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障体育教师合法权益与学生体育活动安全

时间:2023-06-06 10:00:06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当今,体育课堂事故纠纷不断上演,体育教师开展正常体育活动的权利得不到保障,学生的体质逐年下降。必须强化教育立法,引入保险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完善设施与事故处理环节,体育测试常态化,加强教师体育课课前和课上预防及事故处理能力,才能有效保障学生体育活动的安全。

关键词:体育 合法权益 安全

目前,学生的体质严重下降。首先,在应试教育、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学校老师与家长太重视孩子智力的开发与培养,忽视了体育锻炼,久而久之,造成学生体质严重下降,一旦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就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的导致猝死。其次,教师不敢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项目,取消了技术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因为在运动会或体育课上,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故,家长就认为在学校出的事故,应由学校和体育老师承担责任,对簿公堂的比比皆是。所以要想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保障他们体育活动安全,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解决问题。

一、强化教育立法,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教师在开展正常体育活动过程中,如果事前做了场地、器材隐患排查,按照要求做了事前预防,并按要求严格进行体育教学,但是还是不能有效遏制事故的发生,并且事后事故处理得当,教师不应承担任何责任。

二、保险介入,避免纠纷

在体育活动中,经常会出现“无过错担责”的现象,比如篮球比赛,同学甲上篮下落的过程中,手肘撞掉了同学乙的门牙。这既不是老师的过错,也不是甲的责任。但是以往处理过程中,医疗费用总是由学校出一部分,同学乙的监护人出一部分。严重一点的事故就会引起法律纠纷,因而有必要引入保险,无过错事故全部由保险公司理赔。这样就避免了学校教师与家长的纠纷。

三、完善设施与事故处理环节

保护教师合法权益,保护学生少受伤害,必须保障体育器材和场地安全,学校与体育教师定期排除隐患,尤其是体育课前必须检查体育器材与场地。完善学校卫生保健制度,一旦发生事故,能进行及时有效抢救,从而最大限度降低事故伤害。

四、把体育纳入年度考试,形成常态化

目前的教育机制不够完善,体育作为一门课程应纳入学生的年度考核,而不是只有初升高或高考才考试。人的身体素质是靠日积月累锻炼出来的,长期不锻炼,进行短期锻炼就考试,很可能因为运动强度过大而导致学生身体的各部分关节受到伤害,严重的导致猝死。

五、加强教师体育课前和课上预防及事故处理能力

好多事故,都是由教师自身原因引起的,有的发现了事故隐患,但没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如场地器材存在隐患;有的在体育活动中没有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甚至有的教师玩忽职守,给学生造成极大伤害。这既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对家长与学校也是伤害。因而教师要从自身入手,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强化课堂常规,保障学生的安全。

第一,课前预防。

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健康状况与性格特点,有无病史,胆小还是冒失,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他们的活动。其次,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比如不挑食、早睡早起等等。再次,课前教师一定要排查运动场地和器材隐患。最后,在课堂常规检查中检查学生的着装是否规范,禁止学生带刀子、钥匙等对身体带来伤害的物品。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事故风险。

第二,课上预防。

首先做好基础准备活动,提前热身。通过游戏、慢跑等形式,让学生的注意力、身体和心理都慢慢兴奋起来,这一部分的训练必须是渐进性的,慢慢加大活动量,减少损伤;其次,教师要明确训练的要求与方法。教师讲解简洁、明确、到位,提前做好示范,选择好示范面与示范位置,对关键性动作和危险性动作要特别强调,讲清楚动作要领,防止学生因盲目做动作而引起的损伤。再次,注意训练的方法与手段。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最后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判断他们的运动负荷量,随时调控。另外在体育课上,教师一定要做好帮助性与保护性工作,增强胆小学生的自信心,减少事故风险。

第三,事故处理。

首先,教师要保持冷静,尽快了解情况,伤者有没有生命安全,其他学生有没有身处险境,尽快疏散学生;需要何种支援,应采取何种救护行动。

其次,评估伤情,轻微的现场急救,严重的马上上报学校主管部门,通知医务室,拨打120,必要时通知家长。救护时必须慎重,超出自己救护能力与水平的,切忌盲目操作,避免二次伤害。

总之,要保障体育教师合法权益与学生体育活动安全,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全社会都要关注和重视起来。不仅要教育立法来保障,而且学校要引入保险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同时,学校要完善体育器材场地建设和医疗救护体系。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教师自身素质的加强,体育课前和课上做好预防,尽量将事故风险降到最低,这才是保护自身权益的关键,并且也是保障学生体育活动安全的关键。

推荐访问:合法权益 体育活动 体育教师 保障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