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教师的作用

时间:2023-06-06 12:42: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一个社会需要培养人才,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于人才的培养来说至关重要。个性化发展意味着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学习,这样才可能在某个领域学有所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的作用绝不是一刀切地培养人才。在贯彻个性化发展的原则下,教师的作用会更加重要。本文首先论述了人才对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和人才培养的必要性,然后利用《学记》中的理论论述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最后探讨了学生个性化发展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二者的关系,试图揭示并明确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本身的作用,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最终有利于培养高端的特殊人才。

关键词:人才培养个性化发展教师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1)09-0000-01

前言

一个社会要发展进步就一定需要人才,而人才的数量和人才的质量反过来也标志着社会的进步程度。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尤为突出,尤其是处于行业领域前沿的高端人才,以及在多个领域都具有较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国家的未来在于教育,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就在于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要培养学生在某个感兴趣的领域得到充分发展并逐步成为突出的尖端人才尤为迫切。因此,学校教育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应该搞“一刀切”式的教学,这样的传统教学最终注定培养了一群平庸之才。平庸之才严格来讲,并不是人才。何为“个性化发展”?什么是“个性”?本人认为,个性指的是不同学生个体在某个有利于个人和社会发展进步的领域所表现出的积极的突出的品质。认清这一点很重要。很多人对于“个性”的含义具有一定的误区。有人认为,搞所谓的“非主流”就是个性,有的人笼统的把“与众不同”认作是个性,甚至有些人认为学生上课调皮,下课不务正业,接触社会不良行为是个性。这些看法都曲解了人才意义框架下对“个性”的理解。个性是一种对于将来表现出来的积极的火花,它需要教育者的慧眼,它同时需要教育者善于激发并促成和助长这种火花的培养。那么,课堂上的教师在授课时应该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才能更大程度的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呢,即教师的作用该如何界定和明确呢?

一、人才和人才培养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1]不同的社会和同一社会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人才的理解和需求是有所不同的。资本主义社会里,由于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展,剥削无处不在,更多的是需要经营管理人才,这样才能加深剥削程度,不断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向纵深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体制下的人才,指的是所有有利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的人,这些人才是为整个社会服务的,为所有人民服务的。人才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个人,集体和社会。一个人如果掌握了有益于社会进步的突出技能就会更好了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每个人都处于社会的某个团体中并活动着,人才的出现很快会带动整个团体做出突出贡献。于是,社会在一个个人才出现的情况下逐渐向前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而所有人才都在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积极贡献。但是,在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人才的数量和人才的质量都需要不断的提高。人才培养是高科技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人才培养是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必然要求,人才培养是促进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不注重人才培养就意味着社会的倒退。

二、个性化发展和人才培养

那么,如何培养人才呢?《学记》中记载:“未卜谛不视学,游其志也。”[2]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到夏祭以后,教官不去视察学校,考查学生的成绩,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志趣和学习方法,从容地进行学习. 这正是反映了学校教育应该支持并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思想。个性化发展意味着学生在接受教育期间,对于某个领域或技能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并愿意付出更多的精力去探究。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够支撑一个人主动去探索和钻研,它体现的是一个人强大的积极进取的内在动力。

社会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而每个人的兴趣点都有所不同。个性化发展不仅能够充分满足自己的愿望也能客观上利于人才的培养。可以说,人才培养必须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人才培养要求社会人尽其才,要求社会为每个公民创作良好的环境去发挥自己的潜能。学校教育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去教学,如果一味搞一刀切式的教育模式必定扼杀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但教育必须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当今社会需要各类人才,例如在某一领域具有突出技能的高端人才,在多个领域都具有一定特长的复合人才等等。

三、个性化发展与教师的作用

教师作为教育实践的主体该如何定位自身的作用你?是不是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不再督促学生去学习不感兴趣的知识?或者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就有限了呢? 当然不是。

《学记》中记载:“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3]这句话的意思是,教师应该经常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但不急于告知答案。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内心迸发出求知的欲望,让其独立思考。学记中的思想告诉我们:教师需要宏观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尽可能提供宽松的氛围,让学生自己动脑,独立思考;而不是忽视学生自身的特殊天赋,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在独立思考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教师应当进行引导,不要直接告知原理。课堂上,教师应当善于发现不同学生表现出的不同特质。每一种特质都是一个个进步的火花。教师需要积极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区别对待,因势利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于是,在课下,教师的任务是针对不同的学生需要准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材料。因为,对于同样的材料,所有学生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理解和领会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的作用应该是更重要了,而不是变得越来越有限;教师需要更加敏锐识别不同学生的特点并加以培养,而不是不再督促学生去学习不感兴趣的知识

结论

教学方法的探究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不同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也层出不穷。然而所有的教学方法和理论都侧重于从教师的角度去探讨。殊不知,教学最终的落脚点是学生。所有教学的手段和设备的优良与否都应以是否有利于学生最大程度的接受为标准。毛主席说过“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也是属于我们的,但归根到底还是属于你们的。”这里的“你们”就是指学习知识的青年一代。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关乎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发展的重大任务。教师的任务要以学生的个性为着力点,开展自己的教学。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应该以多大程度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衡量标准。两千多年前的《学记》所阐释的思想,今天依然就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年6月6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 《礼记·学记》

[3] 《礼记·学记》

推荐访问:浅析 个性化 作用 教师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