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科研与高职学生毕业设计有效融合的实证分析

时间:2023-06-06 09:48: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通过简要分析高职毕业设计选题存在的问题,探讨教师科研项目与学生毕业设计有效融合的意义,并以“车用管类金属配件自动生产线的研制”项目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给出教师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高职;科研项目;毕业设计;实证分析

作者简介:杨正勇,男,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自动化应用技术研究、专业建设与教学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14-0028-02

毕业设计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它不但可以检验和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可以促进学生从学校学习向岗位实际工作的过渡、实现身份的转变。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完成项目研究、产品设计和制作、掌握专业论文的撰写方法,对提高学生综合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发展不够成熟、“双师”教师不足、课题来源不广等原因,高职毕业设计环节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选题和撰写论文两个方面。本文根据笔者历年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实践,就教师科研项目与学生毕业设计的有效融合进行探讨。

一、高职毕业设计选题存在的问题

选题作为毕业设计的第一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毕业设计的方向、范围和深度,是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的前提和条件。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就基于学生顶岗实习岗位的毕业设计和基于教师科研项目的毕业设计等方面的选题进行了一些探索,但毕业设计选题简单化、形式化、技术不新颖、题库不丰富、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仍未有大的改观,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3]

(一)选题偏离学生就业岗位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国家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毕业设计的选题应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有些教师既没有实际工作经历,也难得自觉深入行业企业进行岗位体验,对企业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对行业的技术背景不清楚,对学生的就业岗位知之甚少。只能当“本本先生”、“网络先生”,通过书本拟题,通过网络选题,致使很多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脱离就业岗位。只能是假题假做,泛泛而谈,使毕业设计失去了让学生进行岗前锻炼的特定功能。

(二)选题偏离学生能力水平

有些选题陈旧简单,要么新瓶装旧酒,年复一年使用;要么知识浅显,工作量不足;相关资料随处可见,毕业论文“百度搜索”抄袭拼凑;有些选题偏大偏难,脱离高职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学生无从下手,最后也只能草草了事。既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术道德,也不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

二、教师科研与学生毕业设计有效融合的意义

(一)可以实现课题与就业岗位紧密对接

科研项目来源于生产一线,课题内容均为企业实际工程项目,所用技术多为当今主流技术或前沿技术,具有知识新、技术含量高的特点。[4]如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科研项目要广泛用到变频控制技术、单片机控制技术、可编程序控制技术、伺服驱动控制技术,工作内容涉及到硬件选型、程序设计、参数设置、安装连接、调试维护等,这些都与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紧密相联。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接触这些工作,好比就业前的上岗前培训或演习,可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可以促进能力与职业素质同步提高

科研课题面向工程实际或产品,真题真做。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必须深入工程实际,去了解工作情境、工艺流程、控制要求,这种真实的工作环境、真实的工作任务,可以润物细无声地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5]科研课题面向客户,有明确的质量和时间要求,可以身临其境的学会沟通,培养学生诚信守时的契约精神。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不但要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边学边做,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这种任务驱动式的学习,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并终身难忘,也为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奠定了基础。

(三)可以增进学生与指导教师的师生情谊

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中,这种信任不仅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还可以迅速拉近师生的情感距离。师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朝夕相处、耳提面授,学生不但可以从指导教师身上学到许多东西,还可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找到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也对指导教师增添了几分崇拜感。指导教师还可以向委托单位推广毕业设计成果,在企业与学生之间架起桥梁,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三、实证分析

(一)课题背景

笔者曾与某汽车零配件制造企业合作进行金属配件自动生产线的研制,该项目主要的目标是对原有加工机组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实现“管线切割→端面加工→自动检测→零件选别→分类装箱”几道工序的自动化流水生产,具体控制要求如下:[6](1)研制一种零件自动转接装置,在保证各个工序加工设备独立工作的前提下,实现零件在各个工序之间依次自动转接;(2)研制一种零件自动检测装置,实现零件长度和内径参数的检测,同时,该设备应有手动和自动两种工作方式,能对测量参数进行预置和修改;(3)对各个工序的现有产能进行合理规划并进行科学分配,形成整个工艺流程的自动化生产;(4)以上装置中应尽可能地采用气动元作为动作执行机构,以充分利用生产车间现有的气动设备。

课题组对项目进行认真分析后认为该项目需综合运用PLC、触摸屏、气动等控制技术和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是一个典型的应用技术研究课题,将它与电气自动化、机械设计与制造等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有效融合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二)设计选题

课题组按照合作企业的要求,结合前期现场调研的情况进行了梳理,将整个项目分为两大部分:机械装置的设计与制造和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装调。在此基础上再划分为“汽车零件自动生产线上零件储料配料传送装置的设计与制造”、“汽车零件自动生产线上零件选别装箱装置的设计与制造”、“汽车零件自动生产线上气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汽车零件自动检测装置的机械设计”、“基于PLC的汽车零件自动检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汽车零件生产车间的产能调查与规划”等子课题。子课题负责人将研究内容进一步梳理细分形成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制定毕业设计任务书,挑选部分三年级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提前进入毕业设计阶段,跟随指导教师进行研究。

(三)实施效果

该项目历时将近一年,有12位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生和6位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学生直接参与各个子课题的研究,先后三次组织学生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进行数据测量、技术分析和工艺研究,就个别问题的企业现场调研不下10次。二年级学生参与机械零件单体制作或电气安装的学生达20余人次。本项目基本上是在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和生产性实训的基础上,经过课题组进一步完善而完成的;其中,有3位学生还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参与了设备的现场调试和企业员工的技术培训工作;[7]直接参与课题研究的学生毕业设计技术含量高、论文撰写规范、答辩流畅。本项目的所有设备经过一年的运行表明,整个系统设计合理、控制精度高、运行可靠,达到了合作企业的要求。

四、需注意的事项

综上,教师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五个方面:(1)做好选题工作后,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要贯穿文献检索、任务实施、成果固化各个环节,这其中的每个环节都会直接影响到项目研究的进展和毕业设计的质量;(2)课题组要对项目进行整体规划,明确技术方向和工艺路线,如PLC的I/O地址分配区段、现场检测元件和执行元件的类型等,这样可以减少课题综合的工作量,加快项目进程;(3)指导教师应结合具体任务进行必要的技术分析,指导学生确定设计方案,指定部分关键性文献资料和书籍,督促他们查找和阅读,帮助他们迅速进入状态;(4)指导教师应督促学生做好工作笔记,并经常性地检查,帮助学生总结技术经验,提炼观点,及时做好成果固化工作,这样可以缩短论文撰写和修改的周期,提高论文质量;(5)在现场环境开展工作,指导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职业健康与安全,以身作则,做好职业素养养成教育,帮助他们尽早实现身份转换。

实践证明,与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的毕业设计,题目直接面向企业一线,应用于生产实际,学生感觉新颖、实在,表现出较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这种基于生产一线的毕业设计也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习视野,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崔苏卫.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1(6):154-155.

[2]高素萍.就业导向背景下高职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的新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2(5):141-143.

[3]黄汀.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8(2):30-31.

[4]刘昭琴,汤平.科研项目转化为高职毕业设计项目的探索与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0):293-294.

[5]张超,赵德安.本科毕业设计与科研项目相结合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下),2009(6):130-140.

[6]杨正勇,向娅晖.基于PLC的汽车零件自动检测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工技术,2014(8):56-47.

[7]杨正勇,刘欢.基于TWI-JI的电气从业人员培训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4(5):111-113.

[责任编辑 秦 涛]

推荐访问:实证 毕业设计 高职 融合 科研