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教师与学生:从博弈走向游戏

时间:2023-06-06 10:36: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校长、教师、学生的关系不是博弈的关系,而是游戏的关系。这是由教育规定的关系,是一种本体论的关系。因此,学校不是冲突的战场,而是要守护的游戏之地。在现实中,博弈关系取代了游戏关系,为此,需要回归游戏关系。回归的起点是让教师讲智慧语言,而不是情感语言和技术语言。

关键词:博弈关系;游戏关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183(2011)04-0014-04

学校不仅仅是一幢幢校舍的堆砌,更是不同人聚集的场所,所以,学校是有生命力的。这些人无外乎由校长、教师、学生组成。那么,这三边是什么关系呢?如果这三边各自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出发,那么,这三边是博弈關系。如果这三边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出发,而是由教育规定,那么,这三边是游戏关系。从这两种关系出发,可以看出“学校为谁存在”这一教育原点问题。

一、博弈关系

博弈的关系表明,校长、教师和学生这三边都试图主宰学校的沉浮。这三边力量大小不一,由此构成不同的博弈说。

三边博弈说。校长掌握行政权力,教师代表知识权力,学生拥有选择权力,形成了三边各自为政的关系。在知识权力面前,行政权力有时候很微小,不过,知识权力的行使,还需得到学生的拥护。也可以说,校长从上级部门的指令出发,教师从知识传递的原则出发,学生从信息综合的考虑出发,这三边都有自己的利益机制,根本不相容。校长、教师、学生这三方力量均衡,互相制衡。相互制衡的结果是,学校管理没有一条明晰的主线,显得有点杂乱无章。其根本表现是:校长的办学理念得不到教师的理解,教师的教学成效得不到学生的承认。于是,学校充满了动荡与不安。某教师说,“校长也有难处,因为他没有人事权,也有教师与校长对着干的。老师的工作太累,上面的检查多,任务多,因此牢骚也多,往往把愤懑撒向校长。教师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的,其实是最难管理的。校长有时是生产队长,直接面对矛盾,挺难的,弄不好就会出事情。”①有学生是这样来看待教师的:“可怕,像食肉龙一样非常可怕,尤其是打人,语言伤人,用木棒,铁棒打人,凶猛,可怕。”②

平行博弈说。校长、教师、学生这三边有两边重叠,形成了两边不相交的平行关系。校长与教师这两边重叠,代表学校利益。在家长的支持下,学生代表校外利益。校内利益和校外利益经常发生冲突,彼此之间的争斗不可避免。现在,家长与学校打官司的事件经常发生。某教师说,“为了提高成绩,只有靠增加作业量训练,作业多了,家长心疼孩子,对老师有怨言。但如果不这样搞,孩子的成绩又难以保证。老师很茫然。现在的孩子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其实这与家长的引导有关。”③校长与学生这两边也会重叠。学生代表知识的买方,校长代表知识的卖方,两者的利益是一致的。教师代表知识的代理人,不仅要让学生感到满意,还要让校长感到满意。学生上帝化、校长官员化,教师奴隶化是这种平行关系的写照。某教师说,“家长是一支重要力量,他有时可以左右学校的事,尤其是那些有头有脸的家长。像在我们学校,如果家长对老师不满意,给校长施压,换人。老师的处境有时是很尴尬的。现在的家长也挺牛的,学校的事,指指点点,动不动就往政府网上捅。搞得教师心惊胆战,如履薄冰。现在虽说在搞素质教育,但家长和校长是很看重分数的。”④还能重叠的是教师与学生这两边。教师从学生的内在需求出发开展教学,但校长迫于外在压力(如升学率),要教师按照他的管理行事,导致这双边处于矛盾之中。某教师说:“考核就是一学期从工资里拿出560元,奖励成绩突出的教师。成绩嘛,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啊!除了考试成绩还是考试成绩。这种量化考核太现实化,其实很多教师凭自己的良心与责任感教书育人。这种考核对我们现在来说有点太狠。反正不合理!”⑤可见,平行博弈说也不能让学校良性化发展,因为,总是有两边呈水火不相容的对抗状态。

