就引起了众多爱好者和投资者的瞩目,最终以1806万港币成交,反映出此尊造像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同样,香港苏富比“密慧禅心:菩萨道珍藏及其他佛教艺术精品”专场中的14世纪尼泊尔风格铜镀金文殊菩萨坐像(图十三)以及纽约佳士得“印度、喜玛拉雅及东南亚工艺精品”专场中的13-14世纪尼泊尔风格铜镀金释迦牟尼佛像(图十四)也以其标志性的造型表现和精妙绝佳的艺术魅力,令最终的成交价定格于1750万港币和385.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518.84万元)。

近年佛教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早期经典风格巅峰时期的艺术珍品无疑是众多藏家眼中的“宠儿”,市场热度始终不减,这不仅体现出从业者对于佛教艺术之美的全新认知,也让我们看到了佛教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发展趋向。

中原汉地造像行情稳中有升

中原汉地造像在佛教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的表现向来维持在较高水准。作为佛教艺术的重要分支,艺术成就丝毫不逊色于异域佛教艺术和西藏佛教艺术,2017年下半年拍卖成交记录也印证了这一观点。

香港苏富比“密慧禅心:菩萨道珍藏及其他佛教艺术精品”专场中的元至明洪武铜镀金旃檀佛像(图十五),胎体厚重,造型规整,内容题材来自经典佛教故事,铸造芯材经年代检测确认为元末至洪武时期,精湛细腻的做工和116厘米的罕见体量,2007年9月在纽约苏富比就拍出了33.7萬美元(约合人民币252.92万元),十年后成就了2410万港币的成交价格,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5.29%!香港苏富比的“中国艺术珍品”专场中,明代(16世纪)铜镀金狮吼观音坐像(图十六)也以1303.1万港币的成交价格引起众多藏家的瞩目。其后,法国巴黎莱克勒(Ieclere)拍卖行“亚洲艺术”专场的宋代木雕彩绘观世音菩萨坐像(图十七)以247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922.59万元)成交,诠释了宋代佛教造像艺术慈悲人世之美,也为中原汉地造像在佛教艺术品拍卖纪录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明清时期的中原汉地造像由于受到其时政治宗教文化局势的影响,艺术表现往往更为内敛和简约,不如藏传佛教造像绚丽多姿,使得市场关注度略逊于藏传佛教造像。在2017年下半年佛教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明清时期的中原汉地造像显露出上升趋势,许多拍品都以远超估价的金额成交。法国皮埃尔贝勒日(Pierre Berge)拍卖行“MOBILIERD。UNEPROPRIETEENNORMANDIE”专场中的明中期彩釉罗汉塑像(图十八)招商期间就引起了藏家的关注,终以14.1652万欧元成交,超过估价4倍多。意大利潘多菲尼(pandoKini)拍卖行“ArteOrientale"’专场中的明中后期铜镀金药师佛像(图十九),估价为5万至6万欧元,创出19.21万欧元的佳绩。巴黎佳士得“亚洲艺术”专场中的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铜合金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像(图二十),以精致入微的制作工艺和清晰明确的铸造时代,将5000-7000欧元的估价提升至31.95万欧元的成交价。从以上拍卖中,我们不难看出,明清时期的中原汉地造像同样具有非凡的艺术性和极高的升值潜力,其本源本土的艺术表现更容易被广大中国藏家所接受和认同。

综上所述,2017年下半年的佛教艺术品拍卖市场在略显严峻的市场大环境影响下,藏家和投资者的投资相对保守,目光更多集中于永宣宫廷造像和艺术表现十分出众、品相一流且体量巨大的经典风格巅峰时期造像身上,“普品”交易形势更为平淡,但部分标的额度较低、具有一定艺术表现力的艺术品却能一鸣惊人,创造出较为出色的拍卖价格。但是,需要众多藏家和投资者注意的是,这些交易价格惊人的佛教艺术品其流传过程基本都有着较为详细明确的记载,没有流传记载的佛教艺术品其成交价格不及具有记载佛教艺术品成交价格的三分之一,有的甚至遭遇流拍,“流传有绪”已经成为评估佛教艺术品市场价值的重要考量标准,因此,广大藏家和投资者在关注藏品艺术表现的时候,也要结合艺术品的流转经历综合衡量。

(责任编辑:阮富春)

推荐访问:佛教 评述 艺术品 下半年 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