中心博弈说。在教育发展史上,存在两种中心说:教师中心说和学生中心说。教师中心说强调教师所拥有的知识的主体地位,以赫尔巴特的学说为代表。学生中心说强调学生所拥有的生活经验的主体地位,以杜威的学说为代表。这两种中心说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学校管理模式。这两种学说既有优点,也有不足之处。教师中心说有利于在较短时间内把更多的知识传递给学生,但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中心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但不利于学生获取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实际上,还存在校长中心说,即强调校长所代表的政治倾向的主体地位。某教师说:“真的好累!素质教育提出了这些年没有一个考核的标准,重点还是看成绩。校长压老师,老师压学生,反正挺累的。在目前这种机制下感觉越来越累。刚开始几年稍微轻松一些,因为年轻,热情也高。但是随着考核抓得比较紧,自上而下的,再一个随着社会、家长对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现在子女大多数都是一个到两个,家长对子女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教师也不好当。教育上的制度越来越细化,所有细化方面的落脚点都在教师身上,教师夹在校长和学生中间,所以总体感觉很累。”⑥在中心博弈说中,校长、教师、学生中有两方以另一方为中心,试图达到这一方代表的利益。弗莱雷一针见血地把三种中心说称为“压迫的教育”。

综上所述,不管是何种博弈,都不利于集中力量办学,因为这三边呈互相牵制状态,彼此各行其是,尽量寻求自身最大的利益。即使有所重叠,也是暂时的利益勾连,彼此之间关系并不是很牢固。

二、游戏关系

实际上,校长、教师和学生都是学校里的人,而学校是教育的场所,由此,校长、教师和学生由教育规定,是教育让校长成为校长,让教师成为教师,让学生成为学生。如果没有教育的规定,校长可以为政治的代理人,教师可以为市场的推销员,学生可以为文化的消费者。因此,尽管校长、教师和学生有差异、对立和矛盾,甚至冲突,但他们依然同属一体,相互共存。在此,教育即游戏:学校不是冲突的战场,而是要守护的游戏之地。在游戏中,校长、教师和学生学会放弃了彼此的先见,投身于学校建设中。于是,这三边三位一体——这三边都接受教育的规定,从而走向自身。

谁是游戏者呢?游戏者是校长、教师和学生。校长、教师和学生投身游戏中,即教育中。在此,学校并不是你死我活厮杀的阵地,而是诗意地居住的家园。在这个家园中,校长校长化,教师教师化,学生学生化。而让这三边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各能其事,各安其心,各成其人的缘由是,他们接受教育的规定,即他们遵守游戏规则。一个不遵守游戏规则的人,游戏会抛弃他。遵守游戏规则的人,游戏会接受他。只有当游戏接受他的时候,他才成为游戏者。

那么,游戏规则由谁制定呢?教育不是政治,不是经济,也不是文化,教育就是教育。教育就是教育虽是同义反复,但有深刻的意义。那就是,教育不是由外在于教育之外的东西规定,而是由自身规定。换句话说,游戏规则并不由校长、教师和学生这三边制定,而是教育自身。在此,校长的根本使命是办教育而不是管学校,教师的根本使命是按教育规律办事而不受外在力量的控制,学生的根本使命是去学习而不是整天无所事事。可见,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教育之所以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在于学生本是一学习者,而不是被学者或受教育者。一切为了要学者,为了一切要学者和为了要学者的一切是教育的真谛。尽管这三边的角色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接受“要学者”的规定,从而行走在一条“要学”之道上。如果说,教育是一条道路的话,那么,这条道路不是后天创造出来的道路,也不是理念构架的道路,这条道路是一条先天之路,它就在这儿,需要校长、教师和学生去接受它。接受了它,就走在教育之途中。

那么,这三者又是如何游戏的呢?这三者的游戏如同三面镜子的相互折射,每一面镜子都折射出另外两面镜子,彼此包容。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意指,校长并不代表自己的利益,而是代表教师和学生的利益。教师面向一个个具体的学习者,将校长制定出来的宏观教育制度付诸微观教育情境中。学生是在校长创设的学校文化和教师创设的班级文化中学习的。总之,校长要在宏观层面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教师要在微观层面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学生要在校长和教师的帮助下有效学习。不从“要学者”出发,就不会有更好更科学的校长、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从游戏关系出发,学校的存在不在于建筑物,而在于校长、教师和学生这三边对教育的聆听。作为这样的聆听活动,校长、教师和学生不再是利益交换的关系,而是和谐共处的关系。正是在这三者和谐共处中,教育是基业长青的事业。

三、学校:是游戏地而非博弈地

从游戏关系出发,学校并不为某一边存在,学校是为促进学生有效學习而存在。要学是社会赋予学生的根本特性。学校是首先有了学生的要学,才有教师,继而才有校长。但是,由于管理的线性特征,学校成为了“校长”的学校,而不是要学者的学校。由于校长工作的出发点是“我”而不是要学者,教师的工作出发点是为校长负责而不是要学者,于是就有了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奇怪的现象:为了参加校长的儿子的婚礼,学校竟然放假一天;面对活活冻死的学生,教师竟然说死得很安详、舒坦,脸上没痛苦;怕批评学生后影响考核成绩,某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打架斗殴的事件视而不见⋯⋯

可见,学校并不为校长、教师和学生中的任何一方存在,不存在校长的学校,也不存在教师的学校,更不存在学生的学校。学校是这三者的聚集,即游戏,而不是这三边的博弈,因为博弈的关系是一种赤裸裸的利益交换关系,导致校长、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呈畸形发展。校长、教师和学生这三边共生共存,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学校为谁存在呢?答案很明显,学校是校长、教师和学生的共在。

“共在”的“共”指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为了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校长、教师和学生在学校里相遇。校长和教师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学生之所以来到学校,是因为那里有能够帮助、促进他们有效学习和积极成长的校长与教师。当校长为学校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时,当教师向学生提出各种要求时,都要扪心自问:我在多大程度上关注和理解了要学者。因此,学校文化要基于学生要学的特性设计,学校制度要基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制定,而不是为了规训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服务,是校长和教师的天职。

“共在”的“在”指校长、教师和学生齐心协力朝向一个目标:促进有效学习。如果不能朝向这个目标,那么校长、教师和学生都“不在”学校中,即校长不是校长,教师不是教师,学生不是学生。当前,很多校长和教师往往外在于教育的要求办事,把学生当作他们升官发财、加官进爵的工具,导致教育的异化。最明显的例子是,校长和教师都意识到各种评比和检查给正常教学带来的冲击,但他们都乐意参加各种评比,乐意接受各种检查,如绿色学校评比、文明学校评比、卫生城市检查、主体性办学检查、语言文字示范学校检查、办学水平等级检查、体育场地建设检查。为了迎合上级部门的评比和检查,往往采取停课方式,靠全校师生的突击来“粉饰太平”。⑦因此,理解校长、教师和学生共存的关系,是学校变革中急需解决的内部的、深层面的问题。

四、回归游戏关系

只要校长、教师和学生在学校里,这三边的关系就是游戏关系。这是教育赋予的本体论关系。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关系不复存在。要回归这种关系,当务之急是让教师改变态度。因为教师是这三边力量的聚集地,他的态度决定了这三边的关系。当前,很多老师喜欢听话的学生(成绩好的学生包含在听话的学生中,下文有论述)。那么,学生究竟该听什么“话”才算是“听话”的学生呢?

“听话”从时间顺序来看,“话”在先,“听”在后,“话”决定了“听”。“听”不是听教室外的噪音,不是听窗外落叶飘落的声音,是听“话”。“听”要接受“话”,不接受“话”的“听”不是真听,是佯听,装听,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听。听的古文是。《说文解字》释义为:“从耳德,壬(tìng)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可见,“听”不仅仅是耳朵的聆听,还有眼睛的视看和心灵的感悟,由此才能捕捉到语言之道。所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听话”从语言结构来看,意指教师说了“话”,学生去听这个“话”。如果“话”规定了“听”,那么,“话”也规定教师的“说”。教师不是说乱七八糟的东西,也不是说虚无缥缈的东西,就像《论语》中说的,“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说的要合乎“命”与“礼”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说的话合乎“命”与“礼”,人就为人了。说的话不合乎“命”与“礼”,人不成为人。于是,孔子又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但是,“话”自身失去了原初的智慧,失去了自身的纯洁性,变成了情感语言和技术语言。

教师也是一个凡夫俗子,有自己的喜怒哀惧。在课堂中的教师,是一个情绪化的身体的存在,不由自主地受到外在于课堂的家庭琐事、同事关系等影响,也受到课堂内的突发事件和意外情境等影响。由此,他的语言打上了个人主观情感的烙印。一个教师的语言如果更加生活化,往往能获得学生的亲近感,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可亲可爱的一面。轻松愉快的语言,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教化学生于无形之中。牢骚满腹的语言,如一条毒蛇,死死地拽住学生,让学生感到窒息。如有些教师不开心时,喜欢拿学生开涮解气。也许发泄完毕后,教师觉得轻松自如,但恶毒的语言对学生的伤害是一辈子的,甚至有些是致命的。这些“话”能让学生“听”吗?在教室中,教师不是他自身,不是另外的某种身份标识,而是知识自身。于是,课堂不是教师的宣泄地,学生没有理由去听这些情感语言。

情感语言是晦暗不明的,它的显现还须借助于工具语言,工具语言能更好地传达教师的“说”。很多教师为了对付一些所谓的“后进生”,摸索出了一整套工具语言。工具语言有如下几种:抱怨性的语言,如“叫你小心点,你怎么这么不小心,你看,把窗户打破了!”窥探隐私性的语言,如“告诉我,班上有哪些学生爱讲小话?”苛刻盘问性的语言,如“你为什么不交作业?你为什么要贪玩?你为什么就要违反纪律呢?”藐视性的语言,如“你淘气捣乱得要有水平!”煽动性的语言,如“为了班级的稳定,让我们一起来孤立某某。”辱骂性的语言,如“遇上你这样淘气的学生,真是倒八辈子的邪霉!”讽刺嘲笑的语言,如“你把这道题能做出来,我就服了你!”恐吓性的语言,如“你再淘气,我就喊你家长到学校!”这些工具语言本意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听话,但结果是适得其反,学生根本不听话。有个事例:一个教师因为说话不得体,深深地伤害了一名学生,以至于这名学生想和他同归于尽。⑧

工具语言往往具有强制性,它最后成为了目的,压制了语言本身。真正的语言是智慧语言。这种语言不受情感的羁绊,也不设工具的圈套,而是一种家园的呼唤:让学生诗意地居住于大地上。语言有这个魔力吗?有!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语言破碎处,无物存在。维特根斯坦说,语言的边界是世界的边界。回到智慧语言自身,也就是回到教育自身。“教师”这一词汇来自于古希腊语pedagogue。pedagogue原来指的不是“教师”,而是担任监护任务的奴隶或卫士,其职责是指引(agogos, leading)孩子(paides, children)去上学。pedagogue作为孩子的带路人(leader),他站在替代父母的位置上,不但指引孩子怎样去学校,怎样回家,还包括陪伴孩子,并与他生活在一起,以便更好地关心他。现在,关心学生成长的任务,绝大部分分派给了教师。这样,从词源学看,教师是站在关心孩子的位置上的人,在引路或指引方向的实践中,包含了智慧的邀请、召唤:来吧!跟着我!我已学习过你们现在生活中的一切。尽管我率先走过去并不能保证你也能走过去,但不管发生什么,我都在这儿陪伴你,你可以相信我。智慧语言是人道主义的感受,能恰如其分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如一个学生久病后回到学校,教师说:“你好!好久没有见到你,我和同学们都很想念你,你还好吧!”这个学生听了,心里感到暖烘烘的。智慧语言还是人文主义的感召——为了一切的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如看到学生经常吃一些垃圾食品,老师觉得很痛心,于是开展了一次食品安全的讲座,纠正了学生爱吃垃圾食品的习惯。智慧语言也是人本主义的感知,时时刻刻以学生为本,用智慧启迪学生的心灵。一种启迪是用知识启迪学生的心灵,另一种启迪是用心灵启迪学生的心灵。

可见,“听话”不是听情感语言和工具语言,而是听智慧语言。智慧语言本是教育自身的展开。在此,智慧语言就是“教育之道”,它已经在这儿。只有听从“道”的召唤,行走在这条“道”上,教师才能成为教师,学生才能成为学生,学校才能成为学校,教育才能成为教育。因此,学校是智慧语言的游戏地。这也是回归游戏关系的起点。

注释:

①本文章有感而发。2009年11月21日至12月5日,笔者就“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管理与评价”的课题,在某省三市18所中小学(8所城镇中小学,10所农村中小学,其中,高中5所,初中7所,小学6所)的校长、教师、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与访谈。此段引文来自某城镇高中教师的访谈录音。为了保证访谈的原汁原味,没有进行文字加工和处理。以下注释同。

②来自某城镇初中学生的访谈录音。

③来自某城镇小学教师的访谈录音。

④来自某城镇高中教师的访谈录音。

⑤来自某农村初中教师的访谈录音。

⑥来自某农村小学教师的访谈录音。

⑦来自三市的教师的访谈录音整理。

⑧来自三市的学生的访谈录音整理。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甘肃兰州730070)

责任编辑李贤

推荐访问:博弈 校长 走向 教师